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580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03期 邹其芳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Word文档格式.docx

你做不成,美国目前经历的经济危机是最大的一个经济危机,是什么问题?

不是说它没钱了,而是说它的信誉出现毛病了,对咱们来讲也是一样。

人与人之间、公司同事与同事之间、甚至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你少了这种信誉,少了这种信任,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我想谈的信誉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来讲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你没有诚信你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咱们老祖宗早就说过这个事儿,孔夫子早就说过,要有民信,也是信誉。

再有一个是你的意愿,人人都需要跟一些强的人一起合作,一起共事,但你有没有这种意愿,能不能做?

是很关键的。

你有意愿还不行,你有没有这个能力?

能力就从多方面来培养了。

再有一个是看你走过的路,你说是一个层面,但你做却是另外一个层面,所以综合起来就形成了每个人的信誉,如果你的信誉好,你的核心竞争力就强,你的信誉不好,你的核心竞争力就差,这是我对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看法。

对80后的这些评价来讲,我也看了一些,但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80后这批人要从它的优势上来看,他占足了。

这些人从一个角度来讲可能是有不足之处,80后独生子女居多。

对独生子女来讲,我说他好是因为他受得关注比较多一些,也培养出他的一种个性,人从某种角度来讲,还得需要一些个性,这是我观察的80后,因为我的企业里头大部分也都是80后,这批人还有一个共性是比较爱憎分明,黑是黑,白是白,有自己的主见,谁能管得了你?

自己在管自己的事儿。

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些大家都共知的。

另一点我觉得80后这批人是生逢其时,为什么这么说?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我们的发展过程当中,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你都需要机会,你都需要条件,你都需要适应的环境和土壤,否则的话,大环境不好,你本事再大你也一事无成,我是认同这一点,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认同。

我为什么说你们是生逢其时呢?

80后现在来讲,都是接近30了,年富力强,有知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有闯劲、有很强的意愿要在这个社会当中有所建树,机会是什么呢?

大家都很清楚,中国目前的经济大环境是一种什么状况?

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转型,是从一个生产型要转向一个服务型、消费型,转的过程肯定会困难重重,但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件事情。

这么大规模的经济转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机会。

谁有机会?

50后机会不多了,60后可能还赶上一点点,你们80后、90后,机会在你们身上。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你看看所谓的成功人士,咱们说美国的,美国最早成功富裕起来的那批人,包括洛克菲勒、摩根,再仔细看这批人都是哪一批人?

都是一八三几年那一批人,你们可以回去查一查,这些人都是一八三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为什么?

他们正好赶上了1860、1870之间美国经济大转型,什么铁路、什么电厂,这批人就起来了。

你们再去看一看,美国近期起来的这批成功人士,包括比尔盖茨,乔布斯啊等,他们是5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他们赶上的70年代、80年代经济大转型,技术上的大转型,人是需要机会的,如果他们不赶上这个时间,没赶上这个机会,我相信他们也可能是默默的度过一生的。

所以我认为你们是大有希望的。

您刚才说80后出生的这些人赶上了很好的时代,我这里也有一份调查,有一家媒体做了一次关于年轻人压力的报告,调查结果,52.6%的受访者认为“压力很大,超过70后、90后;

37.0%的人对此持宽容态度,认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这是正常的”;

8.7%认为“一般,不如70后和父辈”;

只有1.7%的受访者认为“压力很小,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从这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80后对自己生存现状并非很乐观。

现场观众大部分是80后,关于年轻人的压力是什么?

A、生活,如买房子、婚姻、孩子。

B、工作,要闯出一番事业太难。

C、整个社会给80后的压力。

D、缺乏核心竞争力。

现场观众:

我觉得是D,缺乏核心竞争力。

只要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技能都可以在这个社会上有所作为,即使不是特别大的作为,但是肯定可以有一定的作为。

我觉得是工作,刚才老师讲社会大转型,出现很多机会,我认同这个观点。

对我们来说现实是在转型,但是传统的资源已经被60后、70后所占据,我们80后所占有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我们怎样在转型中体现出来?

一会向老师请教一下。

80后这个单词就是全世界把这代人逼上去,任何压力来源都是来自社会,A、B、D每个年代都有这三个压力,但C是唯一独特的,符合我们60后。

您觉得80后的这些压力和核心竞争力相关吗?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再加一个E,是什么?

