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7962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特色康复及健康指导9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劳逸适度,避免感冒。

及时控制、防止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的发作。

3.情志方面:

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消除引起紧张和不愉快的因素。

4.运动方面: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如练气功、太极拳、平地行走等。

有较好效果,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御寒抗病能力;

加强耐寒锻炼,如从夏季开始。

每天用冷水洗手、洗脸、洗鼻、擦身;

另外可加强呼吸锻炼.每天作呼吸操15—20分钟等。

5.对反复发作者可取冬病夏治,用中医药扶正固本。

如:

北芪、灵芝等.另可用敷贴疗法,或口服“玉屏风散”、“朴中益气汤”等。

另外,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高血压病(眩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1、高血压最新标准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ITllllHg为高血压。

2、根据临床体征高血压病分为三期:

I期无心脑肾损害;

Ⅱ期有心肾损害;

Ⅲ期有脑出血、脑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以头痛(胀)眩晕、血压升高为主。

4、争取尽早判断病人病情,及时治疗。

1、膳食方面:

低盐清淡(食盐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食物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适量蛋白为主,如:

豆浆、豆腐、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还需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洋葱、芹菜、荠菜、绿豆、冬瓜、紫菜、苹果等。

还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单方草药,如野菊花、枸杞子、天麻、山楂、桑寄生、草决明、黄芩、双钩藤、葛根等药,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另外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食用糖醋大蒜头、牡蛎香菇汤、玉米须茶、芹菜鲜汁茶、陈皮山楂乌龙茶、白菊花茶等。

戒烟限酒,忌辛辣,限高粱厚味之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下蹲和立起时勿过猛过快,最好用坐式马桶。

2、起居方面:

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避寒冷刺激,尤其冬三月。

晚饭后不宜饮用浓茶和咖啡。

3、运动方面:

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及散步:

每周五次,每次30分钟。

气功一般以静功为主,适当功如送静功、放松功等。

4、心理方面:

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平和、开朗、切忌发怒、急躁而导致病情加重。

可鼓励病人参与娱乐康复活动如园林、钓鱼、书画、弹琴赏月等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5、定期进行血压测量,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获得降压效果后,不要停药,使用维持量。

6、如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及心前区痛症状及时就医。

 

阑尾炎(肠痈)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阑尾炎一般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即首先为上腹部或脐周的疼痛逐渐加重,渐转为右下腹的固定疼痛。

中医称为“肠痈”,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致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而成。

1、起居和运动方面: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一般取半卧位;

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恢复期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减少肠粘连的可能;

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

避免饮食不节及饮食后剧烈运动。

2、情志方面: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志过激,做到心平气和。

3、膳食方面:

急性发作期应予禁食;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术后肛门排气后可吃少量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忌海腥发物,肥甘厚味之品,少食肠胀气的食物;

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食疗方】

1、鲫鱼豆腐汤:

鲫鱼100克,豆腐100克,水、调味料适量,小火炖煮。

具有健脾宽中、开胃利湿之功效。

2、归芪炖老鸡:

母鸡600克、当归20克、黄芪20克、枣10克。

功效:

补气血两虚。

股骨颈骨折(骨断筋伤)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至股骨粗隆间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老年人因步人暮年,天癸已竭,脏腑机能低下,呈现阴阳平衡失调,阴气不足,阳气衰微,极易引起骨折。

1、生活起居方面:

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六淫”致病。

2、饮食方面:

注意饮食有节,调和四气,谨和五味,富营养,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瘦肉、鸡肉、水果、蔬菜、韭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之品,戒烟酒。

3、情志方面:

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4、用药方面:

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

中药外敷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5、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并注意保护,以防摔倒;

注意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程度逐步加大活动范围及负重,避免肢体内收动作;

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及骨折部位疼痛为宜;

坚持锻炼,直至功能恢复,并注意肢体保暖。

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

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为腰4、腰5、骶1等椎间盘。

中医学认为:

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密切联系,腰为肾之府,本病与肾的关系最密切。

1、生活起居方面:

卧硬板床休息,不宜久坐;

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2、饮食方面: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瘦肉等,多饮水,忌酸辣、燥热,油腻之品,不宜食用山竽、糯米、豆类等产气多的食物;

戒除不良嗜好,戒烟酒。

3、情志方面:

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4、给药方面:

中药汤剂宜温服,用药期间忌生寒凉食物。

5、运动康复指导:

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的方法使腰背肌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纠正日常的不良姿势,拾物时应屈膝下蹲,不能从仰卧位直接起床等,增加自我保护知识。

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子痫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因禀赋不足、肝肾阴虚、或脾虚湿盛,又复妊娠重虚所致。

以妊娠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出现眩晕头痛,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时醒时发,甚或昏迷不醒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胞宫。

先兆子痫、子痫,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妊娠中晚期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病史。

2、晕厥状况,水肿、体重增加的程度以及伴随症状。

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

肝风内动证、痰火上扰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产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绝对卧床休息。

子痫发作期,安置单人房间,室内光线宜暗,避免声、光的刺激,采用深色窗帘。

(3)做好防护工作,若昏迷烦躁者,加床档,防止意外发生。

四肢抽搐者,忌强力按压,以免骨折。

(4)做好口腔护理,取出假牙。

牙关紧闭者,宜侧卧位,并用开口器或牙垫,防止咬伤唇舌。

(5)各种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迅速。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记录血压、胎心音、抽搐、神志、小便以及浮肿等变化,备齐急救物品,配合抢救。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

(2)昏迷者鼻饲给药。

4、饮食护理

(1)子痫发作时应禁食;

昏迷者,采用鼻饲饮食;

抽搐得以控制并完全清醒后,可进清淡低盐而富有营养的食物。

(2)体瘦患者,应加强营养,多食利水及富营养食物。

5、情志护理

(1)加强精神护理,对患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的孕妇,应告知本病知识,以消除患者恐惧心理,预防子痫的发生。

(2)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给患者以安全感。

6、临证(症)施护

(1)抽搐时,给予氧气吸入,吸出痰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测胎心音,注意宫缩、宫口扩大及阴道出血等情况,做好接产或手术准备。

若手术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处理。

(3)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处理。

三、健康指导

1、子肿、子晕或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应及时治疗,以免发展为子痫。

2、子痫发作控制后,应加强原发疾病的治疗。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因素的刺激。

4、讲解镇静、解痉、降压等药物的功效;

嘱孕妇若有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报告。

5、因子痫而终止妊娠者,应做好产后随访,待血压稳定后指导患者再次妊娠。

6、加强卫生宣教,阅读有关的妊娠指南,防病治病,未病先防。

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妊娠期间因冲任血气不调,胎元失固,或禀赋虚弱,脾肾气虚,或血热或跌仆损伤,或服药不慎等所致,以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者,称为“胎漏”;

腰酸腹痛,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胚胎在12周以内自然损堕者称为“堕胎”;

妊娠12~28周,胎儿自然陨落者,称为“小产”;

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

1、保持心情舒畅,勿多思虑,解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因抑郁、忧思、恼怒、悲伤均可影响气机,使气血逆乱,不利于养胎。

  2、注意卧床休息,阴道出血时应绝对卧床、静心休养,除了上厕所。

一般待出血停止3—5天,方可下床稍微活动。

肾虚症宜多休息,有习惯性流产史(滑胎史)者,其休息一般超过上次流产的日期;

气血虚弱症应避免劳累,保证睡眠;

血热者,绝对卧床休息,衣被不宜过暖。

  3、避风寒,慎起居、防止感冒等疾病发生(尤其是孕3个月前)避免用药,或遵医嘱用药。

  4、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倒,但一般生活均可自理,待病情稳定时可适当活动如走廊散步。

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

勤换内裤,宜穿棉质宽松内裤。

有出血时,勤换卫生巾,酌情增加清洗外阴的次数。

  5、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保持大便畅通,宜多吃粗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若大便秘结者,每日服适量蜂蜜水,以利润肠通便,减少腹压,防止再度出血。

6、饮食调护:

注意饮食卫生,宜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吃鱼、蛋、动物内脏、牛奶、蔬菜水果,以提供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防止偏食。

忌油腻、辛辣、生冷或碍胎之品,如酒、浓咖啡等。

肾虚者,多食河鲫鱼,猪腰,核桃等,也可食桑寄生红枣汤、蒸核桃肉、炖服阿胶等补肾益气;

血热口渴心烦者,可多吃新鲜水果,如西瓜汁、梨、藕汁、甘蔗汁,以清热生津;

