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523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工程师考试2006年上半年下午试题解析.doc

试题一(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小区采用HFC接入Internet的解决方案进行网络设计,网络结构如图C4-1-1所示。

 

图C4-1-1

【问题1】(3分)

  网络设计流程通常由以下五阶段组成:

  A.确定网络物理结构

  B.确定网络逻辑结构

  C.对现有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

  D.安装和维护

  E.需求分析

  根据网络开发设计的过程,给出上述五个阶段的先后排序:

(1)。

试题解析:

  【问题1】主要考查了网络系统设计工程的相关知识。

  根据网络系统的生命周期,一般网络系统工程的基本过程为需求分析、总体规划、详细设计、布线实施、运行使用、管理维护和升级改造。

  进行总体规划时必须首先对现有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才确定网络逻辑结构,而详细设计便是确定网络点和布线图等,属于确定网络物理结构的内容。

  由此可得顺序为:

需求分析-对现有网络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网络逻辑结构-确定网络物理结构-安装和维护。

答案:

  

(1)ECBAD

【问题2】(5分)

  为图C4-1-1中

(2)~(6)处选择对应的设备名称,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备选设备:

CMTS、以太网交换机、光收发器、光电转换节点、CableModem

试题解析:

  根据HFC接入网的原理,经路由器出来的数据先是经过以太网交换机转发到不同的地方,其中有的数据传送到服务器,有的传到CMTS(CableModemTerminationSystem,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为计算机网络通信合理分配下行和上行载频频率、高速数据调制解调和上下行通道的数据交换,再经过合成器和分离器进入光收发器,有光收发器传到光电转换节点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就到了用户端的CableModem。

答案:

(2)以太网交换机         (3)CMTS         (4)光收发器

(5)光电转换节点         (6)CableModem

【问题3】(2分)

  在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填写图C4-1-1中(7)、(8)处对应的传输介质。

试题解析:

  光纤不仅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且不满足视频传输的需求。

其数据传输率能达几千Mbps。

如果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传输范围能达到6-8km,因此在光电转换之前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比较合适。

同轴电缆可用来传输视频、数据信号。

传输模拟信号时其频率能达到300-400MHz。

高速数据传输率能达到50Mbps。

适合传输视频、数据等,适用点到点、点到多点的连接。

答案:

(7)光纤               (8)CATV电缆(或回答同轴电缆)

【问题4】(3分)

  CableModem接收从CMTS发送来的(9)调制信号,经解调后重建以太帧。

在相反方向上,接收到的以太帧被封装在时隙中,经(10)调制后,通过HFC网络的上行信道传送给CMTS。

  (9)A.QAM     B.QPSK       C.GMSK    D.DMT 

  (10)A.QAM     B.QPSK        C.GMSK     D.DMT 

试题解析:

  在HFC网络用户端系统中,CableModem是放在用户家中的终端设备,连接用户的PC机和HFC网络,提供用户数据的接入。

HFC数据通信系统的用户端设备CM是用户端PC和HFC网络的连接设备。

它支持HFC网络中的CMTS和用户PC之间的通信。

与CMTS组成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

CableModem接收从CMTS发送来的QAM调制信号并解调,然后转换成MPEG2-TS数据帧的形式,以重建传向Ethernet接口的以太帧。

在相反方向上,从PC机接收到的以太帧被封装在时隙中,经QPSK调制后,通过HFC网络的上行数据通路传送给CMTS。

答案:

  (9)A                  (10)B

【问题5】(2分)

  有线电视HFC网络的上、下行信道是非对称的,容易产生噪声、影响传输质量的是上行信道还是下行信道?

试题解析:

  HFC网络上行通道的噪声与干扰主要来源于结构噪声和侵入噪声,前者是由于各种设备的热噪声引起,而后者是由于外部电磁辐射引起。

HFC的同轴电缆部分是一点到多点结构,对于用户至前端的上行信号面言,同一光节点的用户共用上行带宽,这样用户端、分支器、分配器等设备引入的各种噪声从树枝向树干汇集,在上行通道中积累,使用权前端形成所谓的噪声漏斗效应,这些噪声由多种成份组成,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持久性,再加上下行频带中众多信号的互调干扰也有一部分落入上行频带,结果使上行通道中的干扰的噪声非常严重。

目前解决上行信道噪声的主要手段是以工程设计与施工降噪为主。

答案:

上行信道

 试题二(15分)

  阅读一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8,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Linux系统开机引导是首先启动内核,由内核检查和初始化硬件设备,载入设备的驱动程序模块,安装root文件系统,然后内核将启动一个名为init的进程。

