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819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乐清市柳市镇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docx

1、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指标及年度安排表

2、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分类汇总表

3、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表

4、三年行动计划建议列入省重点项目表

5、乐清中心城市空间示意图

6、三年行动计划空间布局图

(2011-2013年)

柳市镇是著名的“温州模式”重要发源地,有“中国电器之都”之称。

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根据《乐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乐清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5)》、《乐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115号)文件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162号)文件“努力把一批规模大、条件好的中心镇培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的目标”,按照省政府对小城市培育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建设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功能定位

基于柳市镇的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区域职能和综合实力、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等方面要素分析,结合小城市培育目标,柳市镇功能定位为:

温州大都市经济圈重要城市组团,国家先进电工电气制造业基地,创业投资总部经济示范基地。

(一)温州大都市经济圈重要城市组团

柳市镇作为温州大都市区北部副中心(即乐清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将承担温州大都市区的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集聚功能,与温州中心城市在空间、功能上的互补效应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加速融入温州大都市区,无疑将提升柳市镇在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先进管理经验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上产生积极作用。

同时,融入温州大都市经济圈也为柳市镇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广域交通条件。

温州中心城市的水运口岸、航空口岸为柳市镇参与地区分工,甚至国际分工提供了支撑条件;

甬台温等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铁路通车后,成为柳市镇拓展经济腹地的重要通道,省域三大中心城市杭州、宁波和温州都成为柳市镇一日交通圈的组成部分;

杭州湾大桥通车,也使柳市镇与上海的时距将进一步缩短。

对外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时距缩小,为柳市镇构筑开放型经济格局、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国家先进电工电气制造业基地

乐清市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而柳市镇综合实力最强,连续16年在温州市30强镇中排名第1位。

改革开放以来,柳市镇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被经济学家誉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以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发育良好,竞争优势明显。

在国内市场上,柳市的低压电器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发展势头迅猛,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已成为我省浙南地区名副其实的国家先进电工电气制造业基地。

(三)创业投资总部经济示范基地

柳市镇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足,发展后劲巨大,有多家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前20强。

此外,乐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超过100亿元。

丰厚的民间资本积累,不仅给柳市镇造就了强有力的区域竞争优势,也为柳市集聚了商业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商务办公、文化休闲、现代工业(以电器业为主)等功能的几十家创业投资总部,为柳市长远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行动目标

今后三年,柳市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多管齐下,通过实施规划带动、政策推动、投资拉动、改革促动等发展策略,以优化城市形态为主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优一强二提三”为主的产业发展平台构建,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为主的城乡社会事业升级,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的城乡统筹发展,将柳市培育发展成为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集约节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高效、彰显浙南特色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小城市。

(一)城市形态更加优化

2011-2013年将是柳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城市发展按照“一中心四片区一廊道”的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总体布局。

“一中心”:

即以行政中心区为核心的城市服务中心;

“四片区”:

即旧城改造区、新城拓展区、工业功能区、生态抚育区;

“一廊道”:

沿104国道产业服务廊道。

全面实施“百项百亿”工程,把柳市建设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现代化小城市。

到2013年,三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7亿元,其中,政府性投资25亿元,企业和社会投资80.7亿元;

三年使用建设用地5786亩,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6平方公里,其中,三年新增3.2平方公里;

全镇人口达28万,建成区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其中,新集聚6万人。

(二)经济实力更加雄厚

围绕“优一强二提三”的目标,到2013年,全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670亿元;

基本建成“产品高新化、经营集约化、品牌差异化、产业国际化、产出高效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现代工业电气产业集群,初步建立专业化生产协作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

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将柳市镇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业投资总部经济示范基地和浙江省工业电气产业集群示范区,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年完成工业和第三产业投入28亿元,GDP总量达171亿元,第三产业比重为40%,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95%;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25.5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23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达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6500元。

(三)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进一步优化完善教育布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提升公共文明指数。

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管理,提供市民化服务,促进新柳市人与柳市人和谐共融。

三年完成公益事业投资25亿元,形成便捷畅通、运行安全的市政设施网络,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社会事业网络;

完成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各类平台建设,形成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城市环境更加友好

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改善、提升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加强河道水系的保护,在河岸种植桃树和柳树,打造桃红柳绿、交相辉映的滨河景观休闲带;

注重保护柳市特色文化、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在城市开发中注重文化元素的契入;

扩大城市公园、绿地和休憩场地面积,建设高品质、高水准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形成山水、人文、城市一体融合的建设格局,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五)社会管理更加高效

