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15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营养诊断与合理施肥学习心得Word文件下载.docx

铁是许多酶的组成元素,有较强的固氮作用,直接影响叶绿素合成和叶绿素含量,是促进作物糖类物质合成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元素。

柑橘的缺铁:

柑橘缺铁时,幼嫩新梢叶先发黄,叶脉仍然保持绿色,脉纹清晰可见。

随着缺铁程度的加深,叶片除主脉绿色外,其他部位均褪色变为黄色或白色,严重时,仅主脉基部保持绿色,其余全部变黄,叶面失去光泽,叶片皱缩,边缘变褐并破裂,提前脱落。

同一博树上的老叶则仍保持绿色。

(但局部区域有相邻果树表现出缺铁与不缺铁的显著差异,其原因主要在于:

两棵果树之品种、基因·

、适应性·

·

间的差异、土壤母质的不同、微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竹子缺铁:

表现出竹子顶端叶片黄化、叶脉间断失绿,下部叶片保持绿色,严重时会出现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萎缩,甚至枯死。

水稻旱育秧缺铁:

水稻缺铁,下部叶片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呈现失绿症。

叶脉间断失绿,出现棕褐色小斑点,严重时斑点连成条状,扩大成斑块,呈条纹花叶,症状越近心叶越明显,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萎缩,生育延迟,以致不能抽穗。

花生缺铁:

首先表现为上部嫩叶失绿,而下部老叶及叶脉仍保持绿色;

严重缺铁时,叶脉失绿进而黄化,上部新叶全部变白,久之叶片出现褐斑坏死,干枯脱落。

玉米缺铁:

较幼嫩的展开叶片出现鲜明的脉间缺绿。

在外观上,玉米缺铁症与缺镁症相似,但缺铁时不仅不出现“念球状花纹”,而且降低pH值时能够恢复正常。

豌豆缺铁:

早期是上部叶子发黄并有点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叶子包括叶脉在内几乎变成白色,而且很快在靠近叶缘的地方出现棕色斑点。

枇杷缺铁:

枇杷缺铁症又名黄化病,黄叶病等,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变白,并从作物顶端幼嫩部位开始危害叶片,尤其是新梢顶端叶片,初期叶肉部分失绿黄化,叶色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致叶片呈绿化网纹状,生长旺盛期症状尤为明显,严重时,叶片完成失绿,变黄或呈白色,有时会出现棕褐色斑点,直至脱落死亡,整个植株生长停滞,并且易受冻害及其它病害的侵染。

植株易早衰。

缺铁的原因:

在石灰性土壤上可溶性的二价铁转化为不可溶的三价铁,不能被作物(单子叶植物除外)收利用,使作物表现出缺铁现象。

防治措施:

1、常用的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有:

土施,多用“局部富铁法”,即将硫酸亚铁与饼肥(豆饼、花生饼、棉籽饼)和硫酸铵按1:

4:

1的重量比混合,在果树萌芽前作基肥集中施入细根较多的土层中,根据果树的大小和黄化的程度每株果树的施用量控制在3~10千克。

2、改土治碱:

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释放被固定的铁。

改土治碱的措施,如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渗沙改粘,增加土壤透水性等,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措施。

3、适当补充铁素:

为挽救重病树,可以用各种方法补充可溶性铁。

发芽前枝干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硫酸亚铁:

硫酸铜:

生石灰:

水:

1:

2.5:

360混合液,有控制病情的作用,但不能持久。

⑴在土壤中施用螯合铁(乙二胺四乙酸合铁),治疗黄叶病的效果比较明显。

⑵在果树发芽前,用硫酸亚铁30~50倍液浸泡刻伤的侧根,每株灌施药液100公斤;

