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4710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9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设计内容:

1.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减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组成,绘制系统方案示意图。

2.根据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执行系统(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优化目标为抽油杆上冲程悬点加速度为最小,并应使执行系统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

3.建立执行系统输入、输出(悬点)之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关系,并编程进行数值计算,绘制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取抽油杆最低位置作为机构零位)。

4.选择电动机型号,分配减速传动系统中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并进行传动机构的工作能力设计计算。

5.对抽油机机械系统进行结构设计,绘制装配图及关键零件工作图。

6.编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方案分析:

1.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抽油机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减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的功率大,且总传动比大。

减速传动系统方案很多,以齿轮减速器减速最为常见且设计简单,有时可以综合带传动的平稳传动特点来设计减速系统。

在这里我选用带传动加上齿轮二级减速。

执行系统方案设计:

输入——连续单向转动;

输出——往复移动

输入、输出周期相同,输入转1圈的时间有急回。

常见可行执行方案有很多种,我选用“四连杆(常规)式抽油机”机构。

设计目标:

以上冲程悬点加速度为最小进行优化,即摇杆CD顺时针方向摆动过程中的α3max最小,由此确定a、b、c、d。

设计分析:

执行系统设计分析:

设计要求抽油杆上冲程时间为8T/15,下冲程时间为7T/15,则可推得上冲程曲柄转角为192°

,下冲程曲柄转角为168°

找出曲柄摇杆机构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

CD顺时针摆动——C1→C2,上冲程(正行程),P1,

=192°

,慢行程,B1→B2;

CD逆时针摆动——C2→C1,下冲程(反行程),P2,

=168°

,快行程,B2→B1。

θ=

曲柄转向应为逆时针,Ⅱ型曲柄摇杆机构

a2+d2>

b2+c2

设计约束:

(1) 

极位夹角

   

(2)行程要求

通常取e/c=1.35 

S=eψ=1.35cψ

(3)最小传动角要求

(4)其他约束

整转副由极位夹角保证。

各杆长>

0。

其中极位夹角约束和行程约束为等式约束,其他为不等式约束。

Ⅱ型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

若以ψ为设计变量,因S=1.35cψ,则当取定ψ时,可得c。

根据c、ψ作图,根据θ作圆η,其半径为r。

各式表明四杆长度均为Ψ和β的函数

∴取Ψ和β为设计变量

根据工程需要:

优化计算:

①.在限定范围内取ψ、β,计算c、a、d、b,得曲柄摇杆机构各构件尺寸;

②.判断最小传动角;

③.取抽油杆最低位置作为机构零位:

曲柄转角β=0,悬点位移S=0,求上冲程曲柄转过某一角度时摇杆摆角、角速度和角加速度α3(可按步长0.5°

循环计算);

④.找出上冲程过程中的最大值α3max。

对于II型四杆机构,已知杆长为a,b,c,d,原动件a的转角

及等角速度为

n为执行机构的输入速度)

⑴. 

从动件位置分析(如图所示),

为AD杆的角度

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式为:

                  (1.1)

欧拉公式展开

令方程实虚部相等

             (1.2)

消去

得,

             (1.3)

其中 

又因为 

代入(1.3)得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解得

               (1.4)

B构件角位移可求得

          (1.5)

⑵.速度分析

对机构的矢量方程式求导数得

                (1.6)

将上式两边分别乘以

       (1.7)&(1.8)

⑶加速度分析

将(1.6)式对时间求导得

          (1.9)

对上式两边同乘

应用网格法编程计算可得(具体程序见附录)

  

a=0.4537圆整为0.454 ;

b=1.2297圆整为1.230

c=1.2261圆整为1.226 ;

d=1.8539圆整为1.854

则e=

=1.3/0.7854=1.655

电机选择:

①Matlab分析,悬点最大速度在上冲程且

rad/s,则

m/s 。

根据工况初采用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联合V型带传动减速,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 Y型

由电机至抽油杆的总传动效率为:

其中,

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和四连杆执行机构的传动效率。

取0.94,

取0.98,

取0.97,

取0.99,

取0.90。

预选滚子轴承,8级斜齿圆柱齿轮,考虑到载荷较大且有一定冲击,两轴线同轴度对系统有一定影响,可考虑用齿轮联轴器。

则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

根据手册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V带传动的传动比为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则总传动比的合理范围为

