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967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城汀州讲义吴永福长汀一中Word文档格式.docx

他在任期间,疏通了汀江航道,可从汀州直达广东的潮汕,再运海盐上来,从而改变了原先要经年累月才能到达的福盐。

在过去,吃盐可是民生大事,能为老百姓办事,自然是受爱戴的。

理学入闽,始于杨时,后传至朱熹。

朱熹也来过汀州。

《汀州府志》中记载:

“朱熹,字元晦,建宁人,尝卜居往来过汀。

邑人杨方亲受业其门。

”朱熹来汀卜居,想必就是为便于讲学。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杨方便跟从朱熹学习。

杨方,字子直,长汀人。

隆兴元年进士,调弋阳尉,不赴,谒朱熹于崇安,面授所学。

后罢居赣州,闭门读书,即所居植竹,自号淡轩老叟。

而从杨方学习的,则有连城邱二先生。

即邱鳞,字启潜,嘉定十三年进士;

侄邱方,字正叔,宝庆二年进士。

由此,理学便在汀州发扬开去。

《汀州府志》祠祀志记载:

“道南祠,在郡治西。

嘉靖中建。

祀宋先儒程颢、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乡人又以杨方配焉。

春秋上丁后一日致祭。

有田在青岩里。

”因本地人杨方后来也成了名家,便配祭其中,也表明由来。

道南祠,今已不存。

又“紫阳祠,在云骧阁。

”此外城中还有一座朱子祠,都是纪念朱熹的。

文天祥号文山,是江西吉水人。

“宋端宗时,开府南剑,募兵至汀,驻节数月,汀人祠祀之。

”有《赴汀州道中诗》:

“雷霆驱精锐,斧钺下青冥。

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诗中所写,正与战事有关。

又有《莘氏夫人庙留题》:

“百万貔貅扫慧芒,家山万里受封疆。

男儿不展撑天手,惭愧明溪圣七娘。

”貔貅是传说中一种猛兽,喻勇猛的军队。

诗中写到的莘七娘为五代时人,从夫征讨。

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也写出了抗元的决心。

元代的卢琦,进士,平阳知州,著有《圭峰集》,入四库总目。

写有《汀州道中》:

“七闽穷处古汀州,万壑千岩草木稠。

岚气满林晴亦雨,溪声近铎夜如秋。

云中僧舍时闻犬,兵后人家尽卖牛。

但得龚黄为太守,边方从此永无忧。

”诗中状物写景,有万壑千岩岚气满林,可谓形象生动。

诗中还写到战乱景象,渴望有贤能的父母官,保得一方平安。

明代王守仁,余姚人,正德间为虔州巡抚。

贼首詹师富等负隅山洞,王守仁提师过汀往剿,汀人感德,所过皆立祠祀之。

写有《龙潭夜坐》: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诗人夜坐龙潭,入夜的花香更为清幽,而石林茅屋隔开了喧响,正适于静坐。

幽人即指作者自己,常于月出时独自前往,而山鸟的鸣叫反衬其静。

作者为了寻幽访胜,不避凉露。

至于风飘衣袂,情怀无限。

王守仁是著名学者,倡心学,致良知。

其静坐悟道,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他毕竟又是文士,不无诗情画意。

此地有巨石阁楼、古木深潭,乃天开图画,大可让人流连其中。

明代,汀州以理学知名的,有杨昱。

杨昱,字子晦,汀州卫人。

正德己卯举人,学者称东溪先生。

明代嘉靖年间后七子之一的徐中行任汀州知府,于霹雳岩上建有使君读书台,公务之余,常来这里读书作文。

同是后七子之一的宗臣时任福建参议,应徐中行的邀请来到汀州,两人一起畅游汀州名胜,如霹雳岩、朝斗岩等,并吟诗唱和。

这一段风雅,常被后人说起。

明代万历年间,高攀龙因上书言事被贬为广东揭阳县典史,途经汀州,便去游了霹雳岩。

并写有《游霹雳岩》:

