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1997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5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包含9个培训模块全部内容含详细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消防行业职业道德是评价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行为好坏的标准,能够促进本人尽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树立良好的行业信誉。

根据《基础知识》第1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6.消防行业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根据《基础知识》第11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生命至上是指在社会活动中把保障人的需求作为根本。

从消防工作来说,坚持生命至上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财产权等法定权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

根据《基础知识》第12页,题干所述为“以人为本”的含义,而非“生命至上”。

8.科学处置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先于他人意识到危险的存在,知道解决的方法,心情不慌乱,能够从容应对。

根据《基础知识》第15页,题干所述的“临危不乱”的含义,而非“科学处置”。

9.科学处置是指以减少火灾危害为前提,科学合理地选择有针对性的火灾处置措施,妥善处理各种险情。

根据《基础知识》第16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10.每一名消防设施操作员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权观、发展观、人本观的高度,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始终坚守消防安全红线。

根据《基础知识》第13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11.消防设施操作员必须具备运用有关消防知识和技能,根据实践经验和客观环境做出正确职业判断的能力,掌握专业技术和科学处置的方法。

12.特殊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可以边施工边修改,直至审查合格。

根据《基础知识》第22页,“特殊建设工程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是“不得施工”,而不是“边施工边修改”。

13.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根据《基础知识》第2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1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

根据《基础知识》第2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15.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

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16.“防”和“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消”是“防”的先决条件,“防”必须与“消”紧密结合。

根据《基础知识》第25页,“防”是“消”的先决条件,结合题意。

本题错误。

17.《消防法》规定:

国务院消防救援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根据《基础知识》第27页,“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而不是“消防救援部门”。

18.任何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应为“成年人”,而不是“任何人”。

18.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在场人员疏散。

根据《基础知识》第32页,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而不仅是“组织”。

19.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2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工作负领导责任。

根据《基础知识》第26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21.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各自管理。

根据《基础知识》第31页,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各自管理”。

22.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3.钾着火属于C类火灾。

根据《基础知识》第68页,“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

钾着火属于D类火灾。

”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24.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根据《基础知识》第69页,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是“较大火灾”,非“重大火灾”。

25.发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线短路故障、过负荷用电、接触不良、电气设备老化故障等。

根据《基础知识》第70页,“发生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线短路故障、过负荷用电、接触不良、电气设备老化故障等。

”结合题意,公众号:

消防安全管理员,本题正确。

26.点燃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部位温度可达700~800℃,而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可能被点燃。

根据《基础知识》第7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27.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根据《基础知识》第68页,“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例如烹饪器具内的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燃烧的火灾。

”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28.我国在火灾统计工作中按照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不同,将火灾分为电气、生产作业不慎、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自燃、静电、雷击、放火、其他、原因不明十一种火灾类型。

根据《基础知识》第69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29.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主要是指生产作业人员违反生产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引起的火灾。

30.灭火救援时除防复燃外,还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公众号:

消防安全管理员,确保消防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根据《基础知识》第8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31.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

根据《基础知识》第80页,“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

32.热辐射必须通过介质进行热传播,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较大。

根据《基础知识》第82页,“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通过真空也能进行热传播。

33.当有两物体并存时,温度较高的物体将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辐射热能,直至两物体温度渐趋平衡。

根据《基础知识》第8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34.气体对流对火灾发展蔓延没有影响。

根据《基础知识》第83页,“气体对流对火灾发展蔓延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燃烧引起了对流,对流助长了燃烧。

35.某一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局部卷入燃烧的瞬变过程,称为轰燃。

根据《基础知识》第80页,所有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过程为轰燃,题干为“局部”。

36.回燃通常发生在室内火灾门窗被打开或者破坏时。

根据《基础知识》第81页,“回燃通常发生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火灾门窗被打开或者破坏时。

”题干缺少了“通风不良”的限定条件。

37.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但不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

根据《基础知识》第82页,“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也能吸收别的物体辐射出来的热能。

38.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

根据《基础知识》第83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39.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烟气的现象。

