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200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概论》自学提纲Word下载.docx

第一编本质论

第一章文学的审美本质

自习重点和难点:

本章自习重点是,再现论和表现论的主要观点及其优缺点,文学与科学在反映生活对象上的各自特征,文学的审美性质与反映美的生活的关系;

自习难点是,自然的人化问题。

第一节再现论和表现论

一、再现论

再现论认为文学来源于客观现实,是对客观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摹仿和再现,它由亚里士多德创立,主要流行于西方19世纪以前的古典文学理论中。

再现论在西方文艺理论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兴起,才结束了它对西方文艺理论的统治地位。

二、表现论

表现论认为文学是作家主观心灵的抒发和表现。

这种观点起源很早,在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都有这类看法。

表现论内部又有不同的理论。

归纳起来,具体有两种:

一是情感表现论。

中国古代即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之说,在西方,这种观点后来在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中得到了发展。

现代哲学家和美学家克罗齐对西方的这种情感表现说作了系统而又深入的发挥。

二是本能表现说。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冲创说”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是这种本能表现说的代表。

三、对再现论和表现论的评价

再现论和表现论对我们认识文学的本质问题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同时又都有很大的局限。

再现论无疑体现了朴素的唯物反映论观点,肯定文艺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但是,再现论却忽略了创作主体在文艺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因而无法正确阐明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学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和作用。

表现论强调情感、想象等主观因素在文学创作中的积极作用,因而较好地解决了文学艺术作品为何区别于客观现实的问题。

但是,表现论在正确看到作家主观因素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却又割裂了文学与客观现实社会的联系,将文学封闭在作家的主观因素之中。

再现论和表现论分别抹去了作家和生活两个要素,同时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读者对于文学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文学的特殊属性——审美属性。

第二节人对现实的审美反映

一、人类反映现实世界的多种方式

文学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反映。

人类反映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指出,人类反映、掌握世界有四种方式:

整体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二、科学的反映与审美的反映

科学的反映与审美的反映,具有三方面区别。

首先,在反映内容上,与科学分门别类的反映内容不同,文学审美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第一个特点是: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整体——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文学审美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第一个特点。

其次,在反映形式上,与科学反映侧重抽象的结论(舍像取质)不同,文学以具体、感性的生活形式达到对生活本质的显示——以像显质。

再次,在反映态度上,与科学反映要求排除主观感情不同,文学以浓厚的感情渗透进反映过程和反映结果之中,由此塑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以情动人正是文学审美性质的核心所在。

三、文学中自然的人化

文学艺术是人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观照、审美创造的体现。

就此而言,文学艺术活动也带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性质。

从人化的自然角度看,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描写自然景物还是动物,其实最终都是反映人——人的感情、性格、意志、命运等。

四、审美地反映生活与反映美的生活

文学的审美性质来自其审美地反映生活的特点。

但是,文学的审美性质并不等于一定反映美的生活。

审美地反映生活的关键在于:

一是作家需要以进步、健康的审美观来看待、评价生活,凡符合进步、健康的审美标准的生活,作家就给予肯定,反之即予以否定;

二是作家需要将反映的生活内容和审美评价熔铸在美的艺术形式之中。

第二章文学的审美特征——情感与形象的融合

本章的自习重点是,文学形象的涵义和特征,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情感与理性的关系,语言艺术的特点及由此带来的优缺点。

第一节文学的形象性

一、文学形象的涵义

文学形象是既能唤起人具体、生动的感知,又具有丰富意蕴的生活情景。

文学形象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具体性,面对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情景,能够使人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是生动性,作家所塑造的形象能体现出事物对象的内在特征,给人以活的、动态的感受,一般所谓“栩栩如生”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丰富性,即蕴含在文学形象中的思想情感意蕴,是极为丰富而意味深长的,无法用抽象的概念来概括和分析清楚。

二、文学中的形象与议论

文学中的议论是为形象服务的,而在理论著作中的形象是为议论服务的。

第二节文学的情感性

一、文学以情动人

情感对于文学艺术是极为重要的,是文学审美性质的特点之一。

但文学中的情感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是有区别的。

其特点在于:

