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6530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利螺杆压缩机使用指南文档格式.docx

标准工况(-15/+30C)

C

7.5

低温工况(-35/+35C)

利用滑阀可以实现制冷量的无极调节,冷量在10~100%的反问内均可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能量调节是由滑阀位置不同来实现的,而滑阀的位置是由油活塞的位置决定,油活塞的位置则由油压系统来控制的,可由自动或手动来完成,其控制原理如图十四所示。

4.轴封:

本轴封为机械式密封,单端面轴封结构示意图见图十五。

轴封的冷去及润滑均有高压油来完成,进入的润滑油压比排气压力高0.15MPa左右。

由于轴封是在较高的压力下工作,所用摩擦材料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动环选用耐压强度较高的硬质合金或38CrMoALA经辉光离子氮化处理,静环用磷青铜或石墨制成,它的

0.2

弹性模数较大,有良好的导热性,其密封口经研磨及抛光加工,使光洁度达▽以上。

密封圈为O型环,材料为丁晴奶油橡胶(用于氨机)或氯醇橡胶(用于氟机)。

根据用户要求,本公司还可专门为用户配用进口轴封。

5.联轴器:

结构见图是十六,橡胶肖式联轴器由两半联轴

节和飞轮构成,材料都为45钢,传动芯子为耐油硬橡胶

制品,联轴器安装简便轻巧,便于轴封的维护检修。

第3节、螺杆制冷压缩机的性能与内容积比的关系

1.螺杆制冷压缩机的内容积比

螺杆制冷压缩机排气口的形状决定内容积比,而排气口的形状包括两个部分,即轴向排气口和经向排气口。

轴向排气口为固定部分,一般设置在排气端座上,经向排气口在滑阀上,可以经行调整,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选用一个滑阀来满足一定的容积比。

2.内容积比跟压力比的关系

螺杆制冷压缩机的基元容积是由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相对应的一对齿槽容积所构成,气体的压缩机几乎同时在这两个相连的齿槽容积内经行。

假定气体分别单独地在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的齿槽容积独立基元中进行压缩。

主动转子独立基元容积内气体压力变化确定后,从动转子也随之确定。

独立基元容积中压力比π和容积比关系如下:

其中:

Pd:

独立基元容积与排出孔口相连通瞬间,独立基元容积内气体压力。

即内压缩终了压力。

Po:

独立基元容积与吸入孔口相脱离瞬间,独立基元容积内气体压力,即内压缩开始压力。

Vd:

独立基元容积与排出孔口相连通瞬时的最小齿槽容积。

Vo:

吸气完了,主动转子最大齿槽容积。

Vi:

内容积比

m:

气体压缩时多方指数。

3.螺杆制冷压缩机的性能与内容积比的关系。

气体在螺杆压缩机内部因容积缩小所达到的压力,即压缩机的工作容积与排出孔口相连通之前(包括连通瞬间时)工作容积内气体的压力,称为内压缩压力,内压缩终了压力与吸入压力之比称为内压力比。

而排气管内的压力(背压力),称为外压力,它与吸入压力之比值称为外压力比。

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之比直接影响极其运转的经济性,螺杆压缩机所具有固定的内容比,即内压力比,这是它有别于容积型活塞式压缩机的重要特点。

螺杆式压缩机的外压力比与内压力比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这要取决于压缩机的时机运转时的工况与设计工况是否相符。

一般力求内压力比相等或相近,以使螺杆压缩机活得较高效率。

图十七中a和b表明机器的设计条件跟运转条件一致,所以未引起多豪功。

否则,将如图十七中c和d表明的压缩机容积比小,内压力比<外压力比和压缩机容积比大吗,内压力比>外压力比的情况,这时将出现在螺杆压缩机排出过程中所产生的所谓等容压缩与容膨胀,引起压缩机耗功大。

途中阴影面积表明多耗功。

2.机组的安装。

将地脚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清理干净,不允许有积水存在。

对基础经行外观检查,应对无裂纹、蜂窝、空洞等缺陷,在基础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吊装机组。

将机组起吊或以滚帮滚至基础之上,起吊时不允许利用机组上压缩机和电动机的吊环螺栓,而应利用机组本身予留的起吊部位。

在予留的地脚螺栓孔两侧放置垫铁租,每组垫铁有二块斜铁和一块平铁,以便调节机组的水平。

当找正及水平工作完成后,一混凝土浇灌将地脚螺栓固定。

待混凝土干固后,旋紧地脚螺栓,最后以垫铁再次找水平,当确认无误时固定垫铁(如电焊法)。

填满机组底座与基础空间隙,抹光基础。

3.管路连接。

所需的吸气、排气管路等按所需的长度准备好,内部的氧化皮等应彻底的清理干净;

准备好必要的管道支架;

连接吸气、排气系统管路,不可强制连接,以免造成连接的变形和机器与电动机中心的偏移;

