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196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它的建成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联系。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618年,隋朝灭亡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618年,李渊(唐高祖)在长安建立唐朝。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继位。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古训,基本做到了广开言路;

他采取的治国政策有:

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天可汗);

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唐太宗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担任要职。

唐太宗允许农民缴纳一定的实物来代替劳役。

4、712年,李隆基(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继位,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治国政策有:

①任用贤能②采取措施发展生产③整理财政④废除酷刑苛法⑤倡导节俭。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

第三课盛唐的社会景象

经济繁荣:

①新式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②粮食作物北方以粟和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③桑、茶等经济作物得到很大发展,四川盆地的桑蚕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成为新的桑蚕基地。

④手工业以丝织业和陶瓷业最为重要。

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思想,促使盛唐社会形成开放的局面:

①长安是开放的国际大都会②比之前朝后代,盛唐妇女的地位相对要高一些。

盛唐山水诗人的代表是:

孟浩然和王维。

边塞诗人的代表是:

高适和岑参。

“诗仙”李白,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今西藏拉萨)为中心的强大政权。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阿姐甲莎”、唐柳)远嫁松赞干布。

日本到中国最突出的代表是:

空海、阿倍仲麻吕。

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中国文化。

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印度半岛)学习佛学,求取佛经,回国后在弟子的帮组下写成《大唐西域记》。

第五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唐玄宗后期年号天宝。

宠爱杨贵妃,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755年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由胜到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末年王仙之、黄巢发动农民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指的是: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有北方向南方转移的态势已相当明显;

后周世宗柴荣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六课北宋的政治

1、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到979年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设法削夺朝中大将的军权②在中央设政事堂掌管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使管理财政,国家大事都由皇帝决定③在地方上,中央派文官任州、县主官,在州之上设转运使。

宋朝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重用文臣、抑制武将:

①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②科举制度日趋完善但主要是选拔文士。

第七课民族政权的并立

1、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定都临潢府,947年改称辽国。

北宋为夺回幽云十六州,大举攻宋,在歧沟关会战中,宋军大败,宋朝放弃武力统一的方针,对辽采取以防御为主的战略。

1004年北宋对辽取得澶州大捷(寇准、宋真宗);

1005年双方签订“澶渊之盟”,此后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2、1038年元昊建西夏,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宋夏在边界地带设置“榷场”,进行交往互通有无。

3、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在会宁建国号大金。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军攻下东京,北宋灭亡。

4、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临安(今杭州)即位,史称“南宋”。

在众多抗金雄狮中,岳飞统帅的岳家军最为突出。

打败金大将兀术的军队,取得郾城大捷。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合约,史称“绍兴和议”(内容书45页),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步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第八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农业:

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

棉花和茶叶成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手工业:

两宋时南方成为我国手工业最繁荣的地区。

制瓷业出现了景德镇窖、龙泉窖、哥窑等名窑,造船业建建造了适合内河航运的江船、外海航运的海船及用踏轮驱动的车船。

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从东汉后期起,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南方进入经济开发时期。

到隋统一时,已形成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江南基本经济区。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快速南移。

两宋时,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第九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1206年,铁木真并被各部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的贡献:

①重视继承游牧的传统,又善于学习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②实行军民合一的千户制。

③还制定法律,设置最高行政和司法官。

④扩建防卫军。

⑤创制蒙古文字,从而确立了大蒙古国的基本制度。

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第十课元朝的统一

1、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文天祥抗元;

1279年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行省制度: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统管地方事务,大都附近地区有中书省直辖。

行省制度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主管全国的佛教事务和西藏的军政事务。

又在西藏设置宣慰使司,作为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

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第十一课宋元时期的城市生活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常住人口超过100万;

大都的珍贵货物,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多(马可波罗);

北宋时,纸币“交子”在成都出现。

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东京城里有“正店”和“脚店”;

两宋时有娱乐场所“瓦子”,里面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

临安城内遍布“苑囿”,喝茶品茶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元大都街巷排列整齐,居民多住四合院。

词在两宋时达到巅峰,著名代表有: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统一),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名篇。

元朝时曲是最活跃的文学形式。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居。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是《窦娥冤》。

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都是优秀的元曲作家。

第十二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隋唐时雕版印刷术发明,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意义:

对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保存古代典籍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2、战国的指南工具是司南,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开创了航海技术的新纪元。

南宋时,指南针被装入圆盘中,人们可以更准确的判定方位。

12世纪,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意义:

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3、唐朝时发明了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十三课明朝的统治

1、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同年元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①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②在中央,废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军都府独掌军权,废丞相③利用锦衣卫实行恐怖统治,开创了明代特务政治的先河。

厂卫指:

东厂、西厂、锦衣卫。

明朝时科举制度沦为八股取士,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制度,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第十四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目的:

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

1405年,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共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了半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日本海盗)平息倭患。

他组建“戚家军”在台州之战基本扫除浙江的倭寇。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第十五课长城与北京

1、明朝建立后,为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重修长城。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000多公里,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

2、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迁至北京。

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全城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组成。

宫殿是北京城的主体(宫城是核心),宫城今称故宫,是明朝的皇宫,是北京城的核心。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的宫殿建筑群。

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巨著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明朝末年宋应星写成《天工开物》,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末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这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百科全书。

第十七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

政治上,更加腐败,明神宗不理朝政,政治十分黑暗。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变成地主的佃户。

明政府增加三饷(辽饷、剿饷、练饷)。

1627年澄城农民起义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提出“均田免粮”“平卖拍卖”等口号;

1644年在西安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同年攻克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率军东征,在山海关惨败。

1645年李自成在通三(今湖北)九宫山遇难,明末农民起义高潮结束。

第十八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1、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金国,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帝定都北京,实现了清国从东北地方政权向全国政权的转变。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主要措施:

①雍正时设军机处,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②清朝大兴文字狱,从康熙开始到乾隆是达到顶峰,它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③毁书与删书,乾隆时修订《四库全书》,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第十九课清朝前期的兴盛

耕地面积大幅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棉花、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更加广泛。

生产工具改进、技术提高、规模扩大、分工更细。

制瓷业中心景德镇,南京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

松江、无锡等地的棉布。

商业:

北京、汉口、苏州、佛山是清朝前期的四大商业城市,号称“天下四聚”。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道光14年达4亿多)。

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一派“盛世”景象,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

第二十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命施琅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清初,顺治帝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乾隆时制定“金奔巴瓶”制度,来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为巩固西北边疆,康熙至乾隆年间先后平定了噶尔丹、大小和桌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清朝前期,东起库页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西迄帕米尔、巴尔克什池北岸,北接外兴安岭、萨彦岭,南达曾母暗沙,奠定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第二十一课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

乾隆中期,“康乾盛世”达到鼎盛。

从乾隆后期起,潜伏的危机逐渐显露。

吏治败坏激化了社会矛盾。

人口增长与土地不足,再加上剧烈的土地兼并,致使整过社会日益动荡不安。

3、闭关政策的变化:

清朝初年,实行严厉的海禁。

统一台湾后海禁政策放宽,实行多口通商。

乾隆时只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形成闭关锁国政策。

4、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积极性:

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消极性:

切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落伍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十二课清朝的文学与艺术

《红楼梦》清朝曹雪芹著,广泛地描写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

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巨著,成为人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京剧兴起于清朝中后期,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种,被视为“国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