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的歌曲Word下载.docx
《细节决定成败的歌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节决定成败的歌曲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另一段有关“手”的视频,视频2——握手。
好,同学们,两段视频播放完了,有谁能说说,视频中的“手”告诉了我们什
么道理?
。
(学生回答)
同学们的思考很深刻,概括一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两个道理:
1、(花式调酒
告诉我们)成功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细(环)节;
2、(握手视频告诉我们)忽视细节是失败的导火线。
从视频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细节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在学习、工作、做事、做人,都要注重细节。
三:
讲故事
对啊!
学过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项链》的同学,你或许还记得文章中有这样经典的一句:
“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
不注重细节,小事过于随便,结果会导致失败。
那么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结果又会怎样呢?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生活中的一则真实的小故事,让我们掌声有请张靖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最小的面包”。
谢谢张靖同学的精彩小故事。
同学们,我相信故事的主人公一定不是个傻子,但她却宁愿每天拿最小的面包。
虽然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赢得了富人的好感,得到了富人的格外恩施。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a:
:
同学们讲得很好,故事虽短但寓意很大,我觉得这个故事至少告诉了我们两点:
1、注重细节是一种美德;
2、成功及好运会总是青睐哪些注重细节的人。
同学们说对不对?
(对)
四、竞答
听完了故事,让我们来活跃下思维,下面进行细节名言警句的竞答,答对一个得一分,看哪个小组最棒。
最佳小组的同学将赢得xxx,请大家准备,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请同学们看荧屏,第一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恭喜答对了,加上一分。
第二题,准备,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细微之处见(端倪)。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牵一子而动(全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失足成(千古恨)。
(成功)是细节之子。
致广大而尽(精微)。
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
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
好,同学们,竞赛结束了,让我们看下竞赛结果,第一名是第x组的同学,同学们掌声响起来,为他们祝贺。
第x组的同学沉着应战、你追我赶、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细节精神最终赢得了比赛,这正印证了今天我们的主题“细节决定成败”,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五:
小品
是啊!
细节就是一种品质。
我们要永远向竞争对手学习,学习每一个先进的“细节”。
a:
人在旅途,处处有关口,小小的细节常常决定闯关的成与败。
下面掌声有请古丽努尔等同学为我们带来小品《最后一关》。
同学们,小品结束了,古丽表演得很精彩,但古丽同学扮演的主人公却很失彩。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下,为什么这个主人翁没有应聘到工作?
六.我们如何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呢?
(讨论)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生活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卫生问题,一些同学认为打扫卫生这样的小事不值得做,有的同学就是完成了“一人一责”,但工作还是不到位。
现在,就给你们说一说古代的一个“一室和天下”的故事,东汉时的一位名臣陈蕃,他少年的时候从不
打扫自己居住的庭院,任其肮脏,他父亲的一位好友薛勤看不过去批评他说:
“”为什么不懂得打扫庭院以迎接来宾呢?
陈蕃回答说:
“大丈夫处世,应该扫除天下,怎么能够只扫除一室?
”薛勤厉声反驳道: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个小故事不能不让我们思考,要想成为一个将来有作为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从小事做起)
既然同学们认为注重细节要从小事做起,那么针对实际,从不同方面,大家来讨论下我们如何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人?
大家的发言很精彩,同学们关于细节的话题,童校长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不信,你瞧!
他有话要对我们说。
七、班级宣誓
谢谢童校长的教导!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
下面请全体同学起立,举起右手让我们庄严宣誓。
我宣誓:
增强细节意识,培养细节精神
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疑问
不虚度一分一秒的时光!
高扬青春风帆,
搏击人生风浪!
为未来留下一份回忆,
为生命凝铸一段永恒!
让父母为我骄傲!
让老师为我自豪!
坚持细节品质,开创美好人生!
宣誓完毕,同学们请坐!
