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778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东坡传》读后感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而“恰”之来源除了文章排布之巧妙与拿捏之感外,更重要的,是要与文章内容产生极其深刻之共鸣,你对它有独到的见解,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只是简单的喜爱,你要想写它,愿意写它,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感觉告诉你:

快,快把它记下来,写出你内心的想法,快!

于是,你写出一篇文章,你想你所想,记你所记,就算文字并不华丽优美,但这时你已经赢了,因为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感总比虚无空洞的修辞丽藻要好得多。

有些文章使人读来美则美矣,毫无心意,便是此因罢了。

苏东坡之伟大,更在于其思想的高度与其远见卓识。

同在一叶扁舟之上,共遇人生之磨难,凡人只能感其生命之渺小短暂,苏子却能跳脱孤舟,跳脱赤壁,跳脱人生,站在宇宙之外悟出:

世间万物,皆为永恒。

如此大家,怎能不让人佩服!

而对于王安石之变,大多人认为苏轼在其中充当了所谓保守派,其实不然,正因为其思想的不保守,使得他看得更远,才促成了他行为上的保守。

在王安石变法的一开始,他便看出王安石心中充斥的极权主义,他一上台,便开始清除异己,他的新法,他的初衷是好的,但似乎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从未站在国家与人民的角度去思考,苏轼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知道这样的变法不会成功,更会危及国之根本。

他的赤子之心让他成为了世间万民的辩护人,于是这位百姓的辩护人便毅然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甚至于他赖以生存的朝廷的对立面,与世间万千芸芸众生共进退。

韶光滑过指尖,他人生最辉煌,最伟大的时刻到来了。

在人生中还有比幸福和成功更重要的,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这在他经历王安石变法后被贬至黄州的岁月里充分体现了出来。

他不再是苏轼,而是那个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东坡居士。

他站在田间,头戴斗笠,手扶犁耙,击牛角而吟咏,他开始诵读佛经,修炼瑜伽,他不再理会世间浮躁,官场纷杂,若为官一方,便造福一方,他真正的平静下来了,那种由心灵发出的平和安宁,使他开始探寻生命的真谛,开始拥有真正广大的胸襟,开始真正的宠辱不惊,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在贬谪惠州时写道: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如此平静豁达,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即使远贬海南,也能与美女笑谈“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这是对他人生最美好的定义,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吧。

也许我们都想做一个苏东坡那样的人,而在我们如今看来,至少在我们现存的社会体制下,又有些理想主义化。

他天资聪颖,身陷红尘,却又遗世独立,他将本该官场纷杂的一生活成了一首诗,我们也许做不到,但我们可以做一个“苏东坡式”的人,我们学他的行文流水,乐观旷达,学他的赤子之心,崇尚真善,更有他的敏而好学,孜孜不倦。

我相信这个过程是很美好的,是一种全身心的焚香沐浴似的虔诚与洗礼,因为这世间在没有比向着美好出发更美好的了。

《苏东坡传》读后感2019字2

接连三天,阅读《苏东坡传》。

印象中,这是一本失而复得的书。

还是刚毕业时,爱书的当时还读中学的兄弟买了这本书,送给了我。

而当时,恰好有同学到家玩。

于是,在同样爱书的我这里借书阅读,似乎也成了她进步的表现。

把那本新到手的《苏东坡传》给她,千叮万嘱一定要归还。

不在同一地点工作的同学,毕业之后就如纷飞的风筝,哪还有聚会的时间与机会。

于是,如越来越淡的同学情一样,那本《苏东坡传》也就永远地借走了。

我相信,那本书在那个还算长得漂亮的同学那,一定也很是孤独。

因为在我看来,那位女同学也许是看不懂苏东坡的。

于是,每想起那同学,《苏东坡传》也就条件反射般地在眼前。

好几次与她聚首,没有说起那本书。

但苏东坡情节,还是时时影响着我。

再次购买《苏东坡传》,是网上看到推荐书目后。

然后还是麻烦兄弟,网上购买。

好事多磨。

本应快递公司送到家的书,却要求家人去市中心自己取。

而他那几天工作又特别忙碌,让市里的一位朋友去取。

朋友取书后又去了外地。

等朋友从外地回来把书送到家的时候,已是十多天后。

当时正在读也是让兄弟买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大家的作品,与以往看的书有明显的不同。

高屋建瓴,学贯中西,深入浅出是什么样子,从书中终于大致了解。

遗憾的是书中许多都是摘录论语等的章节,才疏学浅的我,应该能看懂实在却看不太懂。

于是转换战场,捧起了《苏东坡传》。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样,大家的作品,读之味道的确不一样。

