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98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概念

1.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2.环境标准:

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

3.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数据。

4.空气污染指数评价法:

是指用空气污染监测结果,对照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利用所构造的指数形式及其等级划分标准,对空气受污染的程度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

5.环境影响后评价:

是继对开发建设的政策、计划、规划以及具体建设项目的EIA之后,检验实际的环境影响和减缓措施的有效性、监督潜在的有损环境的活动和行为而进行的包括环境监测、审计和改进措施在内的环境研究和管理过程。

二、填空

1.根据环境影响的性质与类别,环境评价可分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累积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后续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噪声、电磁、振动影响评价),(视觉影响评价)。

2.将系统的基本原理结合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在实际评价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整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3.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登记,有效期为(5)年。

4.建设项目对环境要素影响的预测技术有: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5.经研究,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设计成由(监测)、(评估)和(管理)3个部分构成。

6.水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法)、(营养物质负荷法)、(营养状况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评分法)、(浮游植物群落产量和群落结构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

(1)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2)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8.为搞好污染源调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重点污染源调查称为(详查),对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9.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个工作等级。

三、简答

1、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意义?

答:

(1)明确环境有价的观念,有利于环境外部性内化;

(2)以统一的货币单位进行影响评价,有利于全面的费用效益分析;

(3)容易引起公众和决策者的重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环境质量识别的主要内容?

答:

(1)环境背景综合调查与环境质量监测;

(2)环境质量变异性质鉴别,包括影响环境质量变异的因素识别、环境质量变异的方向性识别、变异的程度识别三项内容;(3)环境质量变异模拟预测。

3.工程分析的作用及应遵守的原则?

答:

作用

(1)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3)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应遵守的原则:

(1)注重政策性;

(2)找出重点影响因素;(3)提供定量而准确的资料。

4、GIS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答:

(1)建立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数据库;

(2)建立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库;(3)建立区域环境质量信息与污染源信息数据库;(4)建立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5)环境收测;(6)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7)环境风险评价;(8)环境影响后评估。

5.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

答:

(1)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2)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3)编制出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性及其重要性;(4)进行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5)能够及时为决策者提供有效信息。

6、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答:

(1)由一些相似或不相似的活动所产生的累积后果;

(2)项目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3)来自简单相加和协同作用的累积影响;(4)一些活动对环境系统行为造成的重大改变;(5)一些活动对未来活动的促成和减缓,或者导致环境生态个组成部分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四、论述题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内容?

答:

1. 总纲

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

2. 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2)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厂区平面布置;(3)土地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4)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5)职工人数、全员劳动生产率。

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1)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水的用量及水平衡,水的回用情况;

(2)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

(3)废水、废气、废渣、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以及其中所含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产生的噪声特性及数值等;(4)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5)交通运输情况及场地的开发利用。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2)环境中与评价项目关系较密切部分现状调查。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根据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环境特点,见谅详细的说明:

(1)预测内容;

(2)预测范围;(3)预测时段;(4)预测方法、预测模式;(5)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等。

6、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设的内容

7、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8、评价工作的经费概算

一、概念

1.环境:

以人为主体,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2.环境影响:

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

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3.环境影响后评价:

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

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

法与制度。

4.清洁生产: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5.大气污染:

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6.超标水域:

在排放口下游制定一个限定区域,使污染物进行初始稀释,在此区域内可以超过水质标准,称为超标水域。

7.水环境容量:

指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8.生态影响预测:

以科学的方法推断各种类型的生态在某种外来作用下所发生的响应过程、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揭示事物的客观本质和规律,是在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对某些评价因子的变化和生态功能变化进行预测。

二、填空

1.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3.为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质量,2004年2月,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

4.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5.为搞好污染源调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重点污染源调查称为(详查),对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6.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的规划,应在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7.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有(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

8.监测数据的“五性”:

(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9.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2003年9月1日)。

10.生态影响2级评价要完成那些图件:

(土地现状利用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

11.环评报告的形式: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12.研究DO-BOD关系的模型:

(S—P模型)。

13、生态调查的主要对象:

(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三、简答

1.工程分析中工艺技术分析内容

答:

(1)利用工艺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的过程,同时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必要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反应式。

(2)作原料、成品和废物及近似物料平衡的估算。

(3)说明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的来源,并在工艺流程图的有关部分注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

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答:

分为三类;

(1)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2)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3)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3.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

答:

(1)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3)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4)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6)滋生的害虫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点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

(1)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一般按国家坐标系)及分布平面图;

(2)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

(3)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

(4)烟气出口速度(m/s);

(5)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

(6)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

5.噪声一级评价工作内容

答:

(1)环境噪声现状应全部实测;

(2)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出等声级线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3)给出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人口的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4)对噪声级变化的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

(5)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如城市同往机场的道路噪声可能因机场的建设而增高),也应给予分析;

(6)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应进行定量分析;

四、论述

试论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

答:

(一)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由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都具有毒性、危害性和对环境影响的滞后性,因此为了防止在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减少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潜在的风险,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