八、演唱:
蜗牛与黄鹂鸟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蜗牛是以速度慢而出名,因为慢,树上的黄鹂鸟都在嘻嘻看着它笑。
但蜗牛爬着它自己的路,让黄鹂鸟去笑吧!
蜗牛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黄鹂鸟笑过之后,有一天它一定会被蜗牛所感动,因为它有着执着、踏实、注重细节的精神品质。
班会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周慧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歌曲表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九、结束语
细节是一种创造
细节是一种功力
细节表现修养
细节体现艺术
a;
细节隐藏机会
细节凝结效率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成就完美
同学们,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去想、去做,做一个有心人、用心人,做一个拘小节而成就大事的人!
11215班《细节决定成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谢谢领导、老师的光临!
同学们起立,让我们以掌声欢送评委老师!
【篇二:
音乐教学中的细节】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0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说明:
一、学科类别分别为:
1.中学语文2.中学数学3.中学英语4、中学物理5.中学化学6.中学生物7、中学政治8.中学历史9、中学地理10.小学语文11、小学数学12、小学思品13、小学英语14、小学科学15、中小学音乐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17.中小学美术18.中小学信息技术
19.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综合性科研论文(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如: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二、论文题目不要太长。
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或案例,如:
《祝福》教学设计、《分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怎样上好小学音乐课
音乐是一门伟大而优美的艺术,它有力的影响着人的内在本性,就像一种宇宙的语言那样完整而深刻的被人的内心所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应试教育”已转变成了“素质教育”。
音乐学科以其特有的魅力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它可以给人以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形成创造能力。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有责任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呢?
一、注重教学中的细节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注意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能发现细节,并能巧妙地处理细节,让细节变成他们胜利的法宝。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
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
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
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
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
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垮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所谓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试问当时如果他们注重了这一细节,长堤会垮吗?
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些教师在生气的时候,会忍不住要“骂人”。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老师与学生之间亦是如此。
当然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学会尊重别人。
有很多老师满含“恨铁不成钢”之意,盲目地、狂风暴雨似的责骂学生,并且不分场合,他们居然不知道,他的这一行为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只会使他们侧面而视,给他们带来逆反心理。
反之,你春风细雨般的恳切教导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泰山不让其壤,故能就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教学亦是如此,我们应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对她们进行完善的总结和归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上好一堂音乐课,教师必须学会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题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认真组织语言,精心地选择适合课题的切入点,顺理成章地导入课题。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
谜语导入、谈话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
在教学歌曲《小青蛙》时,我采取了谜语导入法:
“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衣裳,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
孩子们凭着自己对青蛙的了解,很快便说出了谜底。
利用猜谜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从而也使学生对青蛙有了初步的了解。
2、创设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例如:
我在教学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时,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们都生活在城里,对于秋天收获的场景一概不知,所以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现了秋天里硕果累累以及农民收获时忙碌的场景。
3、引导参与,提高兴趣
随着一节课的深入展开,思考的问题增多,学生往往会出现思路狭窄,产生思维定势,这时就要老师适当运用语言点拨,引导学生走出这种思维弊端,使他们走上正确的思维轨道。
这样,学生的主体才能发挥,问题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如:
在教学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时,学生往往只能浅显地用“高兴”、“愉快”等词概括歌曲的表现情绪,并不能真正地深入体会其内在情感。
这时就可以略加语言点拨:
“你喜悦时通常会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
”有的学生说:
“用舞蹈动作表现;
”有的说:
“唱歌表现”等。
教师再点拨:
“那么,请你用这些属于自己的方式把内心的喜悦表达出来吧。
”全班学生有的用快乐的歌声来表现,有的用模仿敲鼓等动作来表现,每个学生都尽情地用各种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身临其境地置人于快乐的场景之中。
4、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老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欣喜若狂,信心十足,并包含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反之,你要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一概否决,他们就会很失落,失去信心,严重的甚至会讨厌你。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鼓励。
我在教学歌曲《我和小提琴》时,我说谁来说一下我们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特点?
