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780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义后真题答案Word格式.docx

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

”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

要求:

简明、完整。

不超过2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概括+分析题,侧重考查概括基础上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1、2、4、5、6。

本题要求“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所以首先要对“三善”进行一定的具体展开,注意把材料中内容进行归纳集中,具体说明三善的具体涵义。

由于是谈认识,可以进行些适当的引申。

最后再合起来,简明扼要地点出黄河自身规律和其健康生命的关系。

参考答案

黄河自身规律主要体现在三善上,“善淤”指黄河由于流域地质地貌、生态破坏等原因致使携带泥沙多,在中下游大量淤积而堵塞河道;

“善决”指黄河容易决堤,甚至三年两决口;

“善徙”指黄河容易改道,可谓百年一改道;

千百年来经常如此。

当遵循这种自然本性开发治理黄河时,成效就显著,经济社会生态就可以协调发展,反之则可能适得其反,这也构成了黄河自身规律的一方面。

只有从黄河自身实际出发,才能维护和增进黄河的健康生命。

【199字】

2.“给定材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

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

(10分)

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本题是单一式的概括题,侧重考查依据给定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

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5.。

解题关键是要对“材料5”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提炼,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答案要点的全面性。

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了800年,主要是由于针对黄河特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具体来说,第一,政府重视,投入巨大;

第二,行河路线较优,选用的黄河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

第三,疏浚汴渠,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分水分沙,第四,修建了黄河大堤;

第五,河堤上隔段开凿水门,使洪水灌注入周边湖泊和洼地。

第六,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减少了黄河输沙量;

第七,中游地区大暴雨较少,水患威胁小。

【196字】

二、“给定材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

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这是一道概括加对策题(案例启示类),侧重考查概括基础上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要点主要分布在材料3.

题目要求“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所以答案要分成两部分,首先概括生态危机的表现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

然后,就如何治理黄河谈谈从中所获得的启示。

注意,要分清其中的经验教训,要以对策的语言表达出来。

标准答案

首先要概括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这三条大河的生态危机(2分);

其次要总结出这三条大河危机的具体表现:

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分);

再次要概括出各国政府针对出现的生态问题,采取了种种措施(2分),并举出具体措施:

出台相关法律,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估。

(2分)。

关于对治理黄河的启示主要有三条:

第一是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4分);

第二是立法和严格执法(4分);

第三是对生态环境现状做综合评估,并采取一些具体措施(4分)。

因过度开发,未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密西西比河等流域爆发生态危机。

表现在:

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积极行动,多策并举:

美国十分重视,但落实不到位,也缺乏全面规划;

巴西制定森林保护法律,但是执法不力;

埃及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这启示我们,治理黄河要统筹规划,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说来,就是:

第一,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第二,依法治黄,完善法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第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在对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建设人工湿地工程,保护植被,进行流域综合治理。

【299字】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

宣传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

请参考“给定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切合主题;

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本题作答不超过400字。

这是一道公文题,侧重考查概括、分析基础上的公文写作能力。

要在全篇材料中找寻答案要点。

题目中已经明确要求宣传手册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因此每一部分具体写出内容要点即可。

这些内容要点基本上都来自材料,找到找到解题答题的角度,把同类的内容合并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手册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行文时可以适当凸显,四个部分中亦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为重点。

宣传手册的要点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黄河源流。

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源头和流经地。

二、黄河景观。

以壶口瀑布等为例。

黄河与中华文明:

一、中华文明的印记。

以宫殿、青铜器、甲骨文、秦腔、豫剧等为例。

二、地杰人灵。

介绍黄河流域出现的历史伟人。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黄河脾气。

通俗形象地介绍黄河的“善淤”、“善决”、“善徙”特性。

二、黄河的惩罚。

介绍黄河的危害,如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生态破坏等。

三、黄河的福泽。

介绍历史和当代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情况,如大禹治水、王景治黄、三门峡水库等。

四、情系黄河。

介绍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于黄河治理开发的关怀和重视。

黄河精神万古传:

一、弘扬黄河精神。

即适应自然又征服自然,在治理和开发的过程中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厚德载物等。

二、传承黄河文化。

如发展文宣、旅游等。

号召广大青少年作为黄河子女,要进一步弘扬黄河精神,让黄河更好地为中华民族造福。

【394字】

四、“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题目解析:

阅卷老师已明确规定了黄河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1、孕育生灵、滋养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2、锲而不舍、生生不息的坚定执着精神;

3、勇敢向前、不畏艰难的开拓进取精神;

4、自我否定、自我调节的主动适应精神;

5、胸怀博大、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

6、也体现了人类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科学创新精神。

阅卷老师将文章分为四类八档。

一类文:

31-40分。

对黄河精神的内涵有充分的认知并清楚表述出来;

能恰当联系实际充分论证;

结构完整合理;

行文流畅。

结构完整指的是,按照黄河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黄河精神,如何弘扬黄河精神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证。

或者每一个黄河精神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论述,形成一个个小分论点也可以。

对黄河精神内涵的把握,多多益善。

二类文:

