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格式.docx
《物理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量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cm/s)
第一次
第二次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目的:
二、提出问题
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怎样?
3、猜想与假设:
四、实验原理图
五、实验器材:
六、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按上图安装好器材(①烧杯中的水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加热时间太长。
烧杯中甚至可以装适量的热水,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②温度计玻璃泡不要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③检查石棉网位置是否正确)。
2.点燃酒精灯加热水。
当水的温度接近90℃时,开始记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水沸腾后还要记录4~5次温度计的示数。
七、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实验数据记录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2.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图像
八、实验结论
1、水沸腾时:
2、水沸腾前:
九、实验交流及评估:
注意:
1.石棉网位置要调整到加热效果最佳位,即外火焰的位置。
2.烧杯中的水要适量。
水多,够加热了。
其实还可以用热水,可缩短加热时间。
3.烧杯上加纸盖子,以减少散热。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里,并避免和烧杯底部或侧壁相接触。
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水面或和容器壁接触,都会测不出水的真实温度,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
我们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五、误差分析
六、实验结论
可归纳为: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1.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2.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1.凸透镜的焦距
=
2.记录数据:
物距u的大小
成像情况
u1=
u2=
3.实验结论: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
、
的
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
实验名称: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目的
托盘天平(已调平待用),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三、实验原理:
(2)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盐水的体积。
(4)用天平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计算盐水的密度。
(6)
整理器材。
(1)观察记录:
天平的最大称量值为
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
g,量筒的测量范围为
ml,量筒的分度值为
ml。
(2)实验记录: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m/g
量筒中盐水
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
盐水的质量m1/g
的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
ρ/(kg/m3)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1)检查器材: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__N。
接触表面
压力F
滑动摩擦力f
/N
木—木
F=G木块
F>G木块
木—毛巾
(3)实验结论:
在接触面相同时,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___。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实验目的: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原理:
称重法测浮力: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透明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细线、烧杯、小石块
1、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沉入筒底,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2、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3、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论:
六、误差分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杠杆平衡后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杠杆平衡后再次测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杠杆标尺上的分度值是
cm,每一个钩码的重力是
N。
(2)数据记录:
实验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
动力臂/(N·
cm)
阻力F2/N
阻力臂
L2/cm
阻力×
阻力臂/(N·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