话音刚落,大部分孩子都举起了手,其中有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成绩较差而且调皮的学生也高高举起了小手,我第一个便叫他回答,他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很流利很准确地说出了歌曲的演唱顺序,刚一说玩,同学们就笑起来说:
“那是歌曲的演唱顺序,真是答非所问”,而且带有一些讽刺的味道。
他的脸顿时就红了,还用方言很不服气地说:
“本来就是,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
“没关系的,回答错了没关系,只要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就是好样儿的”。
即使我这样说了,可他的表情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这时我又请了另外一个同学回答,他很准确地说出了歌曲旋律和歌词的特点,随后我便总结性地说:
“哦,没错,很好,刚才两位同学跟我们分析了整首歌曲,某某同学给我们准确地分析了歌曲的演唱顺序,某某同学又给我们分析了歌曲旋律和歌词特点,现在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来学习歌曲”。
这时,我才看到了他脸上微微的笑容。
老师热情的鼓励与真诚的赞赏,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音乐教学的语言艺术
音乐课的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有的人认为音乐教师的语言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唱唱歌。
其实,语言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音乐知识,有的老师却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是一头雾水,全然不懂。
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只有很好地组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浅显易懂而有趣的教学语言,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当然,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对于知识较丰富、接受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要多使用经过提炼的规范化的教学语言,而对低年级学生,则应多使用生动的、儿童化的、浅显明了的教学语言。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学习这种语言,就必须下功夫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
【篇三:
黄颖岚:
音乐活动中实施的细节】
小音符成就“大”乐章:
音乐活动实施中的细节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它有别于其他教学活动,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艺和技能。
集体活动倡导要注重环节的设计、把握过程的实施、捕捉有效的互动,一个优质的音乐集体活动还应聚焦灵动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更有着润色、点睛的功效。
以《青蛙唱歌》这一音乐活动为例,展开自己在把握细节、实践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细节一:
材料的再加工
“青蛙唱歌”这首歌曲的旋律来源于电影《河东狮吼》的插曲,“来来,我是一颗菠菜,来来来?
?
”,节选自“康康舞曲”。
由于这首曲子欢快诙谐,让人听了有一种不由自主想要跟着哼唱的渲染力,于是便有了翻唱的想法。
可是,好听的曲子拿来就能用吗?
幼儿喜欢的歌曲就一定适宜他们歌唱吗?
怎样的曲子才能让幼儿又喜欢又易唱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重新审视这些这首歌曲,发现最后一小节的连续快速的十六分节奏和八度音域跨度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对它进行了一些改动,使它变得更为规整,以适应中班幼儿的歌唱特点。
一个小节对于一首完整的曲子来说可能太过细小,可是它的细微变化却可以让每一位幼儿在顺畅地哼唱中获得歌唱的成功感。
细节二:
环节的承上启下
一个有效的音乐活动,我们不能单一地把某一音乐技能要素割裂地通过一个环节传授给孩子,音乐是一个丰富的整体,它应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之中。
在这个活动中重点是让孩子们学会歌曲并尝试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进行歌唱,可能这一目标的达成应落实于第二个环节之中。
但是,第一环节“荷叶和风”看似一个韵律游戏,但它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正是歌曲的旋律,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旋律,从而为后面的歌唱埋下伏笔,这是一个显性目标。
而隐含其背后的目标则在于聆听高音区轻柔舒缓的音乐和低音区快速强劲的音乐,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通过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参与,让幼儿体验音乐的高低和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活动第二环节中用高低不同的两种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细节三:
技能的生活化
《青蛙唱歌》这首歌曲的旋律不难,但歌词中连续的“呱呱呱?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在歌唱的咬字和吐字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出现歌曲前先让幼儿想象青蛙不同的叫声,在富有变化的叫声中不仅使孩子们的咬字清晰,更提升了幼儿节奏这一艺术技能。
更重要的是,将青蛙有节奏的叫声与我们人类有节奏的说话结合起来,使两者之间产生互动联想(真高兴——!
