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429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102129Word文档格式.docx

(1)春温:

因于冬受微寒,伏于肌肤而不即发,或因冬不藏精,伏于少阴而不即发,皆待来春加感外寒,触动伏气乃发焉。

其初起,头身皆痛,寒热无汗,咳嗽口渴,舌苔浮白,脉息举之有余,或弦或紧,寻之或滑或数.此宜辛温解表法。

(2)风温:

风温之病,发于当春厥阴风木行令之时,少阴君火初交之际。

为病之源,与春温仿佛。

其证头痛恶风,身热自汗,咳嗽口渴,舌苔微白,脉浮而数者,当用辛凉解表法。

(3)温病:

冬受寒气,伏而不发,久化为热,必待来年春风之后,天令温暖,阳气弛张,伏气自内而动,一达于外,表里皆热。

其证口渴引饮,不恶寒而恶热,脉形愈按愈盛,无汗者,只宜清凉透邪法;

有汗者,清热保津法;

倘脉沉实,口渴谵语,舌苔干燥,宜润下救津法。

 

(4)温毒:

由于冬令过暖,人感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出,表里皆热,风温、温病、冬温、误用辛温,亦可成为是病。

其证心热烦渴,咳嗽喉痛,舌绛苔黄,宜用清热解毒法,加甘、桔梗治之。

(5)晚发:

初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之温病晚发一

节,故名晚发病也。

其证头痛发热,或恶风恶寒,或有汗无汗,或烦燥,或口渴,脉来洪数者是也,当辨明因寒因风而触发,始可定其辛温辛凉之法治之。

2.新感为病:

春伤于风,而为新感。

(1)伤风:

即仲景中风伤卫之证。

初起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宜解肌散表法。

(2)冒风:

风邪冒于皮毛,未传经人里,轻为冒,重为伤,叉重则为中。

证见恶风,微热,鼻塞声重,头痛,咳嗽,脉来襦滑而不浮缓,宜微辛轻解法。

(3)中风:

如矢石之中人,骤然而至,可见忽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喎斜舌强,痰响喉间等证。

分中经、中络、中腑、中脏治之。

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经也,用顺气搜风法;

口眼喎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用活血祛风法;

昏不识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用宣窍导痰法,益以百顺丸治之;

神昏不语,唇缓涎流,邪在脏也,亦宜宣窍导痰法,佐以牛黄清心丸治之。

(4)风寒:

凤寒为病,而较风为重,寒热头痛,汗出不多,或咳嗽或体痠,脉来浮大,或兼弦紧,宜辛温解表法。

(5)风热:

春应温而过热,为非时之气,所感之者,即为风热。

其初起寒微热甚,头痛昏,或汗多,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黄,舌起黄苔,脉来浮数,当用辛凉解表法。

(6)风温:

春夏之交,病如伤寒,为风温。

其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骨节烦疼,体重微肿,小便欠利,脉来浮缓,宜用两解太阳法。

(7)寒疫:

春应温而反寒,病之者皆相同,是为寒疫。

初起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人迎之脉浮紧,宜用辛温解表法。

(二)夏令时病

1.伏气为病: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是为伏气为病。

(l)飧泄:

致病之由,乃风邪也,木胜也,寒风也,脾虚也,伏气也。

良由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失条达,郁伏于脾土之中,中土虚寒,则风木更胜,而脾土更不主升,反下陷而为泄也。

当春升发之令而不得发,交夏而为斯证矣。

其脉两关不调,或弦或缓,肠鸣腹痛,完谷不消,宜以培中泻木法治之。

飧泄之病,属虚者多,属实者少。

(2)洞泄:

风木之邪,留连既久,木气克土,则仓廪不藏而为洞泄。

其证脉象软缓乏力,

或关脉兼弦,身重神疲,肢体懈怠,下利清各,小便短赤,用培中泻术法加苍术、泽泻冶之。

(3)寒泻:

