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65182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docx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讲话稿和致干部群众的新春贺词范文

2021年在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范文稿

  再过5天就立春了,农时不等人。

为深入贯彻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市政府决定以电视电话会的方式,今天召开全市农口重点工作落实会,总结去年及“十三五”农口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以只争朝夕的拼劲、坚持不懈的韧劲、善作善成的干劲,全力推动“十四五”全市农口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刚才,×同志通报了2020年全市农口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希望各县区相互学习借鉴,努力争先进位。

会上还印发了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请各县区、农口各部门逐项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攻坚克难齐心抓,2020年农口工作交出合格成绩单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农口系统早安排、快行动、抓落实,全市农口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尤其是习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让我们倍受鼓舞、干劲倍增。

一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和农口系统干部职工苦干实干,圆满完成了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决胜脱贫攻坚、收官“十三五”、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统筹“两手抓”有力有效。

农口系统闻令而动、迅速行动,率先在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稳增长,全市农口系统未出现一例感染事件,市民政局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同时,不误农时启动春耕生产,不失时机推动复工复产,粮菜、猪肉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供,有效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特别是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及时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农业稳增长各项工作,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率先在全市由负转正、逐季回升,均增长3.4%,稳住了农业发展“基本盘”,为全市经济恢复性增长贡献了农口力量。

  二是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坚持成果巩固同决战剩余人口脱贫协同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圆满完成产业扶贫、水利扶贫、生态扶贫、兜底扶贫、供销扶贫、残疾人扶贫各项任务,顺利通过省级核查和国家普查,农口扶贫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民政兜底扶贫工作多次在全省会上交流,市水利局、市林业局荣记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重大贡献二等功。

“千村千处”电商扶贫做法被写入全国供销总社“七代会”工作报告。

残疾人扶贫举措被《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残疾人》等先后报道,全市4名残疾人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三是五大富硒产业提质发展。

富硒产业进入国家层面、纳入省级发展战略,五大产业质效持续提升,综合产值占到全市富硒产业的68%,×入选“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

“×富硒茶”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品牌价值进入全国百强第20位、全省第一,茶叶出口逆势而上,占到全省茶叶出口的94%。

紫阳、平利成为“2020年全国茶叶百强县”。

魔芋新增5.5万亩,产量62万吨,与xx粮农集团合作公司正式注册。

核桃嫁接改造15.49万亩,新增市级良种繁育示范园11个、标准化示范园10个。

生猪稳产保供有力有效,东方希望、xx立华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先后进驻投资,存栏、出栏较上年分别增长6.5%、1.5%,持续为全省全国做贡献,阳晨集团创建为国家“非洲猪瘟无疫小区”。

生态渔业新增大水面增养殖7585亩,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家,水产品产量、产值保持全省前列。

“×魔芋”“×核桃”国家地标证明商标和“×林下猪”集体商标获受理,×花鲢、魔芋、富硒茶等农产品国家地标公示、名优特新进入最后评审。

全年新增各类农业园区233个,新创建龙头企业37家、产业化联合体25家。

平利、紫阳、汉滨、岚皋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汉阴获批创建省级家庭农场。

《×市富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颁布实施,“中国硒谷网”正式上线,富硒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运行,实施全产业链科研项目27个,开发富硒新产品29个,成功举办首个“国际茶日”陕茶主场活动和五大产业“农民丰收节”、富硒产品“三年百市百店千点”送健康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中国硒谷”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是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5.95亿元,新建汉江综合整治堤防护岸2.4公里,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26.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

旬阳水电站实现二期大江截流,白河水电站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完成营造林116.07万亩,宁陕、汉阴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通过评审,创建国家森林乡村30个、“美丽家园示范户(村)”12个。

新建高标准农田18.2万亩、改建基本农田19.21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91.7万亩,我市农田宜机化改造经验入选全国首批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典型案例。

“百千工程”扎实推进,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5万户,建成了一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如期完成,×荣获中国乡村振兴新闻传播影响力百强城市第16名,较去年上升56个名次。

全市4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镇创建为国家卫生镇,45个村获评“xx美丽宜居示范村”,95个村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石泉入选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平利县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五是民生保障更加坚实有力。

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低保覆盖率提升专项行动,全市农村低保覆盖率提升到6.28%。

全面加强农村特困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众关爱服务,全国政策培训班和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获批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成立全省首个养老护理技能培训学校,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示范社区、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园区、医养结合示范社区、农村互助幸福院示范院、农村敬老院示范院各10个,顺利通过国家中期验收。

