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393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重要知识点学案Word格式.docx

(8)在低倍镜下寻找物像时,通过目镜观察,调节粗调焦轮(逆时针方向)慢慢下降载物台直到视野里有物像出现为止,然后调节细调焦轮至物像清晰,再换高倍镜观察。

(9)使用完毕后,需将光线亮度调节至最弱后才关闭电源。

5.量筒: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玻璃仪器,一般有10ml,25ml,50ml,100ml,1000ml等规格。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关于量筒仰视与俯视的问题

当你仰视的时候,视线与液面连线的延长线交与量筒的一点比实际液面高,所以读数会大;

当你俯视的时候,视线与液面连线的延长线交于量筒的一点比实际液面低,所以读数会小

二、几种测量方法

1.长度和体积

2.温度

温度:

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摄氏度(℃)

15℃读作:

15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写作:

-5℃

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是:

温度计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正确使用温度计:

(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温度计不甩,温度计不能作玻璃棒使用

体温计的特点:

(1)、玻璃泡大,玻璃管细(最小刻度为:

0.1℃,量程为:

35℃~42℃)

(2)、玻璃管内有一段极细的弯曲(体温计的水银柱不能自动回落到最低值,测量前要用手捏紧体温计的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最低值。

三、细胞

1.细胞的结构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4.常见动物和常见植物的分类

四、地球

1.地球的内部结构

2.地球仪和地图

3.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地形图

五、分子运动论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要点有三个:

一是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二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是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六、质量和密度

质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

“m”表示。

1)国际单位:

千克(kg)

2)其他单位:

吨(t);

克(g);

毫克(mg)。

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3)进行质量单位换算训练:

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50吨,合____千克;

蜜蜂的翅膀的质量是0.1毫克,合___千克;

红血球的质量为5.0×

10-11千克,合___克。

质量的测量工具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案称;

杆称;

台称;

电子称;

(2)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

底座;

横梁;

托盘;

平衡螺母;

指针;

分度盘;

游码;

标尺

操作要点:

1)使用之前先观察最大称量及分度值;

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3)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4)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5)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6)读数方法:

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七、物质的比热

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升高(降低)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不同)。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反映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差异的物理属性。

物理学中用

来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

(1)比热容的定义:

用符号c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

,读作

查表可知:

水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

(3)从比热容表中可以看出:

同种物质的比热容

(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相同/不同)。

所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比热容只和物质的

、物质的

有关,而和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气压、吸放的热量等均无关

八、物质的三态变化1)固体有两大类分别是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2)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这个不变的温度被称为晶体的熔点。

3)熔化与凝固的区别:

(1)物态转化方向熔化:

凝固:

(2)热量转移: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

非晶体

有,即有固定的熔点

没有固定的熔点

温度

温度升高

吸热

有固定的

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温度降低

放热

4,汽化和液化汽化:

液化:

汽化有两种形式:

蒸发和沸腾

蒸发

沸腾

温度条件

发生位置

剧烈程度

相同点

过程

需求

5,液体蒸发过程中要从周围(和它依附的物体、留下的液体、空气等)吸热,致使周围物体温度降低,变冷。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3)与液体表面气流有关:

九、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体变成另一种状态,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如:

水结冰(液态水变成固态水)铁块拉成铁丝(形状发生改变)矿石粉碎,典升华等。

2,化学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体变成另一种状态,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分子、原子发生了变化)如: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原来的木炭变成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磁性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物理(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别: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而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属性。

酸味是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用10倍物镜观察,后换40倍物镜,目镜不变,若不调整粗、细准焦螺旋,视野中清晰度和亮度是()

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2、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汁液,并看到切面上有许多亮晶晶的小颗粒,它们分别是()

A液泡、细胞核B细胞液、细胞C细胞质、细胞D液泡、细胞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没动,说明污点在什么上。

()

A目镜B载玻片C物镜D反光镜

4、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区别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可通过下列哪个结构加以区分()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壁

5.关于下面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凝华

C,吃冰棍解热是熔化现象D,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6.有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碘消失了,变成紫色碘蒸气;

停止加热时,碘蒸气消失,烧瓶壁上出现碘颗粒。

这个过程说明()

A.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B.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

B.升华、凝华都要吸热D.升华、凝华郜耍放热

7.下列叙述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的描述(),哪些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描述()。

木炭燃烧②木炭能燃烧③木炭是黑色的④块状木炭碾成碳粉

8.(08临沂)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高粱酿酒 

C.蜡烛受热熔化D.用“84”消毒液消毒

9.(08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10.质量为3.56kg,体积是420cm的铜球,判断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若是空心,求空心部分的体积?

