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438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市场一周点评托市麦竞拍成交回升Word下载.docx

为保护农民利益,减少农民损失,国家有关部门对受灾地区小麦政策放宽,同意将不完善粒20%以内的等内小麦列入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包括江苏省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扬州等6市,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等4市,山东省菏泽、威海、临沂等3市,河南省南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漯河、商丘、周口、开封、三门峡等9市,以及湖北省襄樊、随州、荆门、黄冈、孝感、十堰、荆州、武汉、宜昌、天门、潜江、仙桃、黄石、鄂州等14市受灾地区,凡符合GB1351—2008国家标准五等以上且不完善粒在20%以内的小麦,一并列入20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

水分、杂质和不完善粒等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按照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执行粮油质厂量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发(2001)146号)进行扣量、扣价。

同时,对不完善粒超过10%(不含10%)的最低收购价小麦,要单独收购、单独存放、单独统计,在销售时单独定价,定向销售。

对于小麦不完善粒超2O%的,不列入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

★新麦收购进度平缓2008年新麦上市前期市场主体收购积极,粮源竞争激烈,前期收购量集中,后期明显下降。

而今年的收购市场受多方因素影响,少见“抢粮”之风,收购量比较平均,收购进度相对平稳。

据统计,截至到6月30日,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累计收购2167.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00万吨,不完善率10%-20%的小麦共占32万吨。

其中,白麦收购量约为1978.6万吨,混合麦189万吨,收购量最大的三省份是河南、安徽、江苏,收购量分别为1055.7万吨、383.4万吨、276.1万吨。

山东、江苏、河北比去年收购进度稍快,河南、湖北收购进度较去年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河南少收购476万吨。

★面粉销售不畅陈麦需求减少价格偏弱受新麦上市的影响,面粉厂采购成本较低的新麦较积极,陈麦需求数量迅速减少,企业大多调低了陈麦收购价格。

由于气温的升高,面粉不便储存,市场消费逐步淡季,需求不旺;

另一方面国家继续公开竞价销售去年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加工企业已不担心原料的采购问题,基本上仍是随采购、随加工、随销售,不留库存,相反众多加工企业将资金、库容用于新麦收购上来。

估计后期陈麦市场这种稳中趋弱的局面短期内暂难得到改观。

当前山东淄博陈麦面粉厂二等白麦收购价1840-1850元/吨,下跌20-30元/吨;

贸易商收购价约1800元/吨左右,下跌20元/吨。

河北邢台二等陈白麦贸易商收购价1800元/吨左右,面粉厂收购价1860元/吨左右,下跌40元/吨。

★强麦期货交投相对清淡期价延续震荡本周,郑麦市场交投清淡,主力合约WS1001周开盘2151,最高价2159,最低价2145,周收盘2145。

周K线报收倒锤型阴线,场内观望气氛浓厚,行情呈现小幅振荡下跌走势。

从强麦的技术走势来看,自今年2月9日以来一直维持窄幅弱势振荡的格局,由于国内小麦连续六年增产,基本面供应压力较大,而国储最低保护价收购又限制了小麦的下跌空间,小麦价格已处于政策底部,多空分歧不大,价格难以形成大的波动。

同时国内小麦收割基本结束,新麦上市量逐步增加,现货压力显现,期货市场又缺乏炒作题材和想象空间,预计近期郑麦期价仍将以弱势震荡为主。

★国际小麦市场供需宽松,压力显现据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2009/10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包括杜伦麦)预计为6.523亿吨,与早先的预测保持稳定。

相比之下,2008/09年度的小麦产量为6.868亿吨。

2009/10年度全球小麦用量为6.442亿吨,略高于早先预测的6.434亿吨,上年为6.435亿吨。

6月30日,CBOT9月合约下跌9.28美分,报收540.6美分/蒲式耳,合约早盘创下了新低525美分/蒲式耳,这是近两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总体来看,在全球小麦供应庞大,美国小麦收割工作加快等消息的影响下,国际小麦市场仍然会维持弱势格局。

市场分析预测:

✧本周,国内小麦、面粉价格涨跌不一。

全国主要粮食批市场特一粉交易均价2502元/吨,较上周上涨64元/吨;

3级白麦交易均价1818.6元/吨,较上周上涨17元/吨。

✧今年小麦收购价格也在不断小幅上涨,但是去年夏收的涨势局面并未出现,市场整体呈现高开稳走,目前部分地区质量较好的小麦市场价格大多已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

