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6368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10 落成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M22

747~830

M24

941~1046

 

10.2.1.7车钩托梁采用M22螺栓者须安装背母和φ5mm开口销,开口销须卷起。

车钩弹性支撑装置分解检修后,组装止挡铁原为拉铆结构者仍须采用拉铆结构。

10.2.1.8从板或缓冲器与前、后从板座工作面,钩身与车钩托梁或支撑座,钩尾框与钩尾框托板须接触。

钩尾端面与从板的间隙不大于8mm,车钩两侧严禁碰撞冲击座内侧(缓冲器缩短销未断者除外)。

10.2.1.916型、17型车钩钩提杆复位弹簧靠近端梁非工作部位须对折钎焊。

10.2.1.10车钩钩肩与冲击座间距须符合以下要求:

10.2.1.10.113、13A、13B型车钩装用MT-3缓冲器时,间距须为91+10-5mm。

10.2.1.10.216、17型车钩装用MT-2、HM-1、HM-2、HN-1型缓冲器时,间距须为95+10-5mm。

10.2.1.10.3装用ST型缓冲器时,间距须为76+10-5mm;

不符端可换装凹槽型冲击座,车钩钩肩与冲击座间距须大于76mm。

10.2.1.10.4装用2号缓冲器时,间距须不小于60mm。

10.2.1.1116型车钩弹性支撑装置组装后,弹性支承托板上平面(不含磨耗板)至冲击座上口的距离不小于197mm。

70t级铁路货车钩身上部与冲击座(A部)间隙不小于28mm,车钩支撑座与冲击座(B部)间隙不小于46mm,其他型铁路货车16型、17型支撑弹簧座腔顶部至支撑托板下平面的距离不小于42mm,车钩支撑座左右横向移动量不大于15mm,如图10-1。

13号、13A型、13B型车钩组装后,钩身上部与冲击座间隙不小于10mm。

图10-116、17型车钩落成限度示意图

10.2.1.12上作用车钩钩提杆左、右横动量均为30~50mm。

上作用车钩装用钥匙孔型钩提杆座的钩提杆扁平部位在钩提杆座处每侧长度不大于40mm。

下作用车钩钩提杆扁平部位在钩提杆座处每侧长度不小于60mm。

10.2.1.13上作用车钩提钩链松余量为45~55mm。

10.2.1.14钩提杆弯曲部位与手制动轴托上、下部和水平距离均须大于20mm。

10.2.1.15车钩组装后三态作用须良好。

闭锁位置时,钩提杆扁平部位须能自由落入钩提杆座的扁孔内,其间隙不大于3mm。

16型车钩须进行转动试验,转动角不小于180°

,双向往复2次、360°

转动1次,转动须灵活,不得有卡阻、异音。

16型、17型车钩闭锁位下锁销杆显示孔须整体可见。

10.2.2采取加固措施的零部件加固部位、加固方式、质量标准须符合规定。

10.2.3制动装置组装后须符合以下要求:

10.2.3.1制动阀、安全阀、空重车调整阀须安装防盗装置或具备自防盗功能。

10.2.3.2取消辅修铁路货车须装用120型空气制动机、密封式或半密封式制动缸。

10.2.4转向架组装时须符合以下要求:

10.2.4.1转向架检修后须装回原车,不得互换。

10.2.4.2除特殊设计者外,同一辆车装用转向架须为同一型号。

10.2.4.3转向架更换时,须符合原设计或改造车型规定。

转8G型转向架可替换转8AG型转向架;

转8B型转向架可替换转8AB型转向架。

10.2.4.4同一辆车不得装用异型车轴。

10.2.4.5摇枕弹簧、减振弹簧及轴箱弹簧正位,须落入弹簧定位脐及挡边内,不得卡阻。

10.2.4.6除另有规定外,装用双作用弹性旁承的铁路货车,同一辆车4个弹性旁承组成安装须同侧同向,同一转向架反向。

10.2.5整车落成时须符合以下要求:

10.2.5.1须清除下心盘、心盘磨耗盘与上、下旁承磨耗板工作表面上异物,不得涂抹油脂。

10.2.5.2上心盘、心盘磨耗盘、下心盘须匹配,各型转向架下心盘、心盘磨耗盘与上心盘对照见表10-2。

表10-2各型转向架下心盘、心盘磨耗盘装用与上心盘对照表单位:

mm

序号

转向架型别

下心盘

心盘磨耗盘

配合上

心盘外径

备注

图号

内径

外径

1

转K6

QCZ75-40-02

375+10

QCZ133-00-02A

3750-1.5

358±

2

转K5

ZCHZ56-40-02

375+0.60

ZCHZ56-00-02A

375+0.3-1.0

3

转K4(大心盘)