着力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柳市镇党委、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形成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有利于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增强城市发展实力的体制机制;

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切实增强柳市作为柳象组团区域中心的带动辐射作用。

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快形成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构筑数字化、社区化、专业化的小城市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

三、主要任务

以推进柳市镇的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目标,加快建设发展、加速体制创新、加强服务管理,全面推动柳象组团的形成,加快推进柳市小城市建设。

(一)城镇化质量优化提升

三年完成总投资105.7亿元,城镇人口达20万人;

建设改造住宅130万平方米。

1、提升城镇化质量

城市户籍人口达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2万人,城市常住人口集聚率达70%。

进一步优化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

2、加快住宅区建设

建设高品质、高水准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

三年完成投资53.1亿元,建设改造住宅130万平方米,其中,商住房1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3万平方米。

3、加快城中(郊)村改造

按照“城中村、城郊村”的分类,引导新农村建设,大力培育中心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

三年计划投资5.3亿元,改造旧城15万平方米;

完成西宋、垟心等2个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建设新社区6个。

完成农村建房和危房改造12万平方米。

(二)特色产业转型提升

坚持民资、外资、国资三资齐上,发挥柳市民间资本充足的优势和政府投资的主导和杠杆作用,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着力推进大项目建设。

着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狠抓大项目,集聚大产业,促进大发展。

三年累计完成工业生产和技术改造投入23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总额1600亿元。

1、建设功能平台

按照北工南居的格局,加快引导制造业向城镇北部跨越104国道工业功能区集聚,形成湖头工业区、上五宅工业区、新光工业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

投资17.6亿元,改建或扩建“七通一平”的工业功能区1.5平方公里。

2、做强特色产业

全面启动浙江省工业电气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方案,依托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乐清办事处、中科院电工所等科研院所,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联合兼并步伐。

进一步做大做强低压电器主导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年累计实现销售1450亿元,占工业销售总额的90%。

3、扶持优势企业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支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提高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

着力深化对外开放。

按照“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思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

推进内外柳市人互动,引导在外柳市人资金回流、项目回归、回乡创业。

培育和引进年销售超亿元企业总数达47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15家,超10亿元企业6家。

培育新上市企业1家。

4、培育名牌名品

创建和引进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10个,其中国家级2个。

(三)现代服务业壮大提升

三年完成现代服务业投资5亿元。

完善政策引导,做好外向型工业区“退二进三”工作,逐步实现老104国道工业走廊向三产走廊转变。

1、加快建设商贸集聚区

规划在东村新建购物中心,2012-2013年完成前期建设。

以新区建设为核心,依托柳青路、溪桥路等城市道路发展形成新兴商业街、金融商业街和百货商业综合体,提升柳青路商业街区整体形象,引导其向精品街发展。

2、提升发展专业市场

按照现代市场标准,改造、整合、提升和新建一批商品专业市场。

按照社区分布,实施超市、便民店、农村放心连锁店的拓展。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兴业态,促进商业能级和业态的提升。

投资1000万元,新建或改建有形市场2个。

3、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推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基地建设,发展一批高端商务楼宇。

规范中介服务,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中介服务机构。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三年投资3亿元,在柳市西侧建设占地6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柳市物流中心,作为电器产业配套的物流基地,培育1个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加快物流中心的建设进度,将极大提升柳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近期应尽快着手物流中心启动区前期工作。

三年投资3000万,改建三星级以上宾馆2个。

(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提升

三年完成路、水、电、气等市政设施投入14.7亿元,形成便捷、充足、安全的市政设施网。

1、实施城市交通顺畅工程

建成“六纵八横”的道路网格局,拓宽104国道公路柳市段,建设沈海高速公路柳市互通口,沟通与沈海高速复线的连接通道,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县道为主骨架的现代大交通网络。

完成中心大道柳市段建设,延伸乐柳公路、柳青南路、溪桥路、柳翁路,拓宽柳白路、柳黄路,加强柳市镇区与乐清中心城区、周边城镇及七里-黄华港区联系。

打通环城道路,疏解镇区交通压力。

建设柳江北路、智广北路、沿河西路、兆丰路,沿伸长江路等一批城镇主、次干道,加密镇区路网,优化路网结构。

继续实施通村工程,建成一批村级道路。

三年完成投资10.5亿元,新建或改建城市道路16公里,构建便捷的交通网。

投资500万元,实现城区主要道路数字化管理。

投资1000万元,新建公共泊位500个。

2、实施水电气保障工程

完善以给排水、垃圾处理、信息网络等为主的市政网络体系。

供水方面,加强柳市水厂二期扩容项目、楠溪江引水等重点工程建设,投资3000万元,改建柳市水厂,向柳市镇日供水能力达9吨;

