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为避免机械重复训练,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展示菊花花会的盛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巧妙引入“12某3”怎样计算的问题,突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计算方法的迁移,在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自然的引出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出解决“12某3”的不同算法,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在练习中,设计了“小动物诊所”“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作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3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是在学生学会了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还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调查基础。
因此,本课时的内容在本单元中以及小学阶段都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前几节课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掌握不太好,主要问题有:
1.学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笔算都没有什么问题,他们都知道先用两位数个位乘一位数,再用十位数乘一位数,但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有的学生出错特别多,他们也知道先用两位数个位乘一位数,再用十位数乘一位数,但是却不用百位去乘一位数了,而是把百位加上十位进的数后直接落下来。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典型错误,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我都会在黑板上写几道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一步一步让学生边说过程,我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的说,切实明白算理和算法后,学生几乎不再出错了。
2.一些学生对于算理和算法都非常明白,但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非常慢,还容易出错,有一个学生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偷偷地伸手指头,于是我和这几个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在家里指导孩子好好练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效果非常好,现在班里学生计算连续进位乘法正确率提高了很多。
计算教学没有捷径可走,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后,必须多加练习才能提高正确率,现在我班的学生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又对又快。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4
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例8,这个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看直观图,将抽象的数学信息具体化,进而探讨如何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
先算出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在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最后的结果。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不强,在课件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个别差生开始不理解,到后来的练习也能基本完成。
本节课的两个例题同属于归一问题,但略有不同,第一个是正归一,后一个是反归一,我在处理这两题时,采用了对比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之下发现不同,进而减少了正反归一问题的混淆。
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我会提问题”的环节,给出学生一个条件,让学生补充提问题,巩固了学生的新知,但是由于例题时间用了过长时间,本环节没有顺利完成。
本次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提点和自我反思,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讲的太多,不敢放手给学生。
在讲例题时,总是怕学生不会,课堂上只是教师主要在讲,学生被动在听。
2、分析题目时重复过多。
在分析问题时,总觉得学生没读懂题目,就反复带领同学分析,这就是造成教学内容完不成的主要原因。
3、教学中不想让学生犯错。
总想着要让学生一次就对,不懂让学生先犯错。
4、课堂中口头用语过多。
5、在全课小结时,学生对于“求单一量”这一问题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只能我自己总结,这个环节就没有起到效果。
今后改进的方向:
1、课堂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能不讲的就不讲或少讲。
2、学生学习要以优带差。
让优生教差生,这样既巩固了优生,也帮扶了差生。
3、多让学生说自己的做题想法,不能只灌输老师的想法,让学生“活起来”。
4、教学中不能怕学生出错,要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自己,然后在错误的基础上发现正确的知识。
5、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积累教学经验,让自己不断进步。
6、尽量减少口头习惯用语。
本次课给我的启发很大,揭露了我的诸多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让课堂尽量向优质与高效靠拢。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5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创设情境以估算23某2引入新知,再设置矛盾冲突:
使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接着,我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最后适时引导、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计算方法,让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等多种形式有效的进行算法最优化的渗透。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计算。
其次,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注重知识间的层层递进,在学生学会简单的像23某2、42某2……这类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笔算123某2、342某2、1234某2这类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而慢慢引导学生去尝试找到一个总的计算方法,观察这些计算时共通的地方。
使学生能形成一种习惯。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
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
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
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6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重点是让学生会用笔算来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用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因为由前面的乘法学习作基础,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所以通过一节课的师生互动学习、讨论以及各种练习,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较好并完成教学任务。
虽然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失误。
一是在计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的例题中,让学生列出算式(横式)最后利用各种方法算出结果后而结果未写到横式上,致使这类笔算题很不完整。
对于这个失误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发现教师出的问题,从而强调学生注意这个问题,结果学生并没有发现也未指出,自己最后也忘记处理这个问题,导致这节课总体上很不圆满(这类问题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指出而在公开课中学生可能因拘束不想说,因为这个问题平时经常强调)。
二是在练习巡视中发现了此问题,当时只对个别学生指出而没有集体强调,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应集体强调一下而我没强调,这也是使自己忘记处理此问题的原因。
在以后教学中我一定多加注意减少失误,使课堂教学更加圆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7
一、目标定位决定内容取舍
初稿时在教学目标达成中设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所以在新授前以提问激趣,引出课题。
旨在让学生通过主题图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引入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然后提示课题共同探讨明算理。
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既可以用以复习巩固表内乘法,又能引出本课课题,更难的题目则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算式进入以后的学习。
等到教案写完思路过一遍后,发现整个教学内容太多,量太大,特别是提问激趣那里,生成学习资源的时间最起码要10分钟,加上后面的练习,一节课可能完不成,再则没有机会进行试教了,在教学任务完成方面没有把握,所以放弃这个设计,由教师直接提问列式探讨算理。
将目标重心回归到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思路的透彻决定隐性目标的达成。
显性目标一般是针对学生和课堂有效性来说,而隐性目标是我的自我定位。
由于一直在低段进行教学,总感觉教学语言中无效语言太多,总担心学生们听不明白,自己老是重复说,尤其是算理的阐述。
所以这次给自己定的隐性目标是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语言简炼,体现教学有效性。
然而功夫有欠,细节的不打磨注定了教学底气的不足,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即便是开头能达成目标,在过程还是不知不觉地偏离隐性目标,可见磨课之重要。
通过磨的过程可以让你抓实一个点,该小结时小结,该提炼时提炼,层次分明,语言简明。
三、学生表现定位教师教学思路。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而且从练习来讲,对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也非常好。
但是学生在回答算理时,往往是有话说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也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而没有理会教师的问题。
这固然有教师提问设计的原因,也有学生不善于倾听的结果。
