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872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docx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目标导航] 1.能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

2.能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数量。

一、研究思路

1.课题背景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农作物不能(能、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而是首先通过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在脲酶的催化下分解为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2.筛选菌株

微生物筛选的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如可从热泉中将Taq细菌筛选出来。

3.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多于3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数。

②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

4.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二、实验设计

1.操作步骤:

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2.土壤取样一般要铲去表层土,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分布于距地表约3~8__cm的土壤层。

3.样品的稀释:

不同的微生物需要稀释的倍数不同,请填写下表:

微生物

稀释倍数

细菌

104、105、106

放线菌

103、104、105

真菌

102、103、104

4.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微生物的生长受温度的影响,菌落的数目和特征是观察的主要内容。

三、操作提示

1.无菌操作:

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称取土样要在火焰旁进行。

稀释样品要在火焰旁操作。

2.做好标记:

要对平板和试管进行标记,尤其进行系列稀释时要按稀释度递增顺序将试管排列成行。

四、课题延伸

分解尿素的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以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判断正误:

(1)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

(2)对活菌进行计数时,所做的平板越大越好(  )

(3)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一些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4)从土壤中取样时,土层越浅越好(  )

(5)来自土壤的微生物稀释倍数越大越好(  )

[答案] 

(1)√ 

(2)× (3)√ (4)× (5)×

一、选择培养基相关问题分析

1.概念: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2.原理: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不同而制备培养基。

例如:

用培养基选择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

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

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繁殖,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3.方法

(1)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

例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里的“加入”是在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

(2)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例如,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石油作为唯一碳源时,可以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3)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例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可以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1.伊红美蓝培养基为什么不是选择培养基?

[答案] 伊红美蓝只能显示有无大肠杆菌,不能实现只允许一种微生物生存而抑制或影响其他微生物的生存,所以伊红美蓝培养基不是选择培养基。

2.一种自养微生物与多种异养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如何将自养微生物选择出来?

[答案] 用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因为自养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CO2而异养微生物不可以,所以能在培养基中生存的就是自养微生物。

3.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青岛黄岛区发生石油泄漏事件,一些微生物可以有效地分解石油,如何配制选择培养基将这类微生物选择出来?

[答案] 配制的选择培养基中,石油作为唯一的碳源,然后用这种培养基培养多种微生物,凡是能在该种培养基上生存的就是能分解石油的微生物。

1.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

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__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

(2)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进行倒置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导析] 

(1)题目中的目的菌株是降解苯酚的细菌,选择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差别是碳源不同,选择培养基中苯酚是唯一的碳源。

(2)苯酚的浓度会对能分解苯酚的细菌产生影响。

能否生存取决于细菌能否利用苯酚,细菌的分解能力可以通过改变苯酚的浓度判断出来。

[答案] 

(1)苯酚 影响 稀释涂布平板 

(2)④的培养基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⑤的培养基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 以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3)培养基灭菌,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无菌操作

[解析]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加入或不加某些物质以达到促进目的菌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杂菌生长的目的,然后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或其他方法筛选出单个目的菌落,再接种培养即可获得纯目的菌。

为防止培养基中水分蒸发形成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中影响菌体生长,所以要将培养皿倒置。

在设计实验中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操作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一题多变]

(1)为什么测定活菌的数量不能用平板划线法?

[答案] 由于在所划的线中,只有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才会形成由一个细菌形成的菌落,而其他一些菌落往往由两个细菌或多个细菌繁殖而成,而在计数时一个菌落对应着一个细菌,这样在划线所得的平板中,菌落数目低于活菌的实际数值,所以不能用平板划线法测定活菌数量。

(2)如何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答案] 在不接种微生物的情况下将培养基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如果培养基中无菌落出现,则说明没有被污染,如果有菌落出现,则说明培养基被污染。

(3)两位同学在取土壤样品时,一位同学在不含苯酚的土壤中取样,另一位同学在含苯酚的土壤中取样,哪位同学做法较好?

[答案] 在含有苯酚的土壤中取样较好。

二、统计菌落的数目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总菌计数法)

(1)原理:

此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方法:

用计数板计数。

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一个特定的面积为1mm2和高为0.1mm的计数室,在1mm2的面积里又被划分成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进一步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但计数室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的,如图所示。

(3)计算公式:

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000×稀释倍数

(4)缺点:

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1)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2)计算公式: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3)统计方法:

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最好能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然后按公式进行计算。

2.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

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

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如下:

①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②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应选用__________法接种样品。

③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

(1)测定大肠杆菌数时,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与事实更加接近的是__________。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20和260,取平均值240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400、212和256,取平均值289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60、240和250,取平均值240

(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12,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约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体积为0.2mL)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测定菌体密度时,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____(多/少),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导析] 

(1)因为题中操作的目的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的测定,所以接种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2)测定活菌数量时,选择的平板越多误差越小,且选择的平板要能形成30~300个菌落。

(3)所做的多个平板中,如果其中一个平板中菌落的数目

明显多于或少于其他几个平板,则说明该平板不符合要求,应重做或舍弃。

[答案] 步骤②:

稀释涂布平板 

(1)D 

(2)1.06×109个

(3)多 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解析] 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则需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

(1)应选取多个菌落数相差不大的平板进行计数,取其平均值。

(2)212÷0.2×106=1.06×109(个)。

(3)因为一个菌落可能由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

[一题多变]

(1)如果某同学的稀释倍数仅为104,则测定的数值要比题中操作的数值高还是低?

为什么?

[答案] 低,因为稀释倍数太低,则大部分菌落是多个细菌繁殖而成,所以观察到的菌落的数值要低于由单一细菌形成的菌落数值。

(2)第

(1)小题C项中菌落数为400的平板不符合要求,试分析该平板中菌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