ZCP200-00-01

355+0.60

QCP900-00-02A

3550-1

338±

4

转K4(小心盘)

ZCP200-00-05

308+0.60

ZCP200-00-06

308+0.3-1.0

2950-2

5

转K1、转K2

QCZ85-40-02

355±

0.6

6

转K3

ZCZ35-20-02-1

SR198-0.2-0.5

ZCZ35-00-02

332±

0.2

SR1900-0.290

7

转8AB、转8B、转8AG、转8G

QCZ105-40-01

308+0.95+0.3

QCZ105-00-04

308+0.2-0.8

2950-0.8

8

转8A(新品)

QCP900-00-05

9

转8A(改制)

QCP706-00-04

10

转K7

358+10

11

转E21

ZCZ27-00-02

375±

ZCH90-01-03-004

375+0.3-1.0

359+0.50

12

转E22、25t轴重(C76B)

375+10

13

转D21

QCZ40-40-02

1.4

QCH105-01-01-005

3550-1

3420-1

10.2.5.3上、下心盘之间的螺栓与铆钉垂直相对距离不小于5mm;

上心盘底座平面与下心盘立棱间距不小于3mm。

10.2.5.4中心销须落入下心盘座孔内,上心盘、心盘磨耗盘须正位、落实。

10.3整车落成后,须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车辆限界,但经铁道部批准局部超过限界的铁路货车除外。

整车须在平直线路上检查下列部位:

10.3.113号、13A型、13B型、16型、17型车钩上翘量和13号、13A型、13B型车钩下垂量均不大于5mm;

16型、17型车钩下垂量不大于8mm。

16型、17型车钩上翘、下垂量超限时可更换支撑弹簧或支撑座磨耗板调整。

10.3.2除特殊设计者外,车钩中心线至轨面的垂直距离为880±

10mm;

同一辆车两车钩中心高度差不大于10mm。

调整钩高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0.3.2.1翻转活动式车钩托梁。

10.3.2.2在冲击座与车钩托梁接触面两侧各安装1块60mm×

60mm,厚度不大于10mm,中间有φ24mm孔的钢垫板;

或在钩尾框托板与牵引梁下翼板间两侧各安装1块厚度不大于10mm的垫板。

10.3.2.3调换车钩托梁、支撑座金属磨耗板或非金属磨耗板厚度(车钩托梁磨耗板厚度为3~8mm,支撑座磨耗板厚度为4~16mm,C80型系列铁路货车车钩支撑座磨耗板厚度6~14mm,非金属磨耗板厚度8~14mm),或在钩尾框托板(采用金属结构钩尾框托板磨耗板时)上焊装1块厚度不大于8mm的钢板。

10.3.2.4在下心盘与摇枕间调整下心盘垫板。

10.3.2.5装用转D21型转向架的C63A(C63)型车,可在下心盘与摇枕心盘座间安装圆形钢垫板,垫板不超过2块,总厚度不大于40mm。

10.3.3RFC型牵引杆组装须符合下列要求:

10.3.3.1C80(H)、C80B(H)型敞车空车时牵引梁上平面距轨面的垂直距离为1053±

10mm。

10.3.3.2C80C型敞车空车时牵引梁上平面距轨面的垂直距离为1073±

10.3.3.3C80CA型敞车空车时牵引梁上平面距轨面的垂直距离为1059±

10.3.3.4C80BF型敞车空车时牵引梁上平面距轨面的垂直距离为1054±

10.3.3.5安装RFC型牵引杆的相邻两牵引梁上平面距轨面距离差不大于20mm。

10.3.3.6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铁路货车可调整下心盘与摇枕间的垫板厚度。

10.3.4检查整车旁承落成间距须符合以下要求。

10.3.4.1铁路货车装用双作用弹性下旁承的转向架时,整车落成后上下旁承须接触,上旁承下平面与双作用弹性下旁承滚子(或支撑磨耗板)的间距限度见表10-3。

表10-3上旁承下平面与双作用弹性下旁承滚子(或支撑磨耗板)间距限度表单位:

mm

转向架型号(旁承型号)

上旁承下平面与双作用弹性下旁承滚子(或支撑磨耗板)间隙

转8AG、转8G、转8AB、转8B、转K1、转K2、转K6

转K2或转K6(装用JC-2)