个人的心态。

谁也没给你压力,你自己在给你压力。

人无压力轻飘飘,有点压力有什么不好呢?

是不是这个道理?

另外来讲,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压,可能我是50后,我总觉得所有这些条件看起来都是别人在给我们带来的。

大家想一想,在现今的社会环境当中,我们在指责这个说、抱怨这个,能解决问题吗?

所以我的观点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摆好自己的位置,这些压力可能就没了。

是不是?

你总看别人对你不顺眼,总觉得“我怎么就怀才不遇呢?

说实话,我在来之前我看了一下咱们网上有很多的听众提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让我感触蛮深刻的,有一个说我大学毕业五年的,一年换一个工作,我现在觉得越来越不对,越换越不灵,大家想一想,这种心态是什么心态?

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很大的成绩来,还是自己个人心态在左右这个问题。

大家想可能吗?

如果人家别人需要5年、10年做出的成绩,凭什么你一两年做出来?

你是不是需要同样的付出呢?

我是干过九年泥瓦匠的,我最有理由抱怨别人,不解决问题,但抱怨不解决问题,抱怨解决问题吗?

如果能解决问题,大家都一块坐下来抱怨,都是别人给我们带来压力,我觉得压力是自己带来的,我们抱怨完了,一个人气鼓鼓的回去以后没有解决问题,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倒是觉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看看自己能做什么?

从自己做起来,我觉得还是大有希望的。

wo无奈说,我对于现在的工作不是很满意,想立即跳槽。

但是我已经跳过N多次了,从学校毕业到现在五年,基本每年一跳,到头来我渐渐发现,不断的跳槽让我失去了很多晋升的机会,增加的只是让我从头开始,本以为不断的跳槽可以增加我的竞争力,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希望邹老师给予指导?

很坦诚讲,如果这个人的简历到我们公司我不用他,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搞清楚他想做什么?

最起码他没有坚持一点点的劲头,什么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做成的,要什么事情都那么容易做成,生活多美满,咱们还坐这谈压力干吗?

我之前做过学院的面试工作,我记得一个例子,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换了三个工作,我说为什么三年换三个工作?

他总觉得做一段时间就没激情,总觉得不对的劲头出现了,所以我判断你如果不调整自己的心态,到别处去还是不行,所以很简单,他在面试这一关在我这就没有通过,我只是分享我自己的看法,我相信大多数的企业家也不希望,也不会用一个一年跳一次槽的人,是不是?

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了。

他其实也意识到了。

他也意识到了什么事情都要积累,人多少要有点耐心的,还是我说那句话,我们也不是天才,我们大家都是在一步一步做事情,“欲速则不达”,我觉得用在这里非常适合。

我回头看我同时毕业的这批朋友、同学,我应该算是90年代初期在美国读MBA毕业的这批人,我看他们目前做的出色,做的成功的都是那批能够沉得住气,坚持下来,走下来的人,跳来跳去的也有,但没走到哪里去。

别人的经验值得咱们借鉴。

其实有的时候在说跳槽这件事儿的时候,他更多不知道怎么去选择,不知道如何去选择正确的,对他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一位网友,他也说了一个问题,我也可以让观众朋友帮他想想办法。

他叫做思绪万千:

他说我是一名即将大四的学生,学法学专业,现在准备考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

可是,选择这条路,其实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法学,不想从事这一行,因此,选择考研其实是为了不过早踏入社会。

而从小到大,我都很热爱表演,很想当一名歌手,当一个演员。

然而,现实似乎真的很残酷,因为它离我的梦想真的太遥远了。

目前,我不想放弃考研,因为我已经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财力,但是,我也真的很想实现我毕生的梦想,我想当歌手,当演员,有时想想,心里真的觉得很挣扎。

到底我要怎样才能实现两者的平衡呢?

我的竞争力我想让观众朋友们谈谈,他是法学学生,现在要去考研,但又想去做演员、歌手。

我觉得他没有办法去平衡,因为他的两种想法完全是分割开的,我给他的建议是,你一定要想好你自己到底真正想要什么?

你到底想要什么生活?

