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2210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展管理和观察记录。

〔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7、改变生态瓶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严格控制条件进展实验活动,坚持进展观察记录。

认识到控制条件进展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展实验活动,坚持进展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比照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假设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

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拟好。

3、思考:

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

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

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展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拟多。

三、实验二:

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参18面记录单〕

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

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

〔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

〔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

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展分析。

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展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一、回忆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

〔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

在书19面表示出来。

〔可启发;

为了经济开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师可进展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

生态系统配合开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

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

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展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

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

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

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

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根底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

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展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刚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忆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忆:

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

不仅需要、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

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八、教学后记

2.2下的影子

1、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1、推测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地进展分析和推理

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2课时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

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展,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

一天中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什么时候最长?

什么时候最短?

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2.2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是直线传播的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地进展分析、推理

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手电筒、3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

黑夜,翻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

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

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

但应该启发更多:

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2.3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

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2.4光的反射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创造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1、按照说明正确进展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应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外两面

5、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展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

万花筒、观景箱等

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万花筒的制作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

凸镜医生带的额镜:

凹镜

光的路线图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2.5光与热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认识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上下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

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

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

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场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2.5光与热

假设: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记录我们的数据: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展操作,实事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开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比照实验: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物体吸热与受直射、斜射的关系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局部,还有大局部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

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

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2)师生讨论这个比照实验的考前须知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2)学生分析比照实验的考前须知

3)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拟小

5、总结归纳

回忆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比照实验一: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比照实验二:

物体受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折线图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平安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构造、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展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良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开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

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

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

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局部?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简图:

我们的设计方案

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平安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良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教师准备:

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3)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4)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良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继续改良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效能评价表

第〔〕小组检测日期:

年月日

开场时的

水温

5分钟时的水温

10分钟时的水温

15分钟时的水温

20分钟时的水温

效果及原因

改良措施及设计图

第一课地球外表的地形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外表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外表是上下起伏、崎岖不平的。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培养对地球外表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

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