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习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677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艺学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工艺学习题.doc

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1)微生物的影响;

(2)酶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

(3)呼吸;

(4)蒸腾和失水;

(5)成熟与后熟;

2.食品的质量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感官指标;营养素含量;卫生指标;保藏期。

3.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

如何控制?

以饼干、方便面、冷冻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等为例来说明。

答:

1:

微生物的作用;酶的作用;物理化学作用。

2:

(1)维持食物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2)抑制食物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

(3)应用发酵原理的食品保藏方法;

(4)利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

3: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加工

1.水分活度

答:

衡量水结合力的大小或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用水分子的逃逸趋势(逸度)来反映,将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2.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食品的腐败变质通常是由微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任何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多数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以水作为溶剂或介质。

/干制后食品和微生物同时脱水,微生物所处环境水分活度不适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一旦适宜,,又会重新吸湿恢复活动。

干制并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其活动,但保藏过程中微生物总数会稳步下降。

由于病原菌能忍受不良环境,应在干制前设法将其杀灭。

3.水分活度对酶及其它反应的影响。

水分减少时,酶的活性也就下降,然而酶和底物同时增浓。

在低水分干制品中酶仍会缓慢活动,只有在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

酶在湿热条件下易钝化,为了控制干制品中酶的活动,就有必要在干制前对食品进行湿热或化学钝化处理,以达到酶失去活性为度。

4.干燥机制。

干燥过程是湿热传递过程:

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而热则从表面传递到食品内部。

5.预测微波干燥的干制过程特性。

加热速度快,仅及常规方法的1/10~1/100时间;

均匀性好,内部加热,避免表面硬化。

微波穿透深度大致在几十厘米到几厘米的厚度;

加热效率高,由于微波加热主要是食品中水分子吸收而使物料本身被加热,避免了环境的高温和热损耗,所以热效率高,可达80%;

选择性吸收,某些成分非常容易吸收微波,另一些成分则不易吸收微波,如食品中水分吸收微波能比其他成分多,温度升高得大,有利于水分蒸发,干物质吸收微波能少,温度低,不过热,能够保持色香味等。

6.如果想要缩短干燥时间,该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干燥过程?

(1)使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尽可能等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同时力求避免在食品内部建立起和湿度梯度方向相反的温度梯度,以免降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

在导热性较小的食品中,若水分蒸发速率大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则表面会迅速干燥,表层温度升高到介质温度,建立温度梯度,更不利于内部水分向外扩散,而形成干硬膜。

办法需降低空气温度和流速,提高空气相对湿度。

(2)恒率干燥阶段,为了加速蒸发,在保证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不超过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的原则下,允许尽可能提高空气温度。

此时,所提供的热量主要用于水分的蒸发,物料表面温度是湿球温度。

(3)降率干燥阶段时,应设法降低表面蒸发速率,使它能和逐步降低了的内部水分扩散率一致,以免食品表面过度受热,导致不良后果。

要降低干燥介质的温度,务使食品温度上升到干球温度时不致超出导致品质变化(如糖分焦化)的极限温度(一般为90℃)。

(4)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制品水分加以选用。

一般达到与当时介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水分

7.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

简述干藏原理。

干藏就是通过对食品中水分的脱除,进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从而限制微生物活动、酶的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8.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

干制后食品和微生物同时脱水,微生物所处环境水分活度不适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一旦适宜,,又会重新吸湿恢复活动。

干制并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其活动,但保藏过程中微生物总数会稳步下降。

9.干制条件主要有哪些?

他们如何影响湿热传递过程的?

(如果要加快干燥速率,如何控制干制条件)。

(1)温度

对于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

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与食品间温差越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外逸速率因而加速。

对于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随着温度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这会使水分从食品表面扩散的动力更大。

另外,温度高水分扩散速率也加快,使内部干燥加速。

注意:

若以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温度并非主要因素,因为食品内水分以水蒸汽的形式外逸时,将在其表面形成饱和水蒸汽层,若不及时排除掉,将阻碍食品内水分进一步外逸,从而降低了水分的蒸发速度.故温度的影响也将因此而下降。

(2)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加快,食品干燥速率也加速。

不仅因为热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将高于冷空气而吸收较多的水分;

还能及时将聚集在食品表面附近的饱和湿空气带走,以免阻止食品内水分进一步蒸发;

