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292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docx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毒窒息

2.7中毒窒息专项应急预案

2.7.1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施工中中毒窒息事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重点,使公司在面对突发事故时,能迅速反应、快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及时、高效、有效地组织开展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救护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2)使用范围

本预案为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后采取的应急响应、救援、处置、恢复等措施的程序性文件。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部及所辖施工现场在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指导性措施。

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主席令第59号);

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

2.7.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类型

中毒事故:

是指毒物进入人体,引起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

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故。

窒息事故:

是指吸入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物、

氰化物等),或者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如缢、绞、扼颈项部,异物堵塞呼吸孔道、压迫胸腹部以及患急性喉头水肿或食物吸入气管等造成的窒息事故。

中毒、窒息伤害类型包括缺氧窒息、机械性窒息、食物性中毒窒息、其他有毒气体中毒窒息等。

2)事故原因

(1)食堂购买食物原材料自带毒源,致使食用者中毒;

(2)食堂在食物制作过程中,因烹制方法不当或流程误操作产生有毒食物,致使食用者中毒;

(3)食堂工作人员在工作区外带入有毒物,致使食物污染,导致食用者中毒;

(4)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在进行人工挖孔桩、化粪池作业、水、电管(井)作业时,因通风不良,以及在受限空间内产生或残留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缺氧、中毒、窒息;

(5)冬季相对封闭宿舍内用碳(煤)质物生火取暖,产生有毒气体,致人中毒、窒息等。

3)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人员误操作;

(2)执行操作规程不严格;

(3)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重大异常现象;

(4)作业程序、工艺存在缺陷;

(5)现场安全防护装置无或失效;

(6)作业人员未正确使用、穿戴相应劳动防护用品。

4)中毒、窒息伤害安全事故危险源主要分布情况:

(1)工程基桩施工阶段及地点;

(2)机械设备运行及材料转运过程及地点;

(3)员工食堂区域;

(4)员工宿舍区域;

(5)井下作业阶段及地点;

(6)水、电管井施工阶段及地点等。

5)事故危害程度

中毒、窒息一般以急性最为常见,其特点是起病快、进展快,病情危重,危及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

(见附表:

中毒事故危险因素表)

2.7.3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1)生命第一原则:

事故发生后,要把抢救受伤人员、确保人员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实施救护,及时疏散处于危险中的人员。

2)快速反应原则:

应急处置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3)强化防护原则:

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二次生事故发生。

4)统一指挥原则:

一旦发生事故,由应急指挥小组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高效。

各部门、各单位在应急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2.7.4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详见附录三:

项目部应急组织体系图)。

2)指挥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详见附录二: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总工

成 员:

项目部各级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专家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通信联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等。

领导及各部门有人员变动,按照“以岗定位”的原则,成员随之就位开展工作。

(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①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全面具体部署救援工作,确保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快速有效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抢险救灾,救治伤员;并对应急行动中发生的不协调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②根据事故灾害发展情况,对危及到的周边单位和人员,及时指挥、组织疏散工作。

③密切注视安全事故控制情况,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做好信息处理,同时协调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④根据《XX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应及时对《XX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确保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

(2)组长的主要职责

①全面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组织力量,全面指挥、开展应急救援。

②负责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③根据事故灾害与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停止初始扑救,紧急撤离等措施,依据事态扩展状况,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

(3)副组长的主要职责

①协助组长,具体负责应急响应救援行动。

向应急小组组长提出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救援对策和建议。

②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迅速有效的组织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事故影响。

③负责与项目外部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与沟通,协调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事故影响区域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4)各应急小组的主要职责

①现场指挥协调组:

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工作。

②现场抢险救援组:

实施抢险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在事故可能扩大的情况下进行抢险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报告组长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③技术专家组:

对险情进行评估,研究制定抢险方案,并指导抢险救援组实施救援工作,协助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④后勤保障组:

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需v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物资及设备。

⑤医疗救护组:

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⑥警戒保卫组:

协助有关单位(项目部)实施事故处置方案;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保障项目部抢险救护工作顺利开展;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保护财产安全;抢救救援结束后,保护事故现场,直至收到解除指令。

⑦通讯联络组:

负责现场各部门、各单位通讯和联络工作。

⑧善后处理组:

协助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安抚、理赔等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⑨事故调查组:

负责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2.7.5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中毒窒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生产,各分公司、项目部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辩识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施工安全事故的险情应及时了解,掌握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状况。

针对井下作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人监控。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炊事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后方可操作。

食品、蔬菜的采购、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严禁采购未经卫生许可的蔬菜和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离,充分清洗干净,要保持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

做好防蚊蝇和防鼠措施,炉道和烟筒要定期清理保持畅通。

工业添加剂要专库专放,有专人负责,认真做好采购、发放、使用的管理。

2)预警行动

任何人员接到可能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信息后,应立即报告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单位(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预警级别根据发生的事故级别实行分级报告。

可能造成Ⅰ级或Ⅱ级响应安全事故时,必须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通知公司各职能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可能造成Ⅲ级响应安全事故时,立即上报分公司应急部门,分公司对项目部及其他所属项目部下达防范措施指令,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

一旦发生事故,根据中毒窒息事故的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2.7.6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用电话或其他快速方法立即报告分公司,分公司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将事故简况报告公司质量安全处。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手机电话24小时开机,公司内部应急救援联系电话详见附录四;社会应急求援联系电话详见附录五。

信息上报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单位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初步掌握的人员伤亡(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批准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等。

事故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事故发展趋势、损失大小,做出处理和进一步报告的决定。

使事故能及时得到控制,损失较小的,则组织内部力量自行处理;事故扩大趋势,超出本单位应急反应能力,或者人员、财产损失较大,应立即向地方安全生产归口管理部门及其应急反应机构报告,获取外部救援帮助。

2.7.7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预案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I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分级响应条件时,事故单位应按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相应响应,开展应急行动,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1)Ⅰ级应急响应

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时,应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2)Ⅱ级应急响应

发生一般事故事故时,应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3)Ⅲ级应急响应

发生Ⅱ级应急响应条件以下的事故情况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2)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按第一章“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程序执行。

3)处置措施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现场目击者应立即通知项目负责人,并拨打“120”向医疗救护中心呼救(讲清中毒、窒息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等内容)。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召集项目安全管理和其他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措施,立即组织开展自救,如是食物中毒的,立即封存事故现场,获取中毒食品化验样品,供卫生防疫部门检验。

(3)食物中毒:

①食物中毒常用自救办法是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的常规办法,如果不见效,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

②对于催吐无效或神态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进行洗胃,结合毒物,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

(对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不要洗胃,昏迷病人洗胃时要慎重)。

  

③用硫酸镁15~30g加水200ml来给中毒者导泻。

④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粪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

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即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

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等措施进行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

(4)机械性窒息自救方法:

①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此法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