在init运行完成并启动其他必要的后续进程后,系统开始运行,引导过程结束。

Init进程启动时需要读取inittab配置文件,该文件确定init在系统启动和关机时的工作特性。

典型的inittab文件内容见以下清单:

#

#inittab      ThisfiledescribleshowtheINITprocessshouldsetup

#         thesysteminacertainrun-level

#

#Defaultrunlevel.TherunlevelsusedbyRHSare:

#   0¬–halt(DoNOTsetinitdefaulttothis)

#   1–Singleusermode

#   2–Multiuser,withoutNFS(Thesameas3,ifyoudonothavenetworking)

#   3–Fullmultiusermode

#   4–unused

#   5–X11

#   6–reboot(DoNOTsetinitdefaulttothis)

#

Id:

5:

initdefault:

#Systeminitialization

si:

:

sysinit:

/etc/rc.d/rc.sysinit

10:

0:

wait:

/etc/rc.d/rc0

11:

1:

wait:

/etc/rc.d/rc1

12:

2:

wait:

/etc/rc.d/rc2

13:

3:

wait:

/etc/rc.d/rc3

14:

4:

wait:

/etc/rc.d/rc4

15:

5:

wait:

/etc/rc.d/rc5

16:

6:

wait:

/etc/rc.d/rc6

#TrapCTRL–ALT–DELETE

ca:

:

ctrlaltdel:

/sbin/shutdown–t3–rnow

#WhenourUPStellsuspowerhasfailed,assumewehaveafewminutes

#ofpowerleft.   Scheduleashutdownfor2minutesfrommnow.

   #Thisdoes,ofcouse,assumeyouhavepowerdinstalledandyour

#UPSconnectedandworkingcorrectly.

Pf:

:

powerfail:

/sbin/shutdowm–f–h+2“PowerRestored;ShutdownCancelled”

#Rungettysinstandardrunlevels

1:

2345:

repawn:

/sbin/mingettytty1

2:

2345:

repawn:

/sbin/mingettytty2

3:

2345:

repawn:

/sbin/mingettytty3

4:

2345:

repawn:

/sbin/mingettytty4

5:

2345:

repawn:

/sbin/mingettytty5

6:

2345:

repawn:

/sbin/mingettytty6

#Runxdminrunlevel5

X:

5:

respawn:

/etc/X11/prefdm–nodaemom

【问题1】(2分)

  启动init进程前不需要经过

(1)步骤。

   A.LILO加载内核    B.检测内存 

   C.加载文件系统       D.启动网络支持 

答案:

D

【问题2】(2分)

  Inittab文件存放在

(2)目录中。

A./etc    B./boot    C./sbin       D./root 

答案:

A

【问题3】(2分)

  Linix系统运行级别3工作在(3)状态。

   A.单用户字符模式    B.多用户字符模式 

   C.单用户图形模式    D.多用户图形模式 

答案:

B

【问题4】(2分)

  根据说明中inittab文件的内容,系统引导成功后,工作在(4)状态。

   A.单用户字符模式    B.多用户字符模式 

   C.单用户图形模式    D.多用户图形模式 

试题解析:

“Id:

5:

initdefault:

”表示运行在级别5上,级别5是X11(多用户图形模式)。

答案:

D

【问题5】(2分)

  在系统控制台,(5)用Ctrl+Alt+Delete组合键来重新引导服务器。

  A.允许    B.不允许 

试题解析:

“ca:

:

ctrlaltdel:

/sbin/shutdown–t3–rnow”表示Ctrl+Alt+Delete组合键启动shutdown命令立即启动。

答案:

A

【问题6】(2分)

  假设root用户执行”init0”命令,系统将会(6) 。

  A.暂停    B.关机 C.重新启动    D.初始化 

试题解析:

  立即按照级别0进行初始化。

级别0是“halt”,关机。

答案:

B

【问题7】(2分)

  root用户执行”psaux|grepinit”命令,得到init的PID是(7) 。

  A.0       B.1       C.2          D.3 

试题解析:

  psaux:

列出系统中所有的进程的详细情况。

  系统启动后的第一个进程是INIT进程,其PID为1,是唯一一个由系统内核直接运行的进程。

答案:

B

【问题8】(1分)

  根据上述inittab文件的内容,系统在引导过程结束前,至少还要执行(8)进程。

  A.rc.sysinit

  B.rc.sysinit和rc5

  C.rc.sysinit、rc0、rc1、rc2、rc3、rc4、rc5和rc6

  D.rc0、rc1、rc2、rc3、rc4、rc5和rc6

试题解析:

  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答案:

B

试题三(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6,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