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端午节旅游文档格式.docx
《安徽端午节旅游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端午节旅游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吃个桃到老不用愁”。
端午节那天,淮北、蚌埠一带的小孩,手腕、脚腕和脖子上,要“缚花线”,据说可以辟邪、防溺水。
在民间,还捉蟾蜍做药等。
在合肥地区,有种特殊的食俗,就是端午要吃鳝鳖,叫“箭杆黄鳝马蹄鳖”。
此外,环巢湖一带,还流行一种“躲午”习俗,就是到了端午节正午,家家户户不举火,带着粽子等食品到野外进食,女儿嫁出去的,回娘家过节。
一方面,这里是楚国故地,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另外当地传说有一凶兽(实际是血吸虫、疟疾之类传染病的代称),到五月初五正午出来觅食,闻到哪家有炊灶香气,就来扑食,连带吃人。
厨灶之事,多为女人所为,所以媳妇要回娘家“躲午”。
肥西就有接女儿、女婿回家过节,岳父买草帽、毛巾送给女婿,送太阳伞给女儿。
郎溪等地也流行姑娘们走亲戚,已婚妇女归家省亲。
和县一带,端午节中饭称为“赏午”,要喝麦酒,吃鲥鱼、干鹅等荤食,中午还要在庭院中插筷子,以验正午。
怀宁一带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端午粑”,就是用精面粉和酒酿,放青桐叶或荷叶上,经过发酵后蒸熟,甜美清香。
黄山一带,除了吃粽子、绿豆糕外,还要吃“五黄”:
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咸蛋黄。
另外,还有挂香袋习俗等。
芜湖、当涂的龙舟比赛,都很有地方特色。
(来源:
新华网)
篇二:
安徽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日,为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与中秋、春节并称为三大节。
又称蒲节、天中节、端阳节。
端午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节日,其中有纪念历史名人的内容,也有民间防疫的活动。
〔贴端午符〕
皖中、皖南、皖西等地,端午前一二天,寺庙僧尼道士往往要给附近人家送端午符,符系木刻印于黄表纸上,有老人持剑形象,并有“五月五日午时姜尚在此诸邪回避”或“太公在此,诸邪回避”、“飞雄镇宅”等。
姜子牙为周初名臣,武王尊之为“尚父”,武王伐纣时,立过战功。
“封神榜”这部神话故事说姜子牙封了神位,在民间流传很广,视姜子牙(即姜太公、姜尚、飞雄)为镇魔驱邪的正直之神。
皖西山区还挂钟馗像或蜈蚣图形。
〔龙舟竞渡〕
划龙船是端午节中普遍流行的民俗。
凡有江河湖泊之处,在节日前后,各地龙舟竞赛,观者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传说是为吊念楚国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
龙舟竞赛也是体育活动,是舞蹈和锣鼓轰鸣的集体表演。
〔吃粽子〕
粽子为端午节的食品,传说是楚国屈原忧国之将亡,愤君主之昏庸,愤恨投汨罗江自杀,当地群众深爱屈原之刚直,为使蛟龙鱼虾不损害屈原的尸体,即自发纷纷地投粽子于江中以喂鱼虾,以此悼念屈原,此俗一直流传下来了。
〔吃水果〕
皖西六安舒城一带,有谚语说:
“端午吃个杏,到老不害病;
端午吃个桃,到老不用愁”。
〔插艾悬蒲〕
艾叶和菖蒲均为中草药,艾性温,有香味,并有去湿、暖肾、通筋、消毒、驱虫的功效。
端午节,家家户户在门首屋檐等处,插上艾和菖蒲,俗叫蒲剑、艾虎。
淮北有民谚:
“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王八盖”。
端午节,妈妈和姨娘为小孩做“香包”,系小孩脖上或衣扣中,香包里有艾叶和白芷等香草药,挂在身上,异香四溢,小虫不敢近身。
小姑娘们还将艾叶插头发上。
菖蒲艾叶有挥发性香味,对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卫生有作用。
〔小孩节日装饰〕
淮北一带,端午节那天,母亲用各色丝线合成彩绳,系在小孩手腕、脚腕和脖子上,叫“缚花线”,又叫“拴花线”、“长命缕”、“红耍线”。
据说可防溺水。
此线要到七月七才可去掉。
并要扔到屋顶上,传说是让喜鹊衔去飞天上搭仙桥,好让牛郎织女会面。
还有外祖父、姑母要用黄布为外孙和小侄儿们缝好肚兜、黄鞋,让他们节日时穿戴。
肚兜和鞋上绣虎头及“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名为“避五毒”。
年轻的姑娘将硬纸叠成棱锥形,内放白芷等香料,分别用各种丝
线做成彩色粽,或用各种碎布做成“如意香囊”,内放香料,外缀“同心结”穗和其它饰物,分别赠送女伴,系内衣裤带上,名曰“送香包”。
〔饮雄黄酒〕
端午节,家家户户中午都要饮雄黄酒,有的人家还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和肚脐处涂抹雄黄;
有的地方,还在小孩额头上写一个“王”字,寓意“兽中之王”。
蛇、虫、蚂蚁不敢侵犯,要保留三天时间,才将字洗去。
有的地方,在端午节那天,房间打扫之后,特别是厨房内,要洒上雄黄水,这可以灭虫杀菌。
用白酒浸雄黄,再泡上几块白矾,酒挥发后,成为雄黄矾。
这种雄黄矾打湿后,涂在被虫蚊叮咬的皮肤上,能起消毒止痒作用。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曾起过灭菌作用。
而按现代科学化验,雄黄是含有害物质硝、汞的矿物质,饮用对人体则是大有害处的。