气虚者,多摄入健脾养血之品、如桑寄生、山药、红枣煲鸡汤;

以及桂圆肉、阿胶、牛奶、猪瘦肉、乌鸡、糯米,红豆汤,煮鸡蛋等以调补气血。

但出血期间,忌食红枣,桂圆等活血之物。

7、中药贴敷:

取涌泉、三阴交常规穴位,再根据不同证型加太溪(血热)、地机(血瘀腹痛)。

  8、孕3个月前和孕7个月后禁房事,防止再度出血,但必要的妇科检查对胎儿无害。

  9、注意观察阴道出血的量及性质,及有无组织物排出,并保留好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根据出血量及腹痛等情况了解病情的发展。

10、中药服法:

分上,下午两次温服。

因大部分女性妊娠在早、中期均有恶心、或伴有呕吐等症状发生,所以一般宜在两餐之间服用较好。

对于反应稍重的可分多次服用。

异位妊娠(宫外孕)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而形成的一系列病变所致的病症。

由于受精卵着床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间质部妊娠、子宫残角妊娠。

主要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甚至晕厥、休克等。

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流通。

2、畅情志,勿多思多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对疾病的了解。

3、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按压腹部,尽减少增加腹压动作,如咳嗽、用力大便、剧烈运动等,以防宫外孕破裂出血。

4、饮食宜营养易消化,以富含铁蛋白之品为主:

如动物的内脏、鱼、肉、豆类、绿色蔬菜及黑木耳等以增加血红蛋白,增强抵抗力,忌生冷、油腻之品。

5、汤药宜少量多次温服,以免呕吐而增加腹压诱发出血。

6、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禁阴道内冲洗、灌肠等。

治疗期间严禁房事。

7、如发现以下情况与医生联系,如剧烈腹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快、腹胀、肛门坠胀感、,严重呕吐、腹泻、汗出引起的电解质平衡紊乱等。

情况严重,需急诊手术。

8、有无出血症状,应观察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坠落物中有无组织排出,以分析胚胎的存亡情况。

9、若保守治疗,化疗药物(甲氨蝶呤针)治疗后可能引起呕吐、抵抗力下降、肝功能受损等情况,请配合治疗其一过性副作用,勿紧张。

10、保守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彩超和血B-HCG。

11、保守治疗指征:

a一般情况良好,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b盆腔包块最大直径〈3cmc血B-HCG〈2000IU/MLd超声检查未见胚芽、心搏e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殊f无药物禁忌症

12、手术指征:

保守治疗期间血B-HCG不降反升很快,可考虑手术;

若盆腔包块破裂或盆腔包块〉3cm,血B-HCG〉2000IU/ML,需手术;

盆腔包块破裂大出血伴休克者,抗休克同时予急诊手术。

癥瘕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多因正气虚弱,情志不遂,气血失调所致。

以妇女下腹有结块、胀满、疼痛,或伴有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称为“症瘕”。

坚硬不移,痛有定为症;

推之可动,痛无定处为瘕。

病位在胞宫、胞脉,与肝、脾、肾有关。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性肿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月经史,生育史,带病史。

2、腹部状况,有无阴道出血及伴随病状。

3、有无并发症。

4、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状况。

6、辩证:

气滞证、血瘀证、痰湿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

(3)体虚伴有阴道出血、发热者,需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症瘕的部位、大小、性质、活动度,疼痛的时间、程度及性质,月经有无异常及伴随症状。

(2)出现腹部剧痛、恶心呕吐、阴道大量出血、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脉细微弱时,应报告医师,做好输液、输血的手术准备,并配合救治。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空腹热服,注意观察药后不良反应。

(2)血瘀者服用化瘀消症药后,不可随意外出,以免阴道突然出血,发生意外。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富含高蛋白,如瘦肉、禽、蛋类食物,以增强体质。

忌食生冷肥腻、辛辣及海腥发物之品,以免损脾凝血。

(2)血瘀者,可多食活血化瘀、消积除症之品,如海带、木耳、山楂等食物。

5、情志护理给予患者精神安慰,调畅情志,消除紧张、忧虑、恐惧等心理,使其保持心情舒畅,以利症瘕消散。

6、临证(症)施护

(1)炎性包块可遵医嘱用中药熨敷或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停用。

(2)手术治疗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三、健康指导

1、注意防寒保暖,可参加轻微活动,禁止剧烈运动。

2、注意经期、产后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

3、调畅情志,避免劳累和七情刺激,节制房事,禁止饮酒。

4、35岁以上妇女,定期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若腹部有包块,应定期复诊,注意观察肿块物的生长速度及性质变化。

