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就业及流动状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农民就业及流动状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民就业及流动状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7-3农民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
第二节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时间及土地承包状况
参与调查的农民中,75.6%的农民每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为半年以下,只有24.4%的农民每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为半年以上。
每年从事农业生产时间2个月以下的占52.9%,这两个月内农民主要从事的是播种与收割,剩余时间用于从事其他类型的经济活动(见表7-4)。
表7-4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时间
农民对承包地在家庭经济收入中重要性的认识有较大差异,34.7%的农民认为承包地非常重要,是家庭的命根子;
41.4%的农民认为比较重要,是生活基本保障(见表7-5)。
86.9%的农民土地由自己耕种,将土地租借他人的比例仅为13.1%。
从土地租借的意愿来看,15.9%的农民打算把自己的承包地租借给他人,78.1%的农民不打算将土地租借给他人。
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民不打算将土地租借给他人,表明土地仍是农民谋生和养老的主要依靠。
表7-5农民土地承包状况
第三节农民外出务工状况
1.农村家庭外出打工人口数
农民曾经外出打工的比例为35.5%,这表明农民外出打工比较普遍。
农村家庭外出打工人口数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较大。
较高收入水平家庭选择不外出打工的比例为55.6%,而中等收入水平家庭和较低收入水平家庭选择不外出打工的比例为52.6%和53.2%(见表7-6)。
家庭外出打工人口数还受到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的比例最大,达到61.8%,分别比高中学历、初中学历、小学学历的外出打工人员高19.3%,18.9%和19.6%。
家庭外出打工人口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其次是20岁以下人口,再次是41~60岁人口。
这表明农民是否选择外出打工主要受家庭收入状况、年龄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表7-6农民家庭外出打工人口数
2.农民外出打工地点选择
农民外出打工地点的选择主要受家庭收入状况、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农民外出打工更倾向于选择本省城市,此外倾向于选择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健康状况良好的农民对于打工地点的选择依次为本省县城31.8%、本省一般城市29.6%,本省省会城市27.2%,直辖市11.4%,外省省会城市7.5%,外省一般城市5.8%,外省县城1.9%。
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民外出打工选择到直辖市和本省县城的均占40.0%,选择本省一般城市和外省省会城市的均占20.0%,其他城市则不选择(见表7-7)。
这反映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民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比较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打工。
年龄也是影响农民外出打工地点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年龄越小越倾向于到大城市打工,而中年以上农民则更倾向于在县城或离家较近的小城市打工,兼顾家庭与工作。
另外,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外出打工地点选择也有一定影响。
学历较高的农民首选本省省会城市,其次为本省县城、直辖市等。
初中、高中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首选为本省县城,其次为本省一般城市和本省省会城市。
可见,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外出打工的就业竞争力呈正相关,学历较低的农民对打工地点的可选择余地相对较小。
表7-7农民外出打工地点的选择
3.农民外出打工的行业和职业分类
农民外出打工所从事的工作十分广泛,涉及的行业类别也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行业:
服务业、公共部门、工业企业、建筑业、个体工商户、渔业和其他。
调查显示,农民个体工商户最多,占38.85%。
12.41%的农民在建筑行业打工,11.95%的农民在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工业企业打工,10.57%的农民在餐饮、娱乐、服装、保险等服务行业打工,7.59%的农民在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打工。
此外,有一部分农民从事无法明确分类的工作,属于以打短工、零工、散工等为主的灵活就业类型,这部分占18.39%。
从事渔业的比重很小,仅为0.23%(见表7-8)。
表7-8农民外出打工的行业类别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职业的分类标准,大部分农民打工的工种集中在第六大类、第四大类和第二大类中。
从事第六大类即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农民比例最高,占45.13%;
从事第四大类即商业、服务业的比例为20.90%;
从事第二大类即专业技术的比例为18.29%。
从事其余职业类别的农民相对比较少,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农民占4.04%,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的农民比例为2.6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农民比例为0.95%,不便分类的职业类别的农民比例为8.08%,调查中未包括军人(见表7-9)。
表7-9农民外出打工的职业类别
4.农民外出打工的职业选择
农民外出打工的职业选择因其个人健康状况、年龄状况、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靠体力来获得收入,从事职业技能工作或自主经营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工人、服务员这一职业类型中,健康状况良好的占68.2%、健康状况一般的占67.1%,健康状况较差的占50%。
健康状况差的农民对于除工人、服务员以外的其他工作更感兴趣。
从年龄分组对打工职业选择的影响来看,41~60岁年龄组的农民外出打工更偏重于选择工人、服务业这一职业类型,占76.6%;
从事管理技术工作的农民中,20岁以下组所占比重最高,为23.1%;
从事自主经营的农民中,21~40岁年龄组比重高于其他各年龄组。
从受教育程度对打工职业选择的影响来看,43.5%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选择管理技术工作(见表7-10)。
由此可见,农民外出打工的职业选择主要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年龄状况和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农民外出打工的职业选择。
表7-10农民外出打工的职业选择
5.农民外出打工获取工作渠道
农民外出打工获得工作的渠道主要有政府组织或介绍、亲戚朋友介绍、企业到家乡招工、中介、以前打工单位同事介绍以及其他方式。