文学中的情感是一种审美的情感,是对情感的一种体验,与情感的对象保持有“心理距离”,所以排除了实际的功利性。

二、情感与理性

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也就是情感与思想、理智的关系。

首先,从情感产生的原因上看,情感既与外在事物的激发有关,又与主体的思想相关,所有情感多是由外在事物和原有思想的相遇而引起的。

所以文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个人情感宣泄,而是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其次,从情感的表现上看,文学中的情感必须符合美的形式要求而不能任其自然流露,而必须受到理智的控制,纳入到文学形式的审美创造之中去。

第三节艺术的分类和语言艺术的特征

一、艺术的分类

按照各门艺术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的材料和手段的不同,将艺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型。

二、语言艺术的特点

文学是用语言作为材料来塑造形象、表达作思想感情的。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主题)。

因此,无论是从作家创作还是从读者欣赏角度看,语言对文学都是首要的因素。

语言艺术——文学的特点是:

1.形象的间接性。

语言艺术的间接性特点,其优点是可为读者的文学欣赏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的空间。

其缺点是语言所塑造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不懂语言就无法欣赏文学。

2.反映生活的广阔性。

与其他艺术相比,语言艺术可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能够跨越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

3.表达感情的明确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因为语言符号与人的思维直接相关,所以语言艺术能够传达出更为明确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

第三章文学的社会功能

本章的自习重点是,文学的社会功能的总体特点,文学的三大社会作用及其具体内容和特征。

第一节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功能

我们既要认识到文学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但同时又不能夸大这种作用。

一是文学的社会功能不是立竿见影的,它无法直接干预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是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再缓慢地影响到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是干预生活与改造灵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文学的社会作用不能脱离文学最基本的性质,即审美属性。

所以,文学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审美教育功能。

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指:

文学以生动的形象和高尚优美的情操,在给读者以精神愉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使读者获得认识上、道德上和审美上的有关教益。

古罗马的贺拉斯将文学的这一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概括为“寓教于乐”,中国古代的荀子则称为“美善相乐”。

一、文学的认识作用

文学的认识作用,就是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认识历史、社会和人生,提高对生活意义的感悟力。

文学的认识作用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生活现象的认识。

文学的认识作用不同于历史著作和社会学文献,其特点是:

细节与本质的统一,客观生活与内心感情的统一。

二是认识生活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文学与历史著作的不同时提出:

文学比历史更真实、更具有哲学意味。

因为文学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反映生活的。

三是对人的内心精神的认识。

文学既是生活史,又是精神史。

二、文学的教育作用

文学作品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帮助读者提高思想境界,这就是文学的教育作用。

文学的教育作用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它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教育内容的全面丰富性,包括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理想教育等多种内容。

二是教育形式上的潜移默化性。

文学教育作用的效果是缓慢的,但又是长久的。

三、文学的美感作用

在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为生动的形象所感动,产生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愉悦,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文学的美感作用。

文学的美感作用虽然包含着感官享受,却不能等同于感官刺激。

文学的美感作用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美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暂时从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一个想象世界的王国。

二是美感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美感既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是美感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第四章文学的社会联系

通过本章自学,要求了解文学与政治、宗教、哲学的联系。

第一节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首先,哲学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观察、感知世界的原则和方法上。

其次,文学可以从哲学中直接吸收思想养分。

如不少文学家往往有意无意地受到哲学思潮的影响,

再次,文学上的创作方法往往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二、文学对哲学的影响

首先,因为文学反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作为哲学的养料,启发新的哲学思想。

其次,历来的大作家往往又是大思想家,他们用生动的形象传播了哲学思想。

第二节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宗教往往利用文学的生动性来传经布道,例如西方的《圣经》,中国的《佛本生故事》等。

二是宗教思想影响文学思想,包括人生观、艺术观等。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有以禅入诗、追求禅趣的倾向,这是宗教影响文学的表现之一。

第三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政治对文学的需要。

各个阶级都要求文学表现本阶级的意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二是文学也不能超脱政治的影响。

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中占有主导地位,所以文学或多或少地受到政治的影响。

第二编创作论

第五章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

本章要求了解生活经验积累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文学创作的“源”与“流”的关系。

第一节现实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现实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源泉。