连接油冷却器的进、出水管路;

在系统试压和真空试验后,吸气管路包扎绝热层,吸、排气管路涂上代表压力范围的颜色;

将各管路紧固在管路支架或吊架上。

4.电器线路的链接和要求按电控使用说明书进行。

5.开机前,电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联轴器必须重新找正。

要求:

中心线同心度误差≤ф0.075mm;

轴线偏移≤0.03°

第2节、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系统排污

(1)机组在出厂前已经行过排污。

系统排污时,机组可不做此项工作;

(2)各设备在接入系统前应是密闭的和洁净的,但在安装前仍应以压缩空气吹净其内所残存的污物;

(3)对于已安装完毕的制冷系统,在试漏前应以0.6MPa的压缩空气吹净存在于设备及管路内的污物,由各设备的排污口排出。

污物不得吹入压缩机内部。

(4)污物排净后,将各设备的排污口密封,管路连接处密封。

2.系统试漏试验

制冷设备在出厂前均做过水压、气压试验,设备本身全部达到了强度及气密性的要求,在安装完毕后所经行的系统试验主要针对各设备的链接部分,如阀门、接头、接管等。

(1)试漏的试验压力

高压系统试验压力:

气压1.8MPa

低压系统试验压力:

气压1.2MPa

(2)试验工作注意如下几点:

a.试漏前所需的压缩空气,一般应由其他压缩机提供,空气应该洁净干燥;

b.试验时安装阀应切除,试验完成后再接入系统;

c.实验时系统上所有设备的阀门应全部开启

d.当系统达到试验压力后,应关闭螺杆压缩机组的吸气截止阀,否则高压压力系统的气体将渗入低压系统;

e.用肥皂水涂抹电焊缝合焊接部位,检查是否有泄露现象;

f.必须用螺杆机组加压时,运转应间断经行,使其排气压力不超过1.8MPa排气温度不超过100℃。

且应注意压缩机各部的温升不要过高。

3.系统真空试验。

系统作真空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系统在真空下的密封性以及为充入制冷剂做好准备。

采用真空泵经行抽真空,当系统抽至绝对压力5.332KPa以下时,保持24小时压力回升不超过0.667KPa.

4.加油

首次加油,可以在系统形成真空的情况下,利用机组加油阀加油。

往机组加入的油应符合ZBE.4003—86中N46冷冻机油的规定。

机组的加油量,应保证油冷却器充满后,油分离器有1/3高度的油位。

可从油分离器的视油镜观察。

开启一会油泵,盘动压缩机进一步管擦一下油面,油位无大变化,即完成了首次加油过程,机组运转使用中的加油见第七章第四节。

第3节、充入制冷剂

制冷剂必须符合有关质量标准的规定。

加入前应将制冷瓶过称,以便计算所充入的制冷剂的重量。

充入制冷剂的步骤如下:

当系统真空试验完毕后,利用真空充入制冷剂。

关闭压缩机组的吸、排气截止阀和大气接通的阀门,开启系统中各设备的阀门,将制冷剂瓶链接在调节站的充液街头上,暂不拧紧,制冷剂瓶底朝上斜倾放置;

稍许开启一下制冷剂瓶上的阀门,将链接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拧紧充液接头;

开启调节站的充液阀及制冷剂瓶的阀门,制冷剂在瓶内压力作用下自动进入系统;

系统中压力上升,充入制冷剂的速度减慢,这是可以按开机过程开动压缩机使蒸发系统压力降低,除贮液器,当液位达3/4高度时,即可停止充液,充氟利昂工质时应接在干燥过滤器钱。

充入制冷剂的数量:

根据各设备应充入的制冷剂重量,计算出总的充入量,各制冷设备所应充入的制冷剂量参考值如下表:

设备名称

制冷剂加入量(容积%)

冷凝器

15%

贮液器

70%

蒸发器

50%

气体分离器

20%

液体管路

100%

横排管(库内)

90%

立排管(库外)

80%

螺杆压缩机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螺杆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及消除