加快新区给水管网建设和旧城区管网改造,改善城乡供水质量。

排水及污水管网建设方面,逐步扩大雨污分流制的范围,建设全镇的排污管道60公里。

垃圾处理方面,投资3.37亿元,重点加快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垃圾处理能力达400吨/日;

完成苏岙垃圾山处理工程,以及片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

建设柳市建筑垃圾堆放场。

供电方面,统筹电源与电网建设,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形成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着力改造电网薄弱环节,规划在前垟洞建设220千伏变电所1座。

投资1000万元,新建、改造7个加油站。

3、实施现代信息通讯工程

大力推进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工程,加快柳市经济信息化进程。

投资300万元,扩大宽带覆盖率,新增2000户,入户率达60%。

投资1000万元,新建或改造数字电视网,入户率达95%。

4、实施绿化亮化洁化工程

充分发挥河网密集和城镇周边山体环绕的优势,加强柳市千河、乐琯运河、白浦河等水网资源的保护,结合商业街打造滨河景观休闲带,开发沿河休闲资源;

保护龙岗山生态资源,扩大城市公园、绿地和休憩场地面积,形成山水、人文、城市融合一体的建设格局。

加大乐琯运河柳市段整治力度,在乐琯运河、东凰河、茗柳河、十浃河两侧形成主要滨河绿带景观轴线。

利用镇区周边山丘,建设龙岗山、凤凰山等公园。

到2013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建城市公园60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

投资2000万元,完成主干道、主街道亮化工程。

增添和完善市政保洁设施,建立城市环卫整体长效保洁机制。

(五)社会事业发展提升

以“满足基本民生、改善小康民生、建设现代民生”为主线,以就业帮扶、全民社保、社会福利、教育公平、全面健康、社区服务、生态建设、公共安全等为重点,全力抓好民生建设,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构建品质更高、覆盖更广、惠民更实的社会大和谐局面。

三年加大就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事业投入,基本形成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社会事业网络。

1、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其中二产0.8万个、三产0.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在职职工“五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投资100万元,改造养老院1座,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2、稳步扩大教育规模

大力推进以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延伸工程,构筑形成与柳市镇产业集群发展密切联系的教育体系。

加快对一小、六小等部分老小学的危房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对三中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

搬迁并扩建柳市职业技术学校,为柳市电器产业发展培养多层次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投资1500万元,新建占地20亩的幼儿园1所,改建2所幼儿园,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98%。

投资2300万元,建设改造3所小学、1所中学,达到2等级,建成区中小学生集聚率达到80%以上。

投资1.4亿元,建设改造1所职高,学生人数为1200人规模,入学率达到98%。

3、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推进以公共卫生为重点的社会民生工程。

投资2.7亿元,将市第三人民医院搬迁至东仁宕,并在原基础上扩大规模,新增床位380个,总床位数达660个,千人医护人员2.5人。

投资250万元,新建或改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

4、大力改善文体设施

着力推进文化提升工程,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蓬勃发展,提高市民素质,使先进文化引领柳市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投资1亿元,在后西村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镇文化中心。

其中包括图书馆、影剧院。

新建体育影视中心1座。

(六)环境保护整治提升

大力推进以乐琯运河柳市段等河道整治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三年完成地表水保护、河道整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投入8亿元,形成整洁、优美、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1、切实强化河道整治和水体保护

重点进行河道疏浚、驳坎及排污管网的建设。

投资2000万元,乐琯运河柳市段沿线按城乡生活治理一体化的要求,建设截污管网,与镇截污干管相接;

将乐琯运河主干河道两岸500m以内的区域划分为规模畜禽禁养区;

建立运河两岸缓冲带,削减地表径流污染,河道、地表水水质有明显好转。

投资3500万元,全面实施城市河道整治,建设河道生态护岸,对非自然生态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河岸植被;

实施运河污染底泥清淤工程,做好河面保洁以及沿河两岸护坡、堤岸绿化的日常管理,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2、全面实施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

重点加快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和片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新建城管综合楼和环卫大楼。

三年完成投资1亿元,全面实施户集、村(社)收、城处理的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模式;

