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28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二轮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卷适用全国Word文档格式.docx

A、决定典型物种①、②、③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

B、可采用样方法对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B正确;

C、捕食关系不会使得被捕者灭绝,故物种①与物种②、③之间不具有捕食关系,C错误;

D、据图分析可知,图中b﹣c段物种②需要的光较弱,物种③需要的光较强,故说明物种②对灌木丛导致的弱光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D正确.

故选:

C.

3.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C.第二营养级的粪便D.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A、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流向分解者,所以其同化的能量中有部分被分解者利用,A正确;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B正确;

C、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即第一营养级),C错误;

D、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

4.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从1997年起,湿地国际联盟组织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轻度污染

D.湿地生态系统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答案】B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多,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A正确;

生态系统的浮游动物属于消费者,B错误;

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轻度污染,C正确;

湿地生态系统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被称为地球的肾脏,D正确。

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解析】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正确;

图中A过程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B过程为呼吸作用或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错误;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正确;

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D正确。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A.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B.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答案】A

【解析】富营养化水体中N、P元素超标,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与能量流动规律无关;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能量就从浮游动物流向蓝鲸;

牛、羊为草食动物,食物链短,能量损耗少,所以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由于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选A。

7.在南极工作的人员,形成的生活垃圾必须及时带走,主要是因为()

A.生产者小B.消费者少

C.分解者少D.人类活动少

【解析】由于南极工作人员形成的生活垃圾以及人体尿液、粪便须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物,而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故选C。

8.下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

B.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从图示看出,A代表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则是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所以,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

该图解中涉及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

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氧气含量减少B.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C.二氧化碳含量减少D.动物数量减少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进行遮光处理,封闭水缸内的水草和藻类的光合作用停止,没有氧气产生,而所有生物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要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封闭水缸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A正确,C错误;

当封闭水缸内的氧气被耗尽时,厌氧微生物数量会迅速增多,B正确;

水草和藻类因光合作用停止而不能生长繁殖,加之动物的捕食而导致水草和藻类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动物因食物来源不足而导致其数量减少,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

即遮光处理后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有氧呼吸不受影响。

以此为切入点,结合问题情境分析各选项。

10.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根据题干信息“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和“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可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11.关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B.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

C.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D.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

【解析】恢复力稳定性强弱与抵抗力稳定性相反,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则恢复力稳定弱。

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一种鸟的种群密度

C.硝化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维持其正常功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活动,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A正确;

对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正确;

硝化细菌代谢类型是自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错误;

生态系统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维持其正常功能,D正确。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图像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图1大、小草履虫的关系是捕食,因为曲线表现出此消彼长

B.图2中,a、b、c三个地域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是a

C.图3中,假设丙、丁、甲、乙构成一条食物链,甲增加,则丁减少、乙增多

D.图4中,昆虫与鸟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鸟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解析】图1中大、小草履虫为竞争关系,并不是所有竞争的结果都是一个物种排挤掉另一个物种,也可能是两种生物此消彼长。

14.“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解释为

A.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B.身强体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独,不群聚

D.营养级越高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越少

【解析】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原理可知,营养级越高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越少,所以D选项正确。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能体现的生态学原理不包括下列哪项()

A.该现象可以反映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B.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火烧”可加快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

D.“又生”一般存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

【解析】某一区域火烧之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在被火烧之后,生态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被破坏之前的水平,体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正确;

火烧之后,加快了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但未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

火烧之后,增加了土壤中无机盐含量,又因植物种群密度降低,该区域照射到地面的阳光更加充沛,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

1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

100%

D.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由于食物链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A正确;

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正确;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xl00%,C正确;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①和人类投食的饵料中的能量,D错误。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7.下图表示某庭院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

B.畜禽品种不会改变i/(g+h)

C.畜禽传给分解者的能量是e+f-g-h

D.庭院中畜禽每消耗100g食物,体重的净增长小于10g

分析题图: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的同化量和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a+c);

e+f表示畜禽的摄入量,g+h表示畜禽的同化量;

