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6470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编安全生产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A、领导参与B、专家参与C、全员参与

9.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而发生爆炸的危险化学品是()。

A、有机过氧化物B、遇湿易燃物C、爆炸品

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A、安全生产B、劳动保护C、职业卫生

11.2006年4月19日,某树脂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甲苯,人工操作,没有通风设施。

员工方某发生疑似急性甲苯中毒,4月20日经诊断为“轻度甲苯中毒”。

经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未组织操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设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资料;

未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操作人员未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未设立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订立劳动合同时,企业可以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部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应如实告知劳动者。

12.2011年1月某公司1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轻伤,事故未造成环境污染。

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重沸器壳程下部入口管线上的低点排凝阀,因固定阀杆螺母压盖的焊点开裂,阀门闸板失去固定,阀门失效,脱乙烷汽油泄漏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喷射产生静电发生爆炸。

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石油化工装置可能存在的点火源除了静电外,还包括明火、电火花、高温表面等。

1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化学品安全标签所必须包含的内容。

A、化学品标识B、象形图C、废弃处理

14.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

A、冷却降温

B、隔离

C、窒息

15.()适用于发生粉尘事故后,在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的监测。

A、评价监测

B、日常监测

C、事故性监测

16.某化工厂大检修前,由某单位安装处在装置东面17m外空地上对新制成的重叠式换热器进行气密性试验。

换热器每台有40个螺孔,在试验时换热器B装了13个螺栓,换热器A装了17个螺栓。

试压环比原封头法兰厚4.7Cm,试压环装上后仍用原螺栓。

螺栓与螺母装配时两头不均匀。

试压过程中,换热器(B)试压环紧固螺栓拉断,螺母脱落,管束与壳体分离。

重4t的管束向前冲出8m,把前方黄河牌载有空气压缩机的汽车大梁撞弯,冲入车底,整台汽车被横推移位2~3m;

重2t的壳体向相反方向冲出,与管束分离后飞出38.5m,碰到地桩停止;

换热器A、B连接支座螺栓剪断,连接法兰短管拉断,重6t的换热器A受壳体断开短管处喷出气体的反作用推力,整个向东南方向移位8m左右,并转向170°

现场共有9人,4人不幸死亡。

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该厂操作人员严重违反《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关于“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时,各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的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17.2005年7月19日,某地一化工有限公司所属分装厂,分装农药。

由于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几名临时招聘的女工在倒装农药时,先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相继被送到医院。

因抢救及时没有人员死亡。

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因该公司招聘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

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A、安全评价

B、审批

C、验收

2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或者专用储存室内。

A、专用仓库专用场所

B、专用仓库专用场地

C、专用库区专用场地

21.某韩国独资制鞋有限公司,2004年7月22日至8月7日,接连出现3例含苯化学物及汽油中毒患者(经职业病医院确诊)。

3名女性中毒者都是在该公司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手工刷胶的操作工。

有关人员到工作现场调查确认:

(1)在长70m、宽12m的车间内,并列2条流水线,有近百名工人进行手工刷胶作业;

(2)车间内有硫化罐、烘干箱、热烤板等热源,但无降温、通风设施,室温高达37.2℃。

(3)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按要求使用溶剂汽油,改用价格较低、毒性较高的燃料汽油作为橡胶溶剂,使得配制的胶浆中的含苯化学物含量较高。

(4)所有容器(如汽油桶、亮光剂桶、胶浆桶及40多个胶浆盆等)全部敞口。

(5)操作工人没有任何个人防护用品。

(6)经现场检测,车间空气中苯和汽油浓度分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42倍和2.49倍。

根据上述描述,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管理。

A、审定

B、许可

C、特殊

22.某化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功能演习,演习计划将盛有丙烯腈的储罐运到这片空地,但是为了防止演习发生意外事故,储罐只剩余约1/5体积的丙烯腈。

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该厂演习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时,可以使用真正的有毒化学品。

正确答案:

23.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这是()。

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预防原理

2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告知牌C、标识

25.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

A、刺激性粉尘B、剧毒性粉尘C、混合性粉尘

26.漏电保护器安装完成后,要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3]要求,对完工的漏电保护器进行试验,以保证其灵敏度和可靠性。

试验时可操作试验按钮三次,带负荷分合()次,确认动作正确无误,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A、三

B、五

C、一

27.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或者喷涂符合()要求的警示标志。

A、行业标准

B、国家标准

C、企业标准

28.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作业岗位为()。

A、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B、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

C、产生较重和严重职业病危害

29.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A、当地政府承担

B、患者本人承担

C、该用人单位承担

30.在综合应急演练前,通过(),确认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以及参演人员到位。

A、安全检查

B、安全会议

C、安全评审

31.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参加单位和经费预算等。

A、演练指挥

B、演练主要内容

C、演练过程

3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栓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

A、质量证书B、安全标签C、使用说明书

33.()属于易燃气体。

A、二氧化碳B、乙炔C、氧气

34.行灯和机床、钳台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电压不得超过()V。

A、24B、12C、36

35.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正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触电。

A、间接接触B、直接接触C、跨步电压

3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栓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

37.()是高温物体不通过接触或流动,直接将热量向四周散发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A、传导B、对流C、辐射

38.可燃液体贮罐的清洗作业除严格执行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外,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服装,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和不导电的胶鞋,不准使用硬质金属和塑料制品。

应用铝、铜等软质金属及木质工具。

A、化纤类B、橡胶类C、棉布类

39.用人单位应当选择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A、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C、医院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40.演练工作场地保障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

演练场地应满足演练活动需要,避免影响()和公众正常生产、生活。

A、社会B、政府C、企业

41.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别用红色、()、黄色、蓝色标示。

A、绿色B、紫色C、橙色

42.某农药厂发现储备的甲胺数量不足,便向外地某化工厂紧急求购,并派人到当地运输市场临时租用个体运输户连夜进行采购。

个体户司机谢某驾驶着一辆日野牌货车,车厢上装载一卧式槽罐,内装2.4t甲胺,从外地某化工厂返回本地,同车返回的还有农药厂押运员郑某和搭车的本地供销贸易中心职工余某及其小孩共4人。

次日凌晨3时左右,汽车行经某县时,押车的郑某因其父母家住该县,便要司机将汽车开进人口密集的县城。

在开往押运员郑某家途中,距街口28m处,发现马路右侧有一高0.5m,宽二分之一马路的石堆,司机谢某和押运员郑某未下车察看路情,强行偏左行驶,致使罐体上部液相管阀门与路边树叉相撞,导致阀门下部接管部位折断。

顿时,大量剧毒的一甲胺液体迅速汽化,并由断口处喷出。

车内4人闻到异味后,立即弃车逃离现场。

根据上述描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的驾驶人员等应当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资格。

A、行车B、驾驶C、从业

43.2011年3月25日上午,某公司分包商员工在常减压检修现场进行工程收尾。

44.2007年3月27日14时23分,京沈高速公路辽中段610km处,一辆高速行驶的黑色桑塔纳轿车,撞上前方正在行驶的一辆货运槽车尾部,车上装有24吨丙烯腈,大量的液体喷涌而出,不仅被困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且数百辆车经过出事路段,附近还有上百名农民正在劳动,情况十分危急。

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45.某厂生产一种有机产品,须在高压釜中进行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外加热),釜内物料分解,气体要及时放空,保持一定压力,生产一直正常稳定。

有一次,操作工没开启放空阀,班长未检查,投料升温后,釜内压力剧增,釜上的防爆设施失灵,一股有毒气体从高压釜法兰处冲出。

当场有几人中毒晕倒,强大气流又将装有溶剂的储槽玻璃计量管冲坏,大量溶剂流出,引起火灾。

临近几个储罐发生连环爆炸,一些溶剂从排水沟流入江河,造成严重水质污染。

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该厂在工艺操作存在放空阀未开启,班长没检查等安全操作错误,间接导致该事故发生。

