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011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Word文档格式.docx

绿化标准。

截止到2000年底,全市林地面积已达78万亩,其中经济林52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505万亩,农林间作面积48万亩,林木蓄积量602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4.4%,果品产量38万吨,林业产值7.3亿元。

  3、兴修水利,基本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

  长期以来,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48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2%和65%。

4、沙荒改造取得较好效果。

我市共有沙荒地面积41万亩,是由黄河故道冲击形成的。

多年来,党和政府组织人民平沙丘、填低洼、建林场,初步控制了风沙的危害,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使昔日荒芜凄凉的黄河故道,变成了绿树成荫,林茂粮丰的沙河绿洲,周围百万亩良田得到保护。

  5、莘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莘县是我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县政府成立了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莘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并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评审。

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

两高一优"

农业、秸秆还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提高林木覆盖率、兴修水利及生态工业等领域开始实施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并在一些周期较短的工程建设中初见成效。

2001年9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人员到莘县对示范区建设进行了验收,给予了充分肯定。

  6、东阿、冠县省级生态农业县圆满完成规划建设任务。

冠县是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按照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建设了八大生态工程:

一是以农田林网化、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生态建设工程,二是立体复合种植与设施保护栽培相结合的光能利用工程,三是以畜禽养殖、食用菌生产为纽带的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四是中低产田农田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五是水资源保护利用和废水治理工程,六是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及流通市场的配套建设工程,七是农村能源建设与庭院经济建设工程,八是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建设工程。

  7、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进展。

  冠县西沙河林场、莘县马西林场和高唐清平林场现已具有大面积林地,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自然保护区,并进入新一轮规划建设期。

我市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

  8、农村能源利用有了新的发展。

  至2000年底,全市推广农村用沼气5083户,推广省材节煤炉灶98.58万户,推广村级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处,太阳能热水器10.15万平方米,建农村太阳房和太阳能校舍0.03万平方米,太阳灶0.22万台,建成以沼气、蔬菜大棚、猪圈、厕所为主要内容的"

四位一体"

生态农业模式150处。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监测结果表明,三条河流水质均超过五类标准。

除东阿县外,其它县市区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河流的污染,全市污水灌溉面积已达71372公顷,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2.7%,农业减产损失、农产品质量下降损失和农业污染事故损失达2088万元。

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的增加,使酸雨形成的机率上升,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造成很大危害。

特别是由于城市绿化不够,造成城区扬尘过多,污染空气环境。

城区噪声污染严重,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高音喇叭等音响噪声污染尤为突出,群众环境信访呈逐年上升趋势。

  2、水资源贫乏。

  全市天然降水形成的当地地表径流、浅层地下水及黄河、金堤河、卫运河的侧渗补给构成的当地水资源,共计只有13.0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36立方米,亩均占有156立方米,均低于全省人均400立方米和亩均330立方米的水平。

到2000年,漏斗区面积已达422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1%,漏斗中心地下水最大埋深达22.47米。

西部莘县、冠县的漏斗区面积分别占两县土地总面积的96.1%和90.8%,多数浅井报废,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峻。

  3、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仍很严重。

我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沙荒改造和盐碱地改良仍是今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点。

全市沙荒盐碱土地面积共计32.7万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3.2%。

沙荒和盐碱地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威胁周围农田,影响周围生态环境。

  4、引黄输沙沉沙区逐渐形成新的沙荒。

  在引黄水利工程输沙渠两岸和沉沙池周围,由于年年清淤弃土,大量的泥沙堆积,使当地农民人均耕地大量减少,且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旱涝沙碱四害俱全,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输沙沉沙区成为新的环境沙化区。

  5、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土地资源实行破坏性开发,重用轻养,化肥使用量大,补充有机农家肥不够,造成土地的生态平衡失调,地力下降,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长期使用农药,空气、水源、土壤和食物受到污染,毒物积累在人体和牲畜体内引起中毒,造成农药公害。

农药使害虫产

生抗药性,而对害虫的天敌和许多益虫益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破坏生态平衡。

  6、森林覆盖率较低,树种结构不合理。

  我市的道路林网、沟渠堤岸、沙碱荒地上栽种的90%以上是杨树,一旦病虫害发生,会很快蔓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树种结构、规划布局都不十分合理,县与县、乡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其结合部位,还有不少死角和空当。

落叶树种多,常绿树种少,高大乔木多,低矮灌木少,农村四旁树木多,城镇街道树木少,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效益。

  7、生物多样性减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面积耕地,破坏了大量天然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对相对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

土壤、水、空气污染,也使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决策、合理开发。

紧紧围绕我市主要生态问题,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各种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加大政策、科技、资金扶持力度,努力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建设与保护并举,加快生态破坏区的生态恢复与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筹兼顾;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按照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规律,规范科学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目标

  

  以黄河故道风沙区、引黄输沙沉沙区、生态良好地区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为重点,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建设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城市。

大力开展防治污染、植树造林,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破坏,减少自然灾害,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近期目标。

