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3063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Word下载.docx

12.湿邪是最易导致身体沉重的邪气。

13.湿邪致病,常用利小便法治疗。

14.湿邪致病有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

15.燥邪具有干涩、清肃的基本特性。

燥邪的致病特点:

①易于耗伤津液;

②易于伤肺。

16.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

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多温燥。

深秋近冬之际,西风肃杀,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则病多凉燥。

17.暑邪具有炎热、升散的基本特性。

暑邪的致病特点是:

①其性酷热,表现热象;

②易于伤津耗气;

③多兼挟湿邪。

18.暑邪纯为外邪,并无内暑。

19.暑邪是季节性最明显的邪气。

20.火邪具有燔灼、趋上的基本特性。

火邪的致病特点是:

①其性燔灼,表现热象;

②易于炎上;

③易于伤津耗气;

④易于生风动血;

⑤易于导致肿疡;

⑥易于扰及心神。

21.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22.疠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②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③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3.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24.七情的致病特点是:

①与精神刺激有关;

②直接伤及脏腑;

③影响脏腑气机;

④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

25.《素问·

举痛论》说: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26.饮食失宜即不合理的膳食,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

27.婴幼儿食滞日久,可以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饥瘦等症,称为疳积。

28.在热性病中,疾病初愈,脾胃尚虚,饮食过量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常常导致食滞化热,与余热相合,使热邪久羁而引起疾病复发或迁延时日。

此即为食复。

29.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30.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31.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

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

32.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

无形的痰饮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饮。

33.痰饮的致病特点是:

①易阻气机,壅塞经络;

②易扰心神;

③症状复杂,变化多端;

④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34.痰核,是指发生在颈项、下颌及四肢等部位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常以单个出现皮下。

35.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36.瘀血是指因血行失度,使机体某一局部的血液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

37.瘀血和血瘀的涵义不同。

瘀血是能导致新的病变的病理产物,为病因学概念;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为病机学概念。

因此,侧重于讨论病理产物和病因时称为“瘀血”,侧重于讨论病机时称为“血瘀”。

38.瘀血的致病特点是:

①阻滞气机;

②瘀塞经脉;

③伤及脏腑。

39.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

①疼痛:

一般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昼轻夜重,病程较长;

②肿块:

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脏腑则形成癥积,按之有形,质地较硬,固定不移;

③出血:

血色多呈紫暗,或夹有瘀块;

④紫绀:

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

⑤舌象异常: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为瘀血最常见最敏感的指征;

⑥脉象异常:

常见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此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精神神经症状(善忘、狂躁、昏迷)等也较为多见。

40.结石是指停滞于脏腑管腔的坚硬如石的物质,是一种砂石样的病理产物。

41.结石的致病特点是:

①多发于胆、胃、肝、肾、膀胱等脏腑;

②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③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④疼痛。

42.毒蛇咬伤后,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三类。

43.胎病发生的原因,一般分为胎弱和胎毒两类。

第五章病机

1.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机理,又称病理,包括病因、病性、证候、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及其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转归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2.疾病的发生,决定于正气和邪气双方斗争的结果。

中医发病学既强调人体正气在发病上的决定作用,又不排除邪气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邪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

3.正气和邪气是决定疾病能否发生的基本因素,邪正斗争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发病形式大致有卒发、伏发、徐发、间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等。

4.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

复感新邪、食复、劳复、药复,此外,气候因素、精神因素、地域因素等也可成为复发的因素。

5.基本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从整体来说,总不外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气机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6.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

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

虚,是指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

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虚证。

7.《素问·

通评虚实论》说: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8.邪正盛衰决定病证虚实的变化。

虚与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9.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情迁延,虽然邪气渐去,但是人体的正气、脏腑的生理功能已受到损伤,因而疾病的病理变化由实转虚。

由于正气本虚,脏腑生理功能低下,导致气、血、水等不能正常运行,产生了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实邪停留体内之害。