;
哎呀,今天真热呀!
我——,长高!
),这些童趣的语言不仅赋予了节奏以活力,更使那些原本超越中班幼儿能力所能接受的节奏型现在变得生活化、简单化。
细节四:
活动的长效性
对于一个音乐活动来说,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教给孩子一首歌曲,或者一个节奏,而是让孩子真正体验和感受歌唱的快乐、歌唱的魅力。
因此,在歌唱的过程中,我尝试着出现多样化的歌唱游戏:
用不同的声音(小青蛙、老青蛙)进行变化歌唱;
快快慢慢唱(小青蛙逗老青蛙开心欢快跳跃地唱;
老青蛙哄小青蛙睡觉慢慢柔柔的唱);
变换歌词的编编唱唱(最后
一个环节的“编编唱唱”——《蛤蟆下水》,这首歌曲幼儿原本就会唱“一只蛤蟆一张嘴?
”,现在需要幼儿即兴地在游戏中改编成《青蛙下水》——“一只青蛙一张嘴”,往往受习惯性歌唱的影响,幼儿会一如既往地唱“蛤蟆”,当反应过来时会顿时被自己逗乐,哈哈大笑?
),将这些有趣的歌唱游戏在一个活动中进行联结,让孩子们在学会歌曲的同时更体会着歌唱所特有的愉悦感,想要歌唱,喜欢歌唱!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长远的发展意义。
这些看似随意的歌唱其实都来源于老师反复斟酌后的精心安排。
“细节”是什么?
是预设!
是基于对幼儿个体已有的经验、个体收集的信息或资料充分了解基础上的精心预设。
然而,音乐活动的类别丰富、形式各异,如:
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演奏活动?
不同的活动,会反映出不同的细节要素:
一、在细节中促经验迁移
要激发幼儿更主动、顺利地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求新知的活动,我认为老师可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借助迁移的方式,引导幼儿步步深入地习得、发展甚至重组音乐的作品或材料,并籍此培养幼儿自我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这种迁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模式与传统的、以模仿练习为主的音乐活动模式相比较,有其特殊的价值。
价值一:
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幼儿的自学活动,不仅能为幼儿提供用旧有经验来自己解决新问题的机会,使幼儿对新的知识、技能吸收得更为主动、自觉和积极,从而更有助于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
价值二:
幼儿在教师设计的充分、细致、层层深入式的问题情境中迁移已有经验进行自我教育,也能为幼儿创造意识、探索精神及自学习惯的习得和养成奠定长远的基础。
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它的主体部分一共有三段,其中a段明显地表现了狮王的脚步这一形象特征,因此,我就有目的地截取了这段音乐投放到区域活动的演奏角中,让幼儿根据节奏图谱进行敲击,在饶有兴趣的听听敲敲中幼儿对乐曲的曲风和乐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随即,在集体活动中,基于乐曲的规整性和在演奏角中对乐曲已有所熟悉的积淀,自然而然地引发幼儿倾听乐句体会乐句的含义,并试着听辩。
每一乐句的开始,幼儿就用拍手、跺脚、眨眼等富有创意的动作示意。
这是第一迁移:
完整倾听——分辨乐句的迁移。
单一的听辩是枯燥的,更是表面性的,如何支持幼儿听的兴趣,丰富幼儿听的能力呢?
动画剧《狮子王》中有着这样四只狮子:
木法沙、沙拉必、辛巴、娜娜,这四只狮子有着它们各自明显的特征。
于是,我就将a段四个非常雷同的乐句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改动,运用音高、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变化地弹奏四个乐句。
“木法沙”——低沉雄壮;
“沙拉必”——温柔舒缓;
“辛巴”——欢快跳跃;
“娜娜”——轻细柔美。
让幼儿根据每个乐句不同的曲风选择相应的狮子形象与之匹配,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充分感受音乐性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细微的弹奏上的变化使抽象的音乐与具体的形象之间建立联系,产生类比联想。
这是第二迁移:
抽象听赏——具象认知的迁移。
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往往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常常在描述这种感受时会觉得无法用言语涵盖,更何况是刚刚才会说连贯句的幼儿。
如何挖掘幼儿对作品内在的理解,将听赏活动推向再一个高度呢?
