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苏教版必修三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苏教版必修三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苏教版必修三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④科学引种。
(4)积极开展濒危动物的生物资源学研究。
(5)寻求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
注意:
①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方法。
②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当地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引种的前提是在保护当地物种不受侵害的情况下进行的。
③我们强调保护野生动物,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材拓展
拓展点一、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野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丰富”而忘乎所以地大肆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因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野生生物资源都面临着很大的威胁,都是因为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尤其是人为的因素(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而逐渐减少,且有绝灭的危险。
在我国,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野生生物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野生生物资源正逐渐减少。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拓展点二外来物种的危害与应对措施
1.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理解
(1)概念:
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2)实例:
被称为生物入侵者的物种或外来种,其中一部分是有益的,如玉米、马铃薯等;
另一部分是有害的,如水葫芦、大米草、紫茎泽兰等。
(3)危害:
这些侵入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有:
①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
②使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2.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
(1)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最方便、廉价的方法是采取优先选择的措施。
尚未经过科学研究,绝不轻易让其进入,如要引入也应有预防措施,要充分考虑其实际和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引入到一些孤立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如岛屿、湖泊等。
(2)要从生物多样性安全的角度加强边界检疫和控制,依法拦截和阻止已知的或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的引入。
(3)万一出现无意的引入,应立即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来根除和控制。
要清除外来物种,最好能及时发现,在其入侵的早期阶段迅速采用根除的方法,如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或综合防治;
如果一些物种一时还不宜采用根除方法,则应采用控制的方法,以抑制入侵物种的发展,减轻其所引起的危害。
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都是有害的,外来物种造成危害需环境资源充足、没有天敌等适宜的条件。
典型例题
考点一物种绝灭的原因
例题1下列不是造成物种灭绝的外因的是()
A.人为因素B.自然灾害C.物种特化或基因丧失D.乱捕滥猎、乱砍滥伐
[解析]本题考查物种绝灭的原因,解题关键是注意内因和外因的区别。
造成物种绝灭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外在原因中,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以及掠夺式开采、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被改变和破坏,从而导致大量生物绝灭,而物种特化或功能基因丧失是物种绝灭的内在原因。
[答案]C
[点评]物种绝灭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解题时应注意区分。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鹦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鸟,原先生活在我国北方和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
20世纪50年代,我国陕西秦岭山区还有不少朱鹦,后来因大片树林被砍伐,朱鹗几乎灭绝。
8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7只朱鹦。
现在,经过大力保护,朱鹦已有80多只了。
材料二生活在美国的美洲旅鸽,因肉味鲜美,被大量捕杀,当时仅密执安一地每年就要捕杀1亿只以上,最后1只美洲旅鸽于1914年死于动物园。
栖息在纽芬兰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带的大海雀,外形似企鹅,19世纪初渔民作为食物大批杀害。
1844年,最后2只大海雀被人收作标本,大海雀从此灭绝了。
材料三渡渡鸟生活在印度洋的岛国毛里求斯。
它因为不会飞,就把卵产在地上。
在16世纪,有人带了一些猪来到岛上生活,结果猪在岛上大量繁殖,并吞食了渡渡鸟的卵。
到1681年,渡渡鸟便从地球上消失了。
(1)材料一说明物种减少的原因是。
(2)材料二说明物种减少的原因是。
(3)材料三说明物种减少的原因是。
(4)除上述材料所反应的问题外,物种减少的原因还有等。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
(1)生存环境的改变或破坏,如材料一;
(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材料二;
(3)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如材料三。
除此之外,环境污染也是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一。
[答案]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3)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4)环境污染、自然灾害
[点评]人为因素是物种绝灭的主要外因。
考点二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
例3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解析]保护动物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在丹顶鹤的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进行就地保护。
[答案]A[点评]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最主要的措施,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有l600多个。
例4关于科学合理保护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利用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来保护野生动物
B.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可以采用人工繁殖技术以增加其种群数量