此时,虽然邪实明显,但正气亦不足,脏腑亦衰,故谓之因虚致实。

10.“大实有羸状”的证候性质是真实假虚,“至虚有盛候”的证候性质是真虚假实。

11.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其中阴阳偏盛偏衰则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而表现出来。

12.阴阳盛衰,是阴和阳的偏盛或偏衰,而表现为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

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

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

13.阴阳偏衰,是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14.阴阳格拒,是阴盛至极或阳盛至极而壅遏于内,使阴气与阳气或阳气与阴气相互阻隔不通的病理变化。

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15.阴盛格阳(真寒假热):

阴盛格阳,是指阴寒过盛,阳气被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外假热的一种病理变化。

阴盛格阳,又有格阳和戴阳之分,格阳是内真寒而外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身反不恶寒)。

戴阳是下真寒而上假热,阴盛格阳于头面(面赤如妆)。

格阳和戴阳均属真寒假热证,其病机同为阴阳格拒。

实际上,疾病发展到阴阳格拒的严重阶段,格阳证和戴阳证常常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16.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

包括亡阴和亡阳。

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17.气的病变,包括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气的运行失常,以及气的生理功能减退等,具体表现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气闭、气脱等几个方面。

18.气虚和阳虚,虽然都是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弱,但气虚则是指单纯的机能减退,而阳虚则是在气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阳气虚少,所以气虚属于阳虚的范畴,气虚可发展为阳虚,但气虚则不一定阳虚。

其区别在于气虚是虚而无寒象,而阳虚则是虚而有寒象。

19.气陷为气虚病机之一,是以气的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陷多因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脾宜升则健,脾气虚,易导致气陷,常称“中气下陷”。

20.气脱是指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脱有虚脱、暴脱之分。

精气逐渐消耗,引起脏腑功能极度衰竭者,为虚脱;

精气骤然消耗殆尽;

引起阴竭阳亡者,为暴脱。

21.气滞是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变化。

气滞主要是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以及外伤侵袭、用力努伤、跌仆闪挫等因素所致,以闷胀、疼痛为其临床特点。

气滞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肠主泌别传导功能有关。

22.血失调包括血虚、血瘀、血热和出血等。

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临床表现以眩晕,面色不华,唇、舌、爪甲淡白无华为重要特征。

血虚多与心、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血虚与阴虚同属阴血不足,但血虚是虚而无热象,而阴虚是虚而有热象。

两者在病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3.血瘀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的一种病理变化。

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而成为血瘀的一种原因。

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

瘀血阻滞在脏腑、经络等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痛有定处,得寒温而不减,甚则可形成肿块,称之为癥。

同时,可伴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血行迟缓和血液瘀滞的现象。

24.气血关系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

25.气滞血瘀,在临床上多见胀满疼痛,瘀斑及积聚癥瘕等症。

26.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变化。

其中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导致血从下溢,则可见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27.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变化。

常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漏、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

28.内生“五气”,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29.风气内动,即“内风”。

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

因其病变似外感六淫中风邪的急骤、动摇和多变之性,故名。

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病理反映为基本特征。

30.风气内动主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等。

31.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32.内湿为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产物,虽与肺、脾、肾功能失调均有关,但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

33.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

“内火”,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导致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包括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四种。

34.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为生理之火,中医称之为“少火”。

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机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35.火热病变的共同特点是:

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涕、白带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

36.脾的病理变化以脾之阳气失调为主。

主要表现在脾气虚损、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几个方面。

37.肝气郁结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抑郁和气机失调两个方面。

临床上以情绪抑郁、悒悒不乐,以及胁肋胀痛等气机郁滞之候为特征,且每当太息、嗳气之后略觉舒缓。

38.肝火上炎又名肝火、肝经实火,是肝脏阳热亢盛,气火上冲的一种病理变化。

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暴张,引发肝火上升,或因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

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等病理表现。

39.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三者,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可致肝火上炎,久之肝火内耗肝阴,阴虚阳亢,又可形成肝阳上亢。