虽然最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和认真听讲的内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
要在今天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也要求自已对提出的问题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去锤炼。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8
估算的方法灵活多变,不同的题可以有着不同的方法,同一道题也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现结合具体的题目一一叙述。
估算的基本方法是把一个数看作整百数、整十数再计算出近似数,这对于学生学习是没有障碍的,是一种单一的计算方法,只要有整百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基础就可以了。
其实估算的落实并不是如基本题那样的简单,因数据的不同、题目要求的不同、情境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题型不同
填>
、
判断题中的估算只要能通过估算得到是否错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计算出准确结果。
选择题中的估算可以选择不同的数位计算,如只选择个位计算或只选择高位计算,还可以通过估算采用排除法解答。
在改错题中,估算更灵活了,大处可估算是几位数或最高位是否合理;
小处可从计算中结果是否合理。
2、情境不同
某学校有9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6张桌子。
这些教室里桌子的总数大约是()张。
可以把26张看作30张,总数大约是270张;
可以更精确一些,比270张少约是260张。
电梯载重1000千克(限乘13人),王叔叔带着8箱货物,每箱105千克,能带着所有货物乘电梯吗?
多估比较合适。
8箱是840千克,即使王叔叔是100千克,连货物也不到1000千克。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9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例1、例2、例3、例4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笔算加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部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1、由旧知导入新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算法。
2、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12师:
会算吗?
(学生说计算过程)
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12师:
个位有几个2相加?
3个2相加就可以用3乘2计算。
十位上是几个几?
可以计算3乘1。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
为什么?
(个位:
3个2十位:
3个1)
23师:
怎样算?
23规范计算过程: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
(个位是3个3,十位是3个2)
+23
27师:
(指名说)
27个位:
3某7=21写1进2,为什么进2?
+27总结:
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123
123怎样算?
同位互说
+123
个数再多些还行吗?
16
16怎么算?
各个数位都乘几?
16齐说过程
+16
数字再多些行吗?
32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竖式变得简便一些吗?
323生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乘9?
+32小结:
各个数位上都有9个相同的数,就是9个32相加,可以列式32某9。
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9个32
师:
你能将加法改写成乘法吗?
29为什么乘3?
29
+29
21乘4表示什么意思?
闭上眼睛想,个位是几个1,十位是几个2?
某4小结:
各个数位是由4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用4分别去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4闭上眼睛想一想,跟你的同位说说,个位上有几个几?
十位上有几个几?
某7
423个位上有几个几?
十位呢?
百位呢?
某51怎么来的?
十位写几?
需要进位吗?
总结:
今天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计算时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
460
某5
406
反思:
勾连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算理,从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改变以往以乘法计算方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相同加数加法计算入手,让学生理解从个位算起,每一位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可以用几乘几来计算,从而自然过渡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将每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有此将教材中的例1~例4整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便于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由于教学时间的问题,没有将整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只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在课堂检测中,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有此,说明此教学思路是可行。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10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如何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富于活力呢?
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和教参,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学习本单元内容:
在学生学会简单的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算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
1、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2、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多位数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每一堂课都有成功和不足之处。
虽然每节课中我为学生搭建了自由展示、自主合作的平台,但对一些学生的关注时间和空间不够,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
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的成果,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11
本单元我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入计算。
重点研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我组织学生利用已有旧知类推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最后总结出简便算法,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
应该说这部分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积极性非常高。
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思维活跃。
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发现不是所有的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都符合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
如50某6=300,其中第一个0与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无关,这是五六三十得出的,因此要在30后面添一个0。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12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
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片断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1出示)
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
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
生:
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
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12某3
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
12某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
生2:
表示有3个12。
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
能。
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
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
谁先来说:
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
(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
谁来说说?
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生3:
有。
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4:
我是这样算的:
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
(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生5:
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
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
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生6:
生4和生2的算法比较简便。
如果因数个数较多摆小棒、连加就比较麻烦。
同意吗?
(生:
同意。
)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象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
原来用竖式算的时候,以前就会算了,只不过在写法上有些不一样。
我们已认识了乘法竖式,想不想用它来算两道啊?
那我们就用竖式的方法来算两道题吧!
(12某4=213某3=两学生板演)
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汇报)
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
本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片断二:
深入研究,形成算法。
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再来看看。
(情境2出示,王老师买书,每套18本,一共买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