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899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与答案Word格式.docx

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成为

守法的公民。

18、内省疗法:

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

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

二、填空题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2、依犯罪经历的差异,:

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

3、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

渐变型、突变型、机遇型

4、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定型化阶段、个性化阶段、职业化阶段。

5、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自尊心成就感过强、不良的情感品质、挫折耐受力差

6、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有:

自首心理、潜逃心理、对抗心理

7、对罪犯进行“心理诊断”是进行心理矫治的前提。

8、虞犯:

指的是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9、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犯罪是广义的犯罪人,

主要包括:

犯罪人一般违法人虞犯者

满释放人员几种人。

10、犯罪心理结构形态的变化,一般要经历:

潜在

恶变

衰减等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11、犯罪心理结构一般分为:

犯罪动力结构

犯罪认识

调节系统

心理特征系统不良的心理

状态结构潜意识系统几个子系统。

12、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调节系统的主要包括:

不成熟的歪曲的自我意识。

扭曲的道德意识

和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错误的法律意识。

13、西方学者在研究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时,

提出的犯罪原因论主要有:

生物学原因论和

神病学原因论欲望-犯罪原因论

社会学习理论原因论

多元性原因论。

6、犯罪的主体因素主要有: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行为因素

7、犯罪的主体外因素主要有:

社会宏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情境因素。

8、犯罪行为的发生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

合理化作用

投射作用

认同作用

反向作用

9、物欲型动机犯罪的犯罪类型主要有:

抢劫罪

盗窃罪

诈骗罪

贪污罪

受贿罪。

10、绪型动机犯罪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盲目性

冲动性

情绪化

残暴性。

11、青少年犯罪行为特征主要表现:

模仿和易受暗示性

情景性、戏谑性、冲动性、反复性。

12、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一般要经过:

犯意表达

犯意交流

犯意的沟通

犯罪决策几个

环节的演化

13、团伙犯罪心理具有:

团伙意识的整合作用

、团伙情感的感染作用

、暗示与模仿的诱

发作用、权威与服从的统制作用

、依附与安全的催化作用等特征

14、集群犯罪的行为特点集中表现为:

自发性

狂热性非常规性

短暂性

15、审讯阶段审讯人员控制犯罪嫌疑人意向活动的心理策略主要有:

自由交谈法

声东击西

法四面出击法。

16、犯罪心理诊断的方法有:

生活史调查

、行为观察、面谈

、犯罪事实判断、心理测量。

17、我国监狱在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中经常使用感化法,其具体方式主要有:

情感交流

情感转移、冷处理、启发内省、角色置换

三、问答题

1、分析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

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因素有:

①生理因素。

它包括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神经类

型因素、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②心理因素。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因素、性格结构因素、控制系统的缺陷、个性异常。

③行为因素。

它包括错误的活动、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有害的行为习惯、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

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外因素有:

①社会环境因素。

它包括大社会环境因素、小社

会环境因素。

②自然环境因素。

它包括地域因素、季节因素、时间因素、自然灾害因素。

③情境因素。

它包括侵害对象、现场其他人、现场条件和气氛、机遇。

2、试述犯罪动机、目的与行为三者的关系。

犯罪动机、目的与行为三者的关系,可概括为:

①在多数情况下,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一

致的,甚至可以互相转化;

②犯罪动机相同,而犯罪目的的不同。

在一些案件中,目的又从

动机中分化出来,彼此相区别;

③有时犯罪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不同,即同一犯罪目的可

以来源于不同的犯罪动机;

④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又受行为人的个性(知识、经验、能力、习惯)和当时的情境、条件所制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

目的,它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

⑤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常因犯罪得逞即犯罪目的的实现,而使犯罪动机强化,而犯罪动机的强化,又促使犯罪目的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

3、试述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与行为特征。

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特征有:

①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

②畸形的享乐观;

③膨胀的物质占有欲;

④强烈的虚荣心;

⑤意志薄弱;

⑥不良行为习惯。

物欲型动机犯罪行为特征有:

①犯罪行为手段的多样性;

②作案手段的技能性;

③作案习惯的顽固性。

四、简答题

1、按犯罪的不同动机来分,犯罪可分为哪五种类型?