即兴变化的乐句暗示着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每次不同顺序的听辩、选择中,引发幼儿用动作创造性的装扮角色,用不同的身体、表情姿态表现形象各异的狮子们。
这个装扮过程不但让幼儿清晰地感受乐句的开始与结束,区分了不同乐句的音乐性质,更使平面的音乐作品变得立体丰满。
这是第三迁移:
内在感知——创意表现的迁移。
不同的色彩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多彩的事物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种愉悦。
音乐活动亦是如此,适宜的迁移能激发幼儿通过不同的感觉通道来感受作品、表现作品。
这些无声的迁移启迪了幼儿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为进一步尝试分析作品奠定了基础。
二、在细节中引合作创造
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多为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的一种集体活动的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同伴间的交流和合作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因为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互相影响,行为上彼此模仿,经过认同、内化,融入自己的心理机构,促进自己的心理发展。
幼儿的个体表达是自主建立的,在尊重、保护这份自主中,如何自然地引发幼儿从个体走向群体合作呢?
在韵律活动《蔬菜汤》中,我选编了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描述三类蔬菜(叶类菜、豆类菜、大大重重的蔬菜类)被放进汤锅烧煮蔬菜汤的音乐故事,鼓励幼儿用韵律动作表现煮汤的过程。
当听到轻柔舒缓的音乐时,幼儿舒展双臂、踮起脚尖、轻抬下巴表现着在汤面上漂浮着的绿叶菜;
接着,出现了断顿跳跃的音乐,幼儿敏感地蜷缩起身体、抱紧膝盖,变成了一粒在热汤里翻转、滚动的小豆豆;
最后,沉重的、带着诙谐气质的音乐缓缓奏来,好似一个个大大的西瓜、土豆、冬瓜?
在向我们走来,幼儿用力地张开自己的四肢、踩着重重的脚步表现着这些“大家伙”们。
可是,幼儿表现的力量感和夸张度毕竟是有限的。
如果在个体表现的基础上,引发幼儿借助同伴、集体的力量进行合作表现,一定能更恰如其分地表现音乐的情境和蔬菜的形象。
抓住这个稍纵即失的瞬间,我有感而发地说:
“大大重重的蔬菜是沉在汤底的,你一个人不够沉哦!
”简单的语言引发了幼儿无限的创意:
三人围圈式的大南瓜、五人纵向火车式的大冬瓜?
在与同伴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幼儿个体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群体的影响,而是在与之活动的进程中发展自己的主体性,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
满足一: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强烈的被接纳、被认同等多种心理需要,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和协作,能够满足幼儿的多种心理需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满足二:
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幼儿可以在不断地输出和输入信息、自学和互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吸收来自于同伴的经验,主体性的发展获得发挥。
满足三:
集体的音乐活动过程中幼儿获得来自于同伴、教师的各种评价,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评价、自我态度得到了肯定和形成。
三、在细节中融传统与现代
歌唱活动《想唱就唱》是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产生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地域宽广,音乐的种类非常丰富:
有二人转、样板戏、各个地方还有各自不同的戏曲。
在主题的进程中,非常希望孩子们能充分感受中国特有的音乐文化和民俗风情,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各种音带和cd:
有充满江南韵味的民乐;
有豪迈雄壮的京歌;
有56个少数民族的大联唱?
当我们收集到“刘三姐”这盒dv时,被“刘三姐”浓浓的民歌氛围深深吸引,孩子们感受着广西壮族人民的音乐文化,领唱、齐唱、对唱等歌唱方法引发了幼儿跟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