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6636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医务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

也可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医务人员进行拍背。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并请其他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其他医务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物(负压吸引器、吸痰管、。

09%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遵医嘱给患者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

(3)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4)给患者行持续胸外按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5)及时采取脑复苏,给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根据医嘱给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6)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7)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应给予患者:

①清洁口腔,整理床单位,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②安慰患者和家属,给予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8)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9)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问题和情况。

2:

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制定有效预防措施。

三: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1:

过敏反应防护措施

(1)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其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病历夹第一页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识条,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4)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24小时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吗,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7)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1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2:

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分钟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

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过敏患者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兴奋呼吸,此外还可给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按《医疗事故处理条列》规定6小时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3:

流程

(1)过敏反应防护措施

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标记、告知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

(2)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用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痉挛→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四:

患者自杀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

(2)检查患者病室内环境,若发现私藏药品、锐利器械等危险物品给予妥善保管;

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3)告知家属24小时陪护,不得离开。

(4)详细交接班,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态。

(5)查找患者自杀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

(6)发现患者自杀,通知医生立即赴现场,判断患者能否抢救,如有可能立即抢救.

(7)保护现场,包括病室及自杀处.

(8)通知医务处或总值班,听从安排处理。

(9)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1)患者自杀倾向时→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妥善保管危险物品→家属24小时陪护→详细交接班→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查找患者自杀原因→做好心理护理。

(2)患者自杀→立即通知医生→判断能否抢救→立即抢救→保护现场→通知医务处或总值班→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五:

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患者入院时详细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以免贻误治疗、突发病情变化等严重后果。

(2)加强巡视,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尽量减少其外出机会.如必须外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主管医生批准,患者及家属在护理单上签字方可离开,并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病房.

(3)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

(4)根据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5)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或总值班。

(6)患者却属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流程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加强巡视→减少患者外出机会→发现患者外出→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与家属取得联系→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或总值班→外出不归→两人清理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六:

停水或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接到停水通知后,告知患者停水的时间,做好停水准备.

(2)做好应急准备,根据停水时间尽量储备水源,以备使用和饮用.

(3)突然停水时,白天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要及时查询原因,夜间通知总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4)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协助患者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便.

流程①接停水通知→做好停水准备→储备水源;

②突然停水→与总务科或总值班联系→查询原因→向患者做好解释.

七:

泛水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1)立即查找泛水的原因,通知其他人员,积极采取措施阻止继续泛水.

(2)不能自行解决者,立即通知总务科或总值班。

(3)协助维修人员共同将水扫净,保持环境清洁.

(4)告诫患者,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必要时放置醒目标识,防止跌倒.

流程发生泛水→查找泛水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通知总务科或总值班→协助维修人员→保持环境清洁→告诫患者→防止跌倒.

八:

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

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准备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

(3)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早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流程①接到停电通知→备好应急灯→准备动力电器的应急方案;

②突然停电后→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转→开启应急灯→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防火、防盗。

九: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情。

(2)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务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3)部分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日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4)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迅速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呼吸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呼吸、面色、意识等情况.

(5)突然断电时,护士应携带简易呼吸器到患者床前,同时通知值班医生查看患者,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及呼吸机工作情况。

(6)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

总务科、医院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总值班等,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回复通电。

(7)停电期间,本病区医生、护士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8)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9)来电后,遵医嘱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重新将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连接。

(10)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病历中.

流程突然断电→使用简易呼吸器→通知值班医生→调整患者呼吸→观察病情变化→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尽快恢复通电→随时处理紧急情况→遵医嘱给药→来电后重新调整、应用呼吸机→准确记录。

十:

失窃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维持好病房次序。

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必要时通知保卫科。

(2)加强巡视,做好安全工作,随手关门,经常检查门窗.

(3)介绍住院须知时间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

(4)一旦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5)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流程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做好安全工作→向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发生失窃后→最好现场保护工作→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十一:

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做好病房安全工作管理,夜间病房门上锁。

(2)遭遇暴徒后,沉着冷静,采取果断措施保护患者及公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注意观察暴徒的特征.

(4)设法通知保卫处,夜间通知总值班,由总值班视情况拨打110。

(5)暴徒逃走,注意去向,为破案提供线索。

流程做好安全工作→遭遇暴徒后→保护患者及公物→观察暴徒的特征→设法通知保卫处或总值班→暴徒逃走,注意去向→为破案提供线索。

十二:

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及流程

(1)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2)住院患者不允许私用电器。

(3)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好撤离“的原则,"

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4)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5)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

(6)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7)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8)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爆出,如己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的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9)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要迅速集中现有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10)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拉开着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11)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流程做好病房安全管理→消除隐患→发生火灾→紧急疏散患者→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积极扑救→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火情无法扑救立即拨打“119“→告知准确方位.