,故电机转速可选范围为

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1500r/min

考虑速度太小的电机价格、体积、重量等因素,不宜选取

电机

型号

功率

kW

转速

r/min

380V时电流A

效率

%

功率因素

额定转矩

额定电流

最大额矩

dB

dB/A

净重

Kg

Y250M-6

55

983

104.2

91

0.87

1.8

6.5

2.0

87

465

Y225M-4

1476

103.6

91.5

0.88

7.0

89

380

比较后综合考虑,选定电机型号为Y250M-6,其外形及安半装尺寸如下:

机座号

A

B

C

D

E

FxGD

G

H

250M

406

349

168

75

140

20x12

67.5

250

K

AA

AB

AC

AD

BB

HA

HD

L

24

100

510

550

410

455

30

600

825

②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分配传动比,初选V带

,以致其外廓尺寸不致过大,

则减速器传动比为

则展开式齿轮减速器,由手册展开式曲线查得高速级

,则

③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为I、II、III轴以及

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

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效率

为各轴的输入功率(kW)

为各轴的输入转矩(kW)

为各轴的转速(r/min)

则各轴转速:

I轴 

II轴 

III轴 

曲柄转轴 

各轴输入功率:

各轴输出功率分别为输入功率乘轴承效率0.98,

各轴输入转矩:

电机输出转矩 

I-III轴的输出转矩则分别为各轴输入转转矩乘轴承效率0.98

V带传动设计:

① 

初选普通V带

查表,由于载荷变动较大 

取1.3,P=51kW

 

② 

选取为D型带,小带轮

 355~400mm。

查表初选

=375mm

大轮准直径

,在允许范围内取

③ 

验算带速v

在10~20之间,故能充分发挥V带的传动能力。

④ 

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

⑴初定中心距 

         

⑵带长

 初选

 ∴

 查表取

⑶实际中心距

实际中心距调节范围推荐值为:

⑤ 

验算小带轮包角

包角合适

⑥ 

确定带的根数

传动比 

i=2.8,由表线性插值得

取z=4根

⑦ 

确定初拉力F。

单根普通V带的初拉力 

D带 

q=0.6kg/m

⑧ 

计算带轮轴所受压力

⑨带轮结构设计(如下)

小带轮

大带轮

齿轮传动设计:

A.高速级设计

输入功率P=47.94kW,小齿轮转速

,传动比

1.选取齿轮的材料、热处理及精度

设工作寿命10年(每年工作300天)

(1)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大小齿轮材料选用20CrMnTi。

齿面渗碳淬火,齿面硬度为56~62HRC,有效硬化层深0.5~0.9mm。

有图查得,

,齿面最终成型工艺为磨齿。

(2)齿轮精度  8级

2.初步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

因所选为硬齿面传动,它具有较强的齿面抗点蚀能力,故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再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2) 

确定齿数z

传动比误差

 允许

(3) 

初选齿宽系数

按非对称布置,由表查得

=0.6

(4) 

初选螺旋角

(5) 

载荷系数K

使用系数

,由表查得

动载荷系数

估计齿轮圆周速度v=5m/s,则由图表查得

=1.2;

齿向载荷系数

,预估齿宽 

b=40mm,由表查得

,初取b/h=6,再查图得

=1.15;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载荷系数K

(6) 

齿形系数

和应力修正系数

当量齿数

查表

(7) 

重合度系数

端面重合度近似为:

(8) 

螺旋角系数

轴向重合度

(9) 

许用弯曲应力

安全系数由表查得

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

大齿轮应力循环次数

查表得寿命系数

,实验齿轮应力修正系数

由图表预取尺寸系数

比较

(10)计算模数

按表圆整模数,取

(11)初算主要尺寸

初算中心距

取a=356mm

修正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

齿宽

,取

齿宽系数

(12)验算载荷系数K

圆周速度

,由图查得

,又因b/h=b/(2.25

)=59/(2.25*5)=5.3由图查得

,不变

不变,则K=2.90也不变

故无须校核大小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3.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确定载荷系数

载荷系数

确定各系数

材料弹性系数

节点区域系数

重合度系数

螺旋角系数

许用接触应力

试验齿轮的齿面疲劳极限

寿命系数

尺寸系数

安全系数

则许用接触应力

校核齿面接触强度

满足齿面接触强度

4.计算几何尺寸

B.低速级设计

输入功率P=45.57kW,小齿轮转速

0. 

选取齿轮的材料、热处理及精度

=1.03;

b=120mm,由表查得

=1.16;

取a=476mm

)=115/(2.25*6)=8.5由图查得

不变,则K=2.51也不变

满足齿面接触强度

轴的结构设计:

I轴:

1.选择轴材料45钢 

调质217~255HBS

2.初算轴径取A=110得

因轴上要开键槽,故将轴径增加4%~5%,取轴径为60mm。

3.拟定轴的布置方案(如图)

选取31314圆锥滚子轴承

II轴:

因键槽影响,故将轴径增加4%~5%,取轴径为107mm。

选取32222圆锥滚子轴承

III轴:

因键槽影响,故将轴径增加4%~5%,取轴径为150mm。

选取32032圆锥滚子轴承

轴承寿命校核:

由手册查得30314

计算附加轴向力

(2)计算轴承所受轴向载荷

∴I轴右端轴承被“放松”

计算当量动载荷

左:

查表知X=0.40Y=1.7

右:

查表知X=1Y=0

轴承寿命计算

按左轴承计算

∴所选轴承合格

由手册查得32222

(2)计算轴向载荷

∴II轴右端轴承被“放松”

查表知X=1 

Y=0

查表知X=0.4 

Y=1.4

轴承寿命

按右轴承计算

∴满足工程要求

由手册查得32032

∴III轴左端轴承被“放松”

(3)计算当量动载荷

Y=1.3

(4)轴承寿命

综上可得,该设计符合工程要求。

心得与总结

终于在我的不懈的努力下,课程设计完成了。

从开始直到设计基本完成,我有许多感想。

这是我们比较独立的在自己的努力下做一个与课程相关的设计。

首先要多谢老师给我们的这个机会,还要感谢诸多同学的帮助。

我深切的感觉到,在这次设计中也暴露出我们的许多薄弱环节,很多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在这次作业后才渐渐掌握,以前学过的东西自己并不是都掌握了,很多知识都已很模糊,经过这次设计又回忆起来了。

做作业的期间用到的手工制图又得到了巩固,AutoCAD画图软件也在不断练习中进一步深入,学会了如何去应用工程手册,我体会到钱老师的良苦用心。

总的说来,我感觉这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东西,是很有意义的。

附录

1.优化设计程序

%①找出最优的四杆杆长

clear

symsQ1Q2P1;

%Q1为

,Q2为

,P1为曲柄转角

P=0:

0.5*pi/180:

192*pi/180;

Qu1=45*pi/180:

0.1*pi/180:

55*pi/180;

xm=inf;

fori=1:

length(Qu1);

Q1=Qu1(i);

Qu2=5*pi/180:

(pi/2-pi/9-Q1/2-5*pi/180);

forj=1:

length(Qu2);

Q2=Qu2(j);

c=1.3/1.35/Q1;

a=c*sin(Q1/2)*(sin(Q2+pi/15)-sin(Q2))/sin(pi/15);

b=c*sin(Q1/2)*(sin(Q2+pi/15)+sin(Q2))/sin(pi/15);

r=c*sin(Q1/2)/sin(pi/15);

g=(c*sin(pi/15+Q1/2))/sin(pi/15);

d=sqrt(r^2+g^2-2*r*g*cos(2*Q2+pi/15));

m=pi-acos((b^2+c^2-(a+d)^2)/2/b/c);

ifm>

40*pi/180;

%判断传动角条件

x=0;

fork=1:

length(P);

P1=P(k);

P4=acos((d^2+(a+b)^2-c^2)/2/d/(a+b));

A=d*cos(P4)-a*cos(P1);

B=d*sin(P4)-a*sin(P1);

D=(A^2+B^2+c^2-b^2)/(-2)/c;

P3=2*atan((B+sqrt(A^2+B^2-D^2))/(A-D));

P2=atan((b-c*sin(P3))/(A-c*cos(P3)));

w1=2*14*pi/60;

w3=w1*a*sin(P1-P2)/c/sin(P2-P3);

w2=w1*a*sin(P1-P3)/b/sin(P3-P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