按犯罪的不同动机来分,犯罪可分为五种类型:

物欲型动机犯罪;

性欲型动机犯罪;

绪型动机犯罪;

信仰型动机犯罪;

集合型动机犯罪。

2、少年犯罪人的动机特征主要有哪几点?

少年犯罪人的动机特征主要有:

犯罪动机的产生易为外界诱因引起;

犯罪动机易变化,不

稳定;

犯罪动机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绪性;

犯罪动机的未被意识的特征比较明显。

3、造成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造成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有:

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对工作草率粗心,不负责任;

注意品质不良;

性格方面的粗心大意,感知、记忆模糊,思维判断有片面性;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失误,应激不良。

4、在犯罪心理的预防中,一般与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哪些?

在犯罪心理的预防中,一般与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

一般心理预防的内容有:

(1)排除和减少主体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2)防止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

(1)预防突发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2)破除已形成的犯罪心理结构。

(3)消除实施犯罪活动的机遇。

5、什么叫犯罪动机,它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犯罪动机指的是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

它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1)萌发阶段:

(2)过渡阶段;

(3)定型阶段(4)消失阶段。

6、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有:

团伙意识的整合作用团伙情感的感染作用暗示与模仿的诱发作用权威与服从的统制作用依附与安全的催化作用

五、简述题

1、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

(1)归因分析法。

从犯罪人的犯罪行动出发,推论和寻找犯罪行为原因。

(2)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有意识的观察犯罪人的行为、表现、表情了解犯罪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3)

问卷法,通过设计一系列书面问题来征询犯罪者的书面回答,以获取相关心态的方法。

(4)

谈话法,通过与犯罪人及相关人面对面的交谈,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资料。

(5)个案研究法,研究者对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犯罪主体和案例,进行纵向地追踪了解,以获得有关犯罪心理

和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了解。

(6)心理测验法,利用心理量表,如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量表等,对犯罪人进行测验,以广泛了解犯罪人的智力水平、心理特征。

2、犯罪心理结构各子系统的具体内容

犯罪动力结构、犯罪调节结构、犯罪个性特征结构、不良心理状态结构、潜意识等五个子系统的畸变心理因素构成。

它是行为人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故意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意识清醒状态下,有目的、有预谋的犯罪心理结构。

以犯罪需要为驱力,以消极的性格特

征、歪曲的自我意识及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为条件,并在意识推动下形成的由犯罪意向到犯罪动机再到犯罪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

4、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缺乏犯罪需要动机作驱力,或缺乏自我意识的有效调控,或是情景之下的应急反应状态下形成的犯罪心理结构和犯罪活动。

5、宣泄犯罪的心理结构模式

情绪发泄占主导地位,理智感减弱或丧失,缺乏权衡得失的正常判断,缺少预谋的犯罪心理

和犯罪活动。

6、西方罪犯原因论中欲望――犯罪原因论中的主要观点

认为犯罪来源于人的欲求本能。

通过对个体内在本能欲望与犯罪相关性的分析,形成了侵犯性说、利欲性说、性冲动说、权欲说等几种观点

7、犯罪综合动因的概念和基本要点

指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主体内外因素多层次、

多角度构成的整体结

构。

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是基本的要点。

8、犯罪心理内化机制的具体内容

犯罪内化机制包括以下几个子机制。

①不良的认知的择与加工机制,

犯罪人在不良心理基础

上选择外界消极因素进行加工整合,

吸收环境的消极信息的过程。

②模仿学习机制,主体自

觉不自觉地效仿犯罪榜样的言行,

引起自身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犯罪行为活动的过程。

③角色

扮演机制,个体通过在犯罪群体内的角色学习或群体成员间的心理互动。

将社会的消极影响

通过违法尝试内化为自身犯罪心理的过程。

④自我强化机制,即犯罪行为实施获得的需要满

足的愉快体验带来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赞赏的过程。

犯罪人从犯罪活动的成功中感到了自己的

能力和快慰,进而强化犯罪的动力,并逐渐形成违法犯罪的行为习惯。

犯罪心理的内化达到

深入骨髓的程度。

9、贪污、受贿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1)认识特征。

多有贪婪的欲求和以权谋私的观念,拜金主义的意识,看重物质利益。

(2)