“仙掌破苍封,洞幽丹灶红。

划崖穿石径,带醉上青峰。

”原诗有记:

“傍晚散步康庄道旁,见一坊,额曰鄞江第一山。

入坊得一碧云宫,为霹雳观。

观后一山,山下立石楚楚,或讶然以为谷,或隐然而为洞,所在翼然有亭。

最胜处为碧云泂,亦自幽淡可人。

又寒支道人答陈昆良书,亦云,霹雳岩怪石林立,气韵萧森。

徐子兴守汀时,曾构读书台于此,日一造焉,哦咏其间,修然如书生也。

亭址虽湮,风流可想。

由岩越岭而北,即达河岸。

复东行半里,至丰桥。

”既清晰地讲了游览线路,又点明景物特色,更主要的是赞赏了徐中行的书生本色。

有明一代,还有《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曾任汀州推官。

本土知名文士,有李世熊、黎士弘、刘坊,人称“汀州三贤”。

“李世熊,字元仲,宁化诸生。

性颖悟,博极群书,目数行俱下。

凡坟典经史以及释典道书医卜星纬之学,靡不淹贯。

明亡,遁迹深山,四十年不入城市。

著有《寒支集》、《寒支二集》行世,又修《宁化县志》,心裁独抒,为通儒所称。

”黎士弘,字愧曾,长汀人。

著有《讬素斋诗文集》、《仁恕堂笔记》、《理信存稿》。

李世熊和黎士弘的诗文,于《汀州府志》中辑录较多,于此可见份量。

“刘坊,原名琅,字鳌石,上杭人。

祖廷标、父之谦,仕云南,俱死难。

坊生于滇,长而始归。

为人卓荦豪爽。

有《天潮阁诗文集》。

”此外,还有林宝树、邹圣脉等。

“林宝树,字光阶,武平人。

康熙己卯举人,授城海令,不赴。

有《大全摘抄》、《梁峰诗文集》行世。

”邹圣脉,是连城四堡人,祖上就以雕版为业。

他放弃举业后潜心著述,著有《寄傲山房诗文集》等,并雕印书籍。

尤其是给《幼学琼林》作增补,大大地扩充了原书的内容,为原书增色不少。

而于各有诗文结集的基础上,又有选集的出现。

明代的李颖,字嗣英,上杭人。

“居梅坡,著有《梅隐稿》,又辑宋元乡先辈诗,名《杭川风雅集》。

”清代杨澜,长汀人,著有《临汀汇考》,又辑有《汀南廑存集》。

此两本选集,大可作为代表。

上官周、黄慎、华嵒等,都是清代知名的画家。

关于上官周,《汀州府志》中记:

“上官周,字文佐,长汀人。

工诗,尤精于画。

所交尽当世名士,每游归,题赠盈帙。

与查慎行、黎士弘尤善。

著有《晚笑堂诗集》、《画传》。

”上官周曾奉旨上京绘《康熙南巡图》,人物甚多,却各具姿态。

传统绘画,人物画本是先行的,后来让位给山水画与花鸟画。

上官周为各种人物传神写照,可视为复兴。

因之有上官山人今虎头之称,即可比于东晋的顾恺之。

《汀州府志》中记:

“黄慎,字恭寿,宁化人。

少孤,奉母以孝闻。

能诗,工画,善草书。

王步青谓其画有倪黄笔意。

著有《蛟湖集》。

”黄慎是清代扬州画派的重要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华嵒,号新罗山人,多客居扬州和杭州,也是知名画家。

伊秉绶是清代名书法家,进士出身,当过扬州、惠州知府。

且看其《汀州诗》:

“不及寒梅曲涧开,水南流处绿如醅。

芳馨满抱州名美,婉娈曾游古日回。

继轨程朱扶正学,论兵漳赣救时才。

谢公楼上青山色,怀古先须酒一杯。

”诗中写到一湾江流掩映于绿树丛中,碧绿清澈。

水边多植梅花,可临流观赏。

汀江之名,原本在于南方为丁位,故名汀江。

汀州建基于水边之洲,不用说州名甚美。

汀州八景(3课时)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州城四面环山,一水环绕。

四面的山相联起来,且山外有山,自是无有穷尽。

但城中还有一山,因山形如龙,便叫卧龙山。

山上多是松树,长得郁郁葱葱。

晨昏阴雨,山上时有雾气漫起,叫“龙山白云”,为汀州八景之首。

此景的特点是:

“云在青山外,山在白云内”。

云山雾罩,一团氤氲。

城墙依山而筑,然后沿江南伸,再折而向西,这便大致可以画出昔日城池的轮廓来。

城墙与江流的交会处有一潭,叫龙潭。

龙潭边多有巨石古木,上建一阁,为云骧阁,布成“云骧风月”一景。

宋代的陈轩在《云骧阁》诗中说:

“瓦流双涧碧,帘压乱山青。

佛刹盘深崦,渔蓑散晚汀。

”诗中所说的瓦流涧碧,于今隐约可见。

再如明人胡祖熹的《题云骧阁》:

“风月谁为主,江山此胜场。

泠然轻两腋,会欲与云骧。

”诗以表意为主,颇有超然飘举之思。

登上龙山,举目而望,则六景都在江的对面,即在环城而绕的青山中。

与卧龙山隔江相对的,也有一座山,但低于卧龙,似有朝拜之义。

因之“拜相青山”,也成一景。

此山多巨石,仿佛劈削而成。

传说古时曾有幽人炼丹于此,石室中尚留丹灶。

于是“霹雳丹灶”,又成一景。

往南看,有朝斗岩,景为“朝斗烟霞”。

清代人黄冲天在《朝斗岩》诗中说:

“一汀胜景倩盘桓,剧爱幽岩辟大观。

”此景与龙山白云对照,颇有可观。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也写有《游朝斗岩》:

“难分苦竹青千个,细数浮花红一溪。

”翠竹浮花,写景如画。

最南边的宝珠峰,则有“宝珠晴岚”一景,仍与山岚相关。

宋代人张宪武写有《龙珠山》诗:

“万叠崇岗揖卧龙,一峰珠顶翠凌空,西溪潺湲汇江口,流入山峡南转东。

”山临江边,江水即由山脚绕弯而过,流向远方。

往北看,“苍玉古洞”在东北方向,宋代即有名,当时人多有题咏。

如陈轩的《苍玉洞》:

“截断苍天百尺崖,峥嵘相倚洞门开,天生只隔红尘路,不碍浮云自往来。

”又如郭祥正的《苍玉洞》:

“片片冰崖裂,淙淙雪浪深。

举头看白鹭,相伴洗尘心。

”再如蒋之奇的《苍玉洞》:

“苍玉门径阔,白云庭院深。

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

”于诗中可见江流绕着山崖,洞中景象清幽,惜乎此景毁于抗战时日寇的飞机轰炸。

再往上就是“通济瀑泉”,明代人胡祖熹的《题通济瀑泉》中说:

“谁将一片玉,挂壁鸣清琴。

看山此得意,流水是知音。

”可见此景的特点是悬崖飞瀑,流水清音。

再如周烜的《通济岩》:

“一派寒流万壑秋,峻飞通济有源头。

夜凉遥缠西岩月,仿佛珠帘下玉钩。

”写山岩月色,甚有画意。

旧时许多地方都有八景或十景之说,本意或许是将地方上的景致提炼出来,以便暇时有个登临去处。

汀州也不例外,且八景于城中都视野可及,甚为紧凑。

登山临水,胜景盘桓。

若懂得一些背景,有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及修养,还有助于延伸或拓展观照的角度。

原载于《闽西日报》2009年8月27日

 

汀江画廊(4-5课时)