(ρ铜=8.9×

103kg/m3)

11.质量相同的铜、铁、铝,如何判断三者的空心和实心。

12.一支蜡烛点燃一会后,这支蜡烛的质量、密度的变化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园艺博览会展示的“秦岭四宝”——朱鹮、羚羊、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A.朱鹮B.羚羊C.大熊猫D.金丝猴

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B.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C.七年级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

4.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

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A.大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5.正常人体内各种液体的pH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

下列人体的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酸(pH:

0.8-1.5) B.唾液(pH:

6.6-7.1)

C.胆汁(pH:

6.8-7.4) D.血液(pH:

7.35-7.45)

6.某科学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B.能快速运动

C.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7.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

以下都是辨别“地沟油”的简易方法,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B.听油燃烧时是否有劈啪声

C.闻油是否有异味 D.降温看油是否更易凝固

8、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错误操作”,与相对应测量结果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清水湿润的pH试纸测酸性溶液的pH

变大

B

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物体位置对调

变小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府视读数

10、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甲B.乙C.丙D.都不正确

11.某科学探究小组周末到郊外进行观察植物的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有一种植物引起了小组成员的兴趣,经仔细观察,该植物有根、茎和叶,但没有看到花和果实。

由此推测它不可能属于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

12.下列单位换算结果正确的是

A.1000厘米3=1000升=1米3B.1千克=1000克=0.01吨

C.900秒=15分=0.25小时D.0.5米=50厘米=5000毫米

13.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正确的分裂顺序是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4.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厘米深处

4厘米深处

6厘米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3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湿泥土深度越深温度越低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15.某渔民从海水中捕捞起一种奇怪的动物,经判断它属于哺乳动物。

下列各项是对该动物基本状况的描述,其中能作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体长25米,背部浅蓝色,腹部白色  B.体内有肺、心脏、胃、肠等器官

C.头部有一长物,头顶有呼吸孔 D.腹部有几个乳头,体内有幼体

16.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515

3410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C.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D.在-258℃时,氢为液态

17.右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果实,有果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果实,没有果皮包被

1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

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凝固的是

19.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请对下列现象进行认真分析,你认为其中的吸热、放热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

A.水中放入硝酸铵后温度降低B.夏天吃冰琪淋感到凉爽

C.从游泳池中上岸后会感觉更冷D.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会烫手

20.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一药匙食盐放入装有10毫升水的三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都有少量食盐。

为了让食盐完全溶解,甲同学对烧杯进行加热,乙同学在烧杯中继续加入10毫升水,丙同学往烧杯中再加入10毫升酒精,结果甲、乙同学都达到了目的,丙同学未达到目的。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是不同的

B.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C.物质的溶解能力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不同种类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二、填空与简答題(本题共8小题,21~23题,每空1分,24~28题,每空2分,共40分)

21.铁的密度为7.9×

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义是,7.9×

103千克/米3=克/厘米3。

22.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

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是 ▲ cm。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 ▲ ml,小石块的体积为 ▲  

cm3。

2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时需要热量而使菜窖内空气的温度不致太低,使菜不致冻坏。

24.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行器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

(1)天宫一号搭载了普陀鹅耳枥、大树杜鹃、珙桐、望天树等四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

在生物学分类上它们都属于 ▲ 植物。

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可能培育出优质种子,使这些珍稀植物在地球上更加适宜繁衍和存活,以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下面就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B.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应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珍稀生物资源有重要作用

(2)如果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做以下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B.用水银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C.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25.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弄清动物的特征,再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类别

动物名称

1

燕子、野兔、青蛙

2

蜜蜂、蚯蚓、蜘蛛

某同学将表内六种动物分成两类,他的分类依据的是 __▲__。

该同学家里的鱼缸中有虾、乌龟、锦鲤鱼等动物,这三种动物中属于类别1的有 ▲ 。

26.南北湖景区是嘉兴的旅游胜地,景区青山绿水,生物种类繁多,一片生机勃勃。

(1)景区内大多数植物叶子是绿色的,但红枫的叶子常常是红色或紫红色。

红枫属于植物的原因是 ▲ 。

(2)山上有成片的桔树林,一到秋天桔子挂满技头。

桔子属于 ▲ 器官。

(“营养”或“生殖”)

(3)近年来,景区受到了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一枝黄花”生长快,能很快遮蔽原有植物并使其死亡。

这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 ▲ 环境。

27.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当我们学习物质的特性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1)往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ml的染色酒精,当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__▲__ 100m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对此结果的分析和推理可以得出:

分子之间存在着 __▲__。

(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 有关。

水和酒精从玻璃表面消失了,从微观的角度看,实质上是由于分子 ▲ 而离开玻璃片。

2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  

℃。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 

 ▲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 而产生的。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探究题(本题共3题,每空2分,共14分)

29.小明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

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

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

把A锥形瓶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

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

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锥形瓶

观察结果

+

+++

-

步骤五:

几天后,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右下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

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

微生物较多用“++”表示;

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肉汁上滋生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一类是细菌,它属于 ▲ 生物。

(填“原核”或“真核”)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3)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 。

(填选项字母)

A.温度的高低B.水分的多少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4)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避免食物变质,必须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

下列方法中,能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是 ▲ 。

①将食物中的水分去掉②将食物放在低温环境中

③将食物装在塑料袋里④将食物加热后密封

A.①②③B.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