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80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docx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

小学科学毕业复习题填空部分  

1.生活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_、不可回收垃圾_、有毒有害垃圾类。

  

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6、(重新使用\回收利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物理变化的例子:

水结冰、易拉罐压扁、纸折了桌子腿折了  

化学变化的例子;铁生锈、火柴燃烧、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反应、小苏打和白醋  

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C)。

  

A、装上水的圆柱体烧杯B、透明的玻璃球C、金属球  

2、大气中的(B)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  

3、造成酸雨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A)增多。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  

4、月球公转形成了(B)。

  

A、昼夜变化B、月相变化C、四季变化  

5、海平面再上升50厘米的话,全球多少人口得迁移(C)。

  

A、1%B、30%C、5%  

6、月食不会出现的是(A)。

  

A、月环食B、月偏食C、月全食  

7、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A),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B)。

  

A、初一B、十五C、初七八  

8、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B)。

  

A、大B、小C、一样  

9、下列记录和储存信息的媒介中,容量最大的是(C)  

A、纸B、软盘C、光盘  

10、宝石花耐旱是因为(C)  

A、根部吸水能力强B、叶片细小,蒸发水分慢  

C、叶面所孔少,蒸发水分慢,叶肉能储存水分  

(1)(C)发明了能增近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塔斯特B、牛顿C、培根  

3、小制作。

  

自制放大镜的几种方法。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装满水。

  

(2)把冰片做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

  

(3)在保鲜袋中装满水,扎紧袋口。

  

美丽的雪花  

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

尽管每一朵雪花都呈六边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

有的雪花晶体矮矮胖胖,有的雪花晶体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晶体扁平如板,也有的雪花晶体带着精致的枝杈。

雪花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1)雪花是由(A)集合而成的。

  

A、雪花晶体B、雨水C、尘埃  

(2)雪花的结构取决于(B)  

A、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时下落的速度  

B、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C、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遇到的空气阻力  

(3)下面(C)是雪花晶体的形状。

  

A、四边形B、三角形C、六边形  

1)光学显微镜的镜片(A)  

A、两块都是凸透镜B、两块都是凹透镜  

C、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  

(2)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B),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  

(3)科学家选择(B)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  

、阅读书本资料,完成练习。

  

(1)我知道的微生物有:

__船形硅藻变形虫草履虫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微生物都是生物,因为它们与其他生物一样(ABCDF)  

A、能吃东西  

B、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映  

C、都会繁殖  

D、都有细胞组成  

E、都会制造食物  

F、都会排泄  

1.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B)  

A、千米B、光年C、米  

2.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B)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  

3.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B)  

A、糖B、淀粉C、甜蜜素  

4.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B)  

A、由缺变圆B、由圆变缺C、由圆变缺,再变圆  

5.蝇眼是(B)。

A、单眼B、复眼  

6.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C)  

A、是马铃薯B、是碘酒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C)  

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  

8.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A)  

A、太阳B、月球C、火星  

9.昆虫头上(A)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B、复眼C、鼻子  

10.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B),有生命的行星是(D)。

  

A、火星B、木星C、水星D、地球E、海王星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B)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A.达尔文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D.培根  

2.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B)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A.B.C.D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A)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4.如图所示的标志是(A)  

  

A.回收标志B.交通标志C.绿色食品标志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B)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  

8.下列垃圾中不可以自然分解的是(D)  

A.杂草和菜叶B.蛋壳和纸屑C.塑料袋和可乐瓶D.电池.空罐头  

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C  

A.只有空气B.只有水分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C)  

A.天狼星B.大角星C.北极星D.织女星  

(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

(A)  

A、没有明显变化B、变成了其他物质  

C、豆子发芽了  

(2)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会(A)  

A、变成了液态的糖B、变成水C、不变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会发生(C)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

这种变化属于(A)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5分钟,白糖(A)  

A、只变成液态的糖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1)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是(C)  

A、白色大颗粒B、都是立方体颗粒C、粉末状颗粒  

(2)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CA)  

A、具有酸味B、白色液体C、无色液体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B)  

A、氧气B、二氧化碳C、氢气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C)  

A、全部是白醋B、全部是水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5)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B)  

A、继续燃烧B、马上熄灭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6)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A)  

A、会立即熄灭B、不会熄灭C、半分钟后熄灭  

2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容易生锈?

(B)  

A、干燥的沙漠B、潮湿的热带海边C、干燥的高原  

(3)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

(AFB)  

A、涂上油漆  

B、放在干燥处C、用纸包起来D、放在地窖里E、放入水中F、完全放入食用油中  

(1)1609年,科学家(C)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A、哈勃B、爱因斯坦C、伽利略  

(2)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B)  

A、由缺变圆B、由圆变缺C、由圆变缺,再变圆  

(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C)  

A、水星B、天王星C、海王星  

(4)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A)千米  

A、30万B、300万C、10亿  

(5)在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A)  

A、太阳B、地球C、月球  

(1)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B()  

A、太阳B、月球C、金星  

(2)1969年,美国的(A)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

  

A、“阿波罗11号”B、“嫦娥”一号C、“神舟”六号  

(3)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宇航员是(C)  

A、嫦娥B、阿波罗C、阿姆斯特朗  

(4)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B)  

A、1/4B、4倍C、1/6  

3、小资料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千米,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

月球的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

月球直径3476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1/4.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面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

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千米,为地球逃逸速度的1/5左右。

  

3-2月相变化  

1、选择题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A)  

A、月相B、月貌C、月亮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B)  

A、一天B、一个月C、一年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B)  

A、三十B、十五或十六C、初八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A)  

A、由缺变圆B、由圆变缺C、由缺变圆,再变缺  

1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B)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  

(2)下面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环形山大多是于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3)(A)认为,环形山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撞击说”B、“火山说”C、“地震说”  

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月球上的环形山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取的,环形山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

直径大于 1千米 的环形山大约有33000个,占月表面积的7%~10%。

1969年,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环形山的分类法,把各种环形山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是面目全非,有的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圆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碗型和酒涡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 一米 )。

  

(1)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A)  

A、贝利环形山B、哥白尼型环形山  

C、克拉维型环形山  

(2)科学家将月球上的环形山分为(A)类  

A、4B、 5C 、6  

(3)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通常是(B)环形山  

A、克拉维型B、哥白尼型C、阿基米德型  

3-4日食和月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