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8257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办法+有限空间赋分标准+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第八条 

相关部门按照《作业许可管理办法》要求,负责对所属单位落实本办法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 

各单位负责本办法的实施落实,依据本办法制定细则,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每一级的审批程序和权限,开展相应培训,落实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并及时开展检查指导,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评估标准附后)。

第十条 

作业区域所属单位是指具备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审批权限,组织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属地主管单位,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组织开展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

(二)提供现场作业安全条件,向作业单位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单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风险。

(三)组织审批作业单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或工作方案,监督作业单位落实安全措施。

(四)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五)监督现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发现违章或异常情况有权停止作业。

第十一条 

作业批准人是指作业区域所在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全面负责,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与作业单位沟通作业区域风险和安全要求。

(二)组织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和安全措施或相关方案的落实情况。

(三)签发和关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四)指定属地监督,明确监督工作要求。

第十二条 

属地监督是指作业区域所在单位指派的现场监督人员,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了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区域、部位状况、工作任务和存在风险。

(二)监督检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相关手续齐全情况。

(三)监督已制定的所有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情况。

(四)核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资格和设备的符合性。

(五)核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气体检测及符合情况。

(六)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根据要求实施现场监督。

(七)及时纠正或制止违章行为,发现人员、工艺、设备或环境安全条件变化等异常情况,及时要求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

第十三条 

作业单位是指具体承担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任务的单位,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参加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风险分析。

(二)制定并落实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三)开展作业前安全培训,安排符合规定要求的作业人员从事作业,组织作业人员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

(四)检查作业现场安全状况,及时纠正违章行为。

(五)当人员、工艺、设备或环境安全条件变化,以及现场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作业区域所在单位。

第十四条 

作业申请人是指作业单位现场作业负责人,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施环节负管理责任,职责主要包括:

(一)提出申请并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二)参加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落实安全措施。

(三)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培训和安全交底,保证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满足规定要求。

(四)指定具体作业监护人,明确监护工作要求。

(五)参与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条件和安全措施或相关方案的落实情况。

(六)参与现场验收和关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七)当人员、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及时报告作业区域所在单位。

第十五条 

作业监护人是指由作业单位指定实施安全监护的人员,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全过程现场监护。

(二)熟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区域、部位状况、工作任务和存在风险。

(三)检查确认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作业人员资质和现场设备的符合性。

(四)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满足安全要求,有权纠正或制止违章。

(五)负责进、出有限空间人员登记,掌握作业人员情况并保持有效沟通。

(六)发现人员、工艺、设备或环境安全条件变化等异常情况,或现场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及时要求停止作业并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七)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救援措施,熟练使用相关消防设备、救护工具等应急器材,可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初期处置。

第十六条 

作业人员是指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具体实施者,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直接责任,职责主要包括:

(一)进入有限空间前确认作业区域、内容和时间。

(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参加工作前安全分析,清楚作业安全风险和安全措施。

(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执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及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

(四)服从作业监护人和属地监督。

作业监护人不在现场时,不得作业。

(五)发现异常情况有权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结束,负责清理作业现场,确保现场无安全隐患。

第三章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流程

第十七条 

实施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流程主要包括作业申请、作业审批、作业实施和作业关闭四个环节。

第十八条 

作业申请由作业单位的现场作业负责人提出,作业单位参加作业区域所在单位组织的风险分析,根据提出的风险管控要求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

第十九条 

作业审批由作业批准人组织作业申请人等有关人员进行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确认合格后,批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第二十条 

作业实施由作业人员按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实施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员按规定实施现场监护。

第二十一条 

作业关闭是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由作业人员清理并恢复作业现场,作业申请人和作业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签字关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第四章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及权限

第二十二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行审批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属地单位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申请的批准,属地单位指派的现场监督人员,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监督。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实行作业许可制度,作业申请人、作业批准人、作业监护人、属地监督等按照各自的安全职责,对作业现场进行确认签字后方可作业。

第二十三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审批包括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含工艺准备及施工方案)、风险识别、安全措施、人员资质、应急与疏散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进入有限空间审批权限

一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批准人为负责项目组织的主管领导或负责部门。

二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批准人为各单位项目组织负责人。

三级、四级有限空间作业不需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审批。

作业前按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卡的内容办理作业许可证,落实各项措施后方可作业。

第五章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第一节 

基本规则

第二十五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行作业许可管理,应当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未办理作业许可证严禁作业。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审批单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格式见附件。

第二十六条 

日常频繁进行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活动,在具备操作规程或方案经属地单位审批确认,风险得到全面识别和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可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

第二十七条 

作业申请人、属地监督、作业批准人、作业监护人、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应培训,具备相应能力。

第二十八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是现场作业的依据,只限在指定的作业区域和时间范围内使用,且不得涂改、代签。

第二十九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按照作业许可证或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气体检测,作业过程中应进行气体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业。

第三十条 

作业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应采取适宜的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应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

发生紧急情况时,不得盲目施救。

救援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与作业风险相适应的救援能力,确保在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和使用救援装备的前提下实施救援。

第二节 

作业申请和准备

第三十一条 

作业申请人负责与作业区域所在单位进行沟通,准备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等相关资料,提出作业申请。

第三十二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应当包括作业单位、作业区域所在单位、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属地监督、危害识别、安全措施、气体检测,以及作业批准、延期、取消、关闭等基本信息。