十三:

住院患者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应急预案:

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输生理盐水;

②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③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④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⑤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却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⑥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2)流程:

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如家属有异议→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封存。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应急预案:

①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道,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③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④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⑤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⑦患者家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如家属有异议→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十四:

输液反应的流程说明

输液反应是由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有关的,由细菌代谢产物的酯多糖-—-致热源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以寒战、高热为主要表现.输液反应作为临床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预后,是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之一,对输液反应进行风险管理时可参考此流程。

(1)制定预防输液反应规范:

护理部应制定出预防输液反应管理规范,主要内容包括:

在预防输液反应过程中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输液反应处理预案、呈报流程等。

护理部和护士长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做到人人熟悉规范和处理流程。

(2)落实输液反应预防措施:

护士长首先要经常检查本科室药品请领、保管、使用情况,例如,发现有失效、变质、潮解、生霉或标签脱落、难以辨认的药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退交药剂科处理.其次要配合医院感染监控部门,保证本科室的空气质量、物品表面、操作者的手细菌学检测符合要求。

最后应随时对护士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注意不宜频繁更换治疗护士.护士在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医生应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组混合使用。

药剂科、消毒供应科把好药品、制剂、输液相关器材的质量关.

(3)识别输液反应:

在输液工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发生,例如,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4)启动输液反应处理预案:

一旦确定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启动输液反应处理预案。

对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注意保暖,密切观察;

对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将残余液体送做细菌培养或有关检验.对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必要时遵医嘱抽血做血培养。

护士应及时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记录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名、所配药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记录输液器生产厂家和批号等,护士长讲上述信息报告护理部、药剂科、消毒供应科,同时,要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对有可能发生纠纷的患者,要注意证据的保留,还要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和各项检验结果。

(5)有无护理责任:

护理部和科室护士长应对输液反应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护理责任:

若存在护理责任,应明确责任后按绩效管理规定处理,制定改进措施,责令整改;

若不存在护理责任,应召开相关部门的会议,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并落实改进措施。

(6)有无制剂问题:

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对于同时在多个科室发生多起输液反应,且排除护理责任的情况下,更应高度重视,积极从制剂质量等多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7)定期分析全院输液反应资料:

护理部应定期(每半年或1年)对全院发生输液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明确是否有导致发生输液反应的高危人群、高危药品、高危时间、高危科室,为制定支队性反应措施提供依据。

十五:

住院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护理人员应首先寻找躁动原因,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3)在监护病房的患者,要有专人看护,给予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误伤及自伤.

(4)对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的患者,与家属进行沟通,以减轻他们的紧张心理,取得合作.

(5)病情逐渐加重引起的躁动患者,护理人员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

(6)昏迷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现的躁动,经常呼唤患者,了解意识恢复程度。

(7)对患者加强生活护理工作,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刺激.

(8)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9)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有异常者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加用床档,按时巡视患者,以免躁动时患者发生坠床。

(10)对于躁动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要经常观察约束患者的肢体眼熟。

流程:

患者发生躁动时→及时通知医生→寻找躁动原因→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专人看护→实施保护性约束→于家属沟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活护理→保持环境安静.

十六:

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精神症状的预案及流程

(1)护理人员首先应详细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向医生汇报和通知其家属,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期间,要有家属陪伴.

(2)在兴奋和有伤人企图的患者面前,护士应做到冷静、沉着、大胆,同时也要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被患者咬伤、打伤等意外事情的发生。

(3)对于躁动患者应专人重点护理,必要时采取约束患者的方法,防止跌伤、坠床,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的肢体颜色,以便了解血运情况。

(4)护士在语言态度上要尊重患者,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敌对情绪.

(5)对患者用物要严格管理,如刀子、剪子、热水杯等易造成自伤和伤人的物品禁止放在患者处.

(6)吃药时要看着患者咽下,经检查确认后方可离去,最好在患者吃第一口饭时喂药,以免患者将药藏在手里或颊部,当工作人员离去后吐出。

(7)测体温时应有专人始终守护在患者旁边,以免造假或将体温表作为伤害性物品.

(8)饮食以无骨、无刺为宜,防止暴食,必要时协助患者进食。

入量不足者根据病情给予鼻饲;

进食时注意避免发生误吸、呛咳,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9)从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

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解释。

精神障碍患者一般疑心较大,在言谈话语中一定要诚恳、热情。

不要当着患者的面与其他人交头接耳,以免引起患者的猜疑.

(10)做好基础护理,按要求给患者翻身、擦洗、局部按摩、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预防压疮的发生。

(11)患者持续兴奋躁动时,体力消耗极大,应保证营养和水分的及时供给。

(12)随着季节气温变化给患者添加衣服,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流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详细了解病情→及时向医生汇报→通知家属→做好自我保护→专人重点护理→对患者用物要严格管理→口服药看服到口→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及时供给营养和水分→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十七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上,检查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省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

请医生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线检查及其他治疗。

(4)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机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

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

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7)加强巡视,及时观察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8)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9)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传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流程做好安全防范→患者突然摔倒→立即通知医生→检查患者摔伤情况→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搬运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进行必要检查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做健康教育。

关于封存患者病历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应急预案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封存病历申请。

2科室向医务处(夜间向总值班)报告。

3医务处或总值班与患者或近亲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患者病历的主观部分的复印件.

4主观病历为:

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5封存的病历由医务处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处。

6如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齐.

(2)流程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提出申请→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报告→双方共同在场时封存复印件→医务处保管→抢救病历6小时内补齐.

关于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1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治疗时,发生不良后果。

要当场将标本保存,注明使用日期、时间、药物名称、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