你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去考研和你一生的想法,一生的追求,你更重视哪一个,更在乎哪一个去做就好了,这是我的看法。

我也比较年轻,但如果我换作他,我会这样去想,首先我觉得人生算下来只有短暂3万天,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人生意义所在,不是为别人而活,也不是为当前社会形态去委屈自己,不是很重视自己的真正想法,像刚才那位朋友说的,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发展,不要人云亦云,你要知道自己的幸福或者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是他,会这样去想。

我觉得人生最难做的是选择题,他走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哪些东西自己想要的,如果是我,哪条路走起来让你热血沸腾,那就选择,我对他的建议是放弃考研选择她唱歌的梦想。

现场观众有不同的想法和答案,也代表他们的观念,我想问他很喜欢当歌手、当演员。

我想问他,在这22年当中,他用多长时间在唱歌,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他有大把业余的时间,他是不是排名的歌手,你喜欢文艺,需要一定的天赋,如果这方面只是想没有做,我建议他放弃也就罢了,如果过去22年当中,15年都在唱歌,那你是真正的喜欢它,所以我们大家不要光自己脑袋想,还要看自己走的什么路。

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可能你们也都知道,比尔盖茨放弃了大学去搞微软,但你们知道不知道,他花了多少时间在敲键盘?

花了多少时间?

14岁。

八年级就在敲,不到14岁,敲了7年,花了最少1万以上小时的时间做这个东西,他才选择了这一行,是不是?

他如果光在那想,我相信他选择了也没有用,他敲的时候,他绝对没想到他会成立微软,他也没想到他会成为这个领域的奇才,他只不过是爱好而已。

所以想问这位朋友,你是不是真的爱好唱歌?

还是要去真正的喜欢。

真正的喜欢不是说出来的、想出来的,而是你干出来的。

在实践过程当中去发现,我们希望这位朋友很好的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他唱了15年歌,那就就接着唱。

愤青人说前段时间有一位大学生说宁可当二奶也不嫁80后,这条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女人把姿色当成了一种核心竞争力,还有一个是80后的男孩儿没房、没车、没钱,影响到了交友结婚,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我觉得无聊至极,一个人怎么就能界定80后呢?

我们80后也没必要对这种事情加以任何的重视,对这样的事情,我建议不理它就自动消失了,你越吵他越觉得好,有什么意义呢?

80后小伙子要有自己的自信,是不是?

二、激情是跟着选择走,有激情就有希望

还有一位朋友,fang-de说,我们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激情,只希望能够有一份足够安稳的工作。

有风险的工作都已经被排斥了,曾经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走关系找工作的我们,面对着事业的平淡,连收入都无法给予自己温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选择屈服,放下原本最高傲的脸面,开始寻求人际关系的最大化。

工作的艰辛,对于我们无所畏惧,重要的是可以一直将这份工作持续。

有一点保守思想是不是缺乏竞争力?

是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蛮危险的心态,我觉得激情不是跟着年龄走的,激情是跟着你自己选择而走的,我坚信一点,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多简单的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激情,你绝对做不好,不管你年龄多小你没有激情也做不好,不管你年龄多大,如果你有激情你肯定有希望。

我觉得这一点蛮危险的。

另外,我觉得讲努力了也没有实现,讲的为时早了一些,我还是相信努力就有希望的,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我们一定要自己去努力自己去争取,我总跟同事讲,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掉也不会掉到我们桌子上,我们还是要自己去争取,我觉得还是要有激情,去努力,去争取,总会有希望的。

刚才你也谈到在这种社会大转型的时候,机会就出现了,我觉得现在对80后而言,想闯一番事业是比较艰难的,我本身有自己小的公司,经营一年多,但是我觉得特别难,因为现在社会的资源能够给我们使用的特别少,从社会背景或者从资金这方面来讲,我们80后,从我本身而言没有多大优势,从创新成本来讲,创新也需要一定时间积累,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大背景下,社会趋势,社会资源让80后做出一番事业来?

我觉得机会从宏观上来讲是有的,但集中到某个人身上,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说学音乐还是学法律,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环境、自己的能力来定的,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样的企业,不管你做什么样的企业,如果你只做了一年多,如果没有困难就怪了,你这种困难,我觉得还要持续可能三到五年,所以你要在做之前就要问自己能否坚持下去?

我相信你选择做这件事一定有你的道理,但才刚觉得做一年多就觉得困难,如果不困难那谁都做了,对不对?