根据《基础知识》第35页,题干所述为燃烧的定义,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40.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根据《基础知识》第39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41.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

根据《基础知识》第56页,“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的现象,称为扩散燃烧。

”题干缺少了“混合”的过程,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42.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烟气和气体称为燃烧产物。

根据《基础知识》第57页,“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它通常包括燃烧生成的烟气、热量和气体等。

43.能燃烧的物质一定能够被氧化,能被氧化的物质一定都能够燃烧。

根据《基础知识》第35页,“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能够燃烧。

44.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

根据《基础知识》第37页,“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

”题干中缺少“有焰”,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45.虽然有可燃物,但当其挥发的气体或蒸气浓度不够时,即使有足够的空气(氧化剂)和引火源接触,也不会发生燃烧。

根据《基础知识》第37页,题干描述的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46.比表面积小的可燃物容易引燃。

根据《基础知识》第39页,“比表面积大的可燃物容易引燃。

47.铝粉遇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反应热,引燃自身或反应产物,导致火灾或爆炸发生。

根据《基础知识》第42页,铝粉属于“遇水发生化学反应放热物质”,此类物质遇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反应热,引燃自身或反应产物,导致火灾或爆炸发生。

48.可燃气体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否发生爆炸,与气体中的可燃气体浓度有关。

根据《基础知识》第44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49.悬浮粉尘是指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根据《基础知识》第45页,题干所述为悬浮粉尘的定义。

50.炸药爆炸的发生,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爆炸药、起爆装置和起爆能源。

根据《基础知识》第47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51.将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物质,划分为甲类生产。

根据《基础知识》第49页,以爆炸下限“10%”为分界线,小于10%的为甲类生产,不小于10%的为乙类生产。

52.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减慢,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火焰逐渐熄灭,此时阴燃可能转为有焰燃烧。

根据《基础知识》第52页,“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减慢,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火焰逐渐熄灭,此时有焰燃烧可能转为阴燃。

53.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低,闪点越低。

根据《基础知识》第53页,“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54.《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根据闪点将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

根据《基础知识》第54页,“《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根据闪点将液体分为易燃液体(闪点<45℃的液体)和可燃液体(闪点≥45℃的液体)两种类型。

55.烟气是指物质高温分解或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和液体微粒、气体。

根据《基础知识》第60页,“烟气是指物质高温分解或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和液体微粒、气体,连同夹带和混入的部分空气形成的气流。

56.火风压是指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

根据《基础知识》第63页,题干所述为火风压的定义。

57.通常将物质处于固体状态并伴有发光现象称为有焰燃烧,将气相燃烧而没有火焰的燃烧称为无焰燃烧。

根据《基础知识》第35页,“通常将气相燃烧并伴有发光现象称为有焰燃烧,物质处于固体状态而没有火焰的燃烧称为无焰燃烧。

”题干概念混淆。

58.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也称点火源)。

根据《基础知识》第37页,“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也称点火源)。

”题干中缺少了“外部”,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59.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

根据《基础知识》第37页,发生燃烧,其“三要素”彼此必须要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并且三者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

60.可燃物在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

根据《基础知识》第39页,“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时,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燃烧,称为自燃。

61.由于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导致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爆炸,且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的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根据《基础知识》第43页,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的为“化学爆炸”,而非“物理爆炸”。

62.粉尘是指在大气中依其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的固体微小颗粒。

根据《基础知识》第44页,“粉尘是指在大气中依其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固体微小颗粒。

63.火焰在粉尘层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称为粉尘爆炸。

根据《基础知识》第45页,“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称为粉尘爆炸。

”“粉尘云”指的是悬浮粉尘,而题干中的“粉尘层”指的是沉积粉尘。

64.爆燃是指以超音速传播的燃烧波。

根据《基础知识》第47页,爆燃是指以“亚音速”传播的燃烧波。

以“超音速”传播的是“爆轰”。

65.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低,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根据《基础知识》第48页,“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66.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引爆能量越小,其燃爆危险性就越大,低于该能量,混合物就不会爆炸。

根据《基础知识》第5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67.可燃性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较快,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