但肝气郁结系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异常和气机失调为主要临床特征;

肝火上炎系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以头面部热象显著或气火上冲为特征;

肝阳上亢则是阴不制阳,肝阳升动太过,阴虚阳亢。

40.肝阳上亢之阳亢与肝火上炎之气火上逆相似,但属虚候,与阴虚并见,而肝火上炎是但实无虚。

故中医学认为,郁而不舒为肝气,浮而亢逆为肝阳(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为肝火(肝火上炎)。

41.肝风内动属于内风范畴,多是肝脏阴阳气血失调,发展至极期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以眩晕、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特征。

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之分。

42.三焦的基本病理变化:

一方面表现为心、肺、脾胃、肾、肝等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水液代谢功能障碍。

43.疾病传变包括病位传变和病性转化。

44.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入里、由浅而深的传变,所以外感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

内伤病起于脏腑,发展变化过程是由患病脏腑波及影响其他脏腑,所以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之间的传变。

45.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体质因素、病邪性质、地域气候、生活状况。

第六章诊法

1.要正确的认识疾病,必须遵循三大原则: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2.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

望神就是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机能状态。

3.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

狭义的神,乃指人的精神活动。

4.望神应重点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面目表情、形体动作、反应能力等,尤应重视眼神的变化。

望神的内容包括得神、失神、假神,此外神气不足、神志异常等等也应属于望神的内容。

5.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在病中,则虽病而正气未伤,是病轻的表现,预后良好。

得神的表现是: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

目光明亮,精彩内含;

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

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6.神志异常也是失神的一种表现。

一般包括烦躁不安,以及癫、狂、痫等。

烦燥不安,即指心中烦热不安,手足躁扰不宁的症状。

7.癫病表现为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或哭笑无常,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所致,亦有神不守舍,心脾两虚者。

8.狂病多表现为疯狂怒骂,打人毁物,妄行不休,少卧不饥,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多因肝郁化火,痰火上扰神明所致。

9.痫病表现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

多由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或属痰火扰心,引动肝风。

10.神与病情好转的区别在于,假神的出现比较突然,其“好转”与整个病情不相符,只是局部的和暂时的。

由无神转为有神,是整个病情的好转,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11.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

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

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

其共同特征是:

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12.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

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

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13.黄色主湿证、虚证。

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

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14.赤色主热证。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

15.斑和疹都是皮肤上的病变,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

斑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

由于病机不同,而有阳斑与阴斑之别。

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由于病因不同可分为麻疹、风疹、瘾疹等等。

16.望舌主要是望舌质和望舌苔。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17.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润和灵动方面。

察舌神之法,关键在于辨荣枯。

18.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脾虚湿盛。

19.黄腻苔多见于湿热证。

20.灰苔既见于里热证,也见于里寒证。

21.淡白舌主虚寒或气血双亏。

红舌可见于实证,或虚热证。

22.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在外感病为热入营血。

在内伤杂病,为阴虚火旺。

23.若呕吐物清稀无臭,多是寒呕。

多由脾胃虚寒或寒邪犯胃所致。

呕吐物酸臭秽浊,多为热呕。

因邪热犯胃,胃有实热所致。

呕吐痰涎清水,量多,多是痰饮内阻于胃。

呕吐未消化的食物,腐酸味臭,多属食积。

若呕吐频发频止,呕吐不化食物而少有酸腐,为肝气犯胃所致。

24.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者,多属寒泻。

如大便色黄稀清如糜有恶臭者,属热泻。

25.“指纹诊法”,仅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指纹分“风”、“气”、“命”三关,即食指近掌部的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望小儿指纹的要点就是: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纹形色相参,留神仔细看。

26.谵语表现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往往伴有身热烦躁等,多属实证、热证。

尤以急性外感热病多见。

郑声表现为神志昏沉,语言重复,低微无力,时断时续。

多因心气大伤、神无所依而致。

属虚证。

27.喘,是指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呼吸,不能平卧的现象。

可见于多种急慢性肺脏疾病。

28.哮,是以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哨为特征。

多反复发作,不易痊愈。

29.短气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续为特点。

30.“咳”是指有声无痰;

