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暴雨及强降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极端天气暴雨及强降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端天气暴雨及强降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暴雨前可以提前开启增氧机,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以及促使池塘水体迅速混合,避免水体出现上下层强对流的现象。
暴雨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昼夜温差大和水体上下层温差大,水质变化快,水产养殖动物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这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很大,需要我们未雨酬谋(未雨绸缪)为好。
一、降雨对水产养殖的益处
降雨本可增加地表径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库容,对水源困难的水产鱼塘以及旱情严重的季节意义特别重大。
同时,降水还可增加水体交换量,改善水质以促进养殖对象快速生长,特别还会带进很多微生物(当然也会带进病菌等不利物质)于水体中,对杂食性(比如鲤、鲫)鱼类和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鱼的生长具有刺激性的催长作用,所以,大水面比如湖泊、水库中(池塘同理)的花白鲢(鲢鳙鱼)在涨水季节都有一个"
猛长"
的过程,道理即在于此。
二、暴雨前后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暴雨对养殖生态环境影响极大,暴雨对水生动物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池塘的水质(水温、盐度等)、浮游生物等养殖水环境的瞬间改变,雨后极易使养殖鱼虾暴发病害,暴雨还会造成鱼虾的应激。
暴雨前,气压低、天气闷热,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导致养殖动物处于不适状态。
暴雨时,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微生物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反应。
暴雨后,天气晴热,多数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败,导致池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养殖动物容易患病。
三、空气压强与气候温度的关系
压强与温度是成正比关系的,降雨时空气中气温下降,但水温下降的比较慢,此时空气中压强小于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阴雨天气影响日光的穿透,从而很难维持稳定的水温,同时如遇连续阴天或阴雨天数日还会影响藻类繁衍,导致水中产氧不足。
暴雨对塘水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水温的变化最大,一般来说雨水的温度远比养殖池水的水温低,夏季时两者的温差更甚,因为夏季时池水表层水温最高。
纯淡水的暴雨由于比重较低,池水与雨水的混合主要先发生在上表层,特别是当降雨发生在中午时,水表层的温度变化更强烈,导致表层池水温度的急变,池塘中的上层水的温度会迅速降低密度增大,下层水的密度较小,形成上层水与下层水的对流,引起翻底,整个池塘的水生态系统会被严重破坏,养殖鱼类随之也会发生应激反应。
四、强降暴雨后的洪荒之力
强降雨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现在普遍存在的养殖池塘基本上没有设计排洪道,这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一个硬伤,垮塘、跑鱼当然就是一个"
宏伟壮观"
的现象了,这不能怨天只能怨人,怪我们自己设计不合理,再则,鱼儿跑了就当"
放生"
罢了!
水位的突然增加当然就容易造成水产养殖对象逃逸甚至毁坏池塘,所以水产养殖场要注意适时排水,在雨季保持一定的水位,留足缓存水位。
暴雨之前放掉一部分塘水,作为突然涨水的预留水位。
尽量避免池外的雨水入池:
要及时疏通排洪沟,尽量不让沟水入池。
有些低洼地区的池塘,在经历大雨后往往将一些生活垃圾冲洗后的雨水涌入鱼塘,污染加剧,可能导致细菌性鱼病发生,或附近农田施用农家肥及化肥分解后的残余物质直接冲入或渗透到养殖水体,导致物质的复杂多样化而可能使养殖鱼类发生疾病。
五、暴雨次生灾害停电、缺氧的应急措施---人工助力增氧
暴雨时常伴随大风雷电,容易引起泥石流、竹树翻倒、土壤垮塌、电杆线路断裂等自然灾害,停电就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停电,导致一切养殖动力设施形如"
瘫痪"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置备氧气瓶(液氧罐更好,直接输氧入塘),发电机(启动机器送电)、蓄电器以及停电用蓄电充气机等应急设施,在停电后可以免为其难地充当临时缺氧救急工具。
(停电后电瓶充气机:
其电源可来自于电瓶以及摩托车和汽车上的电瓶)
(直流电蓄电充气泵)
另外,当遇停电又恰巧鱼儿缺氧,还可泼洒速效型增氧药剂,缓释性增氧剂在此时一般无效,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准备、购置这些东西以备不测之用。
(增氧药剂)
在原来没有增氧机的时代,养鱼人采用一些土办法也起了一些作用,现在看来仍可以借用以解"
燃眉"
之急。
小一点的鱼塘可用人工搅水,用器具如桶、铲等甚至用脚划动水体或舀水泼洒形成波浪,以增加池水与空气的接触,从而达到增氧目的。
还有,没船的可用挞斗有船的更好,人站在斗里或船里奋力划动甚至在其上跳跃,迫使其形成水浪与空气接触,也能达到增氧目的。
(挞斗,农村人工挞脱稻粒的工具)
另外,还可驱赶鸭子(水禽均可)下水,让其在水上游动,道理同前。
以上几种临时救急的增氧方法最好根据实际条件,联合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尽快向鱼池中补充氧气,尽最大努力避免池鱼死亡造成损失。
六、暴雨期间水产养殖的管理措施
1、暴雨前,应该加强巡塘,加固塘坎及防逃设施,检查养殖器械和用电设施的安全,疏浚排洪沟渠等。
2、晚上降雨,在暴雨前中后时段都要开启增氧机为宜,尽可能增加池塘溶解氧,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稳定水相,防止疫病大规模发生。
3、暴雨期间,少投或不投饲料,以免鱼儿在不适情况下消化食物时引起机能失调,加重应急程度。
4、暴雨成灾的,在暴雨过后应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工作。
如死鱼、病鱼和杂乱水草要立即捞出,防止腐烂污染水质,并估算死亡养殖动物的数量、重量,以供补放苗种参考。
5、洪涝次生灾害发生后,抓紧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塘坎和各种养殖设施,加固坝坎,及时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迅速恢复生产能力。
如对水浸泡的养殖设施如增氧机、水泵、投饵机等,应抓紧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6、灾后加强消毒工作。
对有鱼虾存塘的,如使用碘、二溴海因等消毒药剂泼洒消毒,可有效防止鱼体因受惊跳跃、大水刺激擦伤等所引起的体表溃疡、烂皮烂尾等继发性疾病。
对无鱼虾的池塘,将水尽快抽干、放干,曝晒、清池,用生石灰120-200斤/亩,对池塘和周边进行清塘消毒。
7、暴雨涨水后,要调控好水质。
雨后塘水过度浑浊时要使塘水变清,可用水质絮凝剂每亩1-2斤比如硫代硫酸钠(有洁水、杀菌的作用)和聚合氯化铝等药物,还可以施用每亩20-30斤的生石灰化水泼洒,因生石灰有澄清作用,会沉降水中悬浮物,改善并洁净水质,同时重塑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
毕竟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本性是生活在水中,一般的浑水对鱼类的影响并不大,可以忽略。
对水质逐渐变清的池塘,方可投放肥粪、生物菌藻等,方能有效,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量让藻相和菌相平衡。
8、灾后及时补放苗种。
对池塘逃鱼、应激死亡的鱼虾等情况进行观察、判断,以摸清存塘生物量,确定补放品种及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