对此,我们需要分清“源”与“流”的关系。

现实生活是文学的源泉,而前人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都只是“流”,是作家借鉴、学习的材料。

第二节文学创作中的生活积累

一、生活积累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作家的生活积累往往影响到作家观察生活的视角,提炼出不同的思想主题,甚至影响到作家形成不同的文学风格。

二、积累生活的途径

积累生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都需要作家具有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意义,积累起丰富的创作材料。

第六章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

本章的自习重点是,主体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主体创造力的四方面表现,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的特点;

自习难点是,想象在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中的不同特点,生活经历与内心体验的关系。

第一节创作主体的能动性

一、主体对客体的渗透

只有作家既熟悉又是深有感受的那部分生活才能成为创作内容。

所以,这涉及到作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审美创造的主体意识问题。

作家的生活积累应分为外在生活经历和内在生活体验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

作家的生活经历要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去,首先必须转化为作家的内心体验。

这说明,生活经验的积累并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的记忆和储藏问题,同时更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的交流、融合过程。

创作主体与客体对象的契合是有一定条件的。

从客体方面说,客体对象需要有内在审美价值,才能转化为文学内容;

从主体方面看,必须具有敏感的心灵,并全身心投入到对客体的体验之中去,才能激发主体的创作欲望。

二、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以及作家的虚构想象因素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世界,既反映出生活对象的内在本质,同时又渗透进作家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和评价,成为客体对象与主体意识的有机统一体。

与生活真实相比,艺术真实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形传神,即艺术真实不只是追求外在形态上的类似,而是要传达出生活对象的内在本质特点;

二是以物写意,即在描写生活现象时,同时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

所以,艺术真实虽然来源于生活真实,但又高于生活真实。

三、主体意识与创作自由

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需要外在和内在的自由。

第二节创作主体的创造能力

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观察力

文学创作上的观察力,就是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观看生活的对象的能力。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所谓发现新的生活,并不是指搜罗奇闻,而在于以独到的审美观察力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生活意义。

二、审美力

所谓审美力,这里主要指作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能力。

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不仅仅只是一个积累生活材料的过程,更为主要的还是一个积累情感和物我交融的过程。

三、想象力

文学创作必须借助想象才能完成。

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改造和融合不同表象的作用;

二是补充生活经验的不足。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一种艺术想象,与科学研究中的想象不同,它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艺术想象始终与感性表象结合在一起,二是艺术想象充满感情色彩。

四、表现力

表现力主要指的是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表达出来的能力。

艺术表现力包括:

一是艺术构思能力;

二是艺术描写能力;

三是形式美的创造力。

第七章文学创作的提炼与加工

本章的自习重点是,典型和典型环境的涵义,典型人物的特点,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自习难点是,典型人物的概括性和个性的具体涵义。

第一节文学的典型性

一、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法则

典型是典型形象的简称,它是作家按照审美规律对丰富的生活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和创造的艺术形象,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具有广泛深刻的概括性,是这两者的有机统一。

典型可以表现为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情节和典型情景等。

叙事文学主要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抒情文学则主要抒写典型情景。

二、典型:

以独特的个性反映社会关系的本质

别林斯基生动地称典型为“熟识的陌生人”。

“熟识”和“陌生”,生动地说明了典型人物的两个审美属性。

1.典型人物具有普遍的概括性,即从典型人物的经历、性格、思想中反映出社会关系的某方面本质。

典型人物的概括性,不是抽象的概括性,而是具体的概括性。

典型人物的概括性既是外在量的扩展,同时更是内在质的显示,是对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把握。

所以,衡量典型的标准有两个方面:

一是典型人物是否体现了某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某些人的共同精神特征;

二是这一典型人物是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即典型人物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性格,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

典型人物的个性不等于人物的单一性格因素,而是多种性格因素的独特组合。

世界上的性格因素有限,但性格因素的组合方式却是无限的,所以,典型的个性也是无限的。

3.普遍的概括性与鲜明的个性的有机统一。

典型人物的概括性与个性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某种程度上说,概括性就是个性,而个性也就是概括性。

三、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恩格斯在给英国一位女作家的信中要求:

“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的这一要求,不仅对现实主义适用,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叙事文学的创作。

