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6751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31.25

62.5

100.0

16

-

5.5

5.8

3.7

6.6

10.7

14.0

2.5

4.8

7.5

9.4

10.5

13.1

18.4

23.2

2综合布线系统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限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直流环路电阻限值通—036

链路级别

最大环路电阻(Ω)

560

170

40

3综合布线系统任意两线之间的近端串音衷减限值,包括配线电缆和两端的连接硬件、跳线、设备和工作区连接电缆在内(但不包括设备连接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所有其他音源的噪声应比全部应用频率的串音噪声低10dB、在主干电缆中,最坏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值,应以功率和来衡量、桥接分岔或多组合电缆,以及连接到多重信息插座的电缆,任一对称电缆单元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至少要比单一组合的4对电缆的近端串音衰减提高一个数值x。

x=6dB+10lg(n+1)dB式中n--电缆中相邻的对称电缆单元数。

线对间最小近端串音衷减限值表通—037

最小近端串音衰减值(dB)

27

25

39

29

23

19

54

45

36

35

32

24

4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一电缆接口处的回波损耗限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缆接口处最小回波损耗限值表通—038

频率(MHz)

最小回波损耗值

1≤f<

10

18

10≤f<

15

16≤f<

20

20≤f<

100

5综合布线系统链路衰减与近端串音衰减的比率(ACR)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最小ACR限值表通—039

最小ACR限值(dB)

30

28

13

4

6综合布线系统线对的传播时延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线对的传播时延值通—040

级别

测量频率(MHz)

时延(us)

A

0.01

B

1

5

C

D

7综合布线系统光缆波长窗口的各项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光缆波长窗口参数通—041

光纤模式

下限波长(nm)

上限波长(nm)

基准试验波长(nm)

谱线最大宽度(nm)

多模

790

910

850

50

1285

1330

1300

150

单模

1288

1339

1310

1525

1575

1550

8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缆布线链路,在3.7条规定各项参数的条件下的衰减限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光缆布线链路的最大衰减限值通—042

光缆应用类别

链路长度(m)

多模衷减值(dB)

单模衷减值(dB)

850(nm)

1300(nm)

1310(nm)

1550(nm)

配线(水平)子系统

2.2

干线(垂直)子系统

500

3.9

2.6

2.7

建筑群子系统

1500

7.4

3.6

9综合布线系统多模块光纤链路的最小光学模式带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多模块光缆布线链路的最小模式带宽通—043

标称波长(nm)

最小模式宽带(MHz)

250

10综合布线系统光缆布线链路任一接口的光回波损耗限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最小的光回波损耗限值通—044

光纤模式、标称波长(nm)

最小的光回波损耗限值(dB)

多模850

多模1300

单模1310

26

单模1550

11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注意阻抗匹配和平衡与不平衡的转换适配。

特性阻抗应符合100欧标准,在频率大于1MHz时偏差值应为正负15欧。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管线预埋—线缆敷设、机架安装—光电缆接续成端、模块端接、面板安装—系统调试—竣工

4.2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器材检验

1、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现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光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其它材料性能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5.2管路敷设

1、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暗敷设要求:

1)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直为15~25mm。

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2)暗配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

,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3)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l0倍。

2、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

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4)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5.3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棚和沟槽

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

2、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4、沟槽的宽度宜小于600mm。

5.4桥架敷设

1、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2、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3、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4、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5、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6、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

7、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5.5盒、箱稳注

1、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

2、信息插座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5、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6、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交接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5.6设备安装

1、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2、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3、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4、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

5、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

6、如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7、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8、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9、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10、安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11、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

5.7缆线敷设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

工作区为0.3~0.6m;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满足8倍。

7、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8、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9、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l.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10、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11、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12、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

如果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13、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s。

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5.8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

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

2、管道内应无阻挡,管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3、敷设暗管直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塑料管。

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

4、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5.9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

1、电缆桥架直高出地面2.2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300mm。

桥架宽度不宜小于100mm,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2、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线部分间隔距离在3~5m处设固定点。

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3、电缆线槽直高出地面2.2m。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4、布放线槽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5、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6、顶棚内敷设缆线时,应考虑防火要求缆线敷设应单独设置吊架,不得布放在顶棚吊架上,宜放置在金属线槽内布线。

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截面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7、在竖井内采用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

竖井内楼板孔洞周边应设置50mm的防水台,洞口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实。

8、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明配管(槽)或暗配管(槽)敷设电缆、光缆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10缆线终端安装

1、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2、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3、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4、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5、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6、终端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

4类线不大于25mm。

7、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8、对绞线在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9、对绞电缆与RJ45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

10、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

11、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8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0mm。