c.对于曾在某地生存而后绝迹的物种,可以实施再引进工程,以逐步恢复其野生种群
D.保护我国的特有物种,不需要寻求国际合作
[解析]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验。
[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学合理地保护野生动物。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的相关保护措施的理解,然后对每个选项分析作答。
针对性练习
1.下列动物中,既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又有“活化石”之称的哺乳动物是();
A.大熊猫B.扬子鳄C.大鲵D.麋鹿
2.我国蟒蛇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乱捕滥猎B.基因特化或丧失C.外来物种入侵D.近亲繁殖
3.保护东北虎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保护森林B.保护草原C.防止环境污染D.保护草食动物
4.生物多样性,不仅具有物种丰富、经济物种多、生态系统多样的特点,还具有特有物种和古老物种多的特点,堪称世界活化石的宝库。
例如,鹅掌楸、大叶木兰和扬子鳄等都是进行研究古生物分布、进化等有关问题的活化石。
这些活化石能在我国存活繁衍至今的特殊的重要原因和我们保护这些活化石的根本目的分别是()
A.我国的气候适宜和保护生存环境
B.我国的地貌多样和研究古生物的分布
C.第四纪冰川对我国影响较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D.我国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下列因素中,不属于物种绝灭原因的是()
A.物种特化或基因丧失B.乱捕滥猎C.外来物种入侵D.生物的过度繁殖
6.我国在青海省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保护()
A.野骆驼和金丝猴B.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C.大熊猫和野牛D.野象和猕猴
7.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有许多野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种内斗争C.传染病流行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8.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A.武夷山自然保护区B.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
C.神农架自然保护区D.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9.从遗传角度看,通过保护濒危物种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A.实验室保存物种的基因库B.实施细胞核移植并进行胚胎移植
c.有限的濒危物种个体间近亲有性繁殖D.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10.我国举世闻名的特有物种是()
A.银杉B.柳杉C.冷杉D.水杉
11.下列叙述与“保护环境”相违背的一项是()
A.要防止环境污染
B.要对森林、草原及野生动物进行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可向人类无限地提供财富,因而我们应竭力利用这些资源
12.下列不属于通过保护濒危物种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是()
C.适时适量地开发利用濒危物种的资源D.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13.科学合理地保护野生动物,不仅要营造全社会保护动物的氛围,同时要对动物保护观念淡薄的人晓之以理,对触犯相关法律的人绳之以法,还要依靠生物科学与技术来保护动物。
常用的方法有:
①;
②;
③;
④。
另外还要积极开展濒危动物的研究和国际合作。
14.通过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全球各地的两栖动物(青蛙就是其中的一种)的数量都在不断地减少,其中一个原因是两栖动物栖息地(即动物生活的特定环境)遭到破坏。
沼泽被填充或森林被砍伐都会使该地区的环境由湿润变为干旱,两栖动物一般不能在日照强烈的干旱区域生存,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即使在栖息地未被破坏的区域,两栖动物的数量同样在不断减少。
由于两栖动物的外皮很薄,卵没有外壳,所以它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
如果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如杀虫剂及其他化学物质)污染了水体,将对两栖动物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水中含有的有毒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两栖动物成体体质虚弱,两栖动物卵细胞死亡及幼体的畸变。
两栖动物的减少预示着其他动物也正面临着危险。
环境的污染还会对两栖动物造成危害,但最终将影响其他动物,包括人类。
为拯救两栖动物及预防对其他动物造成危害,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导致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并实施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1)上文提到的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是。
(2)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3)为了保护地球上包括两栖动物在内的一切动物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1.A解析: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又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哺乳动物。
2.A解析:
我国蟒蛇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它的乱捕滥猎。
3.A解析:
东北虎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保护东北虎,最重要的是保护森林。
4.C解析:
第四纪冰川对我国影响较小是我国特有物种和古老物种多的主要原因,我们保护它们的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5.D解析:
物种绝灭的内因主要是物种特化和功能基因的丧失,外因主要是人类的乱捕滥猎、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过度繁殖不是其绝灭的原因。
6.B解析:
为了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自然环境,我国在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7.D解析:
人为因素是物种绝灭的主要外因。
8.B解析:
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了四川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为保护金丝猴及其生境。
9.c解析:
有限的濒危物种个体间近亲有性繁殖,易导致品种退化,不利于濒危物种保护。
10.A解析:
银杉素有“植物中的熊猫”美称,又称“活化石”,是我国的特有物种。
11.D解析:
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地开发利用。
12.C解析:
适时适量地开发利用濒危物种的资源不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
13.①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②采用人工繁殖技术③实施再引进工程④科学引种解析:
保护动物的方法主要有: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采用人工繁殖技术、实施再引进工程、科学引种,另外要积极开展濒危动物的生物资源学研究;
寻求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等。
14.