到2005年,力争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各类良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建成5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力争达到国土面积的3%,建设3个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市、区)和7个生态示范区试点乡(镇),使全市30%左右的区域实现生态良性循环,60%的水土流失区域得到有效治理,公路、铁路、主要河流建成绿色通道,森林覆盖率达到20%,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减少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率达到30%以上。

  2、中期目标。

以实现生态市的目标为方向,到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总体上得到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5%;

全市现有水土流失地区全部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生态破坏恢复治理率达到60%以上;

全市50%以上的区域实现生态良性循环,60%以上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标准。

  3、远期目标。

到2040年,全面改善全市的生态环境,建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城乡环境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环境优美的生态市目标。

  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总体布局

  我市属和无公害农产品平原地区,气候为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基本属生态良好地区。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将我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划分为黄河故道风沙区、引黄输沙沉沙区、生态良好地区、城市四类区域,分别规划建设和保护。

  

(一)黄河故道风沙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黄河故道风沙区主要分布于莘县、冠县、临清市、茌平县、高唐县部分乡镇。

该区主要采取修建水库、建设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措施,防风固沙,重建和恢复生态系统。

  1、严格保护,科学开发,综合利用。

  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和人为破坏活动,严禁建设污染严重的项目。

在重点风沙区划定生态防护林带,长期保护,严禁采伐。

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

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

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

改变粗放经营方式,走生态型经济发展道路。

营造防风固沙林、农田林网、经济林。

对已建成的林网进行保护,制定科学的采伐和种植计划。

林业生产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和经营措施,优化品种组合,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适宜林下生长的物种,进行立体配置。

从而达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充分利用资源、能量多级利用、作物同济共生、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建设平原水库。

该区位于我市西、北部,受地形地貌影响,水资源相对贫乏,旱灾不断,地下水超采,形成大面积漏斗区。

沙地涵养水源能力较差,易漏水、漏肥,植被不易生长。

在此修建水库,不占用良田且居民稀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水库建设要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严格论证,减少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水库建成后,充足的水源可使该区生态恢复进程大大缩短,同时缓解周边地区工农业用水。

  3、建立自然保护区。

  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设立冠县西沙河林场、莘县马西林场、高唐县清平林场三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各县市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设立县级自然保护区。

通过保护区建设,形成地域代表性强,生物多样性丰富,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4、开发建设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

  目前,我市黄河故道区域森林资源丰富,且规模不断扩大,自然风情浓郁。

可在莘县马西林场、冠县西沙河林场、马颊河林场、临清松林镇、高唐清平镇等处建设自然生态型旅游景点,突出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提供野味品尝和义务植树留念活动,使林区生态旅游富有吸引力。

  

(二)引黄输沙沉沙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引黄输沙沉沙区,主要包括位山西引水渠、东引水渠、西沉沙池、东沉沙池和彭楼引水渠、沉沙池、输水渠、二级池,面积近40平方公里。

该区治理的关键是建设好沉沙高地,采取水利、农业、林业措施对该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路、渠、沟、林统筹规划,灌排和机井建设合理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

  1、沉沙高地建设

  

(1)治理单元划分:

沉沙池每60亩为一单元,输沙渠每300米为一单元。

  

(2)平整:

按照治理单元化方整平,单元内高低差不得超过15厘米。

  (3)打井:

该区地下水丰富,可采用机井灌溉,每单元打机井一眼,出水量每小时40--60立方米。

  (4)道路林网:

单元间建设道路林网,即"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

  2、防风固沙林带建设

  在输沙渠两旁和沉沙高地边缘,建设100米宽的防风固沙林带,沉沙高地边坡上栽植灌木,建设灌木林带,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环境。

  (三)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该区是指除我市黄河故道风沙区、引黄输沙沉沙区、八县市区城区及开发区以外的广大农村地区。

该区主要进行五大重点工程建设,即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工程、"

农业工程、特色农业工程、绿色食品基地工程和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创建工程。

  1、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工程

  本工程以农田综合治理为根本,提高农田自身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各类生产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和集约化经营的水平,使农业生产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紧紧围绕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这一总目标,进一步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突出抓好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林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任务是,全面实施"

4841"

工程,即四横、八纵、四大片、一张网。

四横是指黄河沿岸、309国道、邯济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等四条主要河流、道路的绿化;

八纵是指漳卫河、马颊河、京杭运河、徒骇河、京九铁路、禹范公路、泰临公路和临莘公路等八条主要河流、道路的绿化;

四大片是指西沙河、北沙河、东沙河和沉沙地区的用材林防护林基地建设;

一张网是指全市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

总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农田林网规范化,经济果园基地化,沟渠堤岸林带化,城镇乡村园林化。

  (2)水利建设。

在"

兴利除害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

方针的指导下,根据我市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按照"

全面推行节约用水,科学引用黄河水,大力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提高污水回用率"

的思路,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把节水摆到突出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缓解水资源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

西部缺水的县市要集中力量建设2-3座平原水库,同时积极发展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加强农田水利规范化建设,即"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