GY95K、GY95AK、GY95SK、GY100K、GY100SK等型罐车

10±

装用JSQ5、JSQ6、P70B、NX70A、N70、T13等型铁路货车

装用于X4K型集装箱车,C80、C80B等铁路货车

10.3.4.2装用转K4、转K5型转向架时,上下旁承须接触,弹性旁承体与旁承体下部间距为9±

1mm。

装用转E21型转向架时,弹性旁承体与旁承体下部间距为6±

10.3.4.3铁路货车装用转8A型、转D21型转向架时,同一转向架左、右旁承间隙之和为10~12mm,且任一侧不小于4mm。

10.3.4.4铁路货车装用转K3型转向架时,整车落成后在车体两心盘处各加载5t或在车体中央加载10t后,上、下旁承不得有间隙,下旁承体下缘与下旁承盒上底面(安装垫板后为垫板上平面)的间隙为4~8mm。

10.3.4.5整车落成旁承间隙不符时可用以下方法调整:

10.3.4.5.1转8AG、转8G型更换下旁承座,且下旁承座底部高度不大于30mm。

10.3.4.5.2调整下旁承垫板,数量1~3块,下旁承调整垫板厚度须符合表10-4要求。

表10-4下旁承调整垫板厚度表单位:

铁路货车装用转向架型号

下旁承垫板厚度

转8AG、转8G

2~30

转8AB、转8B、转K2、转K5、转K6

转K1、转K4

2~25

10.3.4.5.3更换下旁承座和调整下旁承垫板仍不符合要求时,可调整上旁承垫板,数量0~3块,上旁承调整垫板厚度须符合表10-5要求。

上旁承调整垫板数量大于1块时,厚度较大的垫板在上部。

表10-5上旁承调整垫板厚度表单位:

上旁承垫板厚度

2~20

转K1、转K4、转K5、转K6

转K2、转8AB、转8B

2~35

10.3.5整车落成后,转向架须符合以下要求:

10.3.5.1转8AG、转8G型、转8AB、转8B型斜楔的弹簧支承面不得高于摇枕的弹簧支承面。

转8A型承载斜楔的弹簧支撑面须低于摇枕弹簧支撑面1~6mm。

10.3.5.2斜楔主摩擦面与侧架立柱磨耗板须接触良好,严禁有垂直方向的贯通间隙,局部间隙不大于2mm,横向间隙以2mm×

10mm塞尺测量不得深入50mm。

10.3.5.3转K2型整体式斜楔主摩擦面磨耗限度高度标记为19.1mm,空车状态下超出摇枕上平面时,须将斜楔、侧架立柱磨耗板和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或分离式斜楔插板成套更换。

10.3.5.4转向架其他簧下配件与底架相对部位的垂直距离不小于45mm。

10.3.5.5转K4型、转K5型转向架斜楔上移量不大于4mm,超限时须更换斜楔主摩擦板。

10.3.6整车落成后,横跨梁须符合以下要求:

10.3.6.1横跨梁垫板总厚度0~12mm,不得超过2块,且应安装在尼龙磨耗板的下面。

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横跨梁触板上焊装材质为0Cr18Ni9的触板,转8AB和转8B型横跨梁触板规格为150×

70×

(5~20)mm,数量不超过2块,两长边满焊;

其他形式横跨梁触板规格为175×

95×

(5~20)mm,数量不超过2块,两长边满焊。

10.3.6.2横跨梁与托座间须采用符合QCZ133A-90-01图样的横跨梁专用螺栓,端部加装符合GB0T12618.1标准的铝质抽芯铆钉,组装螺栓垂直移动量为3~5mm,调整垫圈数量不超过3个。

10.3.6.3测重机构触头中心应位于以触板中心为圆心、半径20mm的圆范围内。

10.3.6.4横跨梁与转向架移动杠杆及上拉杆的距离不小于6mm。

10.3.6.5在空车状态下,横跨梁与车体枕梁下盖板的距离不小于60mm,转8AG型、转8G型、转8AB型、转8B型转向架不小于68mm。

10.3.7脱轨自动制动装置应根据转向架型别组装,如表10-6、图10-2。

调整拉环、顶梁与车轴的位置尺寸须符合表10-7要求。

表10-6脱轨制动阀、顶梁组成及拉环组装对应的转向架型别表单位:

脱轨制动阀型别

顶梁组成型别

拉环

型别

颜色

拉环销孔距底部钢管内侧高度mm

适用转向架型别

(Ⅰ)

黑色

341

转8系列、转K2

(Ⅱ)

黄色

366

转K4、转K5、转K6

(Ⅲ)

红色

331

转K2(抽簧)

JSQ5等型铁路货车

图10-2脱轨自动制动阀与车轴位置示意图

表10-7△X、△Y2、△Y1取值范围限度表单位:

转向架型号

转K4

转K5、转K6

转K2(JSQ5)

转K6(JSQ6)