12、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

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

13、光纤融接或机械连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14、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15、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16、各类跳线缆线和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17、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

5.11系统调试:

1、系统调试包括缆线、信息插座及接线模块的测试。

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2、电气性能测试仪表的精度应达到下表规定的要求。

电气性能测试一般精度要求通—045

序号

性能参数

1~100兆赫(MHz)

随机噪音最低值

65-15log(f100)dB

2

剩余近端串音(NEXT)

55-15log(f100)dB

3

平衡输出信号

37-15log(f100)dB

共模抑制

动态精确度

±

0.75dB

6

长度精确度

1m±

4%

7

回损

15dB

3、测试仪表应能测试3、4、5类对绞电缆。

4、测试仪表对于一个信息插座的电气性能测试时间宜在20~50s之间。

5、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所有测试数据加以存贮,并随时输出至计算机和打印机进行维护管理。

6、电缆、光缆测试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7、调试程序如下:

由数据终端,语音终端开始检查,信息出口,水平缆线,楼层配线架,主配线架,垂直缆线,电脑机房,电话交换机房,经过全面的调试前检查确认无误时,然后对子系统逐一进行调试,各子系统经过调试检测符合规定允许开通时,再进行系统综合调试,经测试后传输速率等技术参数符合规定,便可交付使用。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人员配置:

应结合工程量大小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同时应满足资源配置标准化的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表通—046

岗位名称

人员数量

负责人

1人

技术员

1~3人

安全员

质量员

材料员

工班长

施工及辅助人员

人员应根据工程量大小及施工环境确定

其中负责人、技术主管、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工班长的任职资格应满足资源配置标准化的要求。

7材料要求

1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

电缆标志内容:

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

标签内容:

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

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4金属线槽及其附件:

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

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5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6接插件:

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7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8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9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0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1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

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梭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设备机具配置表通—047

名称

数量

网络测试仪

1台

光纤熔接机

光时域反射仪

网线对号器

3台

数字万用表

3块

兆欧表

直流电桥

1块

光源光功率计

1套

地线测试仪

2块

无线对讲机

10个

网线压接钳

10把

升降梯

6个

切割机

电焊机

煨管器

套丝机

液压开孔器

适用电动工具

2套

其他适用工具

5套

注:

以上主要设备机具仅作为参考,具体工程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主要机具仪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保证项目

1、所使用的设备器件、盒、箱缆线、连接硬件等安装应符合相应产品厂家和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缆线屏蔽接地线截面,色标应符合规范规定;

接地端连接导体应牢固可靠。

3、系统的发射干扰波的电场强度限值要求应符合EN55022和CSPR22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4、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设计对数据系统和语音系统传输速率,传输标准等系统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

观查检查或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验。

9.2基本项目

1、设备间、交接间、缆线管线、金属线槽、各种器件、信息插座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布局合理,排列整齐、缆线连接正确、压接牢固。

2、连接硬件符合设计要求、标记和色码清晰、性能标志设置正确。

3、电气及防护、接地、抗电磁干扰、防静电、防火、防毒、环境保护应符合规范规定。

观察检查或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验。

9.3允许偏差项目

1、系统链路传输的最大衰减限值、任意两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限值、任一电缆接口处的反射衰减限值、链路衰减与近端串音衰减的比率(ACR)、系统的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限值、线对的传播延迟限值、纵向差分转换衰减(平衡)限值、光缆波长窗口的各项参数、链路可允许的最大传输距离、最小光学模式带宽、光纤链路任一接口的光学反射衰减限值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2、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注意阻抗匹配和平衡与不平衡的转换适配。

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验。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针对综合布线施工特点,制定安全保障措施;

开工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进行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配备合格的安全员,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特点制定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开工前对全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3、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采购计划,主要劳保用品包括:

安全帽、工作服、手套、手灯、安全带等。

4、使用刀具开拨光电缆方法得当,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

进行光纤测试时,防止激光伤人。

5、在施工现场必要的地点和时间内,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装置和看守,并对其他专业施工单位设置的安全标置装置予以保护。

6、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保证消防器材处于完好状态,定期进行检查。

7、各种电动工具要进行绝缘试验。

8、施工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等,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其牢固性。

梯外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并不得垫高使用。

10.2环保要求

1、设备器材开箱后包装废弃物应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不能乱丢乱放。

2、配线间设备安装,必须采取防尘措施,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

3、管线预埋及设备安装时需使用充气钻等工具对墙壁、楼板打眼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墙壁、楼板主体不被破坏,外观不受影响。

4、管线预埋、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的下脚料、废弃物、加工件刷漆剩余油漆等要统一收集,集中进行处理。

每日施工结束要将施工现场进行打扫,做到人走场地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