这是一本作者用英语写就而通过译者翻译成汉语的书。

而书的主人公却近千年前的很中国的人物。

真的很有感慨。

对于林语堂这样大家的佩服,更是增加了理由。

因为是英文写作,大概作者考虑到读者以西方人居多,于是在写作过程中,他尽可能的少写有关同人不同的名、字。

而在文中,把苏东坡、苏辙等与西方作家的比喻,对于好的诗词与著名品牌的小提琴作比较,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宽阔的文学视野。

对于书中人物苏东坡的喜爱,作者在自序中也有所表示。

首先是在举家搬迁转辗的过程中,都把有关收集到的苏东坡的资料带着,一直计划着要写一部苏东坡传。

而对于资料收集之全,肯定是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

其实,作者说,在书房中,有居室中有这样的一位诗人,画家,哲学家陪伴自己,将是多么幸福的事。

于是我想,因为自己的最终购得这本《苏东坡传》,这本书也将进入我的书房,那么,我是拥有林语堂那种与智者相邻的快乐了!

阅读这本书,对于宋朝那个历史时期的那场战争,终于有所明白。

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也知道了大概。

是的,不是所有的变法都能够如计划那样都是朝着好的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向走的。

而王安石变法,大概就是如此。

青苗法,兵役等,也许这样的改变的确能够使国家国库充裕起来。

可是,破坏的却是广大老百姓的利益。

于是,苏东坡的一生,就永远地被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建议皇帝破除新法,让老百姓过上原本的应有的还算有家的生活……

因为变法,欧阳修,司马光,苏东坡,苏子由……那么多的志士仁人,被王安石所领导的变法派而打击。

而两派的斗争,真的是六十年风水轮流转,不是这方人士遭贬,就是那方的人员被流放……这样的斗争,何时是休?

好在那个朝代的皇太后都是一些有惠眼的女性,虽然他已经看破一切,希望自己如陶潜一样寄情于田园,让苏东坡终于在人生过程中有一段那么辉煌的时光。

为朝代,为百姓,为朝庭做了有益的事,进有益言。

苏东坡的一生,其实到过许多地方做官呢:

徐州、杭州,密州,黄州……甚至,他把他年老后安居的地方选择在宜兴,由这些地理位置来看,苏东坡还真与大家很近呢。

说不定在宜兴的某一处游玩时,也是近千年前苏东坡看中的归隐的地方呢!

而西湖之有苏堤,原来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发现西湖中有一种水草,破坏了湖中的水质,影响了杭州百姓的生活饮水。

于是带领大家清除水草。

清除的水草无处放,就想到了在西湖中建堤,既为这些水草找到合适放置的地方,同时还可以方便人们在西湖的出行。

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举措。

然而这样的好事,在一些奸臣的眼中却成了苏东坡醉心风景的证据……

一辈子做官,苏东坡后悔吗?

我想大概是有点的。

有多少次,到一个地方,当他正好建好居室,想长期在此居住时,一纸皇恩圣旨到。

于是,他不得不继续迁移,就如候鸟一样。

只是到哪里,自己是没有决定权的。

而有时候,到哪里怎么走,水路不审陆路,还得向皇上申请……真是想不到,那个时代的生活,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兵,莫非皇臣啊!

应该是苏东坡不是政治斗争中的老手,可是凡是政治斗争其结局必定是两败俱伤。

年老体弱之时,他还被贬到琼州,那个野蛮之地去生活,而此时妻子都已先后去世,陪伴他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儿子……而当他最终获释可以回到他选择的安居地方可以归隐时,他的身体却不再给也机会了……

《苏东坡传》,能够了解宋朝那个朝代历史的书,能够找到那个朝代许多智者,知道他们许多事情的书,一位大家写的不朽的书。

《苏东坡传》读后感2019字3

中国人对苏东坡的喜爱程度,林语堂概括的最为精准,“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苏东坡传》,是一个才子为另一个才子所作的传记。

可以说,苏东坡是林语堂的偶像,是林语堂的隔代知音,林语堂对苏东坡的喜爱、欣赏、仰慕,最终凝结成了这部传记名著。

《苏东坡传》以苏东坡成长轨迹为线索,分为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四卷,考据严谨,事例翔实,语言生动幽默,仿若林语堂穿越了时空,隐身于苏东坡身侧,一一记录着他的言行起居、喜怒哀乐而成文。