出台《鼓励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十项措施》,“慈善扶贫一日捐”等善款募集居全省前列,全省慈善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三治”融合成效明显,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全市1镇3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镇5村被认定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汉阴、旬阳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汉阴“三线两化一平台”基层治理模式和旬阳“说论亮”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在我市召开。

  六是农口重点改革稳步推进。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及成员身份界定、资产股权量化工作,1310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5个村被命名为2020年度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旬阳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设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石泉获评第四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

如期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年度任务,旬阳入选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持续深化xx山林经济示范市建设,新建特色经济林32.17万亩,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个,“宁陕创新公益林股份合作经营”入选国家第一批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典型案例。

率先在全省推进“三位一体”供销综合合作,创建国家级基层社标杆社4个、省级4个,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6个、省级3个,省级十强县级社1个、星级服务社41个,汉阴“三社”协同改革入选全国供销系统“金扁担改革贡献奖”。

基层残联组织改革试点经验全国推广,全市残联改革全面铺开。

  与此同时,村庄撤并问题排查整改、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动物补偿处置、长江禁捕“四清四无”等工作如期完成,防汛减灾、森林防火和非洲猪瘟、松材线虫病防控等有力有效,特别是科学有效应对13次大范围强降水和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实现了安全度汛,全市农口系统保持安全稳定。

市水利局被表彰为2019-2020年度“全省防汛抗旱先进集体”。

  2020年农口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全市“十三五”顺利收官画上了句号,也为“十四五”后发赶超蓄积了强劲势能。

尤其是习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更加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奋力追赶超越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应该讲,过去的五年,成为×撤地设市20年来农村面貌变化最为显著、农业提质增效最为显著、农民生活改善最为显著的五年。

  这五年,农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统筹推进安全饮水、水利移民工程、高标准农田、天然林保护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

累计完成水利投资91.58亿元,是“十二五”的1.3倍,全市一大批防洪保安、民生水利、生态治理项目建成投用,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71处,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9.1%。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6.3万亩,占到全市常用耕地的33.1%,进一步筑牢了粮菜稳产保供基础。

累计完成营造林499.37万亩,全市森林面积突破23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27个、推进村1659个,村庄清洁行动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57%、垃圾治理率达95.5%,79%农户用上卫生厕所,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农村群众生产条件持续改善。

  这五年,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把做大做强五大产业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加快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基本解决了农业过去没有大产业、“满天星”的问题,五大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市富硒首位产业的“五个月亮”。

累计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340个,是2015年的3.8倍,五大产业园区占60%;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9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分别是2015年的2.3倍、4.7倍;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98家,是“十二五”末的7.96倍;培育产业联合体66家、产业联盟35个、产业联合社93个,认定高素质农民12491人、职业农民10577人。

特别是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42家,占全市规上工业总数的44.6%、总产值的33.6%。

生猪饲养量常年稳定在300万头左右,规模、科技全省第一,种猪生产西北第一、全国前三。

茶叶面积、产量分别达107.3万亩、4.35万吨,面积、产量和产值全省第二,“×富硒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魔芋面积达到55万亩、产量62万吨,均居全省第一,加工能力居全国魔芋产区地级市之首,被全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产业第一市”。

核桃总面积突破200万亩,全省第二,未来几年将进入盛果期。

生态渔业加快转型,“×汉水鱼”成功注册集体商标,水产养殖面积、总产量均居全省第三,产值全省第二。

  这五年,民政民生服务保障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助农增收为根本,慎终如始持续攻坚,精准落实“八个一批”,高质量实现贫困村农业园区(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山林经济示范点、供销电商扶贫点、安全饮水、产业技术员、有公益林贫困村生态护林员、贫困户长短产业项目和利益联结机制9个“全覆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五年来,全市24.8万户贫困户享受产业帮扶,促进贫困群众收入增长近30%;精准选(续)聘生态护林员19274人,带动7.2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市所有脱贫户饮水安全稳定达标,168.83万农村人口受益;供销扶贫带动2.96万户8万多贫困人口增收,“扶贫832平台”销售稳居全省前列;2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兜底救助保障范围,8.6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一个不少全部脱贫。

农口六大扶贫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市和全省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市加快建设,全市70%的城市社区和80%的行政村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全省第一,我市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康养城市50强。

  这五年,农口各项改革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并受到省政府表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全市16个国有林场全部实现事企分离。

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