感受乎寒,寒气内袭于脾,脾阳虚而不司运化,清阳下隐而为便泻。

所下澄彻清冷,俨如鸭粪,腹中绵痛,小便清白,脉来缓急近迟,宜暖培卑监法去西潞、益智,加术香、查炭治之。

(4)火泻:

即热泻。

卒暴注泻,泻出如射,粪出各谷道,犹如汤热,舡门焦痛难禁,腹内鸣响而痛,痛一阵,泻一阵,泻后复滞,脉必数至,舌必苔黄,尿必赤涩,口必作渴,宜用通利州都法去苍术,加芩连治之。

(5)暑泻:

长夏暑湿之时,患泻者多为暑泻。

泻出稠粘,小便热赤,脉来濡数,其或沉滑,面垢有汗,口渴喜凉,通体热似火炎,宜用清凉涤暑法。

(6)湿泻:

湿侵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致阑门不克泌清别浊,水谷并入大肠而为湿

泻。

脉来缓涩,泻水而不腹痛,胸前痞闷,口不作渴,小便黄赤,亦或有腹中微痛,大便稀溏之证,宜通利州都法。

(7)痰泻:

因痰而致泻,其脉弦滑,胸腹逃闷,头晕恶心,神色不瘁,或时泻,或时不泻,宜以化痰顺气法治之。

(8)食泻:

即胃泻。

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食积太仓,遂成便泻。

其脉气口紧盛,或右关沉滑;

其证咽酸嗳臭,胸脘痞闷,恶闻食臭,腹痛甚而不泻,得泻而腹痛遂松,用查曲平胃法治之。

又有饮泻,水渍于胃而然,宜用增损胃苓法,去厚朴、苍术,加白术、甘草治之。

(9)风痢:

春令伤乎风邪,风术内干,损其胃气,则上升清阳之气,反内陷而为飧泄,久则传太阴而为肠澼,因风而致,故谓之风痢。

其证先作泻而后作痢,脉象每见沉小而弦,腹微痛而有后重,似肠风而下清血。

体素寒者,宜用培中泻木法,加木香、苍术治之;

素热者,宜本法去吴芋、炮姜,加芩、连、煨葛治之;

胸闷尿赤者,佐赤苓、泽泻,吞酸嗳腐者,佐山楂、厚朴。

(10)寒痢:

困热贪凉,过食生冷,而致泻痢,其证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宜用暖培卑监法佐山楂、木香治之。

寒痢亦有便赤色者。

(11)热痢:

起于夏秋之变,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于脾胃,脾不健运,胃不消导,热挟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脉滑数有力,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畏热,小便热赤,痢下赤色,或如鱼脑,稠粘而秽,宜清痢荡积法,亦以楂肉、槟榔治之。

(12)湿痢:

腹绵痛而后坠,胸痞闷而不渴,不思谷食,小便清白,或微黄,痢下色白,或如豆汁,脉缓近迟,宜温化湿邪法加木香治之。

(13)噤口痢:

下痢不食,或呕不能食也,拟用调中开噤法,细别其脉而治之。

(14)水谷痢糟粕脓血杂下,腹中微痛,登圊频频,饮食少餐,四肢困倦,脉细缓无力,

或关部兼弦,此因脾胃虚寒,宜暖培卑监法治之。

(15)休息痢:

下痢屡发屡止,久而不愈,面色萎黄,脉形濡滑,当审其因而治之。

(16)五色痢:

五色脓血相杂而下,有虚有实,分别治之,虚则宜用补火生士法,实则宜

用清痢荡积法。

夏伤于暑而为病,谓之新感。

(1)伤暑:

阴暑者,因热而纳凉得之,其脉浮弦有力,或浮紧,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不烦,肌肤大热而无汗,宜辛温解表法去防风,加香茹、藿香治之;

阳暑者,劳务于烈日下而得之,其脉浮洪有力,或洪数,面垢喘咳,壮热心烦,口渴欲饮,蒸蒸自汗,宜用清凉涤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参治之。

