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91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涡流无损检测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在线圈中,各环线圈可合成一个集中的磁场,当线圈通以交流电时,可形成一个较强的交变磁场。

图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3.2涡流的产生机理

变化着的磁场接近导体材料或导体材料在磁场中运动时,由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存在,导体材料内将产生旋涡状电流,这种旋涡状的电流叫涡流。

同时,旋涡状电流在导体材料中流动又形成一个磁场,即涡流场,线圈产生的磁场和涡流产生的磁场会互相影响,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图2所示,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i,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因电磁感应作用,在线圈下面的导体(试样)中同时产生一个互感电流,即涡流ie。

随着原磁场H周期性交互变化,产生的感应场(或称互感磁场)即涡流磁场He,也呈周期性交互变化。

由电磁感应原理可知,感应场He总要阻碍原磁场H的变化;

即当原磁场H增大时、感应磁场He也要反向增强;

反之亦然,最终达到原磁场H与感应磁场He的动态平衡。

通俗的说,感应磁场He总是要阻碍原磁场H的改变,以便维持相对动态平衡。

图2检测线圈使受检样品表面产生涡流场

3.3涡流检测仪的基本结构及机理

如图2、图3所示,当检测线圈位于导体的缺陷位置时,涡流在导体中的正常流动就会被缺陷所干扰。

换句话说,导体在缺陷处,其导电率发生了变化,导致涡流ie的状况受到了影响,感应磁场He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破坏了原来的平衡(即H与He的动态平衡),原线圈立刻会感受到这种变化。

即通过电流i反馈回来一个信号,我们称之为涡流信号。

这个涡流信号通过涡流仪拾取、分析、处理和显示、记录,成为我们对试件进行探伤、检测的根据。

根据电磁感应的互感原理,只有两个导体之间才能产生互感效应。

故产生涡流的基本条件是:

能产生交变激励电流及测量其变化的装置,检测线圈(探头)和被检工件(导体)。

通常受检工件包括金属管、棒、线材,成品或半成品的金属零部件等。

实际上,除导体存在缺陷可引起涡流变化外,导体的其他性质(如电导率、磁导率、几何形状·

·

等)的变化也会影响导体中涡流He的流动,这些影响都将产生相应的涡流信号。

因此,涡流不仅可以用来探伤,且可以用来测量试样的电导率、磁导率、几何形变(或几何形状)和材质分选等。

图3涡流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3.4电阻抗——涡流检测的原理

检测线圈拾取的涡流信号可由线圈的电阻抗(Zimpedance)变化来表示,涡流检测就是通过测量涡流传感器的电阻抗变化值来实现的,传感器线圈的电阻抗包括阻抗(Rresistance)和电抗(Xreactance),分述如下:

3.4.1阻抗——能量损耗

无论交流电流,抑或直流电流通过导体材料,电荷在导体中移动将克服一定的阻力,即电阻。

导体材料的电阻使部分电能转化为热,损耗一定的能量。

激励电流在线圈中流动,或感应电流在被测导体(工件)中流动都要损耗能量,不同试件因导电率,磁导率等影响因素各异,能量损耗的大小也不一样。

铁磁材料的磁滞损耗也等效为有功电阻增大。

3.4.2电抗——能量存储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形成磁场,部分电能转化为磁场中的磁能,在一定条件下磁场的磁能可转变为感应电流。

涡流检测中,除了自感现象以外,两个相邻的线圈间还有互感现象存在。

无论自感电流,抑或互感电流所形成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电流增强或减弱,这就是感抗的作用。

同理,电容器对电压变化的作用称为容抗,感抗和容抗统称为电抗。

一般的说,磁性材料增强检测线圈的电抗,非磁性材料削弱检测线圈的电抗。

3.5实验仪器介绍

3.5.1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

图4所示为厦门EDDYSUN生产的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其集先进的数字技术、涡流技术和微处理机技术于一体,能实时有效的检测金属材料的缺陷,区分合金种类和热处理状态,测量厚度变化,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多功能便携式涡流检测设备。

1场致发光显示

2电源开关

3指示灯

4探头插座

5触摸键盘屏

图4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

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的机构框图如图5所示。

它以两个不同频率(F1,F2)同时激励检测线圈,根据不同频率对不同参数变化所获取的检测信号各异,通过实时混频,进行矢量相加减和其他处理,提取所需信号,抑制干扰信号,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SMART-2097智能便携式涡流检测仪由电脑控制的具有石英晶体稳定度的可变频率波形发生器可产生所需要的正弦波激励波形,按实际检测的需要选择不同频率(F1,F2)经过功率放大器后,同时送达检测探头激励检测线圈。