所以还是要坚持一段时间。

心态还是要放平。

心态要放平一些,不要看今天这个成为亿万富翁,明天那个上市,那个跟咱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咱们做的是咱们喜欢的事情,可能是一件很的事情,没关系,一件小事把他做精了也不得了,关键是能不能把它做精,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到位,这是蛮重要的。

现在有很多人想创业,我相信在创业的初期,我想让邹总给我们一些指导,可以让我们避免走一些弯路?

第一建议,你需要花一段时间问你自己这件事情你是不是愿意,无怨无悔花五到十年的时间做下去?

愿意。

想好了那就做,我相信你有可能做成功。

首先是心理上的准备,是吗?

你既然愿意,证明你对这件事情已经进行了足够的分析,对你的能力与你做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做了非常客观的评断,你肯定也喜欢这件事情,我觉得这就具备了基本的条件,下一步是怎么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请现场观众谈一谈,你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自己积极主动的性格特点。

我在北京实习,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次机会,我就非常主动的来参与,我觉得这应该算是我的一点点优势。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我的思维方式,相比60后、70后而言我的优势是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具体行为上来讲,更好的核心竞争力是我的执行力比较强,想什么做什么不拖拉。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内在东西,刚才那一道选择题,A、B、C都是外在的东西,我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乐观的心态,我很赞同邹老师所讲的一切,我会积极主动,我想一个很关键的“三部曲”,我有想法,我会把我的想法说出来,我再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但是现在我也很明确,我意识到一个什么问题?

我在做的过程中做的不够,可能这是我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提高地方,这一方面希望能得到邹老师的建议。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坚持不断的学习。

因为社会上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不断的学习,然后不断的成长都想创业成功,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都是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炼,最终达到成功,所以我也是觉得自己核心竞争力就是坚持不断的学习。

我认为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都能够坚持下去,特别能够忍耐一些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我觉得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变的越来越宽容、越大度、心态越来越好,很乐观,很自信。

我觉得我的核心竞争力是敢想敢做,努力。

虽然我快接近30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挺年轻的,通过敢想敢做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也能体现自我的自我价值。

三、用一种敬业的心态去做事情,都有希望

您看我们现场观众有敢想敢做的,有觉得他很坚持的,有很能忍耐、宽容的,您觉得对他们这样自我的评价,您觉得现在年轻人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有核心竞争力?

我觉得,不管这些是不是真的是80后的特点?

我觉得最起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很难得的一点。

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不成文的一个规律,大家都比较内向,内敛,说的比较少,主动表达自己观点的比较少,我觉得我在听大家这种表达的时候,都有一种非常强的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意愿,这应该蛮是令人鼓舞,比我们这一代人强多了,我们这一代都是光听不说的,非常好。

说到了执行力、说到了性格、说到了主动性、说到了敢想敢干、说到了坚持学习、说到了韧性,我觉得这都是人的品格。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做事的一种看法。

咱们很多的事情说是一个层面,一定要讲,讲出来别人才知道你想干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做事情。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给大家陈述一个情景,看你们怎么来反映?

假设你是出租车司机,我们俩达成了一个交易,你把我送到一个地方去,比方送到八达岭,车费已经交给你了,可能在路上还会路过十三陵,拐个弯也能走到的,但这个不是在咱们谈的条件当中,谈的条件就是从这送到八达岭,钱已经交给你了,我是从国外来的,第一次到北京,你会怎么做?

我觉得如果我是出租车司机,我特别的希望在这一过程中,您搭乘我的车,我载您都是非常开心愉快的事情。

目的地是八达岭,但是我自己的想法是,因为您从国外过来,我希望您能够在这期间能够很愉悦、很开心,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如果您时间不是很紧急的话,我会在中途带你再去一些比方像您说的十三陵比较好的景点,顺路带您过去,可能简单的看一下、玩一下,再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如果您很忙,我要选最快线路、最优线路到那,我会根据您的需求,直接到达目的地。

很好,在座以这种方式去做的,有多少?

(很多),大有希望。

比如我是出租车司机,我会考虑我一天得赚多少钱,比如您给我的车费已经够了我的目的,比如今天我赚400块钱,我赚到了400块钱,我会很愉悦的带您去十三陵等地方,我没有达到,我会沿途给您介绍一下十三陵等地方,这是实际的问题,这不是理想的状态。

我觉得案例前提条件是他开的是出租车,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操守应该是载自己的乘客在最短时间内到底目的地,如果我开私家车我会带他到其他地方,前提条件是我开的出租车,所以我会直接把他带到八达岭。

我之所以提这个事情,是我亲身的一个经历。

什么样的经历?