(2)冒暑:

偶然感冒暑邪,较伤暑为轻,其证头晕,寒热,汗出,咳嗽等,宜以清凉涤暑法加杏仁、蒌壳治之。

(3)中暑:

即中暍。

突然闷倒,昏不知人,躯热汗微,气喘不语,牙关微紧,脉洪濡,或滑而数,宜清暑开痰法。

若手足厥冷,名暑厥,宜用苏合丸或来复丹,或以蒜水灌之,继进却暑调元法为治。

(4)暑风:

暑热极盛,金被火刑,木无所畏,风从内生,卒然昏倒,四肢抽搐,神识不清,脉多弦劲或洪大,或滑数,拟用清离定巽法佐以郁金、川贝治之。

(5)暑温.较阳暑轻可,右脉胜于左部,或洪或数,舌苔微白,或黄而润,身热有汗.或口

渴,或咳嗽,用清凉涤暑法加减治之。

(6)暑咳:

暑热入肺而为咳,脉濡滑而为数,两寸有力而强,咳逆乏痰,或身热口渴,或胸闷胁痛,宜清宣金脏法加滑石、甘草治之。

(7)暑瘵:

暑月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烦热口渴,咳嗽气喘,脉浮取则洪,中取则空,沉取复有。

体实者,用清宜金脏法加枯芩、黑栀治之;

体虚者,以祛暑调元法去石膏、半夏、粳米,加鲜地、鲜斛、鲜藕节治之。

(8)霍乱:

在夏秋为多。

得之于风、寒、暑、热、饮食生冷之邪,杂糅交病于中,其证呕吐泻利,腹中大痛,脉多微涩,或沉或浮,或大或虚,宜治乱保安法加减主之。

(9)痧气:

体气不实,偶触粪土污秽之气,即腹痛闷乱,名白痧。

但不尽六气所触,总宜芳香化浊法治之。

(10)秽浊:

多发于夏秋之间,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

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

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脉带钝者是也。

然有暑湿之分,均宜芳香化浊法治之。

(11)疰夏:

每逢夏秋之交,日长暴暖,忽然眩晕,头疼,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频呵欠,心烦自汗,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

(12)热病:

较晚发更发于晚,比诸温更伙于深。

初病即发热汗出,口渴心烦,不恶寒而

反恶热,脉来洪大,宜清凉透邪法,热势不衰,继而清凉荡热法。

(13)霉湿:

梅雨之时,胸痞腹闷,身热有汗,时欲恶心,右脉极钝,舌苔白滑,为霉湿,宜以芳香化浊法治之。

若太阳、少阴同病,而身痛腰疼,恶寒发热,宜用二活同祛法。

(三)秋令时病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谓之伏气为病。

(1)诸疟:

谓夏夸伤于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则舍于营,复感秋气凉风,与卫并居,则暑与风凉合邪,遂成疟矣。

疟之为病,非止一端,当分暑疟、风疟、寒疟、湿疟,瘴疟、瘅疟、牝疟、痰疟、食疟、痉疟、鬼疟、虚疟、劳疟、疟母、三日疟等而分治之(具体脉证治法从略)。

(2)伏暑:

亦谓秋时晚发。

是时凉风侵袭肌肤,新邪欲入,伏气欲出,以致寒热如疟,或微寒,或微热,其脉必滞,其舌必腻,脘痞气塞,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剧,人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

日日如是,必至二三候外,方得全解,宜用清化温化法。

(3)秋暑:

秋感暑热之气,即为秋暑,壮热烦渴,蒸蒸自汗,脉象洪濡或数,宜清凉涤暑法。

2.新感:

秋伤于湿而为病。

(1)伤湿:

伤于表者,证见头胀而痛,胸前作闷,舌苔白滑,口不作渴,身重而痛,发热体疲,小便清长,脉浮而缓,或濡而小,宜辛散太阳法去桂、豉,加苍、朴。

伤于里者,证见肌肉隐黄,脘中不畅,舌苔黄腻,口渴不欲饮水,身体倦怠,微热汗少,小便短赤,脉沉而缓,宜通利州都法。

(2)中湿:

痰涎壅塞,忽然昏倒,抻识昏迷,与中风颇似,但其脉沉缓、沉细、沉涩之不同,且无口眼喎斜,不仁不用之各异,为湿热生痰,昏冒之证,宜以增损胃苓法去猪苓、泽泻、滑石,加苏子、制夏、远志、菖蒲治之。

(3)冒湿:

得之于早晨雾露,云瘴山岚,或天阴淫雨,晴后湿蒸。

初受其气者,似乎有物蒙之,首如裹,遍体不舒,四肢倦怠,脉来濡缓,宜用宣疏表湿法。

(4)湿热:

其证身热有汗,苔黄而泽,烦渴溺赤,脉来洪数,当用通利州都法。

(5)寒湿:

伤湿又兼寒,即为寒湿。

证见头有汗而身无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转侧,近之则痛剧,脉缓近迟,小便清白,宜以辛热燥湿法治之。

(6)湿温:

夏末秋初,湿邪盘踞于气分,酝酿成温,尚未化热,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无胸痞,舌苔白,或黄,口渴不引饮,宜用清宣温化法去连翘,加厚朴、豆卷治之。

(7)秋燥:

燥属凉,始客于表,头微痛,畏寒咳嗽,无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苦温平燥法。

(四)冬令时病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伏气为病。

(1)痰嗽:

因痰而致嗽,其脉必见弦滑,或见微紧,右寸关必较余部不调,舌苔白润,胸次不舒,痰白而稀,口不作渴,宜以加味二陈法治之。

(2)干咳:

乏痰而咳逆,有痰亦清稀而少,喉间干痒,咳甚则胸胁引疼,脉沉而劲,舌苔白薄而少津,当用温润辛金法治之。

冬伤于寒而即病。

(1)伤寒:

立冬至立春之间,伤于寒水之经,其证头疼身痛,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宜用辛散太阳法去前胡、红枣,加紫苏、葱白治之。

(2)中寒:

交一阳之后,时令过于严寒,突受寒淫杀厉之气,卒然腹痛,面青吐泻,四肢逆冷,手足挛倦,或昏闭身凉,或微热不渴。

三阴中寒,皆以甘热祛寒法治之。

(3)冒寒:

偶因外冒寒邪,较伤寒为轻,比中寒甚缓,遍体痠疼,头亦微痛,畏寒发热而乏汗,脉象举之有余,宜辛温解表法治之。

(4)冬温:

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感之而即病,其证头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恶寒而恶热,或面浮,或咽痛,或胸痛,宜用辛凉解表法随证治之。

从以上对雷氏时病概念的简要摘述中可以看出,他的新感与伏气,不仅以证候的轻重

且必以时令节候为依据。

三、《伤寒论》统治六气为病

雷氏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非仅为寒邪而设,而统治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

说:

“凡六淫之邪为病者,皆必先伤于寒水之经,故曰伤寒。

今人都以寒水之寒字,误为寒热之寒,若此则伤寒之书专治寒邪,而风暑燥湿火了不干涉矣。

殊不思长沙首列桂枝汤以治

风,明明指人统治六气,而非仅治一寒邪之意,于此已露一斑。

若果专治寒邪,理当列麻黄

汤、附子汤、四逆、理中等汤为先,而不列桂枝汤为首也。

况又有白虎汤以治暑,五苓散以治湿,炙甘草汤以治燥,大小承气以治火,此显明六气统治之书,而今以为专治寒邪,则误甚矣。

时贤又谓伤寒论六经,温热论三焦,此两句书,更为印定眼目。

不知邪气伤人,皆由表而人于里,惟温疫之气,秽浊之气,乃论三焦可也,以其气从口鼻而人,先扰于上,次传中下,除此而外,则风寒暑湿燥火,无不尽从表入,况李彣谓‘太阳行身之表,外邪皆得伤之。