检测后可获得几种不同的涡流信号,由探头拾取,然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通道。

经前置放大、相敏检波、平衡滤波、相位旋转和可调增益放大器。

由计算机控制根据需要将两种涡流信号送入混合单元,经混合单元实时矢量运算处理后进入数据处理单元,

由A/D接口送入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完成食品的管理、控制、计算和图形显示。

图5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的原理框图

3.5.2D60K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

图6所示的为厦门鑫博特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的D60K型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

D60K型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可直接用于测量和分析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合金材料的电导率值(如测量银、铜、铝、镁、钛、奥氏体等及其合金的电导率值)。

同时也用于间接测量和评价与金属材料电导率有密切关系的参量,如合金识别和验证、热处理状态和热损坏验证、材料力学评估、决定粉末合金零部件的密度等。

1低值调节旋钮

2高值调节旋钮

3读数调节

4高低值标定试块

5涡流探头

图6D60K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

3.5.37504塗层测厚仪

图7所示为7504塗层测厚仪,该测量仪可用于测量各种材质涂层的厚度,测量厚度范围依据于仪器自带的各种标准膜厚(最小值11.7±

0.5um,最大值32.1±

0.9um)。

该仪器操作简单便捷,具体操作见4.3实验步骤。

1探头接口

2右校准旋钮

3左校准旋钮

4开关

5读数显示

图77504塗层测厚仪

4实验步骤

4.1实验一:

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的操作及定标

4.1.1仪器基本操作及定标

1)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仪器随即显示相关内容,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出“主菜单”(包括“程序”、“检测”、“显示”、“参数”、“打印”、“报警”、“文件”等菜单)。

可根据需要选择操作程序和其他参数(按面板上的“左”、“右”箭号选择)。

2)仪器有两种检测程序供选择,即“单阻抗平面显示”和“双阻抗平面显示”,可根据需要选择。

3)选择“单阻抗平面显示”,进入“检测”菜单,出现“调试”、“分析”等子菜单;

4)按“左”、“右”箭头选择“调试”,进行仪器及探头参数调试,包括校准、调平衡;

5)调试操作时,应接好探头,并置于工件之上,按“左”、“右”箭头移动子菜单中的光标,当光标移动到相应的项,可按[功能3]和[功能4]调整相应变量,调整“匹配”和“驱动”,使正弦波波形约为屏幕的1/4~1/3的高度。

校准完毕后按[ESC]键,表示确认,返回上一级菜单。

6)选择“平衡位置”,可对涡流进行平衡点的设置,进入后,按“上”、“下”、“左”、“右”箭头将屏幕中的“+”标志调到中央;

完成后按“确认”,后按“左”、“右”箭头使光标移到“退出”选项,按“确认”退出。

7)回到“检测”界面,使光标移到“检测”后,按“确认”开始检测;

8)准备好定标试块,将探头放在钢制试块完好处,按一下“平衡”;

9)将探头放在钢制试块0.1mm划痕上,来回移动数次后,按[ESC]停止检测;

10)观察幅值是否分明,若不明显,调节“增益”,重复9)的过程;

11)扫出一系列峰值后,进入“检测”中的“分析”,移动两闸门,使一个峰值在闸门内,按“确认”,读取幅值和百分比;

测量多个峰值取平均;

12)重复7)~11)步骤,分别测得0.5mm、1.0mm划痕的标定值。

13)得到0.1mm、0.5mm、1.0mm划痕的数值后,进入“调试”的“标定”子菜单,按“确认”进入,输入相应数值,按功能键[功能3],屏幕中即出现标定曲线。

14)若受检工件是铝制品,则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铝试块进行标定;

15)标定结束后,就可以将探头放到相应工件工件上进行检测了。

4.1.2涡流有效透入深度实验

1)选择工作频率在1-5kHz的放置式线圈,仪器工作频率为3kHz左右。

2)调整涡流检测仪的增益、相位旋钮(或按键)。

使提离信号为水平。

对于指针式仪器,提离信号影响调至最小。

3)分别依次扫查铝合金和不锈钢试样上埋深不同的人工槽形缺陷,观察并记录不同材料上不同深度人工槽形缺陷的埋深和涡流响应情况。

4)选择工作频率在50-500kHz的放置式线圈,仪器工作频率为60kHz左右

5)调整涡流检测仪的增益、相位旋钮(或按键)。

6)分别依次扫查铝合金和不锈钢试样上埋深不同的人工槽形缺陷,观察并记录不同材料上不同深度人工槽形缺陷的埋深和涡流响应情况。

4.1.3边缘效应实验

1)选择工作频率在50-500kHz的放置式线圈,仪器工作频率为300kHz左右;