〔端午节节令食品〕
全省各地,城乡都是在端午节吃粽子,粽为亲邻间馈赠的礼品。
皖西怀宁一带还吃“端午粑”。
这种端午粑用精面粉和酒酿,放青桐叶或荷叶上,经过发酵后蒸熟,甜美清香,别有风味。
和县一带,节日中午饭,谓之“赏午”,要喝麦酒,吃鲥鱼、干鹅等荤食。
中午时,插筷子于庭中,以验正午。
当涂一带,吃粽子,还吃“五红”菜,就是虾子、黄鳝、咸鸭蛋、苋菜、雄黄酒。
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炒蚕豆给小孩吃,说是“炒虫蚁”,小孩就不会被虫蚊干扰了。
〔其他习俗〕
端午节前,分居的儿子要给父母送鸡、鱼、肉、酒。
女婿也要给岳父母送节礼,以示孝敬。
有些地方,娘家要接已嫁女儿回家过节。
已订婚的姑娘,亦由婆家接去过节,并赠送草帽、雨伞、毛巾、扇子等礼物。
皖西、皖南一带,农村小学家长要给老师送粽子、鸭蛋等礼物,以示敬重师长。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
安徽端午节旅游)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
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
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篇三:
泾县20XX年端午节小长假旅游市场综述
端午节”假期,泾县共接待游客5.62万人次,同比增长27.43%;
旅游收入达1506万元,同比增长28.94%。
实现了“平安、满意、零投诉”的目标。
综观旅游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强势宣传显成效。
上半年,该县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平面宣传的力度。
开展公交站台旅游导览图展示和布幕广告、泾川十景手工绘画宣传,在城区进行宣传造势。
二是注重打造网络媒体宣传平台。
开通了泾县旅游局官方微博利用新媒体的营销优势进行宣传推介。
三是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捆绑营销”活动和省电视台“幸运轮到你”栏目宣传活动,借力营销。
四是充分发挥泾县风景游客集散中心在开拓市场上的主导作用,组织景区、旅行社参加青岛国际旅游交易会、宜兴、湖州(宣城)旅游推介会,与江苏无锡、江阴、常熟、丹阳和浙江湖州等市县的旅游局签订了区域旅游合作协议。
端午节期间,来至江、浙等地的游客达50%。
节前准备扎实有效。
节前,县旅游局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对全县旅游安全、消防安全和市场秩序进行大检查,对旅游车辆、游乐设施、宾馆消防、食品卫生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旅游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预案、开展安全教育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指出安全隐患和漏洞,限期整改。
涉旅企事业单位也结合各自实际,对旅游设施进行检修和整改,完善安全预案、警示标志,开展安全检查和市场整顿,确保了全县假日旅游安全和市场规范有序。
自助自驾持续红火。
小长假期间,近郊自驾游、农家乐休闲游持续升温,县内及周边地区的不少自驾游客是合家出游,在欣赏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绝妙的自然风光,享受安全、快捷、优质、热情服务。
据统计,小长假3天,查济、桃花潭、宣纸文化园、水墨汀溪等等主要景区自驾游客比例达到80%,重点景区周边农家乐上座率达到80%,部分餐饮点呈现游客排队的景象。
乡村旅游热度不减。
该县农家乐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和形式有了很大的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高,通过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能够适应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
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广大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并参与钓鱼、采摘、摄影采风等游乐项目,已成为时尚。
据统计小长假期间,该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1.3万人。
文化休闲游仍是热点。
端午节期间,参观宣纸制作工艺流程,体验宣纸捞制过程,了解宣纸起源和发展历史,在宣纸文化园里,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桃花潭景区划龙舟、赏美景,在查济景区游客们悠闲地行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欣赏着两边古老的建筑。
在江南第一漂景区,高考完的学生们在竹筏上打水仗,感受着夏日的清凉;
在水墨汀溪景区学子们在高空滑翔中,享受着征服的快感。
据统计,小长假期间宣纸文化园、桃花潭景区、查济景区、江南第一漂景区、赤滩景区、水墨汀溪景区共接待游客
1.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