’其伤寒之书,能统治六气者,可无疑矣。

凡学治耐病者,必须读仲景伤寒论,参读时贤之书,考古酌今,则胸中自有风寒暑湿燥火之界线,若不读仲景之书,而专读时贤之书,真所谓舍本求末矣。

雷氏认为《伤寒论》统治六气之邪为病是完全正确的,但其论证苍白无力,甚为牵强。

四、治法与治案独具特色

雷氏在时病的治疗上,一反“×

×

汤主之”的旧倒,而突出其治疗原则,实可为后学之法。

如春温病初起头身皆痛,寒热无汗,咳嗽口渴,舌苔浮白,脉息举之有余,或弦或紧,寻之或滑或数,此宜辛温解表法为先;

倘或舌苔化燥,或黄或焦,是温热已抵于胃,即用凉解里热法;

如舌绛齿燥,谵语神昏,是温热深踞阳明营分,即宜清热解毒法,以保其津液也;

如有手足瘛疭,脉来弦数,是为热极生风,即宜却热息风法;

如或昏谵不知人,不语如尸厥,此邪窜人心包,即宜祛热宣窍法。

此中之辛温解表法、凉解里热法、清热解毒法、却热息风法、祛热宣窍法,在雷氏书中,既是治疗原则,又是具体方药,与诸家皆不同,其意当在突出治疗原则。

原则一定,其具体方药虽有差异,则绝不会犯虚虚实实之戒。

其临证治案,固然在验证理论之正确,然雷氏之意却重在“治其变”。

“知常易,达变难,

苟能知其常而达其变,则时病不难治矣。

如冒风,乃较伤风更为轻浅之疾,其证恶风微热,

鼻塞声重,头痛咳嗽,脉濡滑,宜用微辛轻解法治之。

城西孙某,感冒风邪,丰用微辛轻解法加杏仁、象贝治之,服二剂,复来赶请,谓方药无灵,病忽益剧,息贲胸闭,鼻衄如泉。

即往诊之,寸脉皆大,沉按滑数而束。

丰日:

此风痰壅闭于肺,化火却络之证也。

方中并无补剂,何得加闭?

又无热药,何得动衄?

询其日昨所食之物,乃火酒下鸡。

夫鸡乃关风之物,酒为助火之物,宜乎增剧,无怪方药。

遂用金沸草汤去细辛、荆芥,加葶苈、杏仁降肺气以开其闭,黄芩、栀炭清血热而止其衄。

连服三煎,即中病机。

若以查肉、鸡金消其积,葛花枳椇解其酲,便是刻舟求剑矣。

一般来说,雷氏所称之冒风,乃轻恙小疾,然亦不可过于轻忽。

此案之病益剧,雷氏从饮食上找到了根据,此则为达变,无怪方药,则为知常。

第七节柳宝诒与《温热逢源》

柳宝诒,宇谷孙,号冠群,江苏江阴人。

生于1842-1901年,著有《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治验录》、《惜余医案》、《仁术志》和《温热逢源》等著作。

《温热逢源》系柳氏研究急性热病学的代表作。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选注《内经》、《难经》、《伤寒论》中有关急性热病的原文,中卷辨证周禹载、蒋问斋、张石顽、吴又可四家温病论著,下卷阐发自己对急性热病的基本观点。

总观全书,柳氏对急性热病的基本观点有四:

一、急性热病有伏气与暴感之不同

柳氏认为,急性热病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冬令受寒,随时而发的伤寒,一为郁久而发的

温病。

温病又可分为两证:

一为随时感受温邪的暴感(新感)温病,一为伏气内发之温邪温

病。

他说:

“伏气发温之病,惟冬伤于寒,故温病,惟冬不藏精,故受寒。

其所受之寒,断无伏于肌肤之理。

其肾气未至大虚者,倘能鼓邪外达,则由少阴而达太阳,病热浅而轻。

若肾虚不能托邪,则伏于脏而不得外出,病即深而重。

”“原其邪之初受,盖以肾气先虚,故邪乃凑之而伏于少阴。

逮春时阳气内动,则寒邪化热而出,其发也,有因阳气内动而发者,亦有时邢外感引动而发者。

”伏气发病,随时而变,热之轻者为温,热之重者为暑。

暑与热本无分

别,暑即温之变名。

柳氏认为,邪气伏于少阴,而不伏于他处。

“张石顽谓温邪之发必由少阳;

陆九芝谓温热病必发于阳明;

陈平伯则以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

吴叉可叉以膜原

为伏邪之所。

诸家所论,虽亦各有所见,但只举温病之一端,而不可以概温病之全体。

”若论伏邪之处,必在少阴,若论所其发,则随气而动,不可将伏邪与所发混为一谈。

伤寒与温病,皆为人受寒邪,其为病必化热,故都属急性热病。

但伤寒为随时而发者,

其病自外而入内,若久伏而发之温病,则自内而达外,其发病的途径不同。

只就温病言,或

由三阳而出,或由肺胃,必乘经气之虚,路径多歧,随处可发。

二、伤寒温病,均须按六经辨证

他说:

“凡外感病,无论暴感伏气,或由外而人内,则由三阳而传人三阴;

或由内而达

外,则由三阴而外出三阳。

六经各有见证,即各有界限可凭。

治病者指其见证,即可知其病

之浅深。

问其前见何证,今见何证,即可知病之传变。

伤寒如此,温病何独不然。

《素问热病论》,仲景《伤寒论》均以此立法,圣人复起.莫此易也。

近贤叶氏,始有伤寒分六经,温病分三焦之论,谓出河间。

其实,温热病之法,至河间始详。

至温病分三焦之论,河间并无此说,其书具在,可复按也。

厥后吴鞠通著《温病条辨》,遂专主三焦,废六经而不论。

……伤寒温热,为病不同,而六经之见证则同;

用药不同,而六经之立法则同,治温病者,乌可舍六经而不讲者哉?

”由此可以说明,柳氏是主张急性热病均拄六经而辨证施治的。

三、债气温病的辨治

1.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定。

他认为,《难经》所说的温邪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

动,其语空灵活泼,最合病情。

盖其行动,初无一定之径,外无一定之证,故其脉无一定之

脉。

前人谓右脉仅大于左,此指邪热之达于肺胃者也。

邪热郁于少阴,或连及厥阴,而弦数

之脉,见于左手关尺者甚多。

更有邪机深伏,郁湮不达,病象颇深,脉象转见细弱不鼓,及至伏邪化热,脉络渐见浮硬。

此由肾气先亏,不能鼓邪外出,故脉如此,其证必非轻浅。

至舌苔之色,必邪在胃中蒸郁,其浊气上熏乃生苔,若邪伏阴经,不涉胃腑,则虽邪热已剧,仍不见有舌苔也。

舌本为心、脾营气所结,故营分有热,舌底必绛;

心火亢盛,舌尖必红。

然邪深伏下焦,而舌底不见紫绛者,间亦有之。

造邪热郁极而发,脉之细弱者忽变而浮大弦数;

舌之淡白者,倏变而灰黑干绛;

则势已燎原,不可响迩。

至此而始图挽救,恐热邪炽盛,脏腑枯烂,虽有焦头烂额之客,而已无及矣。

所以医生必须细察见证,再合之色脉,乃有把握。

若徒执脉象、舌苔,而求病之寒热、浅深,则误者多矣。

2.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

伏温初发之证,外虽微有形寒,而里热炽盛,不恶风寒,骨节

烦疼,渴热少汗(初起少汗,至阳明刚多汗矣)。

用药宜助阴气,步步顾其阴液,当用黄芩汤加豆豉、元参。

盖黄芩汤为清泄里热之专剂,豆豉人肾经,宣发少阴伏邪;