46.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

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

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

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

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

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

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

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

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等。

47.下列关于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

B、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切忌用沙土盖压

C、扑救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类火灾时,应立即扑灭火焰

48.某农药厂发现储备的甲胺数量不足,便向外地某化工厂紧急求购,并派人到当地运输市场临时租用个体运输户连夜进行采购。

49.为了防止电磁场的危害,应采取接地和()防护措施。

A、绝缘B、屏蔽C、隔离

50.某公司新建一个大型储罐,罐体内壁须涂刷耐腐涂料,为了节省,施工单位更换防腐漆稀料,用闪点低、易挥发有机溶剂替代。

罐体内只有两个人工出口,无通风设施。

使用普通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刷漆防腐作业接近尾声时,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在贮罐内进行涂装作业过程中,为了经济合理,可以使用闪点低、易挥发有机溶剂替代防腐漆稀料。

51.对于金属钠的火灾不可以采用()灭火。

A、泡沫B、干粉C、砂土

52.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

A、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B、电子邮件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C、通知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53.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

这在应急演练中属于()。

A、观测

B、事故监测

C、测试

54.()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A、安全管理方案

B、安全技术措施

C、安全保障方案

55.防雷装置包括()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

A、避雷器

B、接零线

C、接闪器

56.下列()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A、云层带电量

B、带电积云

C、大地突出物形状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的方针。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58.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59.长期在高压下易产生疲劳损坏因而寿命短,动作压力不易控制的是()。

A、爆破片

B、安全阀

C、易熔塞

60.用来阻止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汽的火焰以及防止火焰蔓延的安全装置是()。

A、紧急切断阀

C、阻火器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A、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B、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C、事故预防体系建设

62.某化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功能演习,演习计划将盛有丙烯腈的储罐运到这片空地,但是为了防止演习发生意外事故,储罐只剩余约1/5体积的丙烯腈。

6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等级。

B、四

C、五

64.高压下存放的乙烯、乙炔发生的爆炸属于()。

A、简单分解爆炸

B、复杂分解爆炸

C、气体混合爆炸

65.决定爆炸品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

A、爆炸品密度

B、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

C、爆炸品结晶

66.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越大

B、越小

C、无关

67.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叫()接地。

A、工作B、保护C、安全

68.吸收塔属于()。

A、反应容器B、贮存容器C、分离容器

69.在某企业仓库中储存着大量化工和建材产品,有水泥、五金件、油漆、溶剂、双氧水、无水酒精等。

检查员检查发现在一个大房间中,整齐码放各种商品,建材和化工产品交错放置,产品标识齐全,在门口,整齐放着4个干粉灭火器,其中2个灭火器的压力表的指针在红色区域。

根据上述描述,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行业

B、国家

C、企业

70.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B)。

A、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现场

C、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命令

71.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A)。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

72.燃烧是放热发光的(B)反应。

A、还原

B、氧化还原

C、物理

7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C)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标准

B、一定量

C、临界量

74.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

A、诊断为职业病

B、继续进行医学观察

C、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75.某焦化厂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

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

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

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订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根据上述事实,该厂工人在接触煤尘后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是()。

A、尘肺B、职业性皮炎C、职业性眼病

76.正常使用的起重机,每(C)都应对制动器进行检查。

A、两天

B、三天

C、班

77.某化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功能演习,演习计划将盛有丙烯腈的储罐运到这片空地,但是为了防止演习发生意外事故,储罐只剩余约1/5体积的丙烯腈。

78.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A、低于B、等于C、高于

79.2004年4月15日下午,处于主城区的某市化工总厂氯气分厂工人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凝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

16日1时列管发生爆炸;

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

16日15时57分,5个装有液氯的氯罐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

根据上述描述,使用氯气场所的卫生和环境卫生应符合GBZ1和GBZ2.1中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mg/?

A、2

B、1

C、3

80.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

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

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

乙发现后立即呼救。

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