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2911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音乐课水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谁到过杭州游玩?

  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

《采茶舞曲》

  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

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

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

水乡一景。

  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

谁吃过菱角?

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

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新课标网

  2.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识谱有一定难度,本课又是四年级节课,所以这首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

  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

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五线谱版要求学生在曲调中,找出“do、i、sol、do1”各音位置,在第1-4小节曲调上方标上字母后试唱这一乐句。

  

  5.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

  ,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

同样D.S.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选择打击乐器;

  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7.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记录

  编写者何海斌

  水乡

  内容

  聆听《渔光曲》2、命题创作《远航》3、复习

  理念

  在前3节的基础上,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来命题创作。

  聆听《渔光曲》与声乐版进行对比,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在复习了本课所有的水乡题材之后,进行创作升华。

  教学重点

  命题创作《远航》

  资

  钢琴、教学光碟等

  过程一、聆听《渔光曲》教学基本要求

  1.在聆听《渔光曲》后,学生在对歌曲反映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听器乐曲《渔光曲》。

  2.欣赏民乐演奏《渔光曲》。

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3.师生议论民乐演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4.复听民乐演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5.小结:

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

下节课我们将要做一个创作活动“远航”,今天的欣赏曲也是一种示范。

  命题创作——《远航》

  1.民乐演奏《渔光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渔船出海打渔的情景。

我们自己也来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讲台及地上有很多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你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

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

你们可按教材中的五个过程,各组任选一个画面创作,最后我们来开个《远航》音乐剧音乐会。

  3.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4.各组合成。

这是我们自己创作的水乡一景。

  总复习板书设计

  水乡第2课时

  表演《柳树姑娘》2、聆听《洪湖水,浪打浪》3、附点四分音符

  以多首音乐作品为教学题材,运用听、唱、动的方式感受水乡。

  通过演唱《柳树姑娘》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水乡。

  用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附点四分音符

  用歌声唱出水乡的美

  钢琴、教学光碟、

  一、表演《柳树姑娘》

  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

柳树的枝条,像什么?

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

这样环境美不美?

  聆听录音范唱。

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

”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

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

“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五线谱版学唱曲调前先找出曲调中“do”的位置,然后听琴跟唱曲调。

  先学唱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请自学后8小节。

  完整把声部曲调唱好。

  

  听辨练习:

附点四分音符

  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

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

  音乐知识:

附点四分音符教学基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鸣叫声中学习附点。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从实践中掌握。

  图解:

  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比较。

  从过去唱过的歌曲中找附点四分音符,如上节课《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从唱曲调中熟悉附点四分音符。

  结合《柳树姑娘》的实践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名称的由来:

强调附点,所以把附点放在前面。

  附点的时值:

增加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

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

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

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

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

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互相激励宁死不屈。

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

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这是歌剧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

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

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水乡第3课时

  学唱《柳树姑娘》2、聆听《渔光曲》3、竖笛吹奏

  继续学唱《柳树姑娘》第二声部

  了解、感受中国四、五十年代的水乡

  竖笛的初步认识

  《柳树姑娘》第二声部

  过程教

  学

  过

  程

  学唱《柳树姑娘》第二声部。

  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学习顿音记号“”。

  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二声部合唱。

  聆听《渔光曲》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

  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

  2.欣赏《渔光曲》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

  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

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提出欣赏要求:

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离开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

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

  3.复听金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

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

5.小结:

这是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

  竖笛吹奏姿势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竖笛的特征与功能:

  竖笛是有固定音高的吹奏乐器,由笛身与笛头两部分组成。

  2.正确姿势:

胸部自然挺起,两眼正视前方,身体与笛保持45度左右的俯角为宜。

  3.播放一段竖笛的录音。

当然最好教师自己示范吹一曲,以激发学生学竖笛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