1.典型环境的涵义。

典型环境是指既反映了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又是只有为这一人物所拥有而其他人物所无法重复的特殊性。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社会环境是主要的,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而所谓社会环境,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与人互为环境。

典环境也是不可重复的——只有相似的环境,绝没有相同的环境。

2.典型环境的塑造。

首先,典型环境是塑造典型人物的依据,因为人物性格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变化的,要塑造好典型人物,首先必须塑造好典型环境。

其次,塑造典型环境要与塑造典型人物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典型环境主要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所以,典型人物的变化也会改变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

塑造典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常用的有两种。

一、“专用一个人”

这种方法是作家以生活中的某一性格鲜明的人物原型为基础,同时再适当吸收、结合其他生活材料对其进行补充、修改,由此创造出典型人物。

二、“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这种方法是作家在广泛观察生活,并在丰富的生活积累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把分散的生活材料熔铸成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典型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从神和超人到普通人形象

二、从过实描写到如实描写

三、从类型化到个性化

四、从单一性到丰富性

第八章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本章的自习重点是,形象思维的特点,灵感的涵义、特点以及产生的条件;

自习难点是,形象思维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第一节形象思维

一、文学创作要运用形象思维

亚里士多德指出:

“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是最早提出了创作思维问题。

亚里士多德之后,有许多理论家对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一次提出形象思维概念的是俄国的批评家别林斯基。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提出形象思维这一词,但在中国文论中仍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精彩论述。

二、形象思维的特点

1.以生动的表象为思维的基本单位。

在文学创作中,感性表象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是在表象之中进行的;

即使作家达到了对生活本质的把握,那也是在感性形象中实现的。

2.想象活动占有突出地位。

想象活动的展开,就是形象思维深入把握生活对象本质的过程。

所以,高尔基指出:

“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

3.始终伴随着感情活动。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想象活动的展开有赖于情感,正是在情感活动的推动下,各个分散、孤立的表象可以融为一体;

同时,由于感情的渗入,由形象思维孕育而成的艺术形象呈现为审美的意象,与现实生活中的物象有了本质的区别。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两者都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过程。

把形象思维始终不脱离感性表象的特点与感性认识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看法。

实际上,形象思维是一种寓理性认识于感性表象之中的认识方式。

所以,形象思维的概括化与具体化是同时进行的,决不是按照具体——抽象——具体的公式进行的。

第二节创作灵感

一、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作家在创作时感情特别激越,文思豁然开朗,创作思维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就是文学创作中的灵感。

历史上对文学创作中灵感现象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神赐迷狂说,第二种是下意识说。

二、灵感是创作思维质的飞跃

灵感实际上是作家集中思考创作问题时,从量变到质变的一次思维飞跃。

丰富的生活积累、高度紧张的思考和偶然因素的触发,是灵感产生的三个条件。

灵感的三个特点:

一是突发性;

二是亢奋性;

三是创造性。

第三编作品论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构成

自习重点是,文学作品主题的特点,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与题材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自习难点是,作品主题与创作意图的关系。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素

文学作品的内容要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景等。

一、题材

题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题材是指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某一生活领域,如农村题材、军事题材、历史题材等。

狭义的题材是指:

经过作家选择,组合在作品中的具体生活材料。

素材是指作家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自然形态的、分散的原始生活材料,题材是在素材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却经过了作家的选择、提炼、加工甚至虚构而形成的,已渗透进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文学创作要反映不同的生活领域,满足不同读者的精神要求,同时也因为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创作上的题材应当多样化。

另一方面,不同题材之间的价值是不同的,所以对作品的思想意义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决定作品思想意义的不是题材的大小,而是对题材的开掘。

二、主题

主题是指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世界体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感情。

作品主题与创作意图有联系又有区别。

创作意图是作家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家的创作意图在物化为语言形象时往往会出现种种变化,所以,最终体现在作品形象之中的思想感情与作家的创作初衷往往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作品主题大于创作意图,即通过作品形象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比作家原来的创作初衷要丰富、深刻的多;

另一种是创作意图大于作品主题,即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作品的形象之中。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体现在艺术形象之中的,所以有其自己的特点,与一般理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很大差别:

一是文学作品主题具有形象性,即是与形象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抽象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