21-30分。

对黄河精神的内涵有明确认知并表述出来;

结构较完整;

论证充分;

对黄河精神内涵的认知六个至少有一个。

三类文:

11-20分。

明确提及黄河精神内涵,但无论证;

或者有论证,但无主题明确观点。

不说黄河精神是什么,大谈弘扬黄河精神,11-14分。

说出来一个内涵,论证跑题了,比如大谈如何治理黄河,16-20分。

四类文:

0-10分。

脱离黄河精神。

字数严重不足的(不足300字),直接给0-5分。

有一定文字能力,6-10分。

无标题,在原得分基础上直接扣两分。

2011年国考地市级《申论》解析

主要反映两方面内容:

一是打工子弟学校办学的困境,二是农民工子弟上学困难重重。

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表现及其原因。

L县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民倾全力支持教育发展,其中贫困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更大,原因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学受教育上。

柳延希望小学被撤并后的现状的未来。

希望小学被撤并的原因探析。

许多学者对乡村文化衰落的担忧和焦虑。

二、材料结构

材料1、5、7主要是提出问题,

材料2、6主要是分析问题原因,

材料3、4主要是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

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

准确、全面、有条理。

所属题型:

概括题。

考察能力:

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答题思路:

此题材料的来源是材料1、2,概括的对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答题的要点是“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

显然,出题人并不是简单的要考生对材料中细节部分进行摘抄,而是根据细节部分进行归纳和概括。

而且题目要求“全面”,即材料中所有问题的表现都要概括出来。

材料中提及较多细节性描述,但较为重要的几句话分是“在垃圾场边的平房里”、“在一片荒芜的菜地里”,“校方要收取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敢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投资”、“这类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孩子还得回去考”、“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

题目中要求的“有条理”是希望考生分条作答,同时做到总分结合;

“不超过200字”意味着考生只有8行方格用来书写答案。

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学校和农民工子女三个方面。

1、公办学校:

入学门槛高。

2、农民工子女学校:

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

没有办学资质和合法地位,缺少政府支持;

教师队伍不稳定,生源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农民工子女:

出现辍学现象;

心理出现“边缘化”现象;

无法参加当地高考;

某些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

(161个字)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

要求:

准确、简明。

不超过150字。

综合分析题

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题材料来源是材料4,分析的对象的“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句话,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的语义和语境,透过这句话的表象,看到这句话的本质。

材料4的开头提出一部分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在付出了巨大的教育成本之后,却未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获取预期的回报,此种“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此时,出题人巧妙的借用一位下乡支教的大学生之口指出,农民工面对此种困境,仍然执着的把希望寄托在通过教育层次的提升来改变自身命运,其目的在于呼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显然,这位大学生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对农村教育的境况有较为直观的了解,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并且此题要求“简明”,且限定了150字的字数上限,即用6行方格来回答。

“困境中的不绝希望”是指在教育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子女在高校生源中比例持续下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尽管很多农村家长会面临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困境,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支持教育事业,警醒我们必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和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就业难的问题,其实促进教育公平。

(137个字)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乡村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

(20分)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公文类题型

归纳概括能力和机关文书写作能力

此题材料来源是材料3,回答此题要注意虚拟身份,即“以县教育局的名义”,文体是“一封信”,对象是“乡村中小学家长”,目的是“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其更好的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材料的仔细阅读,我们发现材料中分别提到了宏观的工作思路:

“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

微观的工作步骤:

“其一,联村办寄宿制学校”、“其二,创办民族寄宿制学校”、“其三,创建边境形象学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出题人是以一种机关文书写作的形式,以“信”为载体,考察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本题的答案都可以通过材料找到。

公开信要写得有声有色,要写得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这封公开信要起到使家长支持寄宿制的效果,要有这样效果不能只靠喊口号。

这封公开信的主干内容可以围绕不寄宿的坏处,寄宿制的好处,寄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

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作为重点。

目的只有一个:

打消家长的顾虑,让他们对寄宿制放心。

《给各村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你们好!

我县人口的自然分布十分分散,这给学校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

以前我们采取的是全面开花,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分散了教学资源,造成了学校多而不好。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我们决定撤并一些学校。

这样一来孩子可能需要去更远的地方上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推行寄宿制。

有的家长可能不愿意孩子离自己太远。

大家的心情都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是否有想过,孩子迟早需要自己独立。

寄宿能够起到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成长壮大。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的饮食和安全。

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寄宿制的学校将采取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使孩子有安定的环境。

寄宿的费用问题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努力的通过财政补贴,积极申请社会援助,将寄宿的费用降到最低。

家长们,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

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让孩子有力量去托起明天的希望。

县教育局

2010-12-5

三、假设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

(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

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综合分析题和对策题

考察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题是把原因分析题和对策放在一起考察的,而且,材料来源是材料5、6。

