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8203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弥勒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同时,反季节生产以早春、冬季保温栽培为主,夏季遮阳网降温栽培也正在发展中。

目前,全县已经建立以花卉、蔬菜和瓜果类等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种植基地,特别是培育起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芦笋、辣椒、莲藕等品牌蔬菜,设施农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二)设施农业种类逐渐增多

多年来,弥勒县设施农业走过了从育苗到栽培、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历程。

从现有设施农业种类来看,有简单的地膜保温育苗,有地膜覆盖栽培,有小拱棚及中棚栽培,有葡萄避雨栽培,有单栋大棚栽培,有连栋大棚栽培,还有建筑房屋栽培(食用菌制种、香菇装袋生产、室内食用菌栽培等)等。

在大棚建造种类上,有竹木结构大棚,有水泥桩结构大棚,有水泥桩、钢架混合性大棚及钢架结构大棚。

在大棚栽培方式上,有大棚保温栽培,有大棚、小拱棚双层覆盖栽培,有大棚、小拱棚、地膜三层覆盖栽培,还有大棚层架式栽培等。

在施肥、灌溉方式上,既有常规栽培,又有微喷、滴灌设施栽培。

在反季节生产上,既有早春、冬季保温栽培,又有夏季遮阳网降温栽培。

不同的设施栽培种类适应了不同层次、不同时段及不同农作物栽培的需要。

(三)设施栽培模式逐步优化

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上,最早的设施栽培主要用于农作物早春保温育苗,发展到粮经作物设施栽培。

随着农作物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广大群众对农作物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熟悉及掌握,设施栽培模式已进一步优化,设施栽培效益进一步提高。

目前,已发展了大棚瓜菜育苗—瓜菜栽培,大棚早春瓜菜—夏季瓜菜—晚秋瓜菜;

大棚西瓜—蔬菜,小拱棚、地膜辣椒//(套)早玉米,早春洋芋//(套)早玉米—夏季蔬菜—晚秋蔬菜,大棚花卉育苗—花卉栽培及大棚葡萄等多种高效设施农业种植模式,同时还发展了钢架大棚周年工产化育苗生产模式。

多种高产高效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确保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设施栽培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作物设施栽培逐步由有其形走向有其神。

最初的农作物设施栽培单纯追求一张膜的保温效果,到目前,已发展到从选择优良品种、培育壮苗、规范移栽、配方施肥、科学防病治虫害以及阳光温室大棚与现代喷、滴灌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各个环节都注入了较高的科技含量,而且特别注重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以发挥设施农业的最大效果及确保食品安全。

(五)业主开发稳步推进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商品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必须突破认识、投入、技术和产品销售等障碍,靠本地长期习惯于一家一户小农经营的农民来推动发展是很难取得突破的。

因此,在近两年的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各种业主带动起来的。

目前,全县已有多种形式的业主,从来源上分,既有外地引进的业主,也有本地培养的业主;

从身份上分,既有农民业主,又有村、组干部业主;

从种植作物种类分,既有单一作物种植业主,又有多种农作物兼顾种植的复合型业主;

从组织形式上分,既有家庭经营的业主,又有注册公司经营的业主。

正是这些各式各样的业主推动,创造了弥勒县良好的设施农业发展氛围,带动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六)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设施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农户一家一户单独经营,存在“优良品种无处找、种植技术没人教、专用物资没人供、产品多了无处销”等诸多问题,农户大多是在干中学、学中干,农作物设施栽培效益低,甚至出现产品“卖难”现象,严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

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县逐步探索了多种设施农业发展机制,从最初的“农户自产自销”发展到“协会+基地+农户”等形式,再发展到目前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业主+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公司、合作社、业主为龙头,为农户发展设施栽培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缺意识、缺资金、缺品种、缺技术、缺物资、缺销路等“六缺”问题,有效地规避了设施农业发展风险,不但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弥勒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迈出了新的路子。

二、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摸清情况,合理布局,做好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2008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设施农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制定了《弥勒县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09-2012年)》。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在竹园镇、弥阳镇规划建设了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为保证基地棚室建设的标准和质量,我县对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按照种植规模集中进行水、电、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并规划了培训、办公、交易等功能区域。

规划拟利用4年时间(2009年-2012年),通过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及农户自筹等方式,带动各类社会资金共同投入建设以大棚蔬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10000亩,促进弥勒县10万亩高效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商品率达到90%以上,促进或带动项目区农户增收6000万元。

(二)政策扶持,多元投入,推动设施农业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弥勒县加快特色蔬菜、花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弥政发〔2008〕161号)和《中共弥勒县委弥勒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弥发〔2009〕14号)等一系列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措施,重点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调整、资金筹措等问题。

一是广开渠道,探索资金筹措方式。

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前提下,将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各种资金适度集中,捆绑使用,用于水、电、路等设施农业基础建设,并引导设施农业建设与农机购置补贴有效结合。