“嗽”是指有痰无声,“咳嗽”为有声有痰。

31.咳嗽一症,首当鉴别外感内伤。

一般说来,外感咳嗽,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必兼表证,多属实证;

内伤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以虚证居多。

32.呕吐:

又可分呕吐、干呕。

有声有物称为呕;

有物无声称为吐,如吐酸水、吐苦水等;

干呕是指欲吐而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

临床统称为呕吐。

33.呃逆:

俗称“打嗝”,又称“哕”。

是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为胃气上迸,横膈拘挛所致。

34.叹息:

又称“太息”,是指病人自觉胸中憋闷而长嘘气,嘘后胸中略舒的一种表现。

是因气机不畅所致,以肝郁和气虚多见。

35.问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定主诉:

围绕主诉进行询问。

(2)问辨结合:

边问边辨。

36.主诉是患者就诊时陈述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的时间。

37.《十问歌》即是: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38.恶寒:

是患者时时觉冷,虽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多为外感病初起,卫气不能外达,肌表失其温煦而恶寒。

可见于多种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性多属于实。

39.畏寒:

是患者自觉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缓解,称为畏寒,多为里寒证。

40.壮热:

即患者身发高热(体温超过39度),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41.潮热:

即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临床常见的潮热有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

42.阳明潮热。

其特点是热势较高,热退不净,多在日晡时热势加剧,因此又称日晡潮热。

是由邪热蕴结胃肠,燥屎内结而致,病在阳明胃与大肠。

43.湿温潮热。

其特点是患者虽自觉热甚,但初按肌肤多不甚热,扪之稍久才觉灼手。

临床上又称之为“身热不扬”,多在午后热势加剧,退后热不净。

44.五心烦热多见于里虚热证。

45.气虚发热特点是长期发热不止,热势较低,劳累后发热明显增重。

46.白天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称为自汗。

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

47.患者经常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称为盗汗。

多伴有潮热、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症,属阴虚。

48.患者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辗转挣扎,继而汗出者,称为战汗。

多见外感热病的过程中,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战汗是邪正交争的表现,多属邪盛正虚,一旦阳气来复,邪正剧争,就可出现战汗。

战汗的转归,一为汗出病退,脉静身凉,烦渴顿除,此为正气胜于邪气,病渐转愈,属佳象;

一为战汗之后热势不退,症见烦躁,脉来急疾。

此为正气虚弱,不能胜邪,而热复内陷,疾病恶化,属危象。

49.胀痛多因气机郁滞所致。

刺痛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

多因瘀血所致。

疼痛伴有沉重感,称重痛,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

50.痛而隐隐,绵绵不休,称隐痛。

多因气血不足,或阳气虚弱,导致经脉气血运行滞涩所致。

51.头痛如裹,泛呕眩晕,属痰浊头痛。

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属血瘀头痛。

头胀痛,口苦咽干,属肝火上炎头痛。

头痛,恶心呕吐,心下痞闷,食不下,属食积头痛。

52.头项痛属太阳经病,前额痛属阳明经病,头侧部痛属少阳经病,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头痛连齿属少阴经病。

53.大腹隐痛、便溏、喜温喜按,属脾胃虚寒。

54.自觉心跳异常,心慌不安,不能自主,称为心悸。

若因惊而悸称为惊悸。

心悸多为自发,惊悸多因惊而悸。

怔忡是心悸与惊悸的进一步发展,心中悸动较剧、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

55.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即病人不思进食。

厌食又称恶食即厌恶食物。

56.饥不欲食,可见于胃阴不足证。

57.若病重不能食,突然暴食,食量较多,是脾胃之气将绝的危象,称“除中”。

实际上是中气衰败,死亡前兆,属“回光返照”的一种表现。

58.溏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