肺炎咳喘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因外邪犯肺,痰阻气道,使肺气郁闭所致。

以小儿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

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冬春季节注意保暖,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

2、饮食方面:

加强对小儿合理喂养及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多喂开水。

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

讲解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汤剂宜温服,并定期门诊随访。

适当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泄泻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因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所致。

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脾胃。

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避免腹部受凉。

注意乳儿饮食及餐具卫生,推荐适宜饮食,提倡母乳喂养,不要在夏季断奶。

讲解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汤剂宜温服。

适当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

中风的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嘴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且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见。

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一、康复指导

(一)针灸: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曲池。

1.中医治法。

(1)袪风化痰、行血通络-方药解语丹加减。

(2)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方药左归丸加减。

(3)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2、中经络的毫针治疗取穴:

百会、曲池、足三里。

(二)饮食与锻炼

1、饮食

(1)饮食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为原则,忌肥甘、辛辣食物,戒烟酒,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

(2)不同时期饮食要求:

急性期24-48小时内宜禁食,可经静脉满足机体需要;

3-5天可给以清淡、易消化流食;

恢复期宜清热养阴健脾和胃的半流食,酌情加瘦肉、鸡蛋、蔬菜等调配。

(3)进食体位和方式:

神志清者,原则上坐位进食,无法坐起者可半卧位。

尊重患者平时饮食习惯,掌握适当速度与患者相互配合有顺序的喂饭。

注意冷热适宜,防止误入气管。

(4)吞咽困难、呛咳患者:

护士应高度重视,保证入量和营养。

指导患者采取避免呛咳的舒适体位进食,严重吞咽困难或昏迷者行鼻饲,注意导管和患者的口腔卫生。

2、锻炼

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制定训练计划,循序渐进,注意观察效果和活动安全。

(三)生活护理

(1)长期卧床者,应保持局部皮肤,防止发生褥疮,勤翻身、拍背。

(2)生活有常,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适当休息。

二、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努,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帮助患者认识中风的危险因素。

(2)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

经常食用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4)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

(5)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为其制定肢体康复训练计划,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6)指导患者注意中风先兆症状,如一过性头晕,肢麻肉惕者,步履不正时应引起重视,及早诊治。



心悸的中医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一、心悸的辩证施护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悸动、心慌不宁,甚至不能自主或脉跳三五不齐的病证。

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甲状腺机能讥进、贫血等病中以心悸心慌为主症时,属本病辨证范畴。

中医认为心悸总属虚多实少,其护治原则以补虚为主;

实者分别采取化痰清热,化痰涤饮,活血化瘀等。

临床常见辨证分型及治则如下:

(1)心虚胆怯型:

证见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玄。

治护当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居室宜安静,适当的锻炼身体,调节脏腑阴阳,顺护心神。

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保持心情愉悦,惊者平之。

饮食可选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油菜,菠菜、柑橘等。

(2)心血不足型:

证见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治护当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汤药宜温服,且服药时间与用餐时间分开。

饮食调护应给予营养丰富,补益心脾之品,如山药、红枣等。

(3)阴虚火旺型:

证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治护宜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汤药宜温服。

保持心情宁静,以护心止悸。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为原则。

生活有节,慎房事。

(4)心阳不足:

证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治护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心悸发作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呼吸困难伴有痰声、咯血及下肢水肿者,可采取半卧位。

饮食宜益气温阳之品。

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5)水饮凌心者:

证见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小;

或下肢水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玄滑。

治护当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汤药宜浓煎温服,少量多次分服,严格按时间和剂量给药。

若心悸喘咳,不得平卧,应采取半卧位;

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

饮食宜少食多餐,易消化,以益气温阳,化饮利水为原则。

(6)心血瘀阻型;

证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护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反应。

若见胸闷心痛,或脉搏紊乱,乍疏乍疾时,可予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必要时与急救中心联系。

心悸心痛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

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

二、情志护理

(1)心悸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

(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3)指导患者掌握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