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农户解决建棚等设施农业发展贷款,并适当降低贷款利息,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自筹资金,不断增加投入。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重点解决大棚建设、工厂化育苗基地、保鲜库建设等建设项目。

目前,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政府扶持+项目支持+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群众自筹”的“五位一体”投融资体系。

二是因地制宜,破解土地制约瓶颈。

全县已形成土地租赁经营、互换地块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权属调整方式。

租赁经营作为主要调整方式,就是按照市场价格将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所需土地统一租给种植大户及龙头企业,以缓解土地分户经营与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互换地块,就是为保证设施农业规模用地,不同所有权、使用权人之间按一定规则自主交换使用地块。

三是实行政府补贴奖励。

县域内制定了鼓励性措施,对设施农业发展实行不同程度的导向补贴,重点是大棚建设补助、冷库建设补助和土地规模流转补助。

如对新建50亩连片以上的钢架或水泥桩大棚,每亩一次性补贴大棚建设费2500元;

对新建的保鲜冷库每立方米一次性给予100元的建设补助;

对土地规模流转200亩以上,并建立大棚设施的,每年每亩补贴租地费500元,连续补助两年。

鼓励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对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100亩以上的科技单位,每个品种给予5万元的奖励。

从2008年实施设施农业扶持奖励政策以来,全县投入特色蔬菜、花卉产业的扶持资金达1732.58万元,对10个龙头企业、1204户农户进行了扶持。

其中:

2008年投入160.33万元,2009年投入557.15万元、2010年投入1015.1万元。

(三)扩张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设施农业发展层次

近年来,我县在设施农业实现总量跨跃式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内部生产结构,并积极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初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设施农业发展中规模扩张与层次提升同步推进。

一是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实现集中连片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到2010年末,全县大棚设施建设面积达18456.4亩,其中:

1000亩以上的连片大棚有2处,500亩以上的连片大棚有4处,300亩以上的连片大棚有8处。

二是不断调整和优化设施农业内部结构,开拓设施农业增收新途径。

推进以蔬菜为主的种植结构向菜、花、果、菌多元种植结构发展,逐步形成多个优良品种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如大棚芦笋、大棚葡萄、大棚姬松茸、大棚花卉等。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

大力发展农产品冷藏保鲜、精选包装、速冻处理等多种类型的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如弥勒县铭卉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弥勒县云浙蔬菜发展有限公司等,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

(四)市场调节,品牌带动,保障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健全县场体系,广辟销售渠道。

依托产业基地,选择交通便利、保护地蔬菜发展最为密集的竹园、朋普等坝区乡镇,拟规划建设农产品鲜活交易批发市场,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备、流通顺畅的市场体系。

2009年,县域龙头企业在昆明、浙江、北京、长沙等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初步形成了设施农业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物资、统一销售的外销体系。

目前,全县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并投入使用的蔬菜批发市场3处(弥阳的佛城、鸿丰,竹园的莲花综合市场)。

积极推动蔬菜专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全县有各类蔬菜专业协会、合作社17家,贯穿蔬菜产、供、销各环节,基本实现了保鲜、贮藏、加工、运销一条龙服务。

二是实施科技提升战略,增加设施农业科技含量。

建立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引进示范和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

目前,设施栽培中新品种应用率达95%以上,新技术应用率达60%以上。

2010年新建设施大棚中,钢架及水泥桩结构的大棚比例明显升高,建设质量普遍提高。

三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发展特色品种。

目前,全县已培育出7个无公害蔬菜品牌,品牌带动生产与销售的效果日益明显。

如竹园镇的无公害辣椒、黄瓜、番茄,江边食品厂的水煮笋等,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三、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设施农业发展势头看好,但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其数量、质量和设施农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大棚等设施农业总量偏小,发展极不平衡

截止2010年末,全县大棚设施面积仅达1.85万亩,仅占年末耕地总面积52.59万亩的3.51%;

而且大棚设施90%以上均在弥阳、竹园、朋普、新哨等四个坝区镇,其余8个乡镇的大棚面积还不到全县的10%,导致乡镇间设施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而且同一个乡镇的村社之间的发展及种植技术的差距也很大,经济效益不均衡,设施农业整体水平还不高。

(二)建设投资大,调地困难多

一方面,物价较大上涨造成了钢架大棚建造材料、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扬,影响农民投资建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农村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民自主决定种植作物的意识增强,乡村两级组织在土地流转调整中的硬性措施弱化,统一规划调地建造连片设施大棚的难度加大。

(三)设施农业的总体栽培水平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县设施农业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但就总面积和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总量来看,所占的比例还很低,尤其以小拱棚、地膜覆盖等低水平设施栽培居多,“投入大、产出高、效益好”的大棚栽培面积还不多。