现象

原因

处理

1.启动负荷大或根本不能启动。

(1)压缩机排气端压力过高。

(2)滑阀未停在0位

(3)压缩机内被润滑剂或液体制冷剂所充满。

(4)部分运动部件严重磨损或烧伤。

(1)通过旁通阀(或电磁阀)使高压气体流到低压系统。

(2)是滑阀调到0位

(3)按运转方向盘动压缩机,排除积液和积油。

(4)拆卸检修及更换零部件。

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

(1)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

(2)压缩机与电动机轴错位或不同轴。

(3)因管道的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

(4)过量的油或液态制冷剂被吸入机内。

(5)滑阀不能停在所要求的地方,而且那里振动。

(6)吸气腔真空度过高。

(1)旋紧地脚螺栓。

(2)重新找正。

(3)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

(4)停机后盘机使液体排出。

(5)检查油活塞及油四通阀和电磁阀是否泄漏。

(6)开启吸气阀止阀。

3.压缩机运转后自动停止

(1)自动保护及自动控制元。

件调定值不能适应工况的要求。

(2)控制电路内部存在故障。

(3)过载。

(1)检查各调定值是否合理并且适当调整。

(2)检查电路,消除故障。

(3)检查原因并消除

4.制冷能力不足

(1)滑阀的位置不适合或其他故障。

(2)吸气过滤器堵塞,吸气压力损失过大,使吸气压力下降,容积效率降低。

(3)机器不正常的磨损,造成间隙过大。

(4)吸气压力低于蒸发压力。

(5)高低压系统间泄露。

(6)喷油量不足,不能实现密封作用。

(7)机器排气压力远高于冷凝压力,容积效率下降。

(1)检查指示器并调整位置检修滑阀。

(2)拆下吸气过滤器的过滤网清洗。

(3)调整或更换零件。

(4)检查阀门(如吸气截止阀或止回阀等)。

(5)检查开机,停机所用通道管路。

(6)检查安全阀是否密封。

检查油路、油泵、油过滤器,提高油量。

(7)检查排气系统管路及阀门,清除排气系统阻力。

图系统渗入空气应予以排除。

5.机器运转中出现不正常的响声。

(1)转子齿槽内有杂物。

(2)止推轴承损坏。

(3)轴承磨损造成转子与机壳间的摩擦。

(4)滑阀偏斜。

(5)运动部件连接处松动。

(1)检修转子及吸气过滤阀。

(2)更换。

(3)更换主轴承。

(4)检修滑阀导向块及导向柱。

(5)拆开机器检修,加强防松措施。

6.排气温度或油温过高。

(1)压缩比较大。

(2)有冷却器冷却效果下降。

(3)液氨冷却器供液不足。

(4)吸入严重过热的蒸气。

(5)喷油量不足。

(6)空气渗入制冷系统。

(1)降低排气压力和符负荷。

(2)清楚油冷却器传热面上的油垢,降低水温或增大水量。

(3)增加供液量。

(4)向蒸发系统供液。

(5)提高喷油量及检查原因。

(6)排除空气,检查空气渗入部件。

7.排气温度或油温下降。

(1)吸入湿蒸汽或液体制冷剂。

(2)连续无负荷运转。

(3)排气压力异常低。

(1)减少向蒸发系统的供液量。

(2)检查滑阀。

(3)降低冷却塔的冷凝能力。

8.滑阀动作不灵活或不动作。

(1)四通阀或电磁阀换向不灵。

(2)油管路系统接头堵塞。

(3)有活塞卡住或漏油。

(4)油压不够高。

(1)检修四通阀和电磁阀线圈。

(2)检修。

(3)检修。

(4)检修及调整油压。

9.螺杆压缩机体温度过高。

(1)吸气严重过热。

(2)旁通管路泄露。

(3)摩擦部位严重磨损。

(4)压缩比过高。

(1)降低吸气过热度。

(2)检修开机、停机用的管路及阀门,检查安全阀密封。

(3)检修及更换零部件。

(4)降低排气压力及降低负荷。

10.压缩机及油泵轴封泄露。

(1)轴封供油不足造成损坏。

(2)装配不良。

(3)O形圈损坏。

(4)动环与静环接触不良。

(1)检修,充分供油。

(2)拆检、修复。

(3)更换新件。

(4)拆下重新研磨。

11.油压过低

(1)油压调节阀调节不当。

(2)内部泄露。

(3)油温高。

(4)油质低劣、油量不足。

(5)油泵效率降低。

(1)重新调整油压调节阀。

(2)检查密封元件,并适当更换。

(3)加强冷却器的传热能力。

(4)换油或加油。

(5)更换。

项目

数据

型号

JZKA

12.5C

JZKF2

12.5

16

20C

KW

50

49.3

118

104.5

229

211.5

40

41.4

81.8

85.7

161.9

158.8

36

34

74

72.5

145

138.4

压缩机旋转方向

(自联轴器端看压缩机

顺时针

配用电机功率KW

低温工况、标准工况/空调工况

55/65

100/125

200/250

制冷量调节方式

无极调节

制冷量调节范围%

10~100

吸气管直径mm

100

150

排气管直径mm

65

80

125

油冷却器进出水管直径

DN32

RC11/2

RC2

油冷却器进水温度℃

≤32

油冷却器冷却水耗量m³

/h

5~12

10~15

15~25

排量1/min

120

配用电机型号

Y112M—6

Y100L2—4

电机功率KW

2.2

3

首次加油量kg

200

250

噪声dB(A)

≤86

≤89

≤92

机组外形尺寸

(长×

宽×

2550×

935×

1930

3200×

946×

2245

3235×

1350×

2115

机组重量kg

2100

2734

43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