使提离信号为水平;

3)探头平稳置于铝合金试样表面中间位置,慢慢向某一边缘扫查,观察涡流响应信号的变化。

4)记录涡流响应信号因探头接近试样边缘发生变化时探头的位置,测量探头在该位置上其中心距离板材边缘的距离;

5)计算探头涡流作用范围的直径与线圈直径的关系。

6)选择工作频率在50-500kHz的放置式线圈,仪器工作频率为50kHz左右;

7)调整涡流检测仪的增益、相位旋钮(或按键)。

8)探头平稳置于铝合金试样表面中间位置,慢慢向某一边缘扫查,观察涡流响应信号的变化。

9)记录涡流响应信号因探头接近试样边缘发生变化时探头的位置,测量探头在该位置上其中心距离板材边缘的距离;

10)计算探头涡流作用范围的直径与线圈直径的关系。

11)选择工作频率在50-500kHz的放置式线圈,仪器工作频率为500kHz左右;

12)调整涡流检测仪的增益、相位旋钮(或按键)。

13)探头平稳置于铝合金试样表面中间位置,慢慢向某一边缘扫查,观察涡流响应信号的变化。

14)记录涡流响应信号因探头接近试样边缘发生变化时探头的位置,测量探头在该位置上其中心距离板材边缘的距离;

15)计算探头涡流作用范围的直径与线圈直径的关系。

4.2实验二:

D60K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测钛青铜电导率

1)打开开关,起动D60K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连接好探头

2)将探头放在标定试块低值试样上,转动“读数”旋钮使读数与试块低值5.73MS/m一致;

然后转动“低值”旋钮使电压差为0V。

3)将探头放在标定试块高值试样上,转动“读数”旋钮使读数与试块低值55.8MS/m一致;

然后转动“高值”旋钮使电压差为0V,重复操作几次。

4)将探头放在1号钛青铜试块的A位置上,转动“读数”旋钮使电压差值为0V,读出读数,然后分别在B、C、D、E4个位置上测量,计录读数。

5)重复步骤3,分别在2、3、4、5号试块上测量并计录读数。

6)计录数据汇总处理。

4.3实验三:

7504塗层测厚仪测量膜厚

1)连接好实验探头,打开仪器电源并调至I档。

2)将探头置于没有涂层的基底材料上,调节“左校准”旋钮使仪器指针指向左边“0”位置。

3)选择校准用膜片(厚度为32.1±

0.9μm)并将其置于探头与基底材料中间,调节“右校准”旋钮使指针指向32.1μm。

4)用校准完毕的实验仪器对相同基底材料的涂层进行测厚,记录实验数据。

5)选用不同厚度的校准用膜片重复以上4、5步操作进行实验。

5.实验结果

5.1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的操作及定标

表1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的标定(钢制试块)

仪器参数频率:

500KHz增益:

18.0dB相位:

0DEG

划痕深度

测量编号

0.1mm

0.5mm

1.0mm

幅值

百分比(%)

1

48

41

109

162

56

2

53

106

164

3

57

42

108

159

4

54

107

161

5

52

163

6

平均值

52.8

41.3

107.2

48.0

161.8

56.0

表2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的标定(铝制试块)

14

18

20

29

35

65

13

17

21

31

38

73

24

37

71

12

15

16

23

32

36

70

19

33

39

69

13.8

18.1

21.5

32.3

37.0

69.8

图8SMART-2097智能便携式多频涡流仪的标定(a:

钢制试块b:

铝制试块)

5.2D60K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测钛青铜电导率

表3D60K数字金属电导率测量仪测钛青铜电导率

标定试块高值:

55.8MS/m低值:

5.73MS/m单位:

MS/m

测量位置

试块编号

位置A

位置B

位置C

位置D

位置E

试块1

25.8

27.6

28.7

29.9

27.0

27.80

试块2

26.6

26.2

27.8

28.0

27.04

试块3

29.0

29.3

28.78

试块4

28.9

28.2

28.5

28.3

28.42

试块5

12.3

11.4

12.1

11.9

12.0

1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