✧由于目前的新麦上市量不大,新麦的供给压力还没有充分体现。

后期随着小麦上市量的不断加大,加之部分地区小麦受灾,质量下降,对后期价格上涨会有一定压力。

✧当前有关专家建议,农户散存小麦余粮弊大于利,除了价格因素外,鼠盗、虫蛀、霉变等都会导致余粮受损。

有存储条件的农民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适时售粮。

✧政府对玉米、大豆和小麦等农产品的收储,调控、左右市场价格的能力相当强大。

在集中上市、可以将使粮价稳稳托住,而在需求旺季,可以通过抛售,稳定市场价格。

✧一些市场主体新建、扩建了许多粮库,申请小麦收储资格导致“收储需求”增加。

这些收储在收购时敢于贴补部分收储费用,以便收购到更多小麦,导致部分地区小麦价格走高。

✧充足的供应量、政府对市场价格的空前的调控力度,使得市场对小麦期货没有更多的想象力,低迷的持仓量和成交量预示单边趋势行情的可能性不大,弱市震荡格局仍将延续。

综合来看,国内主产区小麦收获已基本结束,新麦全面进入集中收购时期。

就目前的小麦市场来看,总体行情依然保持平稳。

新麦收购日趋活跃,态势稳中趋强;

陈麦购销相对平淡,价格稳中偏弱。

就农户的售粮行为来看,受去年夏收后小麦价格走高的惯性影响,加之目前新麦收购价格稳中小幅走高,部分地区农户售粮存有惜售心理。

当前的小麦市场压力仍然较重,要理性看待今年小麦市场的价格走势,在库存充足及新粮丰收的双重压力下,寄希望于托市收购结束后像去年那样小麦价格大幅走高,这种可能性不大,后期市场仍呈现平稳趋强格局。

玉米市场一周点评:

拍卖前供应趋紧华北引领价格上行

本周(6月27日-7月3日),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政策尚未确定,而国内玉米流通量继续萎缩,养殖需求持续好转,华北玉米引领上涨,港口及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稳中有涨,东北市场开始反弹。

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长春玉米收购价1500-1530元/吨,较上周涨20-30元/吨。

辽宁锦州贸易商玉米收购价1610-1640元/吨,水分14.5%,较上周持平。

山东青岛本地产玉米进饲料厂价1680-1760元/吨,15%水内,较上周涨40元/吨。

河北石家庄玉米饲料厂收购价1620-1640元/吨,较上周涨20元/吨。

北京新玉米饲料厂收购价1620-1630元/吨,水分14%,较上周涨30-40元/吨。

广西南宁中等东北玉米到站价1800-1820元/吨,14%水,涨20元/吨。

湖南长沙中等东北玉米到站1730-1820元/吨,较上周涨10元/吨。

四川成都东北玉米到站价1740-1810元/吨,14%水,较上周涨20元/吨。

湖北武汉东北玉米到站价1770-1820元/吨,较上周涨10-30元/吨。

浙江宁波东北玉米产码头价1720-1740元/吨,较上周持平。

大连港二等玉米平舱价1650-1690元/吨,水分14%,较上周涨20-40元/吨。

广东蛇口港二等东北玉米1730-1750元/吨,水分14%,较上周持平。

★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稳中有涨本周,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稳中有涨。

长春大成公司干玉米国标二等挂牌价格1480元/吨,较上周持平。

松原赛力事达国标二等折干价1550元/吨,较上周持平。

公主岭黄龙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国标二等1550元/吨,较上周上涨70元/吨。

中粮生化榆树公司国标二等1400元/吨,较上周持平。

★黑龙江省持续低温寡照使苗情较差据最新农情调查,黑龙江省农作物苗情是近年来较差的一年。

局部地区持续低温已演变为延迟性冷害,严重受害地块玉米、大豆停止生长。

不利气象条件已给全省农作物生长带来严重影响,作物生育进程延迟,二三类苗比例增大。

当前全省水稻平均少一个分蘖左右,玉米少1~2片叶,大豆少2~3片复叶。

如果现在不马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作物生育进程,全省农业生产将遭受难以挽回的严重损失。

★市场传闻吉林将首发定向销售玉米20万吨据市场消息,09年吉林省地方储备玉米首批定向销售工作开始,首批数量为20万吨,基本决定定向销售给松原赛力事达公司(7万),榆树中粮生化(8万),公主岭中粮生化(5万),价格为1420元/吨。

据悉,此批玉米为06、07年份的陈粮,但对于目前库存相对较低,收购价格较高但仍收购艰难的深加工企业来说,仍算是一场及时雨。

★美国农业部大幅上调玉米面积预估值美国农业部本周公布了作物面积报告。

报告预估美国玉米播种面积达到8703.5万英亩,不仅远高于市场预期的8415.8万,也比3月31日报告的8498.6万高出204.9万,这是继07/08年度之后历史第二高的播种面积。