汀江的源头在龙门,那是由一股水流冲开的石门。

天下龙门多没有门,汀江的龙门却是有门的。

乘竹筏出了石门,眼前豁然开朗,空间变大了,受拘束的水流仿佛松了口气,沿河床漫流开去。

当然,江流还是浅浅的,若能蓄起水来,便可顺水漂流了。

人坐在竹筏上,看两岸连山层峦叠嶂,连同蓝天白云,一起倒映在水里。

人,分明是行走在一道生态画廊中。

看,江两边的绿树修竹灌木伸延成一条绿化带,掩映着的是或大或小的河滩地,河滩上草色如茵,还开着许多不知名的草花。

牛散落在河滩上,许多时候牛是安静地吃着草,有趣的是,那吃草的牛不会将花也吃下去,于是星星点点的草花就变得显眼了。

放牛的牧童呢,想必是躲在树荫下玩吧,玩树枝玩泥巴过家家,过家家时候,那树枝泥巴又会变出一盘盘的菜来,继而又抛石子跳圈圈,更顽皮的还会爬到树上掏鸟窝。

天热的时候,不用说是常到水里嬉游的。

不能下河游泳了,但看染黄变红的叶子都会落到水里去,于是便折起纸船,放到河里。

那小小的心愿,也便顺水漂去。

河与山之间,是河谷盆地,多有房屋田地。

人家的房屋大都建在山脚下,屋后多有修竹绿树,掩映着房屋,是很好的背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前人早已有言在先,于此可见竹宜相伴人居。

“居无友则友松竹,出无友则友云山。

”伴竹而居,不妨与竹为友。

那些竹子,姗姗可爱。

竹子还会改变房屋的陈旧,使得暗淡的木板和灰黑的瓦片都改观了。

人在屋里,透过天井,就看得到竹枝摇曳,显得很是清秀。

风过处,枝叶哗哗作响,很是爽朗。

那一片摇曳的竹影,早已相契于心。

门前就是田地了,走一段田间小路,就可到河边。

河上有桥,通往对岸的人家,这都是很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田地上的作物绿绿的,由于作物大都是整齐地栽下的,因而绿的色彩也就很均匀。

至于山上的色彩,则有深绿浅绿甚而墨绿等等,虽说同样是绿,但层次不同,这都取决于草木的种类和分布。

春来时节,山上的山花开了,自有烂漫时节。

到秋天,有些树的叶子染黄变红了,就像织锦一般,给深深浅浅的绿染上别样的色彩。

田地上呢,等到作物成熟了,那稻谷黄豆等黄澄澄的,色泽也就变换了,丰富了,让人感到收获的喜悦。

江两岸的山上,竹子更多。

山上有竹,便可看出与别的草木不同。

虽同是绿色,但不再是沉沉的绿,让人感觉到一些活泼,不无秀气。

而只要见到竹子,仿佛眼前一亮,心里就不再那么郁闷,甚而心境也为之改观。

竹是一节节拔起的,竹节之劲,可见坚贞。

那轻扬的竹枝,随风摇曳着柔美的曲线;

细密的竹叶,则是无尽的细节。

古人云,竹令人韵,就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竹,三杆两杆的,就能让人感到一种清秀;

至于一根接一根,看似不那么规则的分布却自有一种均衡。

起伏摇曳,低昂多姿。

风过竹响,沙沙沙的声响听来好似落雨了,但并没有雨,有的却是一种清爽,可以使心灵轻松。

竹下,那些裸露的岩石,看去冥顽不灵的。

但飘落的竹叶覆盖上去,就又显得柔和。

地上铺着一层竹叶,是些干透的叶子。

脚踩上去,有一种轻微的声响,宛若叹息一般。

人在竹下,看日光照下来,布成斑斑点点的竹影。

起雾时,有许多游丝在青枝绿叶间飘浮,姿态真是飘逸极了。

待得雾散,便见青翠的竹叶上有滴溜溜的露珠滚动着,继而就扑闪闪地落下来。

那圆润的水珠,带来的又是一味清凉。

竹的生命颇有一种自足,但自足并不拒绝相依,更可相偎,互相掩映。

山上的树木多是坚挺的,竹子则会弯下腰来。

有首山歌这样唱道:

“一坡过了又一坡,坡坡竹子尾拖拖。

竹子低头食露水,老妹低头等阿哥。

”一个山坡又一个山坡,每个山坡上的竹子,其末梢都是弯着的。

那有所守候的样子,就有如人的等待。

露水下来了,竹子弯得更低,妹子也等候了许久。

如此形容不仅贴切,还颇有意境。

且竹子的清秀,自然地关联着人的秀丽。

车行路上,公路多在江边,人坐车上,两岸的景色都在眼前。

那小桥流水田野人家,呈现出一派平和宁静。

看前面,前面也有树丛,到得树丛,原来只有几棵老树,其余则是一些灌木,还有就是上下牵缠的藤萝。

老树下是个祭祀的地方,所祭的是土地公,也叫社公。

土地公的小庙是几块石头搭成的,不无简陋,但四时八节,却不缺乏香火。

村人大都会到这里来,烧上三柱香,摆些供奉。

土地公看顾着村庄土地,是许多村庄都有的,因而这样的地方往往就是村口所在。

由于河水从这里流出村去,因而也叫水口。

水口的老树,事关全村风水,是砍不得的。

枯枝败叶,大都任其腐烂,因而水口这边的树丛里常有落叶腐木的气息。

有的水口,又有一座亭子,那是建于路边的亭子,叫路亭。

就样式看,大都是三面墙托起一个屋顶,朝向大路这一面是没有门墙的,当不得家,不过在到达人家之前,仍可在路亭中歇脚。

水口边,往往还有一座别致的桥,就是那种桥上架有屋的,因其样式有如一道走廊,就叫廊桥。

桥上有屋,可避风雨,也叫风雨桥。

风雨桥同路亭一样,都可供走路的人停下来歇息。

桥边有木栏杆,栏杆下有座椅,人坐在桥栏下歇息,但看桥下的流水,却是不曾停下来。

水是一程程地流去,转过一个山脚,就渐渐地远了。

十里铺,是个离城十里的地方。

铺有店铺之义,古时想必是供出城入城的人歇息的,后来不止有店铺,也聚了人家,便成一个村庄了。

河水流过村庄,水势平缓。

河上有一陂,叫定光陂,传说是定光古佛修建的。

他是用神力赶了石头来,驱入河中,看似石块是杂乱地堆叠着,实则互相穿插镶嵌在一起,甚为牢固。

八百多年的风雨过去了,仍能蓄起流水,浇灌两岸的田地。

两岸多有绿树,掩映着一滩流水,水流漫过石陂,激起粼粼细浪。

这一带长潭,已成了一个游乐之地,吸引着许多城里人前来戏水。

当然,也可到村中走一走看一看。

村里有定光古庙,用来敬奉这位客家村落的保护神。

还有马氏宗祠,用以纪念马氏入闽始祖。

马氏子孙后代中,有明代马屋的马驯,当过都御使,为二品大员,人称马都堂,是古汀州府有数的大官了。

他的墓地就在附近的山上。

村中有一处房屋,原为赖氏民宅,却在那个战争年月里成了福建省军区旧址,与设在城区的福建省委旧址和福建省苏维埃旧址大可鼎足而三。

沿另一条山谷而上,可到达月花庵,也是古汀州的名胜之一。

林木蓊郁,鸟鸣幽幽,真是一个清修之地。

看远处,可见水波荡漾,那是一个水库,常有人在水边垂钓。

离城不远的地方,有其交通之便利,便于亲近自然,看山水,品人文,大可打造出一些休闲观光之地来。

宋代陈轩的《汀州诗》这样写道:

“居人不记瓯越事,遗迹空传福抚生。

地有铜盐家自给,岁无兵盗戍长闲。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

花继腊梅长不歇,鸟啼春谷半无名。

”诗中说当地居民不记得遥远的闽越之事了,只知道汀州是从福抚两州分化出来。

地有出产,家家户户能自给自足,长年间没有兵患匪盗,因而防守清闲。

一条长河(汀江)汇聚了三条溪流穿城而过,城的四面都是层峦迭嶂。

自腊梅花后,一年四季都有山花开放,鸟在山谷里啼叫,大多叫不出名来。

诗的概括性,极能形容山川地貌物产景色等。

汀江,别名鄞江。

宋代蒋之奇的《苍玉亭》诗中说:

”先前,江水之清是不用多说的,但水清如镜可照人心,则是借物喻志,写出自己的品格。

《汀州府志》中记鄞江:

“在府东南,一名正溪,发源宁化县,历湘洪峡,至东庄潭分为二派,一自惠政桥入,一自太平桥入,至高滩角复合为一,南流至杭,达潮以入于海。

宋蒋之奇有‘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之句。

按天下水皆东,惟汀独南。

南,丁位也,郡名汀州取此。

”这里讲了江水的发源是以正溪为主,三溪中的另两溪是东溪与西溪。

关于东溪,“源发翠峰,合鄞坑水,流高洋桥至张家陂,与正溪合。

”关于西溪,《汀州府志》中这样记载:

“在县西,源出大原,过杉岭即七里桥,至南拔桥。

宋治平五年,筑款堑濠,官砌石陂于桥下,引水注濠,至崇善坊兴云桥与正溪合,一派入西山,过高阜坊与正溪合后,西流奔冲。

万历壬子,推官吴明昌沿河筑堤,引水抱城至马屋墈下,出合大溪,形家以为截破官星,郡守王廷抡开浚故道,引溪水会于游绳云。

”就记载来看,大可不必引西溪水入城,仍可由其故道流入主河道。

不过,引西溪入城,在昔日看来又有护城河之义。

因其位置,就在扩城后的城墙之外。

那城墙虽已不存,但最南边的城门尚在。

而今看来,引入城中的河道显得窄小,且时有堵塞,若是突发大水,便有可能泛滥成灾。

相应的做法,自然是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保其畅通。

而西溪故道,当然也常要疏导,并砌河堤。

为安全起见,最好堤上还要有栏杆。

如此,行人沿堤漫步,看垂柳依依,可成一个休闲去处。

再说正溪流入城中,也是一分为二的,很像是李白诗中所说的“二水中分白鹭洲”。

这分出的洲岛是船形的,好似浮在水上。

一分为二的江流,较小的那条叫金沙河,流上一程又汇入主河道。

主河道的江水缓缓流入城中,转弯处有一潭,叫龙潭。

潭边是陡坡,坡上多是巨石古木,坡顶上有一座阁楼,叫云骧阁。

明代钟文杰在《龙潭泛舟》中说到:

“碧潭秋水泛舟渔,千顷波光入笔题。

骏马腾云阁下影,一江南去群山移。

”一潭碧水,可泛轻舟,那骏马腾云,则是阁楼的气势。

阁楼倒影江中,影随水动。

随水波移动的,还有岸边的群山。

再如明代李梦鲤的《汀江游船偶成》:

“一碧清溪好放船,屏山列列过篷舷。

城南胜事应携酒,老惜雕虫付白笺。

”江流平缓,大可泛舟江上。

泛舟之乐,可欣赏水中的倒影,还可诗酒流连。

又如清代朱珪的《游朝斗岩》:

“鄞江抱郭向丁流,江上园林夹路幽。

五里梅花香不断,凌风底事说扬州。

”讲了朝斗岩前紧靠梅林那一段江流,可看园林,又可赏梅花。

还有伊秉绶的《汀州诗》:

”伊秉绶是清代名书法家,进士出身,当过扬州、惠州知府。

诗中称赞了汀江之美,有一湾江流,水流清澈,水边多植梅花,可临流观赏;

