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团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98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希望集团分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希望集团分析.doc

“新希望集团公司”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新希望集团及刘永好个人简介

l新希望集团简介

l刘永好个人简介

第二部分刘永好的品牌建设

l品牌的概念

l品牌的建设

第三部分刘永好的经营管理因素分析

l经营的模式

l经营的方法

l经营的战术

l产品重创意,守信誉

l综合得出

第四部分集团现状分析

l规模产业

l管理模式

l产业链

l企业战略

l企业SWOT分析

第五部分集团的人力资源分析

l组织架构

l招聘情况

l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部分新希望集团及刘永好个人简介

l新希望集团简介:

新希望集团创业于1982年, 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是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

 “新希望”集团的前身是南方希望集团,是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创建的大型民营企业---“希望集团”的四个分支之一。

 1982年,刘氏兄弟在极 其困难的条件下,变卖家产筹集1000元(人民币)资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1986年,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的宋健同志为刘氏兄弟题词:

“中国经济的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 企业家”,从此“希望”成为刘氏兄弟事业的品牌;1990年,希望集团初具规模,刘氏兄弟大胆调整产业,致力于饲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1995年,新希望集团依 靠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创新的营销手段和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的决心,使企业发展成为20亿销售收入的大型民营企业,并成为中国饲料百强第一位。

期间 ,刘氏兄弟两次重新划分规范了“希望”集团的产权,在南方希望资产的基础上,刘永好先生组建了“新希望”集团。

新希望集团由小到大,从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集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

2007年底,集团注册资本 8亿元,总资产 249.43亿元 (其中农牧业占72%) ,集团资信评等级为AAA级,已连续4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之一(2006年列第187位),2007年销售收入281.32亿元(农牧产业占92%以上)。

拥有企业超过280多家,员工超过4.5万人,其中有近3万人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有专业大专以上员工1万2千人,同时带动超过240万农民朋友走上致富道路。

新希望集团立足于基业长青,致力于正向、规范、阳光的企业治理架构; 在企业发展同时,致力于产业提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新希望以开阔的视野,坚韧的毅力,积极走出国门;义利兼顾,新希望还是中国光彩事业和 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和实施者。

l刘永好个人简介:

刘永好先生,生于1951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四川电大,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现任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工商联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

 

  刘永好先后荣获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以及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00年亚洲之星”、2004亚太最具创造力华商领袖、2006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三农人物。

2007年刘永好先生被美国著名的安永会计事务所评为“安永企业家奖”、 荣获2007年中国管理100“持续创价值”奖、2007年度“光彩人物榜”。

2008年获称“中国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经济30人”。

家庭成员

  刘氏四兄弟:

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陈育新),刘永好。

寓意:

言行美好。

两岁时老三刘永美,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改名为陈育新。

第二部分刘永好的品牌建设

l品牌的概念

品牌经营是对品牌营销方式的管理。

为此,有必要明确品牌概念的涵义。

究竟什么是品牌?

哪些商品叫品牌?

品牌是否就是科技创新产品?

其概念怎么产生的?

试作探讨如下。

有资料提及品牌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北美的庄园主和畜牧业者。

当时北美洲还处于蛮荒时期,庄园主和畜牧业者在自己的畜牧上印上一些标记,以表明自己的所有权,警告他人;“不要动,它是我的”这标记实际就是标牌。

后来,同类商品由不同厂家生产,厂家为了标明自己的产品,作上标志,于是产生商标。

由于不同厂家其产品质量不同,因此商标有说明和标记商品质量的作用。

到现在,消费者把商标当作商品的品位的标牌,于是将够品位(上等、较好的)商品的标牌叫名牌。

经营名牌商品叫品牌经营。

所谓品牌具有品位等级的含义,具有价值等级较高的意义。

其所以品位高,是指富有在需求上的创意和高质量的商品。

从这一点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科技创新产品,2、艺术上创意的产品,3、质量高于同类的产品。

上述三点均能构成品牌商品。

品牌商品在营销中均能获取较大的利润。

由此看来,品牌商品不等于科技创新产品,品牌商品概念大于科技创新商品,是上位概念。

科技创新商品只是品牌商品中的一种。

品牌商品中还有艺术创意性的商品和质量高于同类产品的商品。

由此可见,在营销中获取高额利润的不只局限在科技创新商品。

这给意向超额利润拓宽了视野。

在营销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是社会公认的,也需宣传广告,广告的基础是诚信。

诚是产品性能质量,服务到位,信是信用,消费者的信赖。

二者诚是基础。

失掉了诚,也就摔了品牌的牌子。

l品牌建设

刘永好只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塑造了“中国饲料大王”和“地产大鳄”、“金融大亨”等形象。

1994年4月,他在中国民间商会会议上,刘永好谈了一个想法,希望发挥民营企业优势为贫困地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得到与会的9位民营企业家的赞同,于是联名发出《让我们投身于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

一个月后刘永好即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确定新希望集团第一个光彩项目实施定点在凉山。

同年11月15日破土动工,到次年1月18日,仅用63天建成投产,这个由新希望集团投资1500万元,年产10万吨饲料。

1995年以同样规模同样的投资,年产量相同又在贵阳建一厂。

使2000个农户走上科学养猪致富路。

新希望集团在光彩事业中投资2.4亿元,先后在新疆、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云南、江西、海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建造20家同类扶贫工厂,为贫困地区培训科技养殖户38万人次,帮助近20万农民走向致富之路。

