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426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史提纲.doc

本文《考试大整理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

外国建筑史》关键词:

一级建筑师考试报名时间汇总,级建筑师-注册建筑师,全国一级建筑师资格考试大纲,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管理工作规程 

1. 昭塞尔金字塔  现存最早的金字塔,多层阶梯金字塔的代表。

来源:

2. 玛斯塔吧  埃及古王国时期长方形平台式陵墓形式,仿照住宅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3. 古埃及常见的柱子形式   莲花束茎式、纸草束茎式、纸草盛放式。

4. 吉萨金字塔群  三大金字塔:

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

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

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司。

5. 阿蒙神庙(太阳神庙)  古埃及王新国时期以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沿轴线依次排列高大的牌门楼、柱廊院、多柱厅等神殿、密室和僧侣用房。

6.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

1)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2)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

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7. 山岳台  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

8. 撒艮王宫  波斯时期的亚述帝国。

房间围成院落,四座碉堡夹着三个拱门,门洞处人头翼牛雕刻。

9. 伊什达城门  波斯时期的后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

用彩色琉璃饰面。

10. 帕塞玻里斯王宫  波斯帝国时期,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

11. 公元前3世纪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12. 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迈西尼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13. 克诺索斯宫(米诺斯王宫) 爱琴文化克里特时期的世俗性建筑。

14. 有看台的露天剧场,最早出现在古克里特岛

15. 迈西尼的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城门因雕刻而称狮子门)属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16.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17. 希腊二柱式  

1) 多立克(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城帮)来源:

2) 爱奥尼(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帮)

3) 晚期出现科林斯柱式,除柱头由忍冬草(毛茛草)叶片组成外,其他部分同爱奥尼,一般不列入古希腊主要柱式。

18. 雅典卫城  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中心是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19. 帕提农神庙  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祭祀雅典城守护神雅典娜的庙。

多立克柱式的典范。

卫城上唯一的列柱围廊式。

型制最隆重,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涂有强烈色彩,白大理石砌筑,铜门镀金,山墙尖饰金。

围廊内圣堂墙桓外侧的檐壁是爱奥尼式的,浮雕是爱奥尼式的,内有四根爱奥尼式柱子。

山墙风格被认为是古典建筑的基本风格。

20. 伊瑞克先神庙  东面门廊——爱奥尼柱式。

南面——女像柱廊。

希腊盛期的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21. 奖杯亭 早期克林新柱式的代表。

希腊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之一。

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

22. 克纳苏的莫索列姆陵墓  希腊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之一。

集中式纪念性建筑在希腊晚期出现。

23. 拱券结构   罗马最大成就之一。

种类有:

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

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与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

24. 罗马五种柱式  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组成;柱子由柱头、柱身、柱础组成。

罗马塔司干柱子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为1:

7

罗马多克立柱子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为1:

8

罗马爱奥尼柱子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为1:

9

25. 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是直接在古希腊柱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柱式略有不同,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一个是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比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显得要修长些,另一个就是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比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多了柱础。

26. 罗马建筑的成就   

建筑材料除砖石木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

解决了拱券结构同柱式的盾,创造了券柱式——支承拱券的墙用柱式装饰。

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发展了叠柱式——每层不同的柱式。

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构图形式——一个柱式贯穿二至三层。

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结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券

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空间利用穹窿,筒拱、交叉拱、十字拱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27. 罗马时期的著名建筑  

罗马城:

  万神庙、斗兽场、马采鲁斯剧场。

其他地方:

第度斯凯旋门(单拱门)、塞维鲁斯凯旋门(三拱门)、君士坦丁凯旋门(三拱门);卡拉卡浴场,图拉真广场(东方对称式)。

比较:

雄师凯旋们(单拱门)——18世纪巴黎。

28. 罗马万神庙(潘泰翁)  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底部墙厚6.2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

集古罗马穹顶与古希腊门式廊大全。

门廊正面八棵科克林新柱子。

29. 罗马大斗兽场  在结构、功能和形式上三者和谐统一。

是现代体育场建筑的原型。

下部三层采用了不同的柱式构图,由下向上依次为塔司干、爱奥尼、科林斯。

30. 古罗马城市广场  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公建、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广场,代表性广场为罗马的罗曼奴姆广场。

帝国时期的广场以一个庙宇为主体,形成封闭性广场,轴线对称,有的呈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的图拉真广场。

31. 图拉真广场  帝国时期罗马城最宏大的广场,歌颂皇帝、崇拜皇帝、纪念其功绩的纪念性广场。

32. 古罗马建筑风格特征  大型公建风格雄浑、凝重、宏伟,形式多样,构图和谐统一。

33. 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建筑十书》是现存欧洲最完备的建筑专著,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34. 拜占廷建筑  教堂平面格局大致有三:

集中式(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巴西利卡式(叙利亚托曼宁教堂)、十字式(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装饰:

马赛克、粉画、石雕。

拜占廷建筑的结构特点:

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帆拱上的穹顶。

拜占庭建筑特点:

平面中央是圆穹窿顶的集中式平面与十字平面,空间以穹窿顶为主要构造,外观厚墙与不大的窗子,无柱无廊,内部装饰华丽,外面装饰朴实。

35. 帆拱  拜占庭建筑为解决圆形穹顶与方形平面之间的过渡而创造的结构方式.