同时,从产前、产中、产后都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栽培方式占整个设施农业比重很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更少,导致了设施栽培农产品产量、质量不高,设施农业效益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大发展。

(四)信息不畅通,销售有局限

目前,我县大棚蔬菜主要销售区域为昆明、贵阳、曲靖及周边的市县区,而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南方城市市场供求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及时,蔬菜保鲜储藏设施相对滞后,没有形成销售网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设施农业效益的提升。

(五)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小

据调查,要想设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集中、稳定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只有有了集中、稳定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才有利于公司、合作社、业主的技术指导和物资供应,有利于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有利于提供稳定而充足的优质农产品货源,才能保证农产品不愁销路和价格稳定。

但就目前我县的设施农业发展来看,像弥阳、竹园等能够提供稳定而充足的优质农产品的基地并不多,散而不集中的发展将会对设施生产的农产品销售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

(六)产业化经营机制未完全建立

目前,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依托设施农业在进行,也建立了一些产业化经营的新机制,但从总体发展来看,我们的产业化经营还缺乏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合作社、业主、经纪人和农户大多只是依靠诚信合作,没有实质性的、规范化的订单生产模式,没有正规的章程、合同、契约等带约束性的条款来规范互相的生产经营行为,农作物设施生产、销售主要还是以一家一户为主,设施农业发展的生产、销售风险依然很大,这是我县设施农业发展在数量、质量上没有较大突破的重要症结之一。

四、加快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政、相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不断深化对发展设施农业的认识,牢固树立“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的思想,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己任,把发展设施农业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解决好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二)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

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大、持续利用周期长,要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好分布区域和种植品种,确保科学发展、整体推进。

在新建区域上,先期应重点放在弥阳、新哨、竹园、朋普等4个镇,进而辐射带动其它乡镇的发展。

(三)加压驱动,务求扩大规模

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有规模才有效益”的观念,在规划上要有大手笔,在落实上要有大动作,尽量避免一家一户“小而全”的发展方式,站在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高度,认真作好设施农业发展规划,以规模发展促进技术落实、机制创新和产品销售。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促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县委政府应尽快出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土地流转满足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培训,着力科技推广

要想设施农业取得较好的发展效果,必须抓住配套科技推广这个关键环节。

各级各相关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要通过外出参观、网络、专业书籍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设施农业发展有关知识的学习。

同时,要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印发技术资料、开广播会、办板报、现场培训及走村串户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传授农作物设施栽培技术。

特别要注重聘请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业主进行现身说教,向群众讲授简便、易操作的设施栽培技术,不断增加我县设施农业科技含量。

(五)典型引路,强力试点示范

在做好设施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要重点培育设施农业高产高效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带动,让发展设施农业的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有盼头、有劲头”。

在典型的树立上,要结合业主开发,坚持“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确保“树立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富民一方”。

在树立发展典型的同时,要通过召开经常性的现场会,搞好典型带动的组织工作,让发展典型快速复制到大面积生产上,使树立的典型真正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内培外引,积极培育业主

农业业主开发,集中了优良品种、先进技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新型农机具和好的经营机制的运用,不仅可以直接推广农作物设施栽培高产高效模式和栽培技术,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为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为农民务工增收提供就业机会。

因此,在设施农业发展上,要以实施农业业主开发为抓手,从土地流转,政策、资金扶持,物资、科技、销售支持等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给业主以帮助,解决好业主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农业业主真正成为弥勒县发展设施农业的领头羊和风向标。

在农业业主的培育上,既要注重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销路的外地业主,又要培育本地种植能人当业主,促进其建立搬不走的示范田,从而加快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七)强化服务,建立特色基地

一个区域内的设施农业要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集中而有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

因此,我们在作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的时候,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作好集中而有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划。

要将资金、技术、人员向特色农产品基地相对集中,扎实抓好技术推广、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各项工作,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率先取得农产品生产的数量、质量和效益优势,通过基地叫响品牌,打通销路,使基地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开路先锋,推动大面积设施农业的全面发展。

(八)多管齐下,切实加大投入

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特性,加大投入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要取得设施农业发展的突破,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

一要加大政府引导投入力度。

要从项目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信贷等多方面对发展设施农业予以支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及早实施《中共弥勒县委弥勒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积极加大财政对设施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二要建立设施农业发展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对各级党政、相关部门发展设施农业的考评、奖惩机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业主、农户发展设施农业也要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浓厚的设施农业发展氛围,促进全县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九)创新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

设施农业的发展,单靠农户的分户经营很难取得突破,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要从扶龙头、建基地、培育专业合作社、创名优农产品品牌等方面谋求发展。

有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龙头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空间,有了专业合作社,才能组织好优质农产品生产、销售。

为此,要发展设施农业,首先要依靠专业合作社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

同时要依据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才不会使设施农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能真正使设施农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最后,祝王主席、各位副主席及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