按家庭收入状况由高到低呈递增态势,即家庭收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通过同乡亲戚朋友获得工作。
分年龄来看,政府组织或介绍对41~60岁年龄组农民帮助更大,占3.7%(见表7-11)。
从健康状况的交叉分析来看,健康状况越好的农民,越倾向于通过政府组织和亲戚朋友介绍的方式来获得打工工作。
表7-11农民外出打工获取工作渠道
6.农民外出打工时间
农民外出打工选择的打工时间长短主要与健康状况、年龄、学历、性别等因素有关。
外出打工超过半年的农民中,健康状况良好的占76%,健康状况一般的占72%,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比健康状况一般的农民选择打工时间更长。
从年龄来看,21~40岁的农民是外出打工的主力军,这些人年富力强并有着一定的打工经验。
在这类人群中,选择打工超过半年的农民占比达到80%以上,选择全年打工的农民接近40%。
另外,随着学历的提高,农民外出打工时间也相应增加,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选择全年打工的比例高达57%(见表7-12)。
表7-12农民外出打工人员每年打工时间
7.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与消费
根据调查,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水平与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别等因素有关。
从农民打工收入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来看,健康状况良好的农民月收入集中在1000~2000元,所占比重超过60%,且月收入高于2000元的农民占比接近20%;
健康状况一般的农民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仅占10%左右。
可见,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身体较好的农民平均打工收入高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民。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打工收入较高,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大约占45%,这表明这部分农民可能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倾向于选择更高收入水平的工作。
分年龄组来看,21~40岁的农民月收入集中在1000~2000元,占53%,而41~60岁的农民月收入集中在500~1000元,占49%,说明年龄对农民的打工收入影响较大,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收入更有优势。
从学历来看,农民外出打工的平均收入与学历成正比,学历越高,农民的平均打工收入就越高。
分性别来看,男性的平均打工收入要明显高于女性,这表明男性更容易找到工作并获得更高的收入(见表7-13)。
表7-13农民外出打工月收入状况
农民外出打工人员的消费水平总体不高,消费支出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等。
从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交叉分析来看,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月平均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501~1000元,占46.67%;
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中有54.9%月消费在500元/月以下。
分年龄组来看,20岁以下的农民月平均消费水平相对较高,58.33%的农民月平均消费主要集中在501~1000元;
61岁以上的农民月平均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居多。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有73.91%月平均消费集中在501~2000元,高中学历的农民月平均消费主要集中在501~1000元/月,占53.42%,初中学历的农民月平均消费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占50.66%,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民绝大多数月平均消费在500元以下。
可见,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民外出打工者的消费水平,学历越高的农民每月支出除用于基本生活开销外,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更为显著,在精神文化娱乐上的消费更多。
从性别来看,外出打工的农民中,男性的消费水平要高于女性,在1000~2000元/月的消费水平中,男性占11.93%,女性占6.33%;
在500元/月以下的消费水平中,男性占49.83%,女性占50.63%(见表7-14)。
表7-14农民外出打工月消费状况
第四节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
1.农民工对社会保险政策了解程度
农民工对城市社会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主要受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从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要略高于女性农民工,男性完全了解的占2.7%,比女性高2.1个百分点。
从年龄来看,对政策完全了解的农民工中,61岁以上的比例最高,占6.3%,其次为21~40岁(占2.7%)、41~60岁(占0.5%);
对政策了解一些的农民工中,21~40岁的比例最高,占51.6%,其余依次为20岁以下(占46.2%)、61岁以上(占43.8%)、41~60岁(占42.7%),最高与最低的比例相差8.9个百分点。
可见,21~40岁的农民工对政策了解的比例最大,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社会保险权利,而20岁以下和41~60岁这部分打工人员,对政策的关注度较低。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对政策完全了解的比重最高,达到8.9%,小学以下学历的农民工对政策完全不了解,对社会保险政策了解程度最高与最低比重相差8.9个百分点(见表7-15)。
表7-15农民工对打工城市社会保险政策了解程度
2.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状况
在农民工参加的各项社会保险项目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比例最高。
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相对较高,尤其表现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比例上。
从健康状况来看,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参加各类保险,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民工基本未参加任何保险。
分年龄组来看,21~40岁年龄组的农民工参保比例较高,而20岁以下农民工除医疗保险外未参加其他保险项目。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工参加各类保险的比例也越高。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有33.3%,参加医疗保险的有28.9%,参加失业保险的有13.3%,参加工伤保险的有22.2%,参加生育保险的有11.1%,参加住房公积金计划的有2.7%(见表7-16)。
表7-16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状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