材料中提到“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让很多农村小学陷入“沉睡”状态”、“娃娃少,成本太高了”、“每个月还要给请来的教师、司机开工资,不赚钱不说,还赔钱了”、“实行希望工程战略重点转移:

由过去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普遍救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

而希望小学也由起初的硬件建设为主,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设施软件建设为主”、“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以上的希望小学遭废弃的主要原因。

题目的第二问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做到“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意味着对策要与原因相对应,而且做到有操作性。

考生要答好此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

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如下:

1、农村教育布局调整,部分中小学遭遇撤销或合并;

2、师资和生源数量锐减,学校难以维系;

3、希望工程总体战略调整;

4、部分子女随迁;

5、农村税费紧张,有效投入降低。

建议如下:

一、合理调整农村教育资源布局,希望小学的修建应符合教育布局调整计划;

二、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资金的投入,建立乡村图书馆、村文化活动中心等村民文化娱乐场所,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稳定师资和生源;

三、完善希望工程总体战略,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四、加大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在政策上、资金上予以倾斜,充分发挥民办学校吸纳学生的能力。

五、妥善处理村希望小学的闲置资产,通过拍卖或承租等方式,把所得经费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当中。

(341个字)

四、“给定材料7”的划线部分写到:

“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

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

”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题目解析

本次申论材料虽然大部分是写农民子女教育的种种问题,但这里要求写的文章主旨却落在对乡村文化思考上。

作答要求的第二条要求——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因此作文的角度可以从乡村文化的衰落现象与原因谈起,再结合当今现实中乡村文化的一些问题来谈。

思路解析

给定材料7中的划线部分句子,引自钱理群的《活着的理由》一书中“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一章节。

材料7在整个材料中是总结全文,反映的是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问题。

因此在文章的立意上要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来谈,可以从乡村文化、教育的重建角度写成策论文。

结构如下:

第一段:

描述当前乡村文化、教育的现状,并引出论点。

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的内涵,威胁到农民生存的根基。

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使我们不得不正面“乡村文化、教育的重建”这个话题。

第二段:

简要分析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

1、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2、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三段至五段:

从各个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论证总论点。

1、重塑乡村文化在整个社会、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

2、摆正工业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地位关系。

3、挖掘、培育乡村本土资源和引入外部文化资源相结合。

第六段:

结尾,呼应开头,强化论点。

再次强调乡村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再写希望乡村文化重归繁荣的愿景。

2010年北京市下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解析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我国民众读书现状不令人满意的原因。

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社会尚未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影响力不够;

读书功利化和快餐化倾向严重,这也将冲淡了人文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

学校、家庭等对学生、子女读书的引导不够;

由于书价偏高,超出部分民众的购买力,也是造成当下读书现状的一大因子。

二、根据写给材料,结合当前实际,就“现在出书有些滥,一些书质量不高,甚至有些书不起好作用”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解决建议。

(20分)

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解决争议问题要从如下角度去展开:

对于作者而言,要提升自身修养,提高书的质量;

对于政府来说,要加强对出版部门、图书市场、发行部门等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有关出版发行部门,要加强自律,把好书的质量关,共同抵制劣质书刊,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社会各界要肩负社会责任,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之风;

有关部门要推进图书的评介工作,图书馆在选书时要保证书的质量;

此外,读者自身要增强辨别力,要自觉抵制滥书。

三、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各级党政部门为什么应当多读书、读好书。

(20分)

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首先,作为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还有利于增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其次,按照中央精神,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为全民多读书、读好书做出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性社会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再次,建立书香机关,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增强民众对党、政府的信心和信任,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四、思考材料1中划线的句子,拟定一篇议论文。

(40分)

(1)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写作思路

可以说,谁在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不仅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了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将直接影响到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仔细阅读划线句子,牢固抓住读书的三个热门词汇、与人、民族、国家展开即可。

注意,在写作的过程中,把握好这样两个层次的关系:

第一步骤:

是突出读书——文化软实力——未来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这是文章写作的宏观明线;

第二步骤:

是从读书这一角度切入,论证清楚谁读、读什么、怎么读这三个基本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步骤:

把二者结合起来,即可。

建议:

本文最好写议论文,而不要写成策论文,比较容易展开。

2011年广东省申论——答案

问题一:

请根据材料1—3,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概括出我国现阶段职业病发病的特点。

(本题30分)

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本题答案有5个要点,每个要点6分,如下:

1、职业病发病的行业多;

2、职业病患者中最大的群体为尘肺病患者(占70.2%),其次为职业中毒群体(占19.1%);

3、职业病爆发呈现集体爆发的态势;

4、职业病潜伏期长,危害性大;

5、职业病出现了新的种类。

问题二:

请根据材料6,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分析说明“张海超事件”中职业病诊断鉴定难的主要原因。

(本题20分)

分析全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本题答案有4个要点,每个要点5分,如下:

1、诊断机构处于垄断地位(只有指定机构有做职业病诊断的资格,不作为,乱作为);

2、监管缺失(鉴定机构不履行职责);

3、诊断鉴定程序多、所需时间长;

4、企业不配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