同时还因和食品表面接触的空气量增加,而显著加速食品中水分的蒸发。

(3)空气相对湿度

脱水干制时,如果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空气相对湿度越低,食品干燥速率也越快。

近于饱和的湿空气进一步吸收水分的能力远比干燥空气差。

饱和的湿空气不能在进一步吸收来自食品的蒸发水分。

脱水干制时,食品的水分能下降的程度也是由空气湿度所决定。

食品的水分始终要和周围空气的湿度处于平衡状态。

干制时最有效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从各种食品的吸湿等温线上寻找。

(4)大气压力和真空度

气压影响水的平衡,因而能够影响干燥,当真空下干燥时,空气的蒸汽压减少,在恒速阶段干燥更快。

气压下降,水沸点相应下降,气压愈低,沸点也愈低,温度不变,气压降低则沸腾愈加速。

但是,若干制由内部水分转移限制,则真空干燥对干燥速率影响不大。

(5)蒸发和温度

干燥空气温度不论多高,只要由水分迅速蒸发,物料温度一般不会高于湿球温度。

若物料水分下降,蒸发速率减慢,食品的温度将随之而上升。

脱水食品并非无菌。

10.影响干燥速率的食品性质有哪些?

他们如何影响干燥速率?

(1)表面积

水分子从食品内部行走的距离决定了食品被干燥的快慢。

小颗粒,薄片易干燥,快。

(2)组分定向

水分在食品内的转移在不同方向上差别很大,这取决于食品组分的定向。

(3)细胞结构:

细胞结构间的水分比细胞内的水更容易除去。

(4)溶质的类型和浓度:

溶质与水相互作用,抑制水分子迁移,降低水分转移速率,干燥慢。

11.合理选用干燥条件的原则?

①干制时间最短;

②费用最低;

③品质最高。

选择方法时要考虑:

①不同的物料物理状态不同:

液态、浆状、固体、颗粒;

②性质不同:

对热敏感性、受热损害程度、对湿热传递的感受性;

③最终干制品的用途;

④消费者的要求不同。

12.食品的复水性和复原性概念。

复水性:

是指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复原性:

是指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形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其他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第三章食品的热处理与杀菌

1.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分界线是什么?

为什么?

2.罐头食品主要有哪些腐败变质现象?

3.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哪些?

4.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D值、Z值、F值的概念是什么?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三者如何互相计算?

6.热加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影响热加工时间的因素,热加工时间的推算方法?

7.罐头加工过程中排气操作的目的和方法?

8.封口的要求,反压力的概念,余氯量的概念?

9.热烫的目的与方法,蒸汽热烫方法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目前有什么方法解决?

第四章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

1.冷藏和冻藏的概念。

2.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3.低温对酶的影响。

4.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

5.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

6.冷藏的常用温度。

7.食品冷却方法及其优缺点。

8.影响冷藏食品冷藏效果的因素(包括新鲜和加工食品)。

9.冷藏工艺条件有哪些?

如何影响冷藏加工的?

10.冷耗量的计算。

11.食品冷藏时的变化(这个题目很大,需要仔细回答)。

12.冷害的概念。

13.气调贮藏的概念、条件、方法。

14.影响冻制食品最后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15.速冻的定义,速冻与缓冻的优缺点。

16.影响冻结速度的因素。

17.最大冰晶体形成带的概念。

18.冻结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9.食品冻结冷耗量的计算。

20.食品冻结有哪些方法?

21.冻结食品解冻有哪些方法?

22.影响解冻的因素有哪些?

23杀菌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各种杀菌方式的主要特点,设备,优缺点。

第五章食品的腌渍发酵和烟熏处理

1.腌制速度的影响因素(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

2.腌渍保藏原理。

3.腌制剂的作用。

4.腌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5.腌制方法。

6.发酵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7.食品发酵保藏的原理。

8.控制食品发酵的因素。

9.烟熏保藏的基本原理。

10.熏烟的组成及其作用。

11.熏烟发生的条件。

第七章食品辐射保藏

1.辐射有哪些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

2.辐射保藏食品的原理?

从辐射效应对微生物、酶、病虫害、果蔬等的影响角度回答。

3.辐射的诱惑放射性概念。

4.辐射食品的主要检测方法,各种检测方法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