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143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docx

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27.孔子的学说被记录在《》里。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2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年。

西汉的都城是。

29.秦始皇命大将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公元前207年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30.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3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⑴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卫鞅在哪个国家进行变法?

目的何在?

 

⑵“卫鞅”实行的变法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这次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为什么?

 

 

32.历史经典是我们学习历史很有效的资料。

阅读下列经典引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1)材料一是谁的话?

分别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什么主张?

(4分)

 

(2)材料二是谁的话?

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哪些观点?

(3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29.秦始皇命大将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公元前207年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30.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3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⑴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卫鞅在哪个国家进行变法?

目的何在?

 

⑵“卫鞅”实行的变法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这次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

为什么?

 

32.历史经典是我们学习历史很有效的资料。

阅读下列经典引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1)材料一是谁的话?

分别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什么主张?

(4分)

 

(2)材料二是谁的话?

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哪些观点?

(3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你的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1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简述这一制度的内容。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实行的什么措施?

你认为这项措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分)

 

四、综合试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34.古语有云:

“百代犹得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

请回答:

(1)战国时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进攻的战役是什么?

(1分)

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2分)

说出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东到的。

(3分)

 

(3)《阿房宫赋》记载:

“族(灭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2分)

 

3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请列举两位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代表人物,并简要说出其成就。

六年级上册历史综合训练

(一)

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共4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20个)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A

C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B

D

C

C

D

C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选20个)

21.70万—20万年氏族22.水稻粟23..盘庚殷24.春秋战国25.商朝大篆26.扁鹊钟鼓之乐27.《论语》《孙子兵法》28.公元前221年长安29.蒙恬项羽30.灵渠大泽乡(每空1分,错字不得分)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选3个)

31.

(1)商鞅,秦国,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分)

(2)前359年(1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治。

(3分)(3)成功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分)(或从另一角度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综合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选2个)

34.

(1)长平之战(1分)

(2)政治上: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1分);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1分);在地方,推行郡县制(1分)思想上:

焚书坑儒(1分)(3)、临洮,辽东、长城。

(3分)

(4)灭亡秦朝的是秦朝自己,而不是天下人。

或者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推行暴政。

(1分)

附送:

2019年六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I)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为45分钟。

2.第Ⅰ卷的答案须填写在第Ⅱ卷前面的答案表格内,第Ⅱ卷的答案直接答在卷上。

答完后只收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答案表格中。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

假如你已经去过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地,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广东B.湖南C.云南D.陕西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

3、促使原始人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学会了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的改善

C.原始农业的发展D.人工取火的实现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农作物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5、“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们祭拜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

A.黄帝B.炎帝C.尧D.舜

6、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家这种形式在我国最早确立的朝代是

A、夏B、商C、西周D、秦

7、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A.夏商西周春秋B.夏西周商春秋

C.夏商西周战国D.夏商东周春秋

8、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在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

9、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作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明”,“青铜文明”成为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

该文明是指

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

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西周

10、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

11、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不包括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周平王

12、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B、宋C、晋D、吴

13、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各国实力的增强

C、限制商业活动的需要D、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14、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方式是

A、诸侯争霸B、各国的变法或改革

C、生产力的提高D、牛耕的推广

1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铁农具和青铜器的使用

C.青铜器和陶器的使用D.陶器和牛耕的使用

16、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地方行政设置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是

 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

17、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

18、“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A、封建制度B、社会的急剧变化

C、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政策D、各学派阶立场的差别

19、“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20、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1、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华陀B.张仲景C.扁鹊D.鲁班

22、下列历史现象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诸侯国纷争B、社会大变革

C、百家争鸣D、世袭取代禅让

23、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D、提出“仁”的学说

24、有诗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

A、统一中国B、楚汉之争C、“焚书坑儒”D、修筑长城

25、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忘始皇”的童谣。

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D、项羽、刘邦起义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答案栏

题号

总分

26

27

28

得分

选择题答案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能力题:

26题10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