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636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指导手册.doc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选课指导手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008-2010级

选课指导手册

(试用)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2.2

目录

1序言……………………………………………………1

2课程列表………………………………………………5

3课程选修规定………………………………………11

4专业知识结构………………………………………16

5能力结构……………………………………………17

6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18

7就业参考……………………………………………19

一序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专业,同时又是一个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专业,与各学科密切交叉、相互渗透,对科技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负有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历史使命。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电子信息产业也将迎来众多发展机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工作及电子信息仪器、设备、以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由10个方面构成: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典型方法、核心概念等,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将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用于科研开发的初步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5)具有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6)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掌握通过图书馆、搜索引擎等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8)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能正确认识电子信息及相关技术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专业培养目标,每位同学在大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应该对本专业的各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关的教学要求和规定、以及本专业人才需求等问题有一个基本了解,并结合本人的长远志向、毕业后去向、自身特点和兴趣,初步设计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把握好各教学环节提供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做到“主动学习”、“有导向地学习”、“有目的地学习”。

本手册给出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部课程列表、课程选修规定和选修建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设计等基本信息,旨在帮助同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规划和课程选修计划。

手册最后介绍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和部分相关单位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计划通常是每隔几年作一次修订,本手册所列课程参考的是2008版教学计划,该计划将供2008级、2009级及2010级学生使用。

二课程列表

教学课程由六部分组成:

(1)通识教育课(必修65.5学分,选修10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44学分)、(3)专业选修课(24.5学分)、(4)实践环节(44学分)、(5)创新创业教育(6学分)总学分188。

表2.1-2.4列出了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实验/实践及其开设学期。

表2.1通识教育课(必修及选修)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形势与政策

128

2

1-8

高等数学A

192

12

1、2

大学体育基础

96

3

1、2

体育专项

32

1

3-6

英语

256

16

1-4

军事理论

36

1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2

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96

5

4、5

中国近代史纲要

32

1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2

2

大学物理B

112

7

2、3

大学物理实验A

54

2

3、4

线性代数

40

2.5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6

3.5

3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40

2.5

3

程序设计基础A

48

3

1

通识选修课

160

10

1-7

合计

1346

75.5

表2.2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

16

1

1

电路分析基础

72

4.5

2、3

算法与数据结构

48

3

2

信号与系统

72

4.5

3

电磁场与电磁波

56

3.5

3

模拟电子线路

72

4.5

4

数字逻辑电路

56

3.5

4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24

1

4

信息论与编码

40

2.5

4

通信电子线路

72

4.5

5

微机原理及接口

56

3.5

5

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

24

1

5

数字信号处理

40

2.5

5

通信原理

72

4.5

6

合计

720

44

表2.3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大学计算机基础

24

1.5

1

程序设计基础B

40

2.5

2

Java程序设计

40

2.5

3

数据库系统

32

2

4

硬件描述语言

48

3

5

微电子概论

48

3

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40

2.5

6

计算机控制

32

2

6

可编程器件及应用

40

2.5

6

微波技术基础

40

2.5

6

信息融合

32

2

6

网络综合

32

2

6

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

40

2.5

7

电视原理

48

3

7

DSP原理及应用

40

2.5

7

数字图象处理

40

2.5

7

语音信号处理

32

2

7

智能信息处理

32

2

7

信息安全技术

32

2

7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40

2.5

7

移动通信

32

2

7

合计

784

49(24.5)

表2.4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名称

周数

学分

学期

入学教育

0.5

0

1

军事训练

3

3

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

2

2

1

工程训练C

2

2

2

社会实践

2

2

2、6

公益劳动

1

0

4

EDA基本训练

1

1

4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2

2

小2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

2

小2

电子技能训练

2

2

3-4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2

2

6

测量系统与仪器设计

2

2

小3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2

2

小3

综合创新与实践

0

6

5-7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18

16

8

毕业鉴定

0.5

0

8

合计

42

44

19

三课程选修规定

1)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必须修满至少10学分,且覆盖范围符合要求。

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又称“公选课”)共分六类:

(1)哲学、历史与心理学;

(2)文化、语言与文学;(3)经济、管理及法律;(4)理科(自然学科);(5)工科(自然学科);(6)艺术与体育。

学生毕业时其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分布应不少于上述类别中的五类。

因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公选课程很多,本手册不便列出,其课程名称及所属类别等信息可以通过选课系统了解。

2)专业选修课至少修满24.5学分。

表2.3所列出的专业选修课程共计49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按照方向模块选修规定从中选取至少24.5个学分的课程。

每位同学应该认识到对于选修课程的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志向、毕业后的去向、个人的特长和市场的需求。

具体要求、建议如下:

(1)选修课中的骨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B、

硬件描述语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电子概论、集成电路设计为本专业骨干课程,共13.5个学分,建议大家都选修。

(2)专业选修课程必须选择一个方向模块,完成模块内必修课程的学习。

为了形成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同时为了使得每个同学的选修课程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设计了2008版教学计划的三个方向模块,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之一系统学习,覆盖到第5学期到第7学期。

3个方向模块介绍如下:

①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简称IC设计):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流程,能在FPGA上实现FFT、数字滤波器、通信编码等数字信号处理算法,适合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等集成电路的设计工作及其它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②智能信息处理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信息融合等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适合从事信息处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应用开发等工作。

③微波与无线通信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基带信号处理、调制及传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适合从事广播发射、微波传输、无线通信等方面的科研、开发等工作。

注意:

每位同学必须至少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模块,修满该方向模块规定的必修课程学分。

方向模块的选择在第4学期末(选课前)由班级统一上报至电子信息工程系备案。

各方向模块必修课程参见表3.1。

(3)必修环节中的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也是按方向选择。

IC设计

智能信息处理

无线通信

可编程器件应用

DSP原理及应用

微波技术基础

DSP原理及应用

数字图象处理

微波电子线路

数字图象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

移动通信

(4)选修课程中骨干课程及方向模块必修课程的学分约为20学分,除去骨干选修课程和方向必修课程外的课程我们称之为任选课程。

尚有约4.5个学分的任选课程可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选修课中自由选择。

建议按照一定的知识结构来选课,即要考虑本方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还要兼顾知识面的宽广度。

3)若干注意事项

(1)方向模块必修课程均在第5、6、7学期开设,因此每位同学应该在第4学期确定自己的方向模块。

方向模块的选择在第4学期末(选课前)由班级统一上报至电子信息工程系备案。

(2)选择了一个方向A的同学,也可以选修方向B里面的某门课程,但是要注意课程的先后关系。

(3)《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只能选修一门。

以免错过有些重要选修课程。

(4)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88学分,超过188学分以外的课程选修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具体由学校规定)。

建议多选几门课,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便于以后工作或考研。

(5)选课时,建议每个学生要统筹安排,每个学期的课程数目要合理,课程先后关系要合理。

四专业知识结构

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数理基础: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

专业基础: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电子线路、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

专业理论课程:

微机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电子概论、集成电路设计

专业技术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