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5617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积学知识点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侧向加积

C裁弯取直和形成牛轭湖

D河道、边滩、心滩、河漫滩、洪泛平原

E发育于基底稳定的河流中下游

4.曲流河的沉积特征:

洪泛平原:

泥质岩,均质层理、水平层理,暴露标志

决口扇:

粉砂岩、泥岩,小型流水波痕、爬升层理,暴露标志

天然堤:

粉砂岩,细砂岩,小型流水波痕,爬升层理发育,暴露标志

边滩:

砂岩,流水波痕和交错层理,规模向上变小

河道滞留沉积:

砂砾岩,底部冲刷面

5.曲流河的沉积作用:

河道和曲流砂坝:

侧方侵蚀和侧向加积作用

天然堤、洪泛平原和决口扇:

垂向加积作用

牛轭湖:

垂向加积和淤塞

6.曲流河的沉积序列:

洪泛平原→决口扇→天然堤→【曲流砂坝:

边滩(点坝)】→【河床底部:

河道滞留沉积】

7.曲流河的沉积模式:

8.辫状河的沉积特点:

a.河道宽、砂坝多、辫状分布b.河道不固定、常移动c.分为河道和心滩(砂坝)d.河漫滩不发育e.形成于大坡降地区(上游和扇上)

9.辫状河的水动力特征:

水浅而流急、河道宽而多、河道游荡性强、侧向迁移迅速。

10.辫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

河漫滩(不发育):

粉砂岩和泥质岩,小型流水波痕和交错层理(垂向加积)

河道砂坝:

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流水波痕和交错层理(板状、波状、楔状、槽状交错层理),叠瓦状组构

滞留沉积:

砂岩、砾岩,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底部冲刷面

网状河的基本特征:

河道弯曲、河道多,河道固定、垂向加积为主;

发育于基底沉降的河流中下游;

与聚煤作用关系密切。

11.网状河的环境单元:

河道:

河床、心滩、边滩

河岸:

天然堤、洪泛平原(湿地)和决口扇。

12.网状河的水动力及沉积作用:

网状河主流线向凹岸偏移微弱、横向环流不明显

侧方侵蚀微弱和垂向加积明显

河岸和洪泛平原:

13.网状河的沉积特征:

粉砂岩、泥岩,小型流水波痕、层理(攀升层理),暴露标志

粉砂岩、细砂岩,小型流水波痕、层理(攀升层理发育),暴露标志

14.网状河的沉积模式:

河道-天然堤砂体类似于曲流河沉积;

决口扇沉积夹于洪泛平原沉积之中;

指状砂坝镶嵌于洪泛平原(湿底)沉积之内。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对比

沉积环境

辫状河

曲流河

网状河

河流的稳定性

极不稳定、迅速迁移、游荡不定

逐渐侧向移动

稳定

河流的弯曲度

低弯度

高弯度

中到低弯度

河流宽深比

最大、宽而浅

较小

最小、窄而深

坡降

最大

最小

流量变化

较大

负载类型

底负载为主

底负载和悬移负载

悬移负载为主(山区除外)

负载能量

中等

河道砂体类型

河道沙坝(心滩)发育

边滩(点沙坝)发育

河道沙坝没有、边滩小

废弃河道类型

无牛轭湖

有牛轭湖

牛轭湖不发育、有废弃河道

洪泛盆地特点

不发育

发育、细粉砂及粘土土壤化

极发育、沙含量高植被发育、沼泽广泛

天然堤

发育

极发育

沉积形式

侧向加积明显

侧向加积---垂向加积

垂向加积明显

沉积结构

二元结构上部单元不发育

二元结构沉积序列

(横列)二元结构单元发育

岩石矿物与地球化学标志

1.颜色:

原生色与次生色

⑴原生色:

①继承色:

取决于碎屑物质的颜色,如纯石英砂岩—白色;

长石砂岩—肉红色。

②自生色:

取决于原生矿物或成岩矿物色素,如海绿石砂岩原生色多侧向稳定

⑵次生色:

在后生作用如风化作用中形成,如当Fe2+氧化为Fe3+时,岩石成红色。

常呈斑点状分布,或沿裂隙、孔洞分布,可以切割层理

2.层厚:

巨厚(﹥100cm)-厚(100~50/30cm)-中厚(50/30~10cm)-薄(10~1cm)-

纹层(﹤1cm)

3.成分:

陆源,内源,火山源和混源

4.结构:

粒度,分选,磨圆度,形貌,杂基含量

⑴分选好:

①定性:

颗粒大小一致性

②定量:

某一范围粒度空间所占比例高

分选越好,水动力越强,牵引流;

分选差,在快速情况下,如重力流,

冲积扇

⑵磨圆好:

①长时间长距离搬运,海浪侵蚀

②稳定矿物占主要

⑶杂基含量:

①净砂岩:

基质﹤15%,分为分选好(分选粒径﹤0.5,磨

圆好、棱角成熟)和分选差(分选﹥0.5,分选差)

②杂砂岩:

基质﹥15%,水动力低-不成熟

⑷成熟度高:

①成分:

颗粒矿物接近极端风化,所含稳定矿物石英为主

②结构:

演化时间长,大小、磨圆好分选好,最接近极端,

牵引流强水动力强

矿物标志

1.石盐假晶:

立方体形,泻湖(海水上涨形成)中产生,原始成分为石盐,

被方解石成分替换

2.石膏假晶:

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干旱的潮坪相形成,原先的石膏被方解石

交代

3.层状磁铁矿:

氧化环境,微生物环境,光合作用增强

4.鸟眼构造:

菌藻类被压在地层中,后被方解石充填

5.帐篷构造:

干旱气候下,碳酸盐形成渣状,由于气泡往上拱形成

地球化学标志

1.古盐度如何确定?

目前仍然缺乏直接的或者不具多解性的间接测试手段。

常用间接手段包括:

(1)Mg/Ca比值

(2)粘土矿物中B含量(海相>

100ppm,陆相<

70ppm)

(3)Sr/Ca比值(有些微量元素在化石壳体中的含量与海水的含量成正比)。

Sr

的分配系数=(Sr/Ca)壳/(Sr/Ca)海水=0.16±

0.02

2.碳酸盐-氧碳同位素

(1)在自然界,同位素分馏变化极其微弱,也难以测定其绝对值的变化,需将变化后的比值与某种标准比较,确定两者偏差的千分率;

(2)氧同位素用途:

研究古温度、古气候、古盐度。

一般温度1º

C变化可引起δ18O值0.2‰左右变化;

(3)碳同位素用途:

指示其碳源和演化,因为壳体碳同位素变化受复杂的生命效应所控制,物理因素占次要地位。

问题:

如何保证所测的碳酸盐没有受后期改造?

3.确定碳酸盐岩受后期改造程度的指标

3种:

化石结构识别法、阴极发光法和微量元素识别法

4.碎屑岩物源分析

(1)重矿物类型及含量

(2)碎屑岩岩相学,岩屑类型及含量

(3)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

(4)碎屑沉积岩的Sr、Nd同位素

(5)碎屑锆石U/Pb年龄(SHRIMP和LP-ICPMS)

(6)其他方法

5.其他宏观标志

􀂋

(1)沉积序列标志

(2)古流标志(古水流、古沉

(3)沉积体形态和分布

物理标志

1、原生沉积构造:

层面构造(顶面、底面)、层理构造

准同生沉积构造: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2、流动类型:

急流和缓流

弗劳德数(Fr)=惯性力/重力=V/(gh)1/2

Fr与流速成正比,与水深(h)成反比

Fr<

1,惯性力<

重力,重力驱动为主,缓流(水深流缓)(也称低流态)