(1)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等
(2)环境污染(3)①营造全社会保护动物的氛围;
②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③依靠生物科学与技术保护动物;
④积极开展濒危动物的生物资源学研究;
⑤寻求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两栖类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等,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
为了保护两栖动物在内的一切动物我们人类应该从:
①营造全社会保护动物的氛围;
②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⑤寻求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等方面积极行动。
[积极思维]
分析
提示:
结合材料和生活经验回答即可。
如:
(1)这些物种的绝灭说明:
①物种绝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主要有对野生动物的乱捕滥猎;
使动物栖息地破坏和丧失;
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也是物种绝灭的重要因素。
②我们应对野生动物加以保护等。
(2)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在于野生动物对我们人类具有药用、工业原料、科研、文学艺术创作、旅游、美学等直接价值;
对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还有人类所不知道的价值。
人类对动物的乱捕滥猎是造成物种绝灭或减少的重要原因。
[评价指南]
1.举例:
我国特有的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特化成为以箭竹为食,一旦环境变化引起栖息地内的箭竹大面积死亡,大熊猫就可能出现生存危机。
建议:
建立针对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并尽可能地使其面积增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人工繁殖大熊猫,增加其数量并进行人工饲养,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爱惜动物的自觉性等。
2.没有道理。
人类的自身发展不能以牺牲动物和其他生物为代价。
人类在进行活动时要优先考虑其身边生物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其他生物,特别是动物的和谐共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人类自身的发展也不能正常进行。
3.如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在20世纪70年代末总数不足500条,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每年可繁殖幼鳄1000多条。
4.要保护动物,首先要营造全社会保护动物的氛围,提高人类保护动物的意识,且成为自觉的行动,如果不这样,总会有一些偷猎者以身试法,如有一些不法分子对珍稀动物(包括大熊猫和东北虎)进行偷猎和走私。
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现状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还进口了不少动物,如湾鳄、暹罗鳄、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
这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
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
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近年来也遇到了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人工饲养的动物难以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矛盾,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生物的退化。
五年高考回放
1(江苏)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
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解析]因为该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而人和家畜的进入会改变原来的生存环境,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
B、c的迁地保护只能起到保护虎的作用而不能保护其生存环境;
人工增投家畜也会改变其生存环境。
[答案]A
2(山东)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美好的世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但生物多样性很容易受到破坏。
例如水葫芦这一外来物种在云南滇池的疯狂生长,就严重影响了滇池其他生物的自然生长。
除了外来物种入侵外,请再列举两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人为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解题时要注意需要回答的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人为因素。
[答案]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均可)、过度开发利用(乱砍滥伐、过度捕捞等均可)、品种单一化(农业、林业等方面的例子均可)。
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教材梳理
知识点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由于研究问题的性质不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有差异,但通常分为以下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等。
1.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是从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证据而回答的问题。
2.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假设是对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释,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以往的经验或证据为依据,其真实性能够被检验。
3.设计实验、预测结果
设计实验是探究实验活动的关键环节,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实验中变量的控制,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
保证实验步骤要完整、有序、可操作。
4.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是指完成实验操作的过程。
按照预设步骤进行实验,控制好变量,必要时重复实验,以得到客观、细致、准确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证据
通常将相关的数据分类整理,如绘制成表格、曲线图等,这样就容易得出相关的结论。
6.得出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所获得的结果与假设相符,则肯定假设;
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则否定假设;
如果结果与假设无关,则无从判断。
最后通过归纳、综合,再得出结论。
实验中的变量
在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根据其在实验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1)实验变量:
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2)反应变量:
亦称为因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3)二者关系: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1)无关变量:
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2)额外变量:
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起干扰作用。
知识点二科学实验设计过程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实验题目。
(2)实验目的:
本实验要达到的目的。
(3)实验原理:
实验的依据和思路。
(4)材料用具。
(5)实验假设:
即对可见现象提出的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6)预期:
即在检测一个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
如果预期结果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
如果预期结果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
(7)实验:
根据目的和假设,具体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
(8)观察和收集数据,在实验方案中要事先设计定时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次数。
同时应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现象如实记录下来,有的实验还需采集数据。
2.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①实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