市场有观点认为美国农业部后期对面积报告的播种面积数据仍存在调整的可能性。

政策方面:

国储玉米拍卖传言又起,政策仍具有不确定性。

不过,已经进入7月份,再早的拍卖也是正常。

中华粮网分析认为:

至少我们已知下周不会拍卖玉米,那样最早下下周即7月12日才有可能拍卖。

经过拍卖、交割、上车、南运、到厂这一系列程序,最快估计十天入厂使用,也是下旬的事情。

同时还要考虑,首批拍卖很难出现天量,难以一时满足全国市场,至少需要几批拍卖才能基本满足全国销区胃口。

因此,预计拍卖政策在7月的效力只限于心理,远水不解近渴的局面将使本月囤积玉米的风险不至于过高——当然风险留给8月份。

另外,关注国际价格,一旦国际玉米价格止跌反弹,在有补贴的情况下,玉米出口还是可能出现。

东北方面:

由于产区缺乏商业库存,市场流通货源偏紧,使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稳并有反弹迹象。

5月份,东北北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干旱,导致玉米缺苗较多,植株矮小。

6月份虽然旱情解除,但由于时间较晚,补种受到很大影响,且在补种期间改种大豆的情况出现。

生产形势不利于今年旱区单产。

华北、西北方面:

华北商业库存较少,加工库存不高,涨势明显。

华北玉米与东北玉米价差完全理顺。

南方市场:

到货量减少,玉米价格涨势明显。

随着华北玉米价格上涨,南方到货成本的底部区间抬升。

近期个别地区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短期的区域性供应不足。

需求方面:

养殖业潜在需求庞大,采购复苏。

根据中华粮网分析师的实际考察和其他方式调查了解,近两周周肉价格明显上涨,吉林地区生猪价格较上月同期涨1元/斤左右。

饲料厂家普遍反映销售转好,部分厂家猪料销售翻番。

本期维持上期观点:

在大概率情况下,预计7月下半月或8月初起政策性玉米拍卖将开始增加(或者国家仅仅通过对东北深加工企业定向销售而不至于落入流通领域)。

预计7月份供应断档情况持续,同时加工需求将进入旺季(特别是生猪养殖需求),市场价格涨势不改,并可能达到年内高点,适宜7月中下旬出库锁定获利。

近期贸易企业适宜走短线,不宜囤积至8月以后,以防风险。

加工企业有必要加强补库,目前库存水平有必要保持一个月左右;

预计8-9月上半月由于政策性粮源可能大量涌入市场,预计市场将呈现高位回落,并在一定区间内保持难上难下的局面。

 稻谷市场一周点评:

新产早稻丰收在望预计后市波动幅度收窄

本周(6月27日-7月3日),国内稻谷及大米价格整体维持平稳运行。

东北临储继续每周拍卖40万吨,价格以稳为主,总体向拍卖成交市场看齐;

供需宽松、走势持续平稳则仍是南方籼稻米产区的主旋律。

据中华粮网监测,本周,黑龙江佳木斯2等粳稻收购价2060元/吨,浙江杭州标一晚粳米批发价302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

江苏泗阳3等晚籼稻收购价2060元/吨,上涨20元/吨,江西抚州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900元/吨,下跌20元/吨;

浙江衢州3等早籼稻出库价1800元/吨,湖北华中粮食市场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800元/吨,均持平。

★6月30日国家临储粳稻交易成交均价2115元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定于6月30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吉林设分会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粳稻40.02万吨,实际成交24.5万吨,成交率61.22%,成交均价2115元/吨。

分省分品种成交详情如下:

吉林:

本次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粳稻10.02万吨,实际成交9.8万吨,成交率97.8%,最高成交价2320元/吨,最低成交价2000元/吨,成交均价2151元/吨。

黑龙江:

本次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粳稻30万吨,实际成交14.7万吨,成交率49%,最高成交价2630元/吨,最低成交价1980元/吨,成交均价2091元/吨。

★东北稻米走势疲弱苏皖粳米继续坚挺向上目前东北稻米需求仍未有效改善,无论产区还是销区销量均没有大的起色,企业观望心理较重。

临储粳稻拍卖成交率继续降低,上周成交率已跌破了70%。

而性价比相对较好的苏皖粳米继续受到市场追捧,走势也明显强于东北粳稻。

近期黑龙江牡丹江地区贸易商水稻报价在2340元/吨左右;