至于水边之州,不用说州名甚美。

小城原本四面环山,但城中还有一山。

因山形如卧龙,便以为名。

山上满是松树,长得郁郁葱葱。

晨昏阴雨,松林间时有白雾漫起,就叫龙山白云,为昔日小城八景之首。

登上山顶,可看江流缓缓而来,一江两岸的景观,尽在眼里。

再就是转到南面的朝斗岩所在的南屏山上,那江流是朝眼前而来,到得山脚,绕个弯,是一片长潭,叫麻岚井。

潭水幽幽,深不见底。

水流至此,颇有江河的气势了。

又到一座山峰前,再转弯而去。

那山峰独立,有宝珠之喻,便叫宝珠峰。

宋代张宪武的《龙珠山》:

”诗中说此山也是朝向卧龙山的,江水则绕过山脚向南流去。

再如清代丁潍的《望宝珠峰》诗中说:

“山翠浮筠霞错落,珠光簇蕊凤衔来。

半江汀水鲛宫影,一粒摩尼佛顶开。

”宝珠晴岚一景,仍就多与晴光雾气有关。

待得云开雾散,便又见江流滔滔而去。

到得濯田那个叫水口的地方,江流漫漫,涨水时,更是水势汹汹。

那里设了个渡口,有渡船供摆渡往来。

一九二九年,红四军首次入闽,占领了汀州城。

这年秋天,红四军二次入闽,便在水口这个地方渡过汀江。

当时,是几个船工奋不顾身,日夜摆渡,从而将红军将士渡过江去。

伟人毛泽东在《清平乐·

蒋桂战争》中写道: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红军是利用蒋桂军阀开战的有利时机,高举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从而拓开苏维埃工农割据的新局面。

当年的渡口,今已不存,但旁边建起了大桥,就叫水口大桥。

渡船悠悠,虽已驶进历史深处,但此地作为一处革命古迹,仍值得后人缅怀。

正是无数先烈的奋斗,才迎来了翻身得解放。

而今的生态建设,则是为了使家园更美好。

看,江两岸杂树丛生,掩映着长滩流水。

河岸边有或大或小的沙滩,沙色明净。

若得行舟江上,两岸田野人家及青山绿树,尽在眼前。

原载于《汀州客家》2014年1期

沈家大院(6课时)

还小就听父亲说过九厅十八井,那是三进式的,习惯叫三栋。

每栋都有厅,为前厅中厅后厅,或叫下厅中厅上厅。

厅与厅之间,有天井,便于采光。

主体为三进,两旁还有横屋。

横屋的结构与主体是对应的,也有三个厅,合而言之,就有九厅了。

横屋里的厅格局较小,便于家居。

至于天井,则不止九个,墙头屋角出于采光的需要,都可开设天井的,甚而有十八个之多。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民居中最气派的,也是府第式建筑的代表。

府第式建筑与四合院不无渊源,但依据南方山地的特点,不无变通。

大体是要在受限制的空间里有尽可能多的包容,从而完成平面分割。

就居住来说,则便于家族式的聚族而居。

府第式九厅十八井的建筑格局,在一些客家村落中还可看到,比如沈家大院。

沈家大院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二百多年的风雨,二十几代人的生息繁衍,仍能完好地将老宅保留下来,是不容易的。

而今沈氏后裔大都搬出了老宅,另建新村。

沈家大院变空了,但更整洁了,不像住家时那样,有许多杂物要堆放。

前来观光的人,则大可思量一座大宅院和一个家庭的繁衍。

沈家大院的主体建筑为三进,分三厅,但两边的横屋则有四个厅,合起来就有十一个厅。

横屋里多出两个厅堂,应当是考虑到居住的需要。

空间分割小一些,住房则可多一些。

据说屋主人有四个儿子,子又生子,当初或许就作四房来考虑的。

大院前面,是门楼,门楼与门墙连成一体。

门楣上题有“轩高岫远”四字,大意是高大的房屋面对着远处的青山。

门楼内是一块空坪,便于体憩,尤其是小孩子玩耍。

正大门上又有“云峰萃秀”的题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