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竞争格局分析Word下载.docx
《医药流通竞争格局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流通竞争格局分析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动批发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传统商业企业寻求变革;
各大医药流通企业寻求经营战略转变,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成为继连锁药店后又一个投资热点。
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增长:
2003年,SARS令医药商业企业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冲击,但行业总体购、销额仍呈稳步增长态势,1-10月份,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42%和17.58%;
盈利空间继续下降:
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药品招标采购、药品零售限价、GSP认证加快等压力使得医药流通行业毛利率呈继续下降,企业亏损面、亏损额进一步攀升;
医药流通流域逐步开放:
2003年1月1日,中国药品零售业务对外开放,第一家中外合资医药分销企业——永裕新兴医药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外资不断的进入将促使医药流通领域竞争升级;
GSP认证工作提速:
截至2003年底,全国8875家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完成比例为41.9%,1216家零售连锁企业完成比例为39.5%。
GSP认证不仅引发医药流通行业重新洗牌,更推动了医药流通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及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连锁药店发展迅猛,但整体效益不理想:
2003年底,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为1216家,零售药店达178017家,门店数和销售收入均增长较快,但平均费用率19.63%,平均利润率20.63%,净利润率仅为1%;
图-1:
2001-2003年1-10月全国医药商品购、销情况单位:
亿元
资料来源:
中国医药市场信息、中国药网
图-2:
2003年1-10月全国医药商品库存情况单位:
中国药网
图6-16:
01-03年中国医药商品销售地区增长情况单位:
个
中国医药市场信息注:
全国地区数为30个,除西藏以外
表6-x:
2003年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情况
中国医药报注:
数据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
企业概况考察
2003年,购并、重组成为医药流通领域的重头戏,市场竞争“白热化”,市场利润受到挤压,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相继加快了购并重组步伐,促进了医药流通体制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进程;
民营企业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流通领域一支重要的生命军。
如湖北九州通、上海复星实业、深圳海王星辰、安徽仁济等;
国药集团、太极集团等医药企业引进外资,加强药品分销、物流、零售的核心竞争力,也加剧了国内医药流通业的竞争;
02-03年中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销售额前十名单位:
万元
02-03年单店年最高销售额前十名单位:
北京现代商报注:
图6-x:
02-03年七家传统医药商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较单位:
七家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
02-03年七家传统医药商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比较单位:
02-03年七家传统医药商业企业主营业务费用比较单位:
02-03年七家传统医药商业企业主营业务费用率比较
02-03年七家传统医药商业企业净利润比较单位:
千万元
02-03年七家传统医药商业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
02-03年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利润排名
中国医药报
注:
此统计数字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对会员单位所做的调查统计,非会员单位不在统计之列
表:
2003年中国连锁药店之最
中国药店
这部分做的很好,是我见到做的最规范的之一,要注意的是最好把03年之前的一些关键状态点,也标清楚成立时间,比如下图中的上海四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先面标清楚成立的时间
2002年
上海医药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华氏大药房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安徽省马鞍山市华氏医药有限公司
安徽省华氏芜湖医药有限公司
战略投资
上海四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第四制药厂
改制
2003年
投资医药物流和连锁业务
业务扩展
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属下三家全资子公司与上海四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等额置换,并更名为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
资产重组、
名称变更
上海九福药业有限公司
收购兼并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扩股
36.69%股权
4.66%股权
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最大的医药商业上市公司)
是唯一的国际医药批发商联合会(IFPW)中国成员
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商业上市公司,拥有覆盖全国及港澳地区的医药销售网络和13个大类的外贸进出口权
市场份额占上海药品批发业务的70—80%
是国内第一批医药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和首批医药商业对外开放试点企业
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5.24%、净利润增长22.73%、净资产增长10.92%
2001年净利润同比减少系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减少所致
2002年净利润同比减少系计提准备金、药品多次降价及药品招投标导致销售毛利降低所致
2003年
净利润同比增加是公司销售范围扩大、其他业务利润增长及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典型企业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八家中成药制造企业和三家医药贸易企业
重组
增资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对外投资
调整连锁零售药店的网点发展策略
2001年
增发78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公司注册资产增至81090万元
注册变更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63.26%股权
26.9%股权
1997年
香港上市
发行了21990
万股香港上市外资股(H
股)股票
投资组建广州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与OpalmindInternationalHoldingsLimited以合作形式在英国伦敦设立广州药业(英国)有限公司
2003年业务扩展较快
但盈利能能力下降
集团构架包括7
家中成药制造企业、1
家化学原料药制造企业、2
家医药研发企业和3
家医药贸易企业
旗下的采芝林和健民两大品牌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分店遍布广州各个角落
是我国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商之一
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69.72亿元,同比增长17.3%、但净利润下降11.79%,为1.40亿元、净资产则增长6.23%
200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该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和销售毛利率增长
2003年净利润同比减少的原因是广州药业制造业务实施GMP改造后,生产成本有所上升;
国内医药市场竞争激烈,亦令贸易业务的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
发行53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公司注册资产增至13300万元
发行上市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广州南方医疗器材公司
58.674%股权
0.492%股权
增资北京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与美国安维世远东有限公司、台湾久裕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国内外知名上市公司出资组建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各0.82%股份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集団总公司
97.54%股份
各0.41%股份
天津启宇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仁康医疗器材经营部
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正增长
药品经营领域有着50年的经验,在医药流通行业有着重要的行业地位
享有特许权经营优势,是我国国家指定的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物唯一的一级经销单位,负责全国麻醉药品的收购、批发和供应
批发药品品种400多种,其中40多种药品是全国和地区总代理、总经销品种
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28%、净利润增长25.04%、净资产则增长8.73%
2002年下属国瑞公司、国大药房正处在投入期,存在一定的经营性亏损影响主营收入,致使净利润增长放慢
2003年SARS影响、资金回笼困难加大、药品经营品种优势有所降低等因素影响下,主营收入虽有大幅提升,但利润增长速度继续放慢
这个和前面的对外投资的箭头以前反掉了,现在已经改好了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外资进入示意图
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没完全放开之前
分销业务
(批发)
进入
方式
零售连锁
欧美、港台等多家医药企业开始涉足中国医药流通领域。
2003年1月1日药品零售业务对外开放,标志着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将逐步放开。
本地流通企业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外资进入初期主要采取合作合资方式,且出资比例不超过50%。
裕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新兴医药科技发展总公司共同投资1.2亿元人民币组建永裕新兴药品公司,其注册资本8000万元,中方占51%的股份,合资期限30年,业务以药品批发为主。
重庆桐君阁连锁药店有限公司与德国柏林施密特医药有限公司所属的柏林菲特烈药店携手,开办中外合作、合资药店。
MedicineShoppe(美信)与海王星辰合作的美信大药房在广州、上海、杭州亮相,MedicineShoppe是首家以特许经营方式进入中国的国际医药连锁品牌。
三九集团与日本株式会社八九君泽在共同打造“三九健康超市”。
其中,八九君泽的股份不超过49%。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安维世远东有限公司、台湾久裕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国内外知名上市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国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6000万元,总投资1.6亿元。
其中,国药股份出资2760元,占注册资本46%,为第一大股东。
日本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和平药房”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经营管理其3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
上桥物流中心总投资1.88亿元。
2003年12月11日裕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新兴医药科技发展总公司共同组建的永裕新兴药品公司正式挂牌,这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医药分销企业。
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