我是今年4月份第一次去台湾,从台北去天祥、二路哥,我们坐火车到花莲才发现,原来到花莲到天祥还有很长的路,我们临时包了一个车,车费就交给他了,这个司机在上车以后问我们,你们是从大陆来的,他说你们从这到天祥中间需要经过很多的风景,你们有没有兴趣看一下?

我说我们当然有兴趣,走到路上我们才发现,原来从花莲到天祥这条路很难走,是很窄的单向路,如果看任何一个风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情,但他不厌其烦,每到一个景点都会带我们去看一看。

我就在想如果这位出租车司机,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北京会怎么样,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其他景点会怎么样?

我不知道,所以我问了一下大家,如果大家能像这位女士这样去做的话,我觉得大有希望。

我觉得她做的这件事情很简单,但我觉得它体现了一个人做事的做法和敬业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你做一件事情你做了,如果没有做到位,可能我举的这个出租的例子不太准确,但我想阐明一个观点,做事情千万不要以做了为标准,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没做到位,你还不如不做,如果我们都有这么一种敬业的心态去做事情,我相信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你都有希望。

刚才大家可能有一点没搞明白,您把钱付给他了,但中间这些浏览是免费赠给您的,没有收您的费用?

对。

但他还是不厌其烦的带您去观赏其他的景点?

对,我觉得这体现了他们做事的心态。

您刚才说从美国回来,假设这样一个题。

您对国外情况也了解,您觉得美国80后或者其他国家跟我们同龄人和中国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还没有资格发表这样的评论,没有太深的感触。

我记得我们当时读书的时候,那些美国同学们也都是非常、非常之刻苦。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非常、非常的刻苦学习。

我记得我当初读书的时候,我算大龄学生,所以经常在图书馆呆着,可我走的时候,总还会有美国学生还在那里读书,所以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说明,“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轻轻松松得到的,你如果想得到,你必须要付出”,我觉得这一点在哪里都一样。

有一位叫临猗的网友追问,您在80后这个年纪里,也就是20多岁到30之间吧,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了呢?

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对您的一生有什么影响吗?

我在20岁的时候,我是一个建筑工人。

我是25岁那年考上大学的,可以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1978年以前我是建筑工人。

我记得跟我一起做建筑工的人,可能对我们50年代的人来讲,说实在话机会是非常、非常少的。

许许多多聪明、能干的人他没有赶上这个机会,我算是比较幸运的赶上了这次机会,在1978年读了大学,可以说对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您上大学这件事情对您的影响最深刻。

对,他说25岁到30岁之间,我是25岁上的大学。

大家想想,如果我25岁在那做建筑工人抱怨的话,我也上不了大学,那时候真的需要考试。

您刚才说上大学的事,就不得不谈学历、能力。

有一位网友叫做矛盾体:

他说邹老师,在现在社会当中,一个人的学历重要还是一个人经历能力重要?

您说学历不重要吧,很多公司招聘最低学历是硕士,这是门槛。

您说能力不重要吧?

很多公司招人第一条是要有工作经验,您觉得什么重要?

我觉得都重要,看在什么时候,在你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学历最重要,人家都不会见你,凭什么见你?

都是80后,为什么你没有考上大学呢?

这个时候,我觉得学历至关重要,如果进了工作单位之后,你的学历实际就不重要了,你在岗的时候完成不了在岗工作,学历是没有价值的,我觉得在不同的阶段。

如果您这样讲,可能有一些观众朋友会说,我没有一个很高学历的时候,我第一份工作选择会不会很困难?

也不见得,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量身订作。

不能超过身份,选择够不着的工作。

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首先要评估自己,你评估自己你强项在哪里?

你要去申请这份工作,人家凭什么要你?

你总要给人家足够的理由吧?

你如果拿不出这个理由,我劝你不要去申请,干吗给自己找没趣?

所以这个也是需要做一些功课的。

如果你是高中毕业生,你非要去做一个工程师的工作,这不太可能,你如果是学计算机的,你非要到我们这边来申请医生职位,这没道理。

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申请适合你的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前提。

还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