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去向:

呼吸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的同化量a+人工投放的饲料c,A错误;

畜禽品种不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i不同,i/(g+h)将不同,B错误;

畜禽传给分解者的能量是畜禽的同化量,而e、f属于畜禽的摄取量,C错误;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故庭院中畜禽每消耗100g食物(摄入量),体重的净增长小于10g,D正确;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正确分析题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能量值是解题的关键。

18.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所示的数据[单位:

J/(cm2·

a)]。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464.6J/(cm2·

a)

B.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3.5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20.06%

C.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等

【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464.6J/(cm2•a),A正确;

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62.8/464.6×

100%=13.5%,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效率为12.6/62.8×

100%=20%,B正确;

 

“未利用”就是指同化量中除去自身呼吸消耗、分解者和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利用之外剩余的能量,C正确;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错误。

19.受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的启发,屠呦呦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为脂类性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对热不稳定。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

D.疟原虫细胞吸收青蒿素不需要消耗ATP

【解析】青蒿素为脂溶性物质,不属于蛋白质,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项错误;

黄花蒿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正确;

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据此可用萃取法提取,C项正确;

青蒿素为脂溶性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细胞间进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物之间进行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利于种族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无关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在其他生命活动中很少存在该方式

【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A正确;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B错误;

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错误;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在其他生命活动中也存在该方式,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D错误。

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通过食物链来完成

B.能量流动单向、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循环反复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将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在一起

【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A项正确;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逐级递减,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可以循环反复利用,B项正确;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项错误;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D项正确。

22.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B.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板栗园内的栗瘿蜂数目增多,引起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

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后,又导致栗瘿蜂数目减少,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A错误;

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

栗瘿蜂和长尾小蜂属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C错误;

栗树同化的能量包括其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与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能够区分种间关系类型中的竞争与捕食。

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除了识记概念以外,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曲线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准确判断两曲线所代表的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23.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时,无需公布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含量B.总悬浮颗粒

C.二氧化硫含量D.PM2.5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二氧化碳虽然会形成温室效应,但它不是空气的污染物,所以在空气质量报告中无需公布二氧化碳含量,A正确;

空气的污染来源于烟尘等颗粒物质、二氧化硫等,因此在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公布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的含量与PM2.5的含量,B、C、D均错误。

24.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五个种群(A1、A2、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A.10条B.15条C.20条D.25条

【解析】A→D→E有5条,A→B1→E有5条,A→B1→C→E有5条,A→B2→E有5条,A→B2→C→E有5条,所以共25条。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有几个()

①植物都是生产者

②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解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有些植物不是,①错误;

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②正确;

细菌、中有生产者,也有消费者,③错误;

动物也有分解者,④错误;

异养型生物也可能是分解者,⑤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

26.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B.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C.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有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的过程,A正确;

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B错误;

某个营养极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还有呼吸作用散失,未被利用和分解者利用等,所以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C正确;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各种生物之间,而且是双向进行,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正确。

27.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果树数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C.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详解】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使自我调节能力增加,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大气的二氧化碳的来源,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

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点睛】本题是生态系统的一道综合题,只有熟练的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才能解答正确。

28.在食物链“A→B→C”中,能量逐级减少。

其原因不包括(  )

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

B.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

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

D.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

【解析】能量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总有一部分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这部分能量就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A正确;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包括不被固定的太阳能,B错误。

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该部分能量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C正确;

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随粪便被排出,被分解者利用,并没有被该营养级所同化,D正确。

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肉动物都为次级消费者

B.自养生物都为第一营养级

C.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可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解析】食肉动物可能是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等,A错误;

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B正确;

食物网中同一营养级可能有多种生物,因此某生物的位置可以被其他生物取代,C错误;

细菌可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也可以是消费者,如肺结核杆菌,D错误。

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孔雀开屏、雌鸟鸣叫召唤雏鸟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孔雀开屏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雌鸟鸣叫召唤雏鸟属于动物的物理信息,A错误;

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B正确;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于温度的影响所致,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