同时,这部中国古代名人传记的写法有别于他,林语堂有心把自己的偶像推介出国门,作品以英文写就,目标受众是西方读者,后由学者张振玉译为中文,堪属名著名译,读时别有一番趣味。

林语堂是了解苏东坡的,旅居海外之时,身边相伴的是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一天天的精神交流,一次次的心灵对话,神交已久,经典传记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苏东坡旷达、豪迈、洒脱,林语堂的笔调也是轻快的,即便是苏东坡跌至仕途低谷,传记的笔触也不曾灰暗。

苏东坡天赋才气。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此语为当时杂记记述,由此可见东坡才气地位。

苏东坡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称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

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

”林语堂也道,杰作之所以成为杰作,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自肺腑的“真纯”,还在于文学所给予读者的快乐上,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

东坡创作时自得其乐,其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也带给我们太多的愉悦和欢乐。

苏东坡处世旷达。

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几遭贬谪,饱经忧患拂逆,均以坦荡荡之胸怀处之,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得尖酸刻薄,古今中外,与其相似之人可以说再难找到第二个。

在贬谪期间,东坡仍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关心千里荒旱、流离饿殍。

在政治上,他从不站队,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所以他一生政坛坎坷不达也就不足诧异了。

苏东坡处世“对事不对人”,他会因事发怒,却不会恨人,听闻自己的仕途克星章被贬谪的消息时,他写信对双方的亲戚黄实说:

“子厚得雷,为之惊叹弥日。

海康地虽远,无甚瘴。

舍弟居之一年,甚安稳。

望以此开譬太夫人也。

”此种襟怀,正如他对子由说的:

“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

苏东坡情深义重。

东坡对生命中的四位女性用情至深。

初恋系其堂妹,慈孝温文,因二人同姓联姻无望,至晚年流放在外,听闻堂妹逝世,东坡“心如刀割”;

流放归来途经堂妹坟茔所在,虽身染重病仍挣扎到坟前致祭,第二天,尚面壁而卧抽搐哭泣。

发妻王弗聪明能干,务实际、明利害,有知人之明,东坡事事多听从妻子,可惜王弗二十六岁病逝,妻死后十周年,东坡作词《江城子》悼念,其词凄艳感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妻亡三年多后,东坡续弦王闰之,闰之系王弗堂妹,秉性柔和,遇事顺随,一直和丈夫同甘共苦,东坡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闰之死,东坡亲写祭文,十年后,子由将她与东坡合葬。

东坡贬谪黄州期间,收朝云为妾,朝云聪明活泼有生气,是东坡的红颜知己,据传,东坡曾问家中女人他那便便大腹之中何所有,有说“一肚子墨水”,有说“一肚子漂亮诗文”,东坡都摇头说“不是”,最后朝云说“你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大呼曰“对!

遂大笑。

东坡对弟弟子由的深情也非比寻常,在宦海浮沉的顺逆荣枯过程中兄弟手足情深,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因为子由,苏东坡写出了那首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苏东坡幽默达观。

东坡一生穷达多变,却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自谓陶潜是其前身,与自然浑融一体,宁静满足。

被贬黄州期间,曾于雪堂墙上门上写下“警言”:

出舆入辇,蹶痿之机。

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蛾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后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却说:

“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最能体现其达观人生哲学的,应是他贬谪到海南的日记: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

“何时得出此岛也?

”已而思之:

天地在积水中,九洲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

有生孰不在岛者?

譬如注水于地,小草浮其上,一蚁抱草叶求活。

已而水干,遇他蚁而泣曰:

“不意尚能相见尔!

”小蚁岂知瞬间竟得全哉?

思及此事甚妙。

与诸友人小饮后记之。

人生的况味,总能在某篇东坡诗文中寻就。

传言苏东坡是文曲星转世,每当仰望星空,我都愿意相信星宿也有轮回,譬如东坡爱好陶潜诗,林语堂直言偏爱苏东坡,他们所偏爱的都是他们隔代的知己,是文曲星一次次的转世为人,如今离世经年的大文豪们已化身天幕上的星辰,调皮的注视着一代一代的后人,在他们作品的营养下,走出迷茫,走过彷徨,成就最好的自己。

《苏东坡传》读后感2019字4

国庆七天长假,奉老师之命借来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的单纯和挚真。

他自称“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东坡的致命短处就是老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

他常以己度人,往往看不透别人的内心和本质,在贤妻王弗在世时,常能加以提醒,使苏轼避免了许多错误。

王弗仙逝后,影响了东坡一生的“乌台诗案”与其性格有着必然联系。

他心直口快,口不择言,又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在言语中,他随时都能吐露真理,不论何事,只要是真,便值得说出口来,不会有太多顾忌,这性情直接制约了他的政治生命。

然而,若没有这份单纯和挚真,又哪来的名垂千古、可亲可爱又可敬的苏东坡!