第三十三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采用联单式编号管理,并分别放置于作业现场、作业区域所属单位及其他相关方;

关闭后的许可证应收回,并保存一年。

第三十四条 

有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急救箱等相应的应急物资和救援设备。

第三十五条 

根据需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可采取清空、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中和危害物、置换等方式对有限空间进行清理、清洗。

(二)编制隔离核查清单,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的外部来源,上锁挂牌并测试,按清单内容逐项核查隔离措施。

第三十六条 

对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时间距气体检测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

超过30分钟仍未开始作业的,应当重新进行检测。

第三节 

作业审批

第三十七条 

根据作业风险,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应由具备相应能力,并能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作业批准人审批。

第三十八条 

所属单位可根据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复杂程度和危险情况等实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授权审批。

作业批准人进行书面授权后,与被授权人共同承担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的主要责任。

第三十九条 

收到作业许可申请后,作业批准人应当组织作业申请人、相关方及有关人员,集中进行书面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

(一)确认作业的详细内容。

(二)确认作业单位资质、人员能力等相关文件。

(三)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间的相互影响,确认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后应采取的所有安全措施,包括应急措施(预案)。

对于需制定施工方案的有限空间作业,确认方案有效性。

(四)确认作业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五)其他。

第四十条 

书面审查通过后,作业批准人应当组织作业申请人、相关方及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内容包括:

(一)与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符合情况。

(二)现场作业人员资质或能力符合情况。

(三)对有限空间进行隔离、置换、吹扫及气体检测落实情况。

(四)安全设施配备及完好性,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六)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培训情况。

(七)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第四十一条 

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通过之后,作业批准人应当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上签字,批准可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可同时在作业现场进行。

第四十二条 

对于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的,应当对查出的问题记录在案。

整改完成后,作业申请人重新申请。

第四十三条 

当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等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当经过作业批准人的审批。

第四节 

作业实施

第四十四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前应当进行安全交底,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作业。

第四十五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当相互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沟通。

进入特别狭小空间时,作业人员应当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并利用保护绳与监护人员进行沟通。

第四十六条 

有限空间内的温度应当控制在不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的安全范围内。

第四十七条 

有限空间内应当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取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不得向有限空间内通纯氧或富氧空气。

第四十八条 

有限空间内应当有足够的照明,使用符合安全电压和防爆要求的照明灯具。

手持电动工具等应当有漏电保护装置。

所有电气线路绝缘良好。

第四十九条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采取防坠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必要时,应当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面。

第五十条 

对有限空间内阻碍人员移动、对作业人员可能造成危害或影响救援的设备应当采取固定措施,必要时移出有限空间。

第五十一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应当根据作业许可证或安全工作方案中规定的频次进行气体监测,并记录监测时间和结果,结果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气体监测应当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小时。

第五十二条 

携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当清点,以防遗留在有限空间内。

第五十三条 

如发生紧急情况,需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时,应当明确监护人员与救援人员的联络方法。

救援人员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必要时,携带气体防护装备。

第五十四条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应当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每次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都要清点和登记。

第五十五条 

如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继续作业前,作业人员、作业监护人应当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作业中断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采取必要的警示或隔离措施,防止人员误入。

第五节 

特殊情况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第五十六条 

用惰性气体吹扫空间,可能在空间开口处附近产生气体危害,此处应视为有限空间。

在进入准备和进入期间,应当进行气体检测,确定空间开口周围危害区域的大小,设置路障和警示标志,防止误入。

第五十七条 

突发紧急情况下的进入有限空间应急抢险作业,遵循应急管理程序,确保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

1.高风险作业申请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表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能量隔离表

5.有限空间评估分级标准

有限空间赋分标准

赋分类型

赋分条件

赋分

标准

说明

隔离情况

无切断装置

50-100

是指有限空间与能源、介质无法断开,只能采用停供的方式

无可靠切断装置

30-80

是指有限空间以阀门、开关等方式进行断开

能可靠切断

30-50

是指通过盲板或可见的明显断开等方式,但有可能残存、忘记关闭、误开启

绝对可靠切断

10-30

两道以上可靠切断方式,有可能残留

涉及物料及

设备情况(可重复计分)

有毒有害气体

中毒、窒息等(根据气体种类的危害大小,如高焦转)

缺氧或富氧环境

20-50

氧气浓度低于19.5%或高于23.5%

易燃易爆性气体

氢气、一氧化碳等

固体或粉状物料

除尘灰、耐火砖、石灰等物料

液体

水、油及各类混合液体

空间可能移动或转动

10-20

空间自身转动、移动或空间内有转动、移动设备

空间内有电

使用电焊机、照明等

其它

灼烫、腐蚀等

进入频次和作业时间

几乎不进入

5-10

特殊情况下进入或不能确定进入时间

每年进入

每季进入

20-30

每月进入

30-40

每周进入

40-50

每天进入

50-60

救援难度

通过人孔进行救援

一次仅能出入一人,且进出需要他人协助

小型出入口

一次仅能出入一人,且进出较难

中型出入口

一次仅能出入一人

较大出入口

2-5

救援基本不受限制

救援路线

畅通

空间位置

高空

30

2米以上无常设平台

15

2米以上有常设平台

地面

10

地下

一般情况下进入的最多作业人数

1-2人

指常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人数的一般数量

3-5人

5-10人

10人以上

有限空间级别划分标准

级别

分值

A级

320分以上

B级

161-320分

C级

70-160分

D级

70分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