36. 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建筑最辉煌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

37. 圣马可教堂(威尼斯)  希腊十字式教堂。

希腊十字式教堂的特点:

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于中央穹顶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长;或四臂用穹顶代替筒拱,外观为以中央为主的五个穹顶,

38. 圣保罗教堂(罗马)  早期基督教建筑,拉丁十字平面。

39. 罗马风(罗曼建筑、似罗马、罗马式)  造型特征。

承袭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平面仍为拉丁十字,西面有一、二座钟楼。

建筑艺术承袭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

其特点是创造了飞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把高塔组织到建筑构图中。

多见于修道院、教堂。

主要代表:

比萨主教堂群、德国乌尔姆斯主教堂、法国昂古来姆主教堂。

40. 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建筑结构的成就是采用了骨架券系统。

哥特教堂两侧都有大的玻璃窗,上有彩色图案,这种做法是为了圣经的图解。

41.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  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使用二心圆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

42.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使用独立的飞券抵住四角的侧推力、全部使用二心圆的尖券和尖拱、采用束柱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以尖拱、尖形肋、拱顶、坡度很大的屋面,飞扶壁、束柱、彩色玻璃花窗、墙面、钟塔等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所有建筑局部和细节的顶部都是尖顶,造成外部向上的动势;内部空间高旷、单纯,具有通向祭坛的动势和垂直向上的升腾感。

43.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代表 

法国:

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

英国:

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水平划分突出,比较舒缓。

德国:

科隆主教堂(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钟塔高157米,大厅长144米,总宽45米,高43.5米,前后一共建了600多年),乌尔姆主教堂(立面水平线弱,垂直线密而突出,显得森冷峻峭)。

意大利:

米兰大教堂、比萨主教堂(中世纪带有古典建筑因素的哥特式)、威尼斯总督府

西班牙:

伯格斯主教堂,由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而形成穆丹迦风格。

44.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大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发出的感慨,同样,歌德在面对斯特拉斯堡主教堂时也说出了他的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哥特式建筑的艺术价值。

45. 威尼斯总督宫  下面两层白色云石尖券敞廊,顶层采用的是白色云石+玫瑰色云石,立面极富创造性。

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

欧洲中世纪最美的建筑物之一,中世纪世俗性建筑的代表。

黄金府邸模仿他的立面,第三层也做了券廊。

46.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来源:

1. 以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为起点,广义指直到18世纪末,近400年文艺复兴。

狭义指到17世纪初结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来传至欧洲其他国家地区形成各具特点的文艺复兴建筑。

2. 建筑的三个时期

1) 早期(15世纪),以佛罗伦萨为中心。

建筑实例:

佛罗伦萨主教堂大穹顶。

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

巴齐礼拜堂。

2) 盛期(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叶),以罗马为中心。

 实例:

坦比哀多。

法尔尼斯府邸。

劳伦齐阿纳图书馆。

文特拉米尼府邸。

圣马可图书馆。

3) 晚期(16世纪下半叶),以维晋察为中心。

建筑实例:

维晋察的巴西利卡。

圆厅别墅。

奥林匹克剧场。

尤利亚三世别墅。

麦西米府邸。

4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  提倡复兴古罗马建筑风格,扬弃哥特式风格。

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

追求理性的稳定感,用半圆券,厚实墙,圆穹窿,水平向的厚墙,与哥特式的尖券、尖塔、束柱、飞扶壁、小尖塔相对抗。

建筑轮廓整齐、统一和有条理性。

48. 佛罗伦萨主教堂大穹顶  意大利文艺复兴开端的标志。

早期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伯鲁乃列斯基。

49. 圣彼得大教堂(罗马)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建筑,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

初始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为希腊十字式。

后经多人修改,最终由米开朗基罗主持,历时120年建成。

教堂的修建过程反应了进步力量与发动宗教力量的斗争。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纪念碑。

50. 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  早期文艺复兴府邸的典型作品。

建筑师是米开罗佐。

51. 巴齐礼拜堂  早期文艺复兴教堂的典型作品。

伯鲁乃列斯基。

内部与外部都由柱式控制,力求轻快典雅。

52. 坦比哀多 纪念性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