一个人想法多了,难免变得复杂而事故,处世便没有那种潇洒与豪放,思想和文字上也难免患得患失,无法抒发本真,而文学甚至世间万物的境界无法四字:

返璞归真。

东坡做到了。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不拘小节的醉态。

他酒量甚浅,却极为好饮。

他曾言“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

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饮,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

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

”他几乎逢酒必醉,并以此作为评价朋友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

醉态的东坡更为有趣,往往倒地便睡,或偎依在朋友怀中,待天近黄昏,才踉跄着回家。

有心事的人从不敢酣醉,没有那份无愧于天地的坦然,哪有醉态可掬的东坡居士。

文人多好饮,酒能助其找到灵感,但诚如李白、苏轼者,却无几人,李、苏二人的酒量都很差,但正是这份钟爱与坦荡,才有了万古流芳的瑰宝。

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入神。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强烈的好奇心。

他擅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擅宋诗,与弟子黄庭坚并称“苏黄”;

他擅宋词,乃豪放词派开山鼻祖;

他擅书法,乃宋朝“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首;

他擅绘画,与文同、李公麟、米芾并称当时;

他擅中药,对药材的了解更胜当时郎中;

他擅炼丹,与沈括共著了《苏沈良方》;

他擅瑜珈,堪称我国最早一批瑜珈习练者;

他擅酿酒,精通各种酿酒技术;

他擅工程,由他组织修建的”苏堤”至今仍是杭州一大景观……人,生命毕竟有限,在世一次,能有一项成就已属难能可贵,而仅仅经历65个春秋的苏东坡却将“全才”这词语,无限放大到极致,堪称前无古人后绝来者,这不仅源于他的天赋和才华,更源于那颗好奇心。

好奇心每个人都有,苏东坡的可贵在于他的好奇心并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所以他才能坚持下去,并且取得一定成绩。

也正是因为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才使得他对人生有着如此深刻的喜爱,才使他不至于如其他心灵脆弱的文人般消极避世、甚至自寻短见,才有了如此多的经典传世。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的凛凛浩然之气。

他一生刚直,是庸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作为“元祐党人”的首领,却浑然不知党派为何物,他丝毫无利己之心,权利之欲,否则以他的名气和才能,政治前途无可限量。

遇到不平之事、厌恶之人,他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

无论当政的是王安石领衔的雷厉风行的新党,抑或司马光为首的因循守旧的旧党,他都极为恪守自己的准则——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他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备受后人推崇和膜拜,然而,带给带给家人和朋友的却是忧心和焦虑:

令人不知应当因其大无畏的精神而敬爱他,抑或为了使他免于旁人的伤害而劝阻他、保护他。

他身上那种气来源于道德,非人力所能扼制,亦不会因外物而有所改变。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对待亲友的至诚。

苏东坡性格呈多面性,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有时又激烈而固执,他不会受别人影响,而且你无法和他辩论,他往往急躁,灰心丧气,喜怒无常。

这种人往往不相容于时代,会在不经意间得罪很多人,嫉妒、敌视、不屑他的人不可计数,然而这种人却是值得交而且是能交到真正朋友的人。

欧阳修、梅圣俞、张方平、司马光、文同、米芾、李公麟、黄庭坚、秦观、苏辙、曾巩、惠勒、参寥、佛印,包括晚期的王安石都与他有极为深厚的交情。

东坡最重感情,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所以才有诸多感人作品的传世。

诗人大都多愁善感,在东坡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

没有对爱妻王弗的沉痛怀念,哪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发人肺腑;

没有对兄弟兼挚友苏辙的深切思念,哪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绝唱;

没有对好友的至诚留恋,哪有“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的入木三分……如此至情至性又才华横溢的人物,着实“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苏东坡的魅力说不完,苏东坡的故事道不尽。

他犹如上天贬谪下界的文曲星,光耀着中华文化史;

又似一个理想的完美主义者,激励着后世之人。

有诗为赞:

文苑百花齐放,词坛毕力独擎。

承先启后竟无争。

博学出刻苦,妙笔本天成。

淡看乌台淫雨,醉拂赤壁清风。

迁谪苦乐一从容。

飞鸿谙荏苒,晓梦是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