也可用罐头瓶装入硫酸亚铁250倍液0.5公斤,每一方向找出0.5厘米长的根插入瓶中,每株树用6个瓶。

瓶口向下,埋入土中,待根部吸收24小时后,把瓶取出。

此法省药,见效快。

4、发芽前树干注射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1000~2000倍液。

有的注射硫酸亚铁200倍液加硫酸锌200倍液。

注射法在使用不当时,易发生药害,应小心试用

Zn元素的缺乏:

锌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这类元素的缺乏症常首见于新生芽、叶。

Zn元素的作用:

锌是作物生产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

在植物体内主要是作为酶的金属活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的水合作用,促进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锌在植物体内还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

辣椒缺锌:

辣椒缺锌时叶脉间失绿、黄化、生长停滞,叶片变小,叶缘呈现扭曲或褶皱状,茎缺锌多出现在中、下部叶,上部叶一般不发生黄化;

柑橘缺锌:

锌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柑橘缺锌初期叶脉间出现失绿的斑块,失绿部分为浅绿色至黄绿色,叶脉及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严重缺锌时植株生长受阻,树冠外围着生纤细短小枝条。

这些枝条顶端的叶片小而狭长(小叶病),向上直立、叶片失绿现象显著,由于节间缩短,许多叶片聚集在一起呈簇生状,有时顶端叶片脱落形成“顶枯”,果实小、皮厚、果汁少、果肉木质化,淡而地味,缺锌症状往往向阳面较为严重。

水稻旱育秧缺锌:

水稻秧苗移栽后迟迟不发棵,甚至不返青,或返青后不分蘖以至萎缩,群众一般称之为“坐兜”(稻株基部叶子的叶尖干枯,在叶片的中段出现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

不规则斑块,并从老叶逐渐向上部邻近叶片发展。

病情严重时,老叶上的锈斑扩大成片,呈条状,出叶速度呈著减慢,新出叶叶片变小,褪绿发白,植株矮缩,叶色褪淡)。

缺锌的原因:

每年果实采收都要带走一定量的锌,长期种植柑橘的老橘园,若未及时补充,土壤中的含锌量会显著下降。

碱性土壤中锌的有效性较低,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大量施用氮、磷等化肥,也会加剧土壤中有效锌的缺乏,使土壤出现结构性的缺锌。

轻度缺锌时,可以增施绿肥、饼肥或优质厩肥加以矫治。

严重缺锌时则需要施用锌肥,用0.2%七水硫酸锌溶液喷施,春芽萌发展叶前及落花一半时各喷1次,或每亩用2~3公斤硫酸锌拌10~15公斤细干土根施。

(1)在春梢抽发1/3-2/3时,叶面喷洒0.4%-0.5%硫酸锌水溶液(加1%-2%石灰和0.1%粘着剂)。

也可喷洒0.1%-0.2%的氧化锌矫治。

(2)对于微酸性的土壤,也可土施产量硫酸锌。

(3)因缺镁、缺铜诱致的缺锌,必须同时施用含镁、铜、锌的化合物,才可获得较好效果。

(4)石灰性土壤可施用硫酸铵、硫酸钾等生理酸性肥料,以减轻缺锌程度。

P元素的缺乏:

磷在体内有较大的移动性,可以从老叶向新叶中转移,因而这类营养元素的缺乏症都发生在植物下部的老熟叶片上。

P元素的作用:

磷是构成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且在作物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油菜缺磷:

幼苗表现为子叶变小,颜色深暗、质厚竖起.直叶发生推迟,叶小,呈较深紫红色,发叶数大量减少.抽苔后,茎细枝少,株形瘦小.红黄壤,河谷地带冲积性砂质土、海砂土及有机质贫乏的熟化变低的土壤都容易发生.田间诊断形态特征为发红发僵。

(但必须注意:

冬播油菜在冬季低温本身也容易发红,但这种发红和天气有联系,常常一次寒潮过境后大面积出现,其次,正常株的叶形大,塌地平伸等,也应加以区别。

小麦缺磷:

麦苗生长缓慢,叶色呈现暗绿色,无光泽,新叶蓝绿、叶尖紫红,茎秆柔弱,少分蘖,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扬花时间推迟.这样的小麦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水稻旱育秧缺磷:

水稻秧苗返青后缺磷稻田,植株生长显著缓慢,叶片细瘦,直立不下披,严重时叶片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叶色暗绿,无光泽,稻丛成簇状,矮小瘦弱,根呈橘黄色,病株不分蘖,成熟迟,每株粒数少,结实率低,千粒重下降,产量锐减。

玉米缺磷:

玉米苗期缺磷,即使后期供给充足的磷也难以弥补早期缺磷的不良影响。

苗期缺磷时,根系发育差,玉米苗生长缓慢。

5叶期后明显出现缺磷症状如叶片呈紫红色、叶尖紫色、叶缘卷曲,这是由于碳元素代谢在缺磷时受到破坏,糖分在叶中积累,形成花青素的结果。

但是,叶上的这种症状也可能因虫害、冷害和涝害而引起,所以要作全面分析。

缺磷还使花丝抽出速度缓慢,影响授粉,并且果穗卷缩,穗行不齐,子粒不饱满,出现秃顶现象,成熟延迟。

花生缺磷:

夜色暗绿,茎秆细瘦,颜色发紫,根瘤少,荚果发育不良。

缺磷的原因:

在碱性土壤上,磷的有效性较低,大多数磷元素被固定且磷的移动性不强,因而不能被吸收利用,加之有机质含量低使新施入的磷肥很快又被固定,导致作物总是表现出缺磷的症状。

每亩施过磷酸钙4~5千克或连续喷磷酸二氢钾液2~3次。

开沟根施与有机肥堆沤过的过磷酸钙有利于磷肥的长效利用。

氮素缺乏要注意,磷酸施用过多时,可引起缺铜。

锌现象。

氮素的缺乏:

氮素的作用:

氮素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一般含有16—18%的氮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氮素是植物的生命基础。

氮素还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绿素是含氮的有机物,在叶片上叶绿体起着吸收光能的作用。

氮还是一些酶的组成部分,这些酶可以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植物体内的维生素生物碱等都含有氮素。

氮素不仅是植物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参与植物的多种生化过程,氮与植物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豌豆缺氮:

精干细瘦,叶片变成淡绿色,生长缓慢,下部老叶开始黄化。

油菜缺氮:

缺氮时,植株生长瘦弱,叶片少而小,呈黄绿色至黄色,茎下部叶片有的边缘发红,并逐渐扩大到叶脉;

有效分枝数、角果数都大为减少,千粒重也相应减轻,产量显著降低。

竹子缺氮:

由于该区域的竹子,并不作为经济作物种植,但多野生,常年的生长导致竹子有缺氮的表现(由老叶叶尖先黄化,最后整株萎黄),使蛋白质与叶绿素不能合成,严重阻碍竹子的生长。

辣椒缺氮:

缺氮时分枝直立性差,植株开张角度加大,叶片黄化且变小。

缺氮的原因:

质地粗糙的砂性土壤容易缺氮,多是因为这类土壤保肥能力差,土壤中的速效氮容易流失。

且多数村民施肥采用表施,利用率不高。

(1)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适时适量施用氮肥,严寒来临之前要施氮肥,砂质重的土壤多施有机肥;

避免过多施用钾肥、磷肥。

对多花多果的大年结果树,应比少花的小年结果树要多施些氮肥。

(2)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搞好作物区排灌系统,避免雨季积水。

(3)氮肥的种类:

对于不同的作物,应当使用不同的氮肥比如:

铵态氮、硝态氮或硝酸铵·

(4)施肥的方法:

在不同的土质上施肥应注意,沟施、穴施等

B元素的缺乏:

硼在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移动性,尤其当其处于低硼胁迫条件下时,但硼在植物不同种类、不同基因型中移动性的大小有所不同,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表征现象。

B元素的作用:

硼元素利于醣的运输,影响酶促过程和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细胞成熟,核酸代谢,酚酸的生物合成以及细胞壁形成等。