Fr=1,惯性力=重力,临界流动

Fr>

1,惯性力>

重力,惯性力驱动为主,急流(也称高流态)

3.沉积构造-层面构造:

波痕:

由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

波痕形态要素:

脊点、谷点、背流面、波长、波高、波痕指数、对称指数

波痕类型:

水流波痕、浪成波痕、干涉波痕、改造波痕、孤立波痕、风成波痕

根据波痕要自己能判断水流或风的方向。

 

波痕类型

形态

规模

物质构成

介质动力

流水波痕

不对称、不分叉、直脊-曲脊-舌形、新月形

厘米波纹

米级沙丘

上细下粗

单向水流

浪成波痕

对称或不对

称,可分叉,

直脊或曲脊

厘米级-米级

振荡性

风成波痕

不对称-对称,可分叉,直脊-曲脊-新月形

上粗下细

空气流动

(P54)水流波痕的波脊形态随着水深的减小和流速的增大,可分为直线形、波曲形、链形、新月形、舌形、菱形

对称浪成波痕的特点:

具有对称形态,通常为脊尖谷圆,波脊多为直线形,部分有分叉现象

不对称浪成波痕的特点:

波痕在形态上与直线形流水波痕相似,他们具有陡峭的背流面和缓和的向流面,内部只有一个方向的前积层。

(P55)不对称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区别在于:

(翻书)

(P68)暴露标记:

泥裂(富泥岩石、快速掩埋)、雨痕(模)、泡沫痕、

(P56)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槽铸型和沟铸型)、压刻痕等。

4.沉积构造-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

在垂直岩层层面方向上由沉积物成份、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等

的不同显示出来的物理沉积构造。

组成层理构造的单位包括:

纹层、单层、层组。

(P58)

5.按形态和成因进行分类:

形态分类:

交错层理:

板状、楔状、波状、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

水平层理、平行层理、爬升层理、块状层理、均质层理、递变层理、均质层理等

成因分类:

水流、波浪、潮汐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等

各层理的基本概念见P58-65

6.B-C层序:

潮坪环境特有的层理组合高水位时形成大型交错层理B段,退潮时,随着水位下降,大沙波露出水面,海水被限制在波谷中平行波脊流动,形成小型水流波痕层理C段,二者正好正交。

7.定向组构-叠瓦状、直立组构、放射状组构

8.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负载构造、火焰构造、球枕构造、枕状层

9.液化构造:

液化脉、沙火山包卷层理、微褶皱滑塌构造(P66-68)

生物相标志

1.相标志:

反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

2.生物标志:

3.遗迹化石:

地史时期生命活动留下的遗迹与遗物

4.遗迹化石的特征:

a.原地保存

b.常保存于缺少实体化石和无机沉积构造的地层中

c.地质分布时间长

d.遗迹化石与造迹生物很少共生

e.一物多迹或异物同迹

湖泊沉积

1.湖泊环境特征:

a.形态、大小、稳定性千差万别(106km2—<

1km2);

b.湖水的化学性质、营养状况相差很大;

(青海湖-鄱阳湖)

c.水动力条件复杂,以湖浪和湖流为主,潮汐弱;

d.影响因素复杂:

地形、物源、气候、生物、构造

2.湖泊的分类:

a.根据排泄状态分为泄水湖、不泄水湖。

b.根据含盐度分为淡水湖(<0.3‰)、半咸水湖(0.3-24.7‰)、咸水湖(>24.7‰)、盐湖(盐类结晶)。

c.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岩溶湖、堰塞湖、和风成湖等。

在地史中历时较长、面积较大、研究价值较高的是构造湖(断陷、坳陷)。

3.湖泊沉积的一般特征:

a.淡水湖化石保存较好;

b.沉积物以泥岩为主,其次为砂岩和粉砂岩,砾岩及化学沉积相对较少;

c.碎屑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多为岩屑砂岩、长石砂岩等;

d沉积构造多样,取决于水体深浅和水动力状况;

e.湖泊沉积物的厚度与地壳升降幅度、物质供应的充分程度有关;

f.长期频繁的湖面涨落,导致各种滨浅水相迅速交错结合,单个的相,如湖滩、泻湖及障壁岛等往往较薄。

4.淡水湖泊的沉积作用:

a.基本特点:

多为泄水湖,因雨量充沛,注水量大于蒸发量,注入水可带入大量碎屑物质,湖水中水生动植物繁多。

因此其沉积作用以机械、生物沉积为主。

b.机械沉积作用:

由河流带来的大量碎屑物可形成三角洲沉积,由河流带来的物质,由岸向湖心按粒度大小(砾—泥)依次沉积。

理想条件下,成环带状分布,环带的形状与湖泊的形状相似。

5.淡水湖泊的沉积作用:

a.生物沉积作用:

潮湿区湖泊多有大量生物——底栖游泳、浮游生物及水生植物等,生物在活动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死亡后的遗体可形成大量富有机质的腐泥沉积(成油)。

随着湖泊的淤积,水体变浅、流动性变弱,水生植物由草本向木本植物转化,并逐渐向湖心迁移,同时形成大量腐殖质——泥炭沉积(成煤)。

从而导致湖泊向沼泽演变。

沼泽的进一步发展湖泊最后消亡。

6.湖泊亚环境及沉积相特征:

理想的湖泊沉积模式平面上呈环带状分布,从边缘到中心,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各带不一定很连续,分布亦不规则。

分为几个亚环境:

滨湖:

洪水面与枯水面之间

浅湖:

枯水面与浪基面之间

深湖:

浪基面以下

湖泊沉积实际比理想模式复杂得多。

河流入湖处,在湖边缘可形成湖泊三角洲;

因浊流作用,在深湖区可发育浊流沉积。

7.滨浅湖沉积序列:

滨浅湖地带,水浅,形成沙坝、障壁岛等,使近岸水体被分隔,形成半封闭的湖湾干旱区湖泊的沉积作用。

8.干旱区湖泊的特点:

不泄水湖,突发性流水注入,以洪流为主,蒸发量大于注入量。

湖滨可见碎屑及洪积扇沉积,大部分地区以化学沉积为主。

9.化学沉积特点:

随着湖水中所含化学溶解物浓度的增加,化学溶解物将按其相应溶解度的大小依次沉积,其顺序为:

碳酸盐(白云石)→硫酸盐(石膏)→卤化物(石盐、钾盐)。

最后因风、流水所携碎屑覆盖,盐湖发育结束。

几个区别:

1、局限潮下带:

深度深,能量低,中厚层,生物分异性强,种类多;

开放潮下带:

深度浅,能量高,厚层,生物分异性差,种类少。

2、潮汐三角洲:

(涨潮三角洲和退潮三角洲):

放射状砂体,大型水流波痕、水

流交错层理(双向),规模取决于进潮、退潮水流速度、水量。

潮控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非潮成三角洲平原:

河道,洪泛平原(湖沼)

潮成三角洲平原:

潮坪、潮沟(溪)

三角洲前缘:

潮汐砂坝、潮道

前三角洲:

泥质岩

潮控三角洲的的进积序列

3、波状层理:

属于潮汐层理,沙泥含量基本一样

波状交错层理:

单层界面呈波状,单层内的纹层可与界面相交,或与底面大致平行的波状面。

单层厚度﹤5cm,常属小型交错层理。

4、碳酸盐缓坡:

由岸向盆地方向缓慢倾斜

碳酸盐台地:

顶部平坦、陡峻的陆棚边缘

5、潮汐通道沉积:

泻湖与广海之间通,水流交错层理(双向),大型水流波痕,

粗砂岩,砂砾岩

潮沟通道:

潮沟是潮间带常见的地貌形态之一,是潮间带和相邻水域进行物

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潮沟是潮间带常见的地貌形态之一,

是潮间带和相邻水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