吉林白山地区2008年产普通杂稻市场价格为2200-2300元/吨,基本持平。

安徽合肥普通粳米3020元/吨左右左右,持平;

南京下关市场上江苏产特等粳米3160元/吨,较上周3140元/吨上涨20元/吨。

浙江杭州市江苏产特制晚粳米3160元/吨,持平;

黑龙江产圆粒晚粳米3460元/吨,持平;

安徽产标一晚粳米批发价302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20元/吨。

粳稻市场调整了较长的时间,北弱南强的格局已经维持了一个多月,东北稻米与苏皖粳米的比价关系将随着这种调整逐渐趋于正常,加上临储稻谷拍卖底价的支撑,预计后期东北稻米市场将逐渐企稳,苏皖粳米的涨幅也将逐步趋缓。

★籼稻供应充足,南方临储短期拍卖可能性小09年,受北粮南下数量较多影响,南方籼稻市场持续疲软,现价格以稳中趋弱为主。

从价格来看,目前市场价大多在临储籼稻收购价之下,十分不利于临储顺价销售;

从供需来看,南方临储出库已错过了3-4月份的最佳时期,现粮库普遍轮空期已过,轮换正在大规模进行,市场供应充足。

因此,为避免再次打压市场,南方临储短期内拍卖的可能性十分小。

不过,受此影响,湖南、江西大部分地区早稻收购仓容较往年紧张,虽然大部分可以满足早稻收购,但其保存条件相对较差,预计今年粮库新早稻收购进度因仓容限制将较往年放慢。

另外,受市场各方预期较低影响,新早稻预计总体平开稳走在0.9-0.95元/斤,局部仍有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

★湖南天气原因导致早稻大面积“空秕谷”早稻收割季节就要来临,但最近在湖南的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大面积的“空秕谷”(俗称空心稻谷),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益阳、常德、岳阳等环洞庭湖区域。

据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实地调查:

6月中旬,在环洞庭湖区的益阳、常德、岳阳等部分地区早稻出现较严重的“空秕谷”现象,导致部分早稻品种结实率明显偏低。

其中空壳率高的早稻主要是特早熟和部分早熟品种,约占洞庭湖区早稻总面积5%,空壳率较严重的县(区)约占早稻总面积10%。

调查显示:

较严重的益阳赫山区牌口乡6月上旬末到中旬初齐穗的特早熟品种田间空壳率在30%~40%,部分空壳率高达70%~80%,且稻穗大多是绿色空壳,将严重影响早稻产量。

专家对早稻出现较严重的“空秕谷”现象分析认为:

5月下旬的低温和6月中旬的高温热害是产生空秕谷现象的主要原因。

根据气象记录,湖南部分地区在5月下旬遭遇低温天气,连续多日气温低于20℃,6月8日起又出现连续一周的历史罕见高温。

专家建议,眼下种植户最需要做的就是喷施磷酸二锌钾,以提高灌浆稻子的存活率,把损失降到最低。

★USDA参赞:

泰国大米价格延续近期涨势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中心发布的参赞报告显示,截止到6月22日的一周里,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以及国内价格上涨,延续了近期的涨势,原因是出口供应吃紧。

政府原计划向国内市场投放大米库存,但是因种种原因而耽搁。

政府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政府已经收购了410万吨二季稻米,价值14亿美元。

政府预计收购总量将达到450到500万吨,相比之下,目标收购量为600万吨。

非官方的数据显示,6月15日到21日期间,大米出口量为18,359吨,比四周平均值低了15,121吨。

1月1日到6月21日期间,大米出口总量为2,767,186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4,291,089吨。

★新产早稻丰收在望预计后市波动幅度收窄今年早稻种植面积普遍增加,目前长势总体良好,丰收应无大碍。

再过两周左右时间新产早稻即将开镰收割,收购价格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预计今年早稻开称价较高,之后小幅上涨,但总体的波动幅度将较去年收窄。

首先,政策支撑,早稻价格高开已无悬念。

09年年初国家出台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90元/百斤,这为09年早籼稻市场价格划下了一条底线,加上国务院要求各地及早做好托市收购预案,今年早稻收购价高开已成市场共识。

目前产区08年产早稻价格基本稳定在1900元/吨附近,这个价位也将可能是今年新产早稻收购价的中枢。

其次,受制于新季早稻丰产的压力,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增加,在单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早稻增产的可能性极大,对粮商的做多心理有一定压力。