油菜缺硼:

油菜缺硼苗期可以观察到一些表现症状,但症状的明显出现是在开花后期到结果期,特别是出现大量的“花而不实”现象,或花瓣干枯皱缩,不能开花,减产严重。

柑橘缺硼:

柑橘需硼大,缺硼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枯梢,“黄叶枯梢病”,开花不正常,坐果率低(花而不果)。

开始时顶端叶片黄化,顶端生长受到抑制,新梢丛生,新叶表面成波浪畸形状,叶面上有不规则水渍状斑点,有的在叶背主脉基部有水渍状黑点,易脱落。

叶脉发黄增粗,叶柄开裂。

枝条节间与树干开裂,裂缝流胶。

成叶和老叶正面沿主脉和侧脉开始黄化、变厚肿大、革质木栓化、无光泽、卷曲,严重时表皮开裂。

终至全叶黄化,叶肉较厚,叶尖多向后卷曲。

由于锰过剩而伴随缺硼时,除叶身上有下陷红褐色斑点外,还可见到叶柄上有横向裂口和叶柄断裂的叶片倒挂在枝梢上,最后叶片枯萎脱落。

橘园严重缺硼时,大量落花落果,枝条枯死,出现落叶枯枝,树冠呈秃顶状,有时整株干枯。

幼果大量脱落,坐果稀少,残留幼果小而皮厚有乳白色微突起小斑,严重时出现下陷黑斑。

成熟果小、皮厚而粗糙、皱缩畸形且坚硬,称“石头果”。

果实内种子败育,汁囊发育不良,果肉萎缩干瘪,海绵层破裂、中果皮和果心充满棕褐色胶质。

严重时果肉消失,渣多汁少,淡而无味。

水稻硼:

株高降低,正在出生的叶尖端变白,卷曲。

严重时生长点可能死亡,但新蘖继续发生。

B元素缺乏的原因:

土壤母质就很缺乏、常年不施用硼肥、土壤酸度不适,吸附固定导致土

壤缺硼、施钾肥过多会加重土壤缺硼,因钾肥对硼有拮抗作用。

此外,土壤质地太粗或缺乏有机质都会导致缺硼。

防治措施:

计划地施用硼肥,避免过多施用氮磷钙肥,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更应充分注意不可过多施用氮、磷、钙肥,应当多施施堆厩肥、有机肥,或含硼较高的农家肥及绿肥。

要加强地面覆盖,多种绿肥翻耕。

定时施用硼肥,可将硼肥混入人粪尿中,在树冠下挖沟施入,盖上部分有机肥再覆上土。

也可采用叶面喷施,但切忌过量。

由于土壤偏碱性,所以土壤中的Ca、Mg、Mo不易缺失,加之紫色土发育较浅,交换性K含量丰富,所以这些元素并不缺乏,因而也没有相关的缺素症。

薄膜水稻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雁江区结合本地实际,依托四川省农科院的水稻专家,以推广“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为重点,积极探索旱作节水农业的有效途径,在抗御旱灾的严重威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区由2006年280亩发展到2010年的17.3万亩,最高亩产达到了741.4公斤(平均每亩增产279.4公斤),其单产远远高于全区和当地平均水平,创造了该区水稻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

雁江“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推广面积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

据统计,采用该技术在正常年份一般亩增产100-150公斤,在干旱年份普遍亩增产150-200公斤甚至更高,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在资阳市示范推广的实践证明: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和环保、增产增收等显著效果。

心得体会

对于此次的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实习,我是怀着急切的愿望与期盼的心情参与的,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是兴高采烈的、整个过程气氛十分活跃,毕竟这才是我们大学生活中的第二次实习,少了第一次的青涩和茫然,多了一份自信和收获。

不得不说的是,这次实习安排的十分紧凑,为期一天,地点是前往资阳的雁江区雁江镇响水村,目的是对当地的一些作物表现的缺素症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剖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到达实习的目的地后,实习场地是一段崎岖山路两旁的大片作物及沿途的野生植物。

