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015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风电场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某风电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某风电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坚持一保人身、二保设备的原则。

依托政府、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地质灾害风险来源、特性分析

红岩风电场地处丘陵地带:

地形地貌相对复杂,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较严重地质灾害。

(1)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等。

(2)滑坡和崩塌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

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

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

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

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

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3)崩塌可转化为滑坡:

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

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

3.2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紧急情况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滑坡与崩塌可能对风电场升压站、生产综合楼、主变压器、生活楼区域内,各种运行设备及生产构建筑物和办公设施造成一定损坏,如升压站和主变压器被掩埋、风电场局部或整体功能破坏、出力受限或全场停电、人员伤亡等。

4.事件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4.1Ⅰ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2Ⅱ级——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4.3Ⅲ级——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4Ⅳ级——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1)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2)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指挥机构

5.1.1应急救援办公室

指挥部在安监部设防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由安监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预案的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

5.1.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

(1)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实施救援工作;

(3)向上级汇报突发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应急救援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组织本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及审核;

(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职责:

(1)技术保障组:

负责组织专业人员及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抢险救援技术全面指导与技术监督。

(2)物资保障应急小组:

主要负责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管理与供应。

(3)后勤、医疗保障小组:

主要负责应急状态的后勤供应与医疗救援保障。

(4)通讯保障小组:

主要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各项通讯信息工作保障。

(5)应急抢险组:

主要负责抢救伤员、采取紧急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6)交通运输队:

负责抢险队和现场物质供应、救援等工作交通。

(7)安全保障组:

负责应急救援各项工作中的安全监督管理。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1)红岩风电场负责组织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对风电场地质的稳定性进行一次安全复核,并与省、市地震、水文、气象等职能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做好边坡滑坡地质灾害预报。

(2)红岩风电场是风电场地质险情监测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险情监测的业务管理与监督检查,同时向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及时反馈信息并接受指导。

(3)风电场场长是执行风电场地质风险监测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6.1.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

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方法:

(1)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

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

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2)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

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4)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

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直接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风险监测信息收集渠道:

(1)山体滑坡多发生在坡度较陡,高差较大的地方,有些地方人难以攀登,监测难度较大,因此,宜采用简易观测(日常巡回检查)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内容包括地形地貌监测、变形监测等。

变形观测主要是对边坡在水平与垂向方向上变化速度与变化量方面的观测,此项工作由发电部观测班具体负责实施,每月18日进行一次定期观测。

(2)风电场观测班组成日常巡查小组,每月3日负责对风电场地质进行巡视检查。

检查小组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巡视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录。

在日常巡查中,应重点观察斜坡坡脚附近湿地是否增多且范围扩大,坡脚附近土、石是否挤紧并出现大量膨胀裂缝,斜坡下部上拱、斜坡中部是否出现纵横裂缝,斜坡上部是否出现弧形裂缝有下沉现象,斜坡上缘是否土石零星下落。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1)观测班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生产技术部副汇报。

(2)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会同风场班长一起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若预测有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应告知生产技术部经理,同时报告总经理。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预报等级按国家统一标准划分为4级:

(1)Ⅳ级:

提醒级;

(2)Ⅲ级:

注意级;

(3)Ⅱ级:

预警级;

(4)Ⅰ级:

警报级。

6.2.2预警发布程序

(1)预报Ⅳ-Ⅲ级信息、总经理签批后,由风电场场长在场内发公告发布。

(2)发布Ⅱ-Ⅰ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后,风场应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6.2.3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1)Ⅳ级预警发布后,防汛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雨情。

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24小时上报一次。

(2)Ⅲ级预警发布后,风场厂长和防汛值班人员到岗、到位,观测班值班人员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雨情。

实施不间断监测,提醒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做好避险准备。

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12小时报上级主管单位一次,同时报当地防汛办。

(3)Ⅱ级预警发布后,应急机构领导和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抢险队伍到岗、到位,做好预案启动准备。

启动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生产人员和居民临时避让方案,暂停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和居民。

开展应急调查,调查结论应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发生的可能性、继续诱发因素;受威胁的厂房、村庄及人口、水利工程设施及其他公共设施;紧急预防意见。

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6小时报上级主管单位一次,同时报当地防汛办。

(4)Ⅰ级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预案,紧急疏散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员工和居民。

各抢险队伍到隐患点附近安全区域待命,准备抢险。

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2小时报上级主管单位一次,同时报锦州市防汛办。

6.3预警结束

当监测数据恢复正常时,观测班班长将相关情况报告风厂厂长,风电场场长核实后汇报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总指挥签批后由当班值长宣布预警结束。

7.信息报告

7.1应急值班电话

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7.2应急报告的程序、方式和时限

7.2.1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后,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立即速报上级主管单位和当地防汛办,同时根据灾情进展,随时续报,直至调查结束;特大型地质灾害由公司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

7.2.2发生大型地质灾害后,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应于1小时内速报上级主管单位和当地防汛办,同时根据灾情进展,随时续报,直至调查结束。

大型地质灾害由上级主管单位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最终形成的应急调查报告上级公司。

7.2.3发生中型地质灾害后,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应于2小时内速报上级主管单位和赣州市防汛办,同时根据灾情进展,随时续报,直至调查结束。

中型地质灾害由本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并将应急调查报告上报发电公司安全生产部。

7.2.4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后,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应及时速报上级主管单位,并负责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

7.3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

对已造成后果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在本预案中将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4级:

8.1.1Ⅳ级响应:

应对小型地质灾害,责任主体风电场。

8.1.2Ⅲ级响应:

应对中型地质灾害,责任主体风电场。

8.1.3Ⅱ级响应:

应对大型地质灾害,责任主体本公司。

8.1.4Ⅰ级响应:

应对特大型地质灾害,责任主体本公司。

8.2响应程序

8.2.1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

(1)Ⅳ级响应启动:

出现暴雨、特大暴雨,部分边坡出现滑移迹象,局部有松动多数地裂缝有发展迹象,或高边坡监测测值明显异常,经初步分析认为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时。

(2)Ⅲ级响应启动:

持续暴雨或持续降雨,高边坡外观检查发现有较明显裂缝或不均匀沉降,测值变化趋势呈持续增大时。

(3)Ⅱ级响应启动:

持续暴雨,大部分边坡有明显形成区域性滑坡或泥石流的条件,部分地裂缝有明显发展迹象,或测值变化趋势急剧增大,继续滑坡或坍塌的趋势不能确定,可能导致生产办公楼受损、员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生产综合楼、升压站局部或整体功能破坏,出力受限时。

(4)Ⅰ级响应启动:

持续暴雨或特大暴雨,整体边坡变化明显迅速,形成大面积滑坡或泥石流条件,地裂缝发展迅速,可能导致生产办公楼垮塌、员工伤亡,主变压器被掩埋,电站整体功能破坏,全厂停电与系统解列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