        新希望集团为保证他的下属企业健康正常地运行,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管理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确定了各公司“五部一室”的职责,形成了总经理负责制和财务、技术由总部直管的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制度,特别对于集团内部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包括对维护公司资产安全运作行为的规范。

刘永好多次强调,要把监督放在明处,监督不是对谁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制度性的要求。

集团制定了总经理行为准则,规定了“总经理30个不准”。

在新希望里,自觉接受审计和监督已成高级管理人员的习惯。

在用人制度上不是认人唯亲,而是认人唯贤,他回避重用亲系。

在该集团各公司企业内的上下官、兵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希望集团于1992年和1995年两次调整,顺利而又健康地走出中国民营家族式的企业。

第二次调整是刘永好与刘永行的调整,刘永好兄弟企业,由分家前的30家,现在已发展到160家,其中刘永行50多个企业销售额有30多亿元,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已有80多家公司、员工9800多人,销售额40多亿元。

总观刘永好发展过程,是由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开始,然后又进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蹬3小时自行车跑40公里的路到成都市浆洗街集市叫卖是获取剩余价值,最后踏入金融业。

走超额剩余价值之路有两项,一是良种育雏和开发饲料,二是在房地产开创的新理念。

开发饲料在中国大陆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产业,因为中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9%,中国发展最大问题是解决农业人口出路问题,饲养业是农民易接受,也是解决农业人口主要出路之一产业,而刘永好的饲料开发正是解决了农村饲养业发展的急需,所以其发展空间很大。

仅此一点,它构成了刘永好成为中国大陆首富的重要条件。

大力发展养殖业不仅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就业问题,其产品(猪肉)在国内市场就是饱和了也可出口,中国猪肉价格略低于国际市场,还可为国家换汇作贡献。

房地产业并非纯超额剩余价值,是房产建筑业自身价格性质决定的。

建筑业工人是季节工,半年忙,半年闲,其工资高出一倍。

因此,搞建筑承包商,只要揽着工程和施工质量没问题,没有不发家的。

何况刘永好发在居住风格理念上的创新,其销售速度快,利于经营规律资金周转。

从科技经济学观点来看刘永好走的不全是科技不断开发创新之路,在现代科技创新产品占领市场形势下,刘永好如要保持中国大陆首富宝座,尚需在科技开发、综合、创新上持续不断地下工夫,还有许多路程要走。

第三部分刘永好的经营管理因素分析

在总结刘永好的发展历程,分析刘永好成功的因素时,惊人的发现刘永好在商场上经营的模式,采用经营的方法,在商场竟争中所选用的战术上,与世界首富及其著名企业家所走的路完全不同。

他是根据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市场的特点,创造性选用的模式、方法、战术。

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经营的产业只是软件开发的一种产业——微软。

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约翰•D•洛克菲勒,所经营的产业只是一种石油——美孚。

著名企业家本田宗一郎所经营的产业只有一种产业摩托车,其重点又是发动机。

所谓“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所经营的也不过是一种电视机。

而中国的刘永好并非只是一种产业。

那么,他是怎样的经营的呢?

将其归纳总结出来,在经济发展中,有其在实践中参考效仿的价值。

其独特之处有以下几点。

l经营的模式。

刘永好是以经商的模式选择产业,有其不固定性。

经营什么产业,要根据市场上的商机,这里有两个特点,其一,在市场中对所有的商品进行对比,筛选其有较大利润的商品,经过充分论证,根据自己的条件与可能性,一经确定紧抓不放,一抓到底,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魄。

刘永好从饲养“北京白”开始到良种鹌鹑,及开发饲料,又由育鹌鹑、卖饲料到开发生产猪饲料,再由开发、生产猪饲料到经营房地产,又涉足金融、保险以至高精细化工工业。

化工产业的高纯氢氧化钾,虽不是他自己开发的创新产品,但是中国大陆从未生产过的,其再生超额剩余价值也是很可观的。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大国,仅中国国内的需求量也是不可估量的。

由此看出刘永好经营的第二个特点,刘永好在经营中,不仅是在市场中对商品的对比,而且也在人们需求的时间量上去考察。

筛选不是选出一个就为止,也不是选出第二,而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筛选。

不断的开辟经营,这是其发展的生命力。

第三个特点,是国内没有的产品,虽然所获得是再生超额剩余价值,但对于中国来说其需求量大,前景是可观的。

l经营的方法。

刘永好的经营方法是宏观“扫描”商场,微观产业经营。

宏观“扫描”商场整个市场对不同商品的生产、流通情况作全面考察。

从发现具有发展趋势的在萌芽状态的商品。

微观产业经营就是确定生产的产业后,要将该产业要做细、做好、做新。

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以精、优取胜。

刘氏兄弟鹌鹑卖蛋就比鸡蛋贵一倍,小鹌鹑孵出40天就下蛋,而鹌鹑饲料比鸡饲料少,这就已是很大的利润了。

可是他们又培育出产蛋率高达80%的良种鹌鹑。

不仅如此,还育种、孵雏、卖开发饲料,真可谓把筛选的产业搞细、搞精、搞好、搞优、搞新了,一举就赚了1000多万元的利润,掘到了“第一桶金子”。

他并不“恋战”,又转向开发猪饲料,把猪饲料也搞精了。

“吃一斤、长一斤,希望饲料就是精”的顺口溜又传遍了巴山蜀水。

只要他们选中了的产业他们都做得如此精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