投资3.37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争取在2011年底日处理能力达300吨,完成一机一炉试运行,2013年底日处理能力达400吨,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投资6000万元,建设生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60公里,管网覆盖面达70%;

与乐清市污水处理厂联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投资600万元,新建或改建公厕10个。

3、推进美化静化工程建设

加强城区绿化美化,以城市道路绿地、滨河绿地系统为骨架,与规划公园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网络。

投资9000万元,实施老街区、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块的整体美化改造。

完成2家“退二进三”企业的搬迁,盘活城市建设用地25亩,打造安静优美的人居环境。

4、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三年完成投资2亿元,按照20年一遇的标准,提升改造防洪、排涝设施;

投资600万元,强化易灾地区的综合整治,消除3个灾害隐患点;

投资2500万元建设柳市消防站,提升消防能力。

(七)城乡统筹发展提升

在保留原有77个行政村的基础上,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三年完成村庄改造投资6000万元,形成村庄布局合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1、做大做强中心村

投资500万元,修编完善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中心村平均人口规模达5000人。

2、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

投资500万元,进一步完善土地激励政策和流转平台,土地流转率提高5个百分点。

投资500万元、建设1个面积为1000亩的粮食功能区。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

三年实现安全饮用水、垃圾集中处理、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全覆盖;

投资3000万元,标准化公路通村率达100%。

4、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投资1000万元,改造77个规范化的村卫生室,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5%,农村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投资600万元,新建改建6个村幼儿园,村学前教育入学率达98%。

(八)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2011年,完成构建职能明确、编制到位、设施完备、服务高效的“五大中心”。

1、建设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按照赋予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要求,投资400万元,已于2010年9月建立起集11个职能部门、65项审批事项,授权到位,既能受理又能办理的柳市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落实工作人员26名。

柳市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为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的分中心,由柳市镇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根据《乐清市设立乡镇便民服务网络机构实施方案》(乐政办发〔2007〕89号)实施管理。

柳市镇负责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日常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由市财政予以保障。

审批服务项目包括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城镇管理、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公安户政、房管、工商、国税、地税、环保等相关的审批服务、证照办理、信息咨询、非涉密文件查询等服务项目,以及镇政府职权范围内的手续办理、审批管理等便民服务事项。

各分局要充分授权窗口,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具有与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同等的各类审批服务效力,其他部门独立设置的服务窗口要接受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2、加快组建城市综合执法中心。

按照职能明确、人员落实、设施配套的要求,2011年8月前审批建立行使6个部门11项执法事项、软硬件设施配套的城市综合执法中心,配备76名具有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

目前由柳市镇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城镇综合执法管理,统一行使镇辖区内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政工程、公用事业等方面的监督执法和事务管理职能。

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由现柳市镇城乡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组成,由市政府委托执法管理,业务上接受市市政园林局指导。

涉及城市管理的其他执法部门职能要逐步纳入城市综合执法中心,形成城市管理合力,提高执法效率。

有关城市综合执法中心股室设置、人员配备、职能配置方案另行制定。

3、建立就业保障服务中心。

按照管理、政策、服务、培训、维权、保障等“六到位”的要求,于2011年8月前建立集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劳资纠纷调处、保险业务办理于一体的便捷高效的就业保障服务中心。

落实11名工作人员,行使社会保险、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就业再就业等19项服务职能。

4、进一步强化土地储备中心职能。

按照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促进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已于2010年9月建立具有收购储备、开发整理、交易融资等职能的土地储备中心,落实3名工作人员。

柳市镇土地储备中心作为市土地储备中心职能的延伸,负责柳市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购储备及预出让前期工作。

镇土地储备中心设在柳市国土资源分局,由柳市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具体管理。

另外,柳市招投标分中心作为市招投标中心的下属单位,工作人员由市招投标中心和柳市镇共同派遣、共同管理,负责柳市镇及周边乡镇一定标的范围内的经营性国有土地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权转让和标的在1000万元以下建设工程招投标、标的在100万元以下政府采购等。

5、加快筹建应急维稳中心。

按照功能完善、反应快速、分工明确、处理高效的要求,于2011年8月前建立城市应急维稳中心,具有维稳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涉稳信息的综合研判,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的应急处置,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非正常死亡等突出矛盾纠纷的统一受理、调处等7项处理职能。

落实17名工作人员。

(九)体制机制创新提升

三年内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改革上有实质性突破,其中2011年完成行政区划、一级财政体制、强镇扩权改革,加快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1、实施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步伐。

要以柳市镇小城市培育试点改革为契机,结合土地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