的方田式结构。

  (3)积极防治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对耕地,要合理种植,用养结合。

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资源,由于缺乏成熟的综合利用方法,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即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必须推广综合利用和还田技术。

用于还田的除了作物收割时的高留茬和根系部分直接还田,主要应推广秸秆加工饲料过腹还田、发酵还田和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

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氮肥、磷肥使用量,合理调整氮、磷、钾施肥比例,推广包膜、缓释、复合配方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土地污染和破坏。

禁止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控制生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建立一批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带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4)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

土地开发整理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土地整理为重点。

加强土地复垦监督、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的方针,将工作重点放在盐碱涝洼地、废窑坑、灾毁废弃土地和撤并村庄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上。

要通过对田、水、林、路、村的综合治理,调整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土地承包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用地保护,严格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湿地。

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应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并实行占补平衡的制度,恢复面积不少于占用面积,质量不低于同等质量。

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建设线路的施工选址要科学选比,尽量减少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在这方面,东阿县摸索出了象10631工程等许多成功的生态模式,要作为重点在全市进行推广。

  2、"

农业工程

  本工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转化率,把本市建成国内重要的蔬菜、瓜果、食用菌基地和畜、禽、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粮、棉、油能够有效供给的基础上,打破以种植业生产占绝对优势的传统格局,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强化菜、畜、果、渔业,促进农村经济高效协调发展。

  (2)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

推广"

白色农业"

工程,发展大棚种养技术,重点开发以种植优质绿色蔬菜瓜果为主的高效冬暖大棚。

在林区、场院、三荒废地等较难利用的土地上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继续推广完善现在已广泛采用的地膜覆盖技术。

深入开发和推广立体种养技术。

在间套作技术中,应注重作物间的生态效益,提高光热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3)大力发展以食草节粮型牲畜为主的畜牧业。

以发展食草性畜禽为主,建设秸杆养牛示范乡和专业村、户,逐步推广规模养殖技术,巩固和提高本市鲁西黄牛,小尾寒羊生产基地在全省的地位,发展和扩大珍稀动物养殖基地。

  (4)因地制宜发展渔业,开发建设渔、牧、农相结合的复合生态体系。

  3、特色农业工程

  本工程紧紧围绕"

菜、瓜、菌、肉、鱼、果"

等名优稀特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产业化开发的路子,在促高产保优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

  4、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工程

  我市大棚菜、瓜果种植发展较快,大气、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具备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良好条件。

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要建基地,创品牌,形成规模,品种可由瓜果、蔬菜、食用菌等种植业起步,逐步向生产加工拓展。

  5、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创建工程

  加大生态示范区建设力度,"

十五"

期间,在政府领导重视,生态环境有代表性的地区,建设3个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市、区)、7个生态示范区试点乡(镇)和10个生态示范区试点村,鼓励和支持示范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示范作用;

2040年建成生态市,实现全市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南水北调沿线生态功能保护区和东昌湖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好南水北调供水和东昌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该区包括我市八县市区城区和开发区。

要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城市生态功能,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1、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1)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促使工业由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发展低耗能、低耗水、轻污染、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加强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减轻环境污染,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坚决关停取缔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土)企业,防止"

死灰复燃"

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要严禁建设。

  (2)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一是加强现有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实现稳定达标,对不能达标排放的采取停产治理措施。

二是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公安部门要严格执行机动车淘汰报废制度,环保部门对超标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器,推广使用清洁燃料,鼓励居民使用电瓶车。

三是建立城区洁净煤配送中心,禁止销售使用生活用散煤,大力发展集中供热,推广天然气、液化汽、民用型煤、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3)防治水污染。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逐步提高中水利用比例。

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

制度,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制度,规范排污许可证和排污口管理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削减工业点源排污量,逐渐恢复河水水体功能。

  (4)建立垃圾处理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环境监督管理,减轻噪声和扬尘污染。

提倡绿色消费,清除白色污染。

  2、加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建立缺水地区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逐步调整用水紧缺地区的高耗水产业,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

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清理不合理的抽水设施,防止地下水漏斗面积扩大和地表塌陷。

  3、建设生态城市,提高城市品位。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坚持乔、灌、草结合,保证城市生态用水、用林、用地,要重视城区周围森林生态系统的支撑作用,使城区和周边绿化有机结合起来。

聊城市城区要制定生态城市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省级生态城市,10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城市。

  4、发展生态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

  聊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聊城面貌必将发生质的飞跃,为聊城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聊城要建设成以生态城市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北方水城为特色的新兴旅游胜地,形成以济南(泉城)-泰安(山城)-聊城(水城)为主的山东新的旅游圈,深挖运河文化、名著文化的内涵,突出自然生态风貌,提高景点的品位。

使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政策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综合决策,分工负责。

  各级政府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各行业对本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负责。

发展计划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环保部门要综合协调,统一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重大决策和专项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考核;

科技主管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列入攻关课题;

国土资源部门应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建设部门应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部门应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农业部门应继续推动生态农业建设,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加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

水利部门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

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

建设、林业和旅游部门应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设一批新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并强化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