加上去年企业盲目抬价抢购后期遭受亏损的教训,今年收购主体将会相对理性,不会出现08年的抢购现象。

第三,农户的售粮心理也将对今年早稻收购价格产生影响。

虽说今年种粮效益不错,但如果早稻收购价格就在托市价附近,低于去年水平,部分农户惜售心理难免增加。

因为有托市价支撑,下跌空间不大,市场一定时间内将可能呈胶着状态。

综上所述,中华粮网预计,2009年早籼稻上市在即,预计将高开稳走,波动幅度将较去年收窄,仓容有可能紧张。

大豆现货市场一周点评:

谨慎观望

本周(6月27日-7月3日),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稳中有升。

目前产区大豆余粮稀少,国家临储大豆收购已结束,市场各方谨慎观望,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势头有所减弱。

根据中华油脂网监测,截至到7月3日,黑龙江哈尔滨油厂标准质量大豆挂牌收购价3620-3640元/吨,河南许昌油厂收3660元/吨,山东德州油用大豆报3800元/吨。

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基本平稳,库存较大。

其中,广东黄埔港3900元/吨,辽宁大连港3850元/吨,山东部分港报3800-3820元/吨。

★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收购结束,完成计划的92.7%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收购于6月末结束。

据统计,至6月30日,中储系统累计收购临储大豆5328234吨,完成收购计划5750000吨的92.7%。

其中,黑龙江省累计收购4030274吨。

★黑龙江省低温多雨寡照天气影响大豆生长6月份以来,黑龙江省出现持续低温多雨寡照天气。

据田间调查和生育点监测分析,低温多雨寡照对大豆等旱地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目前,正常播种的大豆比常年少1-2片复叶,严重地区少3片。

近日局地暴雨还造成个别地块积水成涝,甚至植株被水淹,进一步影响大豆正常生长生育。

★生猪价连续三周回升猪粮比站上平衡点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生猪价格已连续三周回升,猪粮比价在连续7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后,本周重回盈亏平衡点以上。

虽然近期生猪价格有所回升,但有关部门预测,我国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美国农业部预计09年大豆种植面积将创纪录高位美国农业部称,美国大豆09年种植面积将创有史以来最高,因多雨天气迫使种植者放弃需要更早播种的玉米、棉花和小麦,只得种植更多大豆。

据其预计,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创纪录的7,748.3万英亩,较之08年同期的7,571.8万英亩高出2.3%。

3月调查报告显示农场主计划种植7,602.4万英亩。

分析师预测为7,816万英亩。

★阿根廷交易所称大豆收割工作结束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最新周报称,目前阿根廷大豆收割工作已经结束,产量只有3200万吨。

严重的干旱导致大豆单产急剧下滑。

今年大豆单产创下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巴西贸易部称该国6月大豆出口创下617万吨的纪录巴西贸易部本周三(7月1日)称,巴西6月大豆出口创下617万吨的纪录,较5月的468万吨纪录水准高32%。

巴西大豆出口增加,受益于阿根廷及中国的需求强劲。

巴西为全球第二大大豆生产国。

★大豆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各方谨慎观望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7748.3万英亩,为历史最高水准,较3月份种植意向报告的7602.4万英亩增加了145.9万英亩,低于市场此前预测的7830.5万英亩均值。

尽管本次报告预估的大豆种植面积可能达到创纪录的水准,但因市场已提前展开回调,消化了部分利空压力,且种植面积增加低于预期,该报告数据对大豆市场总体呈现中性偏多作用。

预计美豆将继续调整,未来需重点关注产区天气变化状况。

至7月3日当周,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价格稳中略升。

据中华油脂网监测,黑龙江哈尔滨油厂挂牌收购价3620-3640元/吨,较上周末涨20-40元/吨;

牡丹江金源油厂报3640元/吨,稳定;

佳木斯吉庆油厂报3560元/吨,涨20元/吨。

产区方面,国家临储大豆收购已结束,至6月30日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累计收购量为532.8万吨,完成收购计划的92.7%。

因大豆余粮稀少、临储收购结束及油粕产品销售不枉,导致市场各方谨慎观望,加工企业及贸易商收购势头有所减弱。

近期来,本网持续在周报中关注这批政策性大豆将何时以何种方式出库。

考虑到秋后新粮收获后的库容和收购资金问题,进入7月后,临储大豆入市已是顺理成章。

随着东北产区供应逐渐趋紧,区域内大豆价格有望上行,届时国家将可实行顺价销售。

由于国家对农产品市场采取一贯的支撑政策,加之市场在前期已有所预期,抛售对价格的打压可能不会太大。

港口方面,国内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继续保持在3800-3900元/吨水平。

因成交不佳,港内库存较大,约在356万吨左右。

综合分析,国产大豆剩余量有限,进口库存较大,市场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