元参以补肾阴,一面泻热,一面透邪,为温邪初起,邪热未离少阴者之至当不易之法。

3.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证治。

肾气不至虚馁,则邪不能容而外达。

其最顺者,邪不留恋

于阴,而径出于三阳,而现三阳经证。

太阳则恶寒发热,头项疼,腰脊强,治宜香豉、黄芩合阳旦汤(桂枝汤)。

阳明则壮热鼻干,不得卧,治宜香豉、黄苓、葛根、知母等味。

少阳则寒热往来,口苦胁痛,治宜黄芩、香豉、柴胡、山栀等味。

4.伏温热结胃腑证治。

若中焦挟有形食积浊痰,则无形之邪热每每乘机入胃。

热结于

中,而为可攻之证。

热在于经,属无形之热,其证烦渴多汗,狂谵脉洪,此为白虎汤证。

若热

结于腑,则齿垢唇焦,哺热,舌苔焦黄,神昏谵语,脉沉宴,此为敢气汤证。

5.伏温上灼肺金发喘逆咯血咳脓证治。

少阴之系,上连于肺,邪热由肾系上逆于肺,则

见肺病。

亦有热壅于胃,上熏于鬲,则热邪由胃而炎及于肺。

肺中津液熏灼成痰,阻窒肺隧,

每多痰咳;

肺络不通,则胸胁刺痛;

热郁日甚,则痰秽如脓,或咳红带血,治宜清泄肺胃,轻则苇茎汤,鲜石斛、鲜沙参等味。

一般可用麻杏石甘汤,越婢汤、大小青龙汤、清燥救肺汤等,可随证选用,滋腻、温燥之品均在禁忌。

6.伏温内燔营血发为吐衄便红等证治。

邪热燔灼于营分者,血为热扰,由肺络溢出为

咳血,由吐而出为吐血,上行清道为鼻衄、齿衄;

下行浊道为溲血、便血。

邪重者,宜凉血泄邪,如犀角,地黄、栀子、丹皮、银花、连翘、茅根、侧柏等;

血虚者,宜养血清热,如生地、芍药、栀子、丹皮、阿胶、元参等。

若有瘀血停留,则宜仿曹仁伯清瘀热汤法(旋复花、新绛、葱、苇茎,枇杷叶)而随证加减用之。

7.伏温外窜血络发斑疹喉痧等证治。

邪热郁于血络,不得外达,其在于肺,肺主皮毛,

可发为疹;

其在于胃,胃主肌肉,可发为斑。

无论斑或疹,总以清营透邪、疏络化斑为主。

又有一种烂喉丹痧,发热一二日,头面胸前,稍有痧疹见形,而唯中已糜烂矣。

其急者,一二日即见坏证,每多不救,可用鲜生地、丹皮、银花、元参、豆豉、薄荷等清营泄热。

总之,化斑汤、玉女煎等方可随证选用。

8.伏温伏热内陷手足厥阴发痉厥昏蒙等证治。

若伏邪已动,而热象郁滞,即窜人厥阴

者,在手厥阴则神昏谵语,烦躁不寐,甚则狂言无序,或蒙闭不语;

在足厥阴则抽搐蒙痉,昏眩直视,甚则循衣摸床。

凡遇此等重证,第一先为热邪寻出路,如在经者,从斑汗解;

在腑者,从二便出。

至照顾正气,转在第二层。

凡热重昏谵,至夜增剧,舌底绛色,此热灼于营也,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

烦躁不寐,口渴舌板,神情昏扰,热郁于上也,以凉膈散为主方。

神志烦乱,小溲赤涩,舌尖干红,热劫心阴也,导赤各半汤为主方。

面赤神烦,大渴多汗,热燔阳明之经也,白虎汤为主方。

大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