我们都非常把握、珍惜这次机会,因为实习的机会并不多,大家为靠在几名实习老师的周围,对于观察到的一些奇异和不能理解现象边走边问,老师们给予了耐心的回答和解释。

当经过了长途跋涉,大家都快体力不支的时候,来到了一篇柑橘林中间,由于过了收获的季节,所以柑橘林里没有硕果累累的景象,远远望去的是低矮的灌木加上暗淡无光的树叶和零星的几个柑橘,实在令我们大失所望,不过老师讲了这将是我们今天重点学习的内容。

走进一看这些柑橘树果然存在很多病态表现,如典型缺锌引起的小叶病,缺铁引起的叶片黄化,因土壤酸度高导致的磷、硼·

的元素缺乏,经过老师的多番分析和对于相应治理措施的提出,我们深深感到自身知识的缺陷和不足,不禁加快了记录笔记的速度、唯恐有渗漏之处,之后老师有介绍了柑橘林旁边的其他作物,我们变忙得不亦乐乎了。

在经过仅剩的数十个柑橘犒劳之后,我们继续向前迈进。

资阳市水稻覆膜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们最后一站的主要内容,经过老师介绍和一位大婶的亲身感受,了解到“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和环保、增产增收等显著效果。

”是值得推广的好技术。

欢快的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通过这次实践我又一次对课堂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并结合实践融会贯通,培养了我是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实践过后的资料整理,锻炼了学习的自主性、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篇二:

《作物营养与施肥》论文

作物营养与施肥

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09-1郑鑫2009123527

摘要:

长期以来,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普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对生态环境有潜在污染压力,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科学合理施肥将是一项技术性强又需要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有效传授并普及相关基础知识是合理施肥得以贯彻的关键。

关键词:

作物营养施肥

正文:

(一)作物营养与肥料

1、作物营养元素及类别:

作物属高等植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与一般植物一样。

根据研究单位化验,在植(作)物体内发现的化学元素有60多种。

根据作物对其需要量多少和它们在作物干物质中所占比率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超微量元素和生理元素等四大类型。

(1)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直到目前所知,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因作物需要量多,且各自在作物干物质中占到百分之几十到千分之几,故称之为大量营养元素;

锰(Mm)、硼(B)、铜(Cu)、锌(Zn)、钼(Mo)、氯(Cl)等六种元素,作物需要量较少,且各自在作物干物质中仅占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故称之为微量营养元素;

而碘(I)、镭(Ra)、铀(U)等,在作物体内含量比微量元素还少,称之为超微量元素;

还有水稻基叶与子实表面富含的硅(Si),对增强作物抗性有一定意义,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故称之为生理元素。

人们常自然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

这是因为:

其一,作物需要量多,而一般土壤中含的、能为作物利用的数量相对较少;

其二,作物以根茬形式归还给土壤的相对数量以它们为最少(不足其吸收总量的10%);

其三,这三种元素在供需之间又很不协调,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常受它们所左右,需经常用施肥的形式补充给土壤以供作物吸收利用。

(2)作物重要的营养时期:

作物除种子营养阶段和后期根部停止吸收养分的阶段外,其它生育阶段都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由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称为作物营养期。

其中有两个时期极为重要,一是营养临界期;

二是营养最大效率期。

在这两个时期,如能及时满足作物的养分需要,就能显著提高产量。

①作物营养临界期:

作物在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的绝对数量需要虽不多,但要求很迫切,不可缺少,一旦缺乏,作物的生长发育就明显受到抑制,产量随之受到严重影响。

此时所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再补施该种养分,也很难弥补上,这个时期称为作物营养临界期。

从多数作物来看,磷的营养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作物苗期,如水稻、小麦在3叶期,油菜在3—5叶期。