△X

80±

75±

△Y2

85±

105±

100±

△Y1

40+3-5

45+3-5

40

10.3.8同一端梁上平面与轨面的垂直距离左、右相差不大于20mm(无端梁上盖板的铁路货车,可换算成在两侧梁下平面处测量);

有棚顶铁路货车车体倾斜不大于30mm。

10.3.9脚蹬下平面至轨面的垂直距离须为400~500mm。

10.3.10下作用车钩钩提杆手把下端面至钢轨上平面的距离须大于380mm。

10.3.11罐车排油管盖、链放下后距轨面垂直距离须不小于50mm。

10.3.12编织制动软管总成与软管吊链组成连接后,软管连接器的最下端距轨面的距离须不小于120mm。

10.3.13人力制动机拉杆及托与摇枕、固定支点、牵引梁间须有间隙。

10.4C100A(H)型专用敞车落成除执行上述规定外,还须执行以下要求:

10.4.1整车落成前须清除二位转向架滑槽内外磨耗板面的异物,三位转向架下旁承磨耗板面、磨耗套面的异物。

10.4.2二位转向架摇枕导向滑槽内及下旁承磨耗板须涂润滑脂,三位转向架下旁承磨耗面间禁涂润滑脂。

10.4.3整车落成后须取出斜楔均载装置安装的工艺销。

10.4.4整车落成后,二、三位转向架中同一转向架处两旁承上平面水平高差大于2mm时,在旁承滚轮座下平面与旁承体上平面之间加垫板调整,垫板厚度不大于4mm,数量不超过2块。

调整垫板材质为Q235-A。

10.4.5调整车钩高低差时,可在均载装置安装座翼板上平面与枕梁下盖板下平面之间加厚度不大于16mm的调整垫板1块,调整时,同一转向架两侧的均载装置需同时增加。

10.5车内须清扫。

涂去车体上规定以外的标记。

各门、窗、盖、排油阀等均须关闭,并须扣搭良好。

10.6整车落成限度表(表10-8)

表10-8   整车落成限度表 单位:

名称

限度

原型

段修

车钩缓冲装置组装

钩尾端面与从板的间隙不大于(缓冲器缩短销未断者除外)

钩肩与冲击座间距

(1)13、13A、13B型车钩装用MT-3型缓冲器

(2)16、17型车钩装用MT-2、HM-1、HM-2、HN-1型缓冲器

(3)装用ST型(非凹槽型冲击座)缓冲器

(4)装用ST型(凹槽型冲击座)缓冲器不小于

(5)装用2号缓冲器不小于

91+10-5

95+10-5

76

60

钩身上部与冲击座间隙

(1)13号、13A、13B型不小于

(2)16、17型不小于

28

16型车钩弹性支承托板上平面(不含磨耗板)到冲击座上口距离不小于

203

197

16、17型车钩支撑弹簧座腔顶部到支承托板下平面距离不小于

(1)70t级铁路货车车钩支撑座与冲击座(B部)间隙

(2)其他型铁路货车16、17型车钩冲击座支撑弹簧座腔顶部到弹性支承座支承托板下平面距离

46

42

16、17型车钩支撑座左右横向移动量不大于

15

上作用车钩钩提杆左、右横动量

30~50

闭锁位钩提杆扁平部位与钩提杆座的扁孔间隙不大于

钥匙孔钩提杆座时钩提杆扁平部位在钩提杆座处每侧长度

(1)上作用车钩不大于

(2)下作用车钩不小于

上作用车钩提钩链松余量

45~55

下作用车钩钩提杆弯曲部位与手制动轴托上、下部和水平距离不小于

(1)上、下部距离

(2)水平距离

20

整车落成

上、下心盘之间的螺栓与铆钉垂直相对距离不小于

上心盘底座平面与下心盘立棱间距不小于

整车在平直线路检查

14

下作用车钩钩提杆手把下端面距钢轨上平面的距离不小于

380

同一端梁上平面与轨面水平线的垂直距离左、右差不大于

16

有棚顶铁路货车车体倾斜不大于

30

17

罐车排油管盖、链放下后距轨面垂直距离不小于

50

18

车钩中心高

同一辆车两车钩中心高度差不大于

880±

19

牵引梁上平面距轨面距离

(1)C80(H)、C80B(H)

(2)C80C

(3)C80CA

(4)C80BF

(5)安装RFC型牵引杆相邻两牵引梁上平面距轨面距离差为不大于

1053±

1073±

1059±

1054±

车钩上翘、下垂量不大于

(1)车钩上翘量

(2)车钩下垂量

13号、13A型、13B型

16、17型

21

装用转8A型转向架铁路货车,同一转8A型转向架旁承间隙

(1)任一侧旁承间隙不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