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634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docx

贵州中考化学重难题型补充题库实验探究题

类型一生成物成分的探究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其化学性质和CO2相似;

【提出猜想】甲:

气体是H2;

乙:

气体是SO2;

丙:

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

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ABCD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物质变红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

(4)D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能否用澄清石灰水替换,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

【拓展交流】

(1)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

反应物的________不同,反应产物就有可能不同。

解析:

【实验探究】

(1)SO2

(2)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3)氢气

(4)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不能,因为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很好地吸收二氧化硫

【拓展交流】

(1)Zn+H2SO4═ZnSO4+H2↑

(2)浓度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打磨干净的镁条放入水中,镁条表面有细密的气泡冒出。

同学们很好奇,镁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2,也可能是________。

【查阅资料】镁能与酸等物质反应且反应速率较快;氢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展开探究实验。

观察发现加热后冒出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用生成的气体吹肥皂水,有气泡飘向空中,用燃着的木条戳肥皂泡,有爆鸣声,该气体是_________。

镁条周围的液体变为浅红色,说明溶液显_______性。

反应一会儿就停止了,但镁条仍有剩余且浸在液体中的镁条表面变灰色。

【反思与评价】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后镁与水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一会儿,反应终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提出猜想】氧气

【设计实验】氢气碱

【反思与评价】Mg+2H2OMg(OH)2+H2↑温度升高,氢氧化镁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氢氧化镁达到饱和,不溶的氢氧化镁覆盖在镁表面,使镁不能与水接触,从而使反应停止

3.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假设猜想】

猜想一:

硫酸钠

猜想二:

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

硫酸钠、硫酸

猜想四:

硫酸钠、碳酸氢钠、硫酸

经分析猜想四不正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二错误;

(2)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_______7(填“>”、“<”或“=”),猜想三正确。

【讨论】

(1)小丽认为还可选择Zn片、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预测可观察到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色。

(2)小明认为也可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也能得出结论。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和讨论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假设猜想】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实验探究】

(1)无气泡产生<

【讨论】

(1)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蓝

(2)①实验

(2)中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硫酸存在

4.

已知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气体由浑浊又变澄清,CaCO3+H2O+

CO2═Ca(HCO3)2,由此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CO2,CO2和NaOH反应;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

(1)溶质为NaOH和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pH=9

该溶液显____性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

有____生成

猜想(4)不成立

(3)取步骤

(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______

猜想

(1)和

(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写出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应用】

(1)经讨论可知实验步骤

(1)是多余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应注意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提出猜想】NaHCO3和Na2CO3

【设计实验】

(1)碱

(2)白色沉淀(3)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NaHCO3+2HCl═NaCl+H2O+CO2↑

【交流与应用】

(1)由于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三种物质都显碱性

(2)通入二氧化碳的量不能过多(或不能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5.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并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第5题图甲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与讨论】

(1)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氮气的作用是。

(2)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反应发生,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3)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如图乙中装置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第6题图乙

【实验验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固

体换成氧化铁粉末,若观察到A中和B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此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

(1)在实验验证时应对尾气进行处理,采用的方法是。

(2)炭粉还原氧化铁的试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8。

5.【实验与讨论】

(1)排出装置中的空气(3)c

【实验验证】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变浑浊

【实验反思】

(1)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囊收集等)

(2)大于

【解析】

【实验与讨论】

(1)装置中的空气会对实验有一定的干扰,所以要将空气排出。

(2)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应该用c装置,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将二氧化碳除去,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液体应沿着长导管排出。

【实验验证】当将图甲中的固体换成氧化铁时,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以和氧化铁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生成的铁粉是黑色固体。

【实验反思】

(1)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处理尾气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其点燃或收集。

(2)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所以当生成物中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时,生成物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当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3∶8时,就会有一氧化碳存在。

类型二鉴别类探究

6.实验桌上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

【讨论猜想】经过分析,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

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红:

氢氧化钠、硫酸钠;

小华:

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明:

碳酸钠、硫酸钠;

小亮: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

小红的猜想不正确。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得出结论:

小亮的猜想正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从而确定硫酸钡沉淀的存在。

(1)由实验可知碳酸钠是盐,但其溶液显______性。

(2)加入的稀盐酸“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讨论猜想】氯化铜

【进行实验】

(1)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

(2)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颜色不变(或溶液仍为红色)

试管中产生气泡,沉淀部分溶解(或试管中仍有沉淀存在)

NaOH+HCl═NaCl+H2O

【交流反思】

(1)碱

(2)使氢氧化钠、碳酸钡完全反应

类型三变质类探究

7.小明同学对实验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猜想与假设】①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②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OH溶液与FeCl3溶液会发生反应,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等现象出现;

②NaCl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

(1)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

(2)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取_______________于另一试管中,再加入少量FeCl3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