复杂的动机斗争特征。

多数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在物欲动力及以权谋私心理的驱动下,

犯罪动机变得十分强烈,以至把自尊、恐惧、名誉等压抑下去了。

在动机斗争的过程中,明

显地表现出不安、心理不平衡。

(3)职业人格的消极特征。

在教育和监督缺乏的情况下,容

易产生权力不受限制的态度取向。

(4)职务优越感。

贪污受贿的犯罪人多是国家工作人员,

有一种职务优越感,以为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高人一等。

10、试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性与犯罪心理和行为发生的相关性

(1)辨别是非能力差与不良外界影响的矛盾。

青少年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差,

因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是一些少年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

(2)个人需要的强烈

性与难以满足之间的矛盾。

少年的物质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显著的增加,但少年所处的社会地

位和社会行为能力又使他们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因此容易产生挫折感,当挫折和不满在某

种不良客观因素刺激下增强时,就特别容易引发犯罪行为。

(3)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

少年有了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管束自主和独立行为的强烈要求。

但家长对其独立的意向还不能接受,由此造成尖锐的矛盾,不可化解时,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违法行为。

(4)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少年是富于理想的年龄,期待比较高,比如上一个好大学,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但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制约较大,理想与现实矛盾非常突出,失望之下容易产生过激犯罪行为,

11、简述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的认知、情感特征

(1)认识特征。

首先表现为评价事物常常以自己的低级需要和直接经验为标准,容易被小

恩小惠所诱惑。

其次表现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差,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再次表现为看问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局限性。

(2)情感特征。

首先,情感丰富、细腻,容易动情感,容易在激情状态下实施伤害、杀人等突发性犯罪行为。

其次,情绪波动大。

细微的情

境变化常常引起巨大的情绪起伏,在情绪不可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犯罪行为。

12、群体犯罪的定义和类型

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

联合实施

的犯罪行为。

犯罪类型主要有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集群犯罪等四种类型。

13、集群犯罪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1)社会矛盾的聚集和社会心理的躁动。

社会矛盾在社会公众心中产生的普遍不平、

不满、

失望是引发集群犯罪的直接原因。

(2)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法制观念。

部分人存在着“法不

责众”的心理是导致行为失控,酿成集群犯罪的心理原因。

(3)发泄与求表现。

参与集群犯

罪的大多数人的犯罪目的在于发泄心中的不满,

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

(4)对传播媒体中消

极因素的模仿。

在不满形态下,对电影电视中的行为的模仿。

(5)人口密集等客观因素。

别容易发生在球场、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地。

14、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是指以从事有计划的犯罪活动为宗旨,

有严密、固定的犯罪组织,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法律

秩序相对抗的集团犯罪。

有组织犯罪的主要类型是:

(1)走私与贩毒犯罪组织;

(2)独霸一

方的流氓、恶势力犯罪组织;

(3)贩卖人口犯罪组织;

(4)开设赌场、强迫妇女卖淫的犯罪

组织;

(5)制造贩卖淫秽书刊、视听制品和非法出版物的犯罪组织;

(6)盗窃、窝赃、销赃

的犯罪组织。

15、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的一般心理状态

(1)畏罪,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惩罚的一种心理状态。

(2)侥幸,是犯罪嫌

疑人自认为可以逃避罪责,躲避刑罚的心理状态。

(3)恐慌,惊恐不安的心理。

(4)悲观,

犯罪嫌疑人自知惩罚较重,而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

(5)戒备,是犯罪嫌

疑人为防备罪行被揭露和害怕不能得到公正处理的一种防御反应。

(6)抵触,这是犯罪嫌疑

人对采取强制措施和讯问人员的讯问表现出强烈不满和敌视的一种心理状态。

16、控制犯罪嫌疑人认知活动的策略

(1)允许编造谎言和制止撒谎。

以期从中发现犯罪人极力回避的问题。

(2

)顺水推舟、将

计就计。

在恰当的时候,顺着犯罪嫌疑人的谈话,把谈话引向到实质性问题上。

(3)形成

错觉,改变认识。

通过给犯罪嫌疑人提供某种信息,使其产生错误判断,以改变不愿供述的

认识。

(4)加强暗示、引而不发。

不直接出示证据,但给以有力暗示,使犯罪嫌疑人处于

犹豫动摇的心理状态。

(5)连续使用证据。

针对拒供意识较强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有

选择地连续出示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

配合强有力的讯问攻势,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巨大的心

理压力,使其丧失拒供信心,形成供述的心理动机,促使其彻底交代。

17、犯罪心理诊断的概念

犯罪心理诊断,是指通过对犯罪者的社会化过程、

犯罪经历的考察,检查与判断其人格特征、

揭示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障碍与缺陷等内在心理因素的过程。

18、犯罪心理矫正的传统监狱改造的区别

(1)区别:

传统的改造手段运用严格的监视,灌输式的政治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和强制

性的劳动等措施,改造罪犯旧的思想意识和不良行为习惯,

属于执法行为。

犯罪心理矫正的

手段则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管教人员与罪犯的心理相容与沟通,

实现罪犯犯罪

心理结构的良性转化,属于矫正与治疗行为。

(2)联系:

罪犯心理矫正作为一种改造罪犯的

手段,不可能独立存在,需要与传统的改造手段密切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19、简述犯罪心理治疗中现实疗法的主要方式

现实疗法是以培养犯罪人养成现实、

负责和正确的行为方式为目标的方法。

其步骤为:

首先

再犯罪人与治疗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的关系;

其次,向犯罪人说明,

只要他愿意,就能学

会新的被社会接受的方式,最终被社会接纳。

再次交给犯罪人再现实条件下满足需要的更好的方法。

制定成功适应生活的行动计划。

六、论述题

1、比较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心理的不同。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不同点:

从法学角度看:

(1)社会危害性比较上,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

(2)犯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二者有

所不同;

(3)犯罪的客体和客观方面二者有所不同;

(4)刑事责任的比较上,过失犯罪

要轻。

从心理学上看:

心理结构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心理状态不同;

心理机制不同。

2、进入90年代以来,女性犯罪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请从女性犯罪心理角度谈谈你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从女性的犯罪心理角度分析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

第一:

女性的性别特征与犯罪的关系:

女子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不可塑性与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的矛盾;

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

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

女性的依附心理同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矛盾;

女性月经期与绝经期的

心理和犯罪也有关系。

第二:

从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特征来看:

犯罪女性的个性特征、认识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七、案例分析

现年35岁的王宪伟两年前由部队转业到地方,王宪伟通过关系,留在了大连市其“朋友”

的单位,从中学到了一些“生财之道”。

去年10月,王宪伟认识了温州市某开发公司来大连

考察开发房地产工程的吴某,

即以其搜集到的解放军某部在大连的军用地产资料和有关文件

为诱饵,与对方开始了转让

25万余平方米军用地产的谈判。

今年

5月,王宪伟与其“朋友”

又伪造了解放军某总部管理局的委托书、中校军官身份证,私刻了单位公章、财务专用章,

并以“委任”的驻“大连办事处主任”的身份,与对方签订了《土地转让合同》和《联建军

协议书》,分三次收取定金

186万余元。

10月底,被害方识破了骗局。

接到报案后,大连市

公安局沙河口分局经侦大队与马栏村派出所联合作战,

将王宪伟抓获归案,追缴部分赃款赃

物。

在大量的书证、物证面前,王宪伟终于交代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签订虚假合同诈骗巨

款的违法犯罪事实。

接到报案后,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经侦大队与马栏村派出所联合作

战,将王宪伟抓获归案,追缴部分赃款赃物。

在大量的书证、物证面前,王宪伟终于交代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签订虚假合同诈骗巨款的违法犯罪事实。

试用学过的犯罪心理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该诈骗犯的心理成因。

2、分析该该诈骗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诈骗的心理成因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急于求成:

1、对于自己已经是35岁的青年,刚刚由部队转业到地方,无一技能,终于通过“朋友”的

关系找到了一份工作,心里当然是不满于在一个单位里过上上班族的生活,一心想“赚钱”的念头时时在提醒着自己寻找机会.

2.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充分的运用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与对方进行金钱交易来达到两利得结果,而不顾触犯法律的罪行.

3.在王宪伟尝到了甜头后,进行着更大胆的诈骗行为,此为心贪得结果.

该诈骗犯得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诈骗犯得心理特征是狂想型,一旦机会来临,不顾一切利用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着不择手段的犯罪行为.

2.行为特征是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