根据《基础知识》第53页,可燃性液体发生闪燃是因为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较“慢”,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

68.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

根据《基础知识》第54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69.正在燃烧的油层因受热沸腾膨胀导致燃烧着的油品喷溅,使燃烧瞬间增大的现象,称为沸溢。

根据《基础知识》第54-55页,“正在燃烧的油层下的水层因受热沸腾膨胀导致燃烧着的油品喷溅,使燃烧瞬间增大的现象,称为沸溢。

”沸溢的发生是由于“油层下的水层”,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70.爆轰是指以冲击波为特征,传播速度小于未反应物质中声速的化学反应。

根据《基础知识》第48页,爆轰又称爆震,传播速度“大于”未反应物质中声速的化学反应。

71.当烟羽流撞击到房间的顶棚后,沿顶棚水平运动,形成一个很厚的顶棚射流层,称为顶棚射流。

根据《基础知识》第63页,顶棚射流层“较薄”。

72.火焰的颜色还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颜色越接近蓝白色。

根据《基础知识》第66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3.电气线路故障可分为短路、断路、过载、接触不良、漏电、配电盘故障等。

根据《基础知识》第185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4.附设避雷针是装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屋面的避雷针。

建筑物或构筑物屋面上如装设多支附设避雷针,相互之间应连接起来,并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金属结构连接起来。

根据《基础知识》第209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5.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地下客运设施、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

根据《基础知识》第189页,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散放有毒烟气,故不适用于人员密集场所。

76.耐火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地下空间、大型电站及重要工矿企业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救生系统、报警及重要的监测回路等。

根据《基础知识》第19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7.电缆头是影响电缆绝缘性能的关键部位,最容易成为引火源。

根据《基础知识》第19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78.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管沟及热力管沟,不应敷设电缆。

根据《基础知识》第193页,电缆可敷设在热力管沟中,但应有隔热措施。

79.对通向控制室电缆夹层的孔洞、沟道、竖井的所有墙孔,楼板处电缆穿孔,和控制柜、箱、表盘下部的电缆孔洞等,都必须用阻燃材料严密封堵。

根据《基础知识》第194页,必须用“耐火材料”严密封堵,而非“阻燃材料”。

80.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设备,其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根据《基础知识》第197页,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结合题意,本题错误。

81.防爆电气设备按其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两类:

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为工厂用电气设备。

根据《基础知识》第204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2.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消除高温环境里绝缘体上的静电。

根据《基础知识》第207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3.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根据《基础知识》第187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4.交联聚氯乙烯电线电缆不具备阻燃性能,但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适用于有清洁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根据《基础知识》第189-19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5.电缆线路敷设时路径要短,且尽量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

根据《基础知识》第191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6.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应设置过负载保护电器的动作信号作为直接切断消防水泵电路的触发信号。

根据《基础知识》第193页,消防水泵的线路突然断电比过负载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其过负载保护电器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不应作为直接切断电路的触发信号。

87.在制氢站、油泵房等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当架空明敷电缆时,应保证一定的最小允许距离。

根据《基础知识》第193页,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不应架空明敷电缆。

88.油浸电力变压器内部充有大量绝缘油,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可燃物,如果遇到高温、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从而导致变压器发生火灾。

根据《基础知识》第195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89.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等照明灯具(含镇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饰)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根据《基础知识》第202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90.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可引燃爆炸性气体和蒸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以及爆炸性粉尘。

根据《基础知识》第206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91.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

92.户外天线的馈线邻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线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接地。

根据《基础知识》第210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93.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七类。

根据《基础知识》第138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9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所有装修材料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根据《基础知识》第139页,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95.建筑内部装修不应擅自减少、改动、拆除、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疏散走道和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等。

根据《基础知识》第144页,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96.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

97.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根据《基础知识》第144页表4-8-4,结合题意,本题正确。

98.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的保温材料。

根据《基础知识》第145页,应采用A级的保温材料。

99.在一定的温度下,电阻值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与材料的电阻率成反比,与材料的截面积成反比。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