因为苗期是幼苗从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的时期,这时种子贮藏的磷将近用完,急需从土壤中获得,而此时幼苗的根系很不发达,吸收能力较差,加上一般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不高,所以作物苗期对磷的需要非常迫切,故容易出现缺磷现象。

氮素营养也是如此,一般在苗期,只是比磷的临界期稍后一些,一般是在作物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

但不同作物有不同,如冬小麦、玉米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水稻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

由于钾在作物体内流动性大,可再利用,故作物没有明显的钾营养临界期。

②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作物吸收养分的数量大,速度快,增产作用最显著的时期,叫做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这个时期常出现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如水稻孕穗期)。

由于作物生长量大,需肥量多,及时施肥,不仅肥料利用率高,而且作物生长好,肥料效力也就大。

但是,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是连续进行的,前一阶段的营养状况,必将影响下一阶段的作物生长和施肥效果。

因此,基肥务必施足,为作物各个生育期持续提供养分。

同时,也要施用种肥和适时追肥,以满足作物营养关键时期的养分需要。

2、肥料的作用和性质:

施于土壤或作物地上部分,能够培肥土壤,改善作物生育和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的和无机的物质都叫做肥料,所以肥料的作用是培肥土壤和营养作物。

(二)科学施肥

施肥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出施肥有标准,有原理,有原则,而且方法恰当,经济有效。

1、施肥标准:

科学施肥的标准有三条:

一是养分标准,呈现出肥料施用量适宜,比例恰当。

二是经济标准,显示出单位重量的肥料,增加的产量更多,即小投入,大效益。

三是地力标准,保持了生态平衡,改良了土壤结构,遏制了土壤污染,提高了土壤肥力。

2、施肥原理:

研究总结前人的施肥理论,科学施肥应以五个学说(定律)作指导。

(1)养分归还学说:

这个学说是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

其中心内容是: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其生活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并随着每次收获,必然带走这些养分,如果不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全部养分,土壤将变得非常贫瘠,基至寸草不生。

要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持续增产,就必须以施肥方式,把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归还土壤。

因此,科学施肥中,首要任务是遏制目前的施肥不足和不施肥现象,以保护土壤肥力。

但是,养分归还,也不是全部靠施肥方式来实现,除氮、磷、钾为重点补充养分外,有的养分已由作物的残留根茬和落叶落花给土壤归还了一部份,无需大量补充;

有的养分,像作物从石灰性土壤中吸收的钙和在红、黄壤中吸收的铁,就可以少补充或暂不补充,因为钙、铁元素,作物吸收得少,而土壤中又很丰富。

(2)必需营养元素不可代替律:

这个定律所指的是作物生长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尽管作物对它们的需要量不一样,但它们对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都是同等重要而不能相互替代的。

这是因为,每一种元素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对作物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如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没有氮,就没有作物体;

而钾是作物体内酶的活化剂,以离子态存在于植物体内,不参与作物的组成。

所以氮钾就不能相互代替。

因此,施肥中,必须注重养分全面供应,不可偏施只含某一种元素的肥料。

(3)最小养分律:

这也是李比希提出的。

它指出:

作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

作物产量在一定限度内,随最小养分的增加而增大。

如果不增加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它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提高。

最小养分律是科学施肥的一个重要原理。

在应用中,要特别理解三点:

一是最小养分不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小的养分,而是就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而言,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那种养分。

二是最小养分是可变的,且随作物产量水平和肥料供应量而改变。

一种最小养分得到满足后,另一种养分又将成为新的

最小养分。

最小养分一般是指大量元素,但有时,微量元素也可成为最小养分。

三是最小养分是影响作物增产的养分限制因素,提高产量,必须补充最小养分,否则,即使其它养分增加再多,产量也不会提高,只能是浪费肥料。

(4)报酬递减律:

它是19世纪初期,德国农业化学家米采利希等人研究的结论。

米采利希学说指